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學案課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授課人課時1課時上課時間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1.感受并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2.珍愛動植物的生命,不傷害它們。3.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科學探究:1.知道在科學探究中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實證據為基礎,證據的收集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2.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能做好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意涂改原始數據;能對收集到的證據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呈現。3.能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科學知識:1.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并能對常見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2.了解更多的植物種類,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3.了解當地的植物資源,能意識到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4.能簡單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教材分析重點初步了解有生命物體的共同特征。難點在尋找到的物體中找出有生命物體的特征。教具事先找好適合學生活動的場地,準備一些學生調查研究用的工具;常見的動物植物圖片各兩張。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1.談話: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幾位朋友(教師出示常見的四種生物體的圖片,包括兩種動物和兩種植物)找一找,誰是你認識的好朋友?為什么說它是你的好朋友?2.提問:說一說除了這些物體,你還認識哪些和它們一樣的物體?3.師:看來小朋友們認識的物體可真多,其實大自然中不僅有物體,而且很多還是有生命的呢?你們想找一找嗎?4.引入課題:我們今天就來開始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找朋友”是兒童經常開展的游戲活動,以游戲導入,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一開始就自主地卷入科學學習之中。然后,老師有意識地提出了一個問題“認識哪些和它們一樣的物體”,實質就是檢閱學生對“生命”初步的理解能力,這樣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已有認識水平和經驗出發,是實施有效學習的根本保證。]二、學生制定考察方案1.師:同學們先想一想,你們想到哪里去尋找,怎么尋找?2.學生分組討論。3.談話:請各小組匯報設計的方案,并相互補充或提建議。注意一組在講時其他小朋友要認真地聽,有什么建議或補充的及時提出來。4.學生交流討論的方案。5.師提問:我們在觀察時需要準備哪些工具?除了這些必要的準備,在觀察時還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討論,包括主要有注意安全,小心受傷;要愛護各種物體,保護大自然;要認真觀察并把觀察的記錄下來。)[方案設計在科學探究中占據著核心地位。本課時首先要形成一個完善的方案,并根據設計的方案進行探究。這對于學生今后自行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保證。]三、學生分小組實地考察,記錄,整理。1.師:校園里究竟有哪些是有生命的物體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到校園里去尋找有生命的物體。2.師生活動:到校園里去尋找有生命的物體。[科學課提倡以學生的親身感受為基礎,以探究為核心,要讓學生獲得關于生物的親身體驗,就應該帶領學生去實地觀察周圍的花草樹木,去傾聽鳥.蟲的鳴叫,讓學生親身經歷尋找的過程,使他們感到親自調查而獲得信息的樂趣。整理資料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一個重要過程,教師要加以指導。記錄全生物的名稱.發現地點等,要引導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記錄。]四、整理資料談話:我們把剛才找到的許多有生命的物體,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不知道名稱的可描述其特征或用圖畫示意。二次備課課堂檢測1、自然界中的物體可分為__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類。2、我見過的有生命的物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們知道的有生命的物體大致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4、有生命物體的共同特征是:有完整的結構、有新陳代謝功能、有生長現象、有應激性、能繁殖和發育、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能適應和影響環境、有一定的生命周期。5、有生命的物體都必須是能活動的。(×)如:樹木不活動6、水滴、機器人、電腦、云、瀑布都不屬于生物。(√)7、在觀察活動中,(C)是不正確的。A.注意安全B.不驚嚇小動物C.可直接觸摸、抓舉動物D.保持安靜板書設計3.2.1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校園里有生命的物體有:三葉草、月季花、松樹、螞蟻……有生命物體的特征有:能長大、能繁殖、要呼吸、需要營養……教學后記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