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末測試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她是一朵“苦菜花”,她一出生就遭遺棄,年近60的農民王志全夫婦收養了她。4個月后,養母病逝了,她只得與年邁的養父相依為命,她叫王兆華,是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居仁學校的一名學生。據此回答:1—2題。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1.王兆華的親生父母遺棄王兆華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是因為他們 ( )A.沒有承擔應當承擔的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 B.不懂得對所有子女的撫養教育都是無條件的 C.沒有給予未成年子女應當得到的愛 D.雖沒有觸犯法律,但背離了當今道德的要求2.王兆華與農民王志全夫婦組成的家庭是 ( ) A.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的新家庭 B.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的家庭 C.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 D.隨父(母)再婚組建的新家庭3. 觀察漫畫《數碼時代的孤單》。下列給晚輩的建議最合適的是( ) A.打開電視請長輩觀看 B.提醒長輩注意休息 C.購買數碼產品送給長輩 D.多陪長輩聊天,讓她開心4. 班主任號召全班同學在期末復習中互相結對子,發揮“1+ 1﹥2”的效應,不讓一個同學掉隊。發揮“1+1﹥2”的效應,要求全班同學要 ( )21cnjy.com①樹立良好的合作競爭意識 ②團結協作,互相啟發,共同進步 ③只自己負責,不管別人 ④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 張楠同學因小時候用藥不當,腿部落下了殘疾。進入初中以后,一些同學在背后喊她“地不平”。這種背后議論殘疾同學的行為是( )21·cn·jy·com ①不尊重殘疾同學的表現 ②侵害了殘疾同學的平等權益③是一種不道德的表現 ④應受到法律的嚴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 某市在對中學生關于文化認同的調查中獲得有關信息(見右圖),該圖信息告訴我們( )A.增強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已刻不容緩B.對外來文化要加以辨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C.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D.外來文化不利于青少年成長,要堅決抵制7.“如果只與同性同學交往而不與異性同學交往,那無異于拒絕和放棄了一半朋友和一半友情。”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男女同學之間可以超越友誼的交往②男女同學正常交往會增加和發展同學間的真摯友誼 ? ③男女交往就一定會獲得真摯的友誼 ④男女同學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 “朋友的一句話,讓你醍醐灌頂;朋友的、一拍肩,讓你振作精神。”這告訴我們 (?? ) ?A.朋友帶給我們溫暖,給我們支持和力量 B.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放棄原則C.欣賞他人、贊賞他人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友情 D.廣交朋友,不分良莠9.臺州舉辦的第一屆中學生“漢字聽寫大會”已落下帷幕,選手之間的較量終有結局,但真正贏家卻是“漢字”。下面理解正確的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①有利于中華文化走向世界??②有利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設③漢字文化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④有利于漢字的規范書寫?【來源:21cnj*y.co*m】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現在網絡聊天成為交友的一種新時尚。有的人通過網絡聊天開闊了視野,增進了友誼。也有不少人上當受騙,在人生中留下慘痛的教訓。因此,在網絡交往中,我們應該( ) A.提供個人虛假信息,以免個人隱私被泄露 B.既要謹慎、真誠、守信,又要區分是非善惡 C.對長期交往的網友要提供個人的真實信息 D.只在網上交友,絕不私下約會網友11.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下列哪個文明與中華文明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臘文明 D.古巴比倫文明12.熱播《羋月傳》劇情:羋月在四方館聽到了諸子的辯論,她將贊同簽投給了法家。你覺得以下哪個論點符合羋月當時的選擇 ( )A.反對戰爭 B. 法與時移 C.民貴 君輕 D.做人應該順其自然13.從下列四張學習卡片上,你可以提煉的學習主題是 ( ) A.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B.國家的統一與發展C.對外的交往與進步 D.經濟的繁榮與昌盛14.希臘、羅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選項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 ②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希臘③西方的“哲學”一詞來自古羅馬語 ④羅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毛澤東有詩云:“勸君少罵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項重要舉措是( )2-1-c-n-j-yA.禪讓制 B.分封制 C.科舉制 D.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16. 大化改新在經濟方面的主要內容有 ( )①改革行政制度,實行中央集權 ②土地收歸國有③國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④參照中國律令制度,編訂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絲綢之路不但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聯為一體,而且對中西文化交流和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據此回答17—18題。【出處:21教育名師】17.漢代開辟的絲綢之路是聯系中外的紐帶,溝通東方和西方的橋梁。絲綢之路的走向是 ( )【版權所有:21教育】A.長安—中亞—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 B.長安—今新疆地區—河西走廊—歐洲C.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歐洲 D.成都—云南—緬甸—印度—歐洲18.近幾十年,我國新疆地區陸續出土了許多漢代的絲織品,這主要反映出 (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西漢開始出土絲織品 B.開通絲綢之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加強C.新疆在漢代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D.漢代新疆人主要穿絲綢19. 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用膠泥刻字,……火燒令堅。……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這一記載反映的我國古代科技成就是 ( )A.造紙術的改進 B.“麻沸散”的制作 C.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D.活字印刷術的發明20. 下列關于文化發展中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①關漢卿創作《竇娥冤》 ②米隆的代表作《擲鐵餅者》③司馬遷撰寫《史記》 ④顧愷之創作《洛神賦圖》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二.非選擇題(共6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21.(10分)以下是八年級同學小濤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1)情境一中小濤的做法合適嗎?請從文明禮貌的角度予以分析。(3分)(2)請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角度, 幫助小濤解決情境二中的煩惱。(4分)(3)分析材料三,請給小濤提一個合理化建議并闡述理由。(3分)22.(10分)微信,是時下最流行的人際交往方式之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微信那些事兒。【“朋友”圈】2016年10月10日,椒江區某初中學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曬出了國慶文藝匯演時和老師同臺演出的照片。小伙伴們紛紛點贊并發表評論——“有機會和老師一起表演,感覺萌萌噠” ”“ 老師不僅數學教得好,還能教我們跳印度舞,真是太有才了” “老師還跟我們一起包餃子,我們就像朋友一樣親。”www-2-1-cnjy-com【“危”信】自2016年國慶假期以來,小張因沉迷“開心消消樂”、“ 三國紛爭”等微信游戲,上課經常走神,老師多次耐心勸說,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愈演愈烈,因此受到老師批評,小張認為老師老師小題大做,后來常常頂撞老師,成績也一落千丈。21*cnjy*com【手繪“微信”】2016年11月,一組教爸媽使用微信的漫畫在微博上走紅(右圖)。這出自“北漂”小伙張明之手。他在漫畫第一頁寫道:“親愛的爸爸媽媽,兒子不能時常陪在您二老身邊,既然不能很快掌握微信使用,就慢慢翻閱此冊,但愿能解決二老焦急的心情……”(1)根據朋友圈的內容,談一談新型的師生關系主要有哪些表現?(3分)(2)“危”信中小張被老師批評后出現了怎樣的心理狀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4分)(3)除了通過“微信”與父母交流外,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增進與父母之間的感情?(3分)23. (10分)材料一:寇準19歲時中了進士,當時宋太宗選用人才時常問人的年齡,年紀輕的人往往不用。因此有人讓寇準增報年齡,這樣就會被皇帝重用。寇準卻說:“吾初進取,可欺君耶?”2·1·c·n·j·y材料二: 小郎:媽,今天小強無故嘲諷我,我把他的學習機拿來了。值八百多元哦,玩幾天再還他。媽媽:啊?這個孩子……老師:(電話聲)……小強的學習機不見了,不知小郎有沒有看到?媽媽:沒有,他知道的話肯定會告訴老師的,我們在家經常教育小郎要好好做人的……材料三:《論語·子路》有言,“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在現今社會卻有“女兒舉報父親”案例,某市市委巡視組副組長滕某因“長期在外吃喝嫖賭、包養情婦、虐待家人”被女兒在網上發帖舉報。另有網友跟貼列舉滕某利用職務之便,承包工程進行貪污等行賄受賄證據。日前,該市紀委稱,已對滕某作出停職處理,并成立專門調查組。21·世紀*教育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你怎么看待寇準的這種行為?(3分)(2)材料二中小郎媽媽沒有告訴老師真相是“善意的謊言”嗎?為什么?(4分)(3)請從誠信的角度評析滕某女兒的行為,并說明理由?(3分)24.(8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以下問題:2-1-c-n-j-y21教育網探究一 制度篇 (1)統治階級為加強中央集權,不斷調整政策,開創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實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分)【版權所有:21教育】21*cnjy*com探究二 經濟篇(2)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列舉唐朝歷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說明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促進了社會大變革。(2分)探究三 文化篇 “中國在許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人類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讓我們與歷史進行親密接觸,尋找其中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21世紀21世紀教育網有www.21-cn-jy.com (3)根據上圖和所學知識,說出我國宋元時期主要的文學形式是什么?并舉一例這一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探究四 感悟篇(4)綜合以上內容,在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方面,你獲得了哪些啟示?(2分)25.(10分)以下是小明同學所作的關于“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筆記,請你幫助補充完整其中的填空。江南地區的開發21世紀教育網朝代:三國兩晉南北朝21世紀教育網原因:(2分)(1)(2)江南地區戰爭相對校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人們勤勞生產。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完成南移朝代: (2分)表現例1(2分)結論1:水稻躍居糧食產量的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例2結論2:(2分)例3(2分)結論3:商業方面出現了許多新事物26. (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宮之中……未嘗知危也。”孔子曰:“……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 —— 《荀子·哀公》材料二:(晁錯對漢文帝說)民貧,則奸邪生。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民如鳥獸。……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漢書·食貨志》材料三:貞觀二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 ——《貞觀政要》(1)材料一體現了孔子的什么治國思想?這一治國思想在古代的社會的地位如何?(4分)(2)針對材料二中的問題,漢文帝為此作出了哪些決策?(2分)(3)材料三唐太宗是如何實踐他的治國思想的?結果如何? (4分)(4)上述材料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什么借鑒意義?(2分)2016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末測試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40分)12345678910ACDBAABACB11121314151617181920CBABDCBBDA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1)不合適 。(1分)①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禮貌是文明的體現。②文明用語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2分)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①在人際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對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態度。②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所在。③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4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21教育網(3)(1)合理化建議: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1分)(2)理由:①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②網絡環境安全性不高,需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抗誘惑能力,學會保護自己。 (2分)21·cn·jy·com22.(1)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在這種關系中,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2)逆反心理。 要理解老師的批評是愛護,是鞭策,也是期待。批評好比防疫站或急診室,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www.21-cn-jy.com(3)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2·1·c·n·j·y23.(1)他的行為是誠信的表現。(1分)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表現,體現了誠實守信的美德。(2分)21·世紀*教育網(2)不是善意的謊言。(1分)因為小郎的媽媽沒有實事求是,違背誠實這一道德要求;誠信的核心是善,小郎的媽媽沒有做到與人為善,沒有考慮小郎的長遠利益,所以不是善意的謊言。(3分)2-1-c-n-j-y(3)贊同滕某女兒的行為。(1分)因為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不徇私枉法。(2分)21*cnjy*com24.(1)秦朝:郡縣制 元朝:行省制度(2分)(2)曲轅犁和筒車的使用,極大地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2分)(3)宋詞;元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或火藥的廣泛使用)(4)繼承前任寶貴經驗,努力學習先進文化知識,勤思多問,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勇于實踐等(言之有理即可)www-2-1-cnjy-com25.(1)北民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2)南宋(3)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等(4)宋代時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時代,南宋時,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5)紙幣、廣告、商標等26. (1)“仁”,就是愛人,要求統治者關心和愛護百姓。(2分)孔子學說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2分)(2) 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連續12年免除全部田稅。或(重視發展耕織生產,努力減輕人民負擔)(2分)21cnjy.com(3)措施: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2分)結果:農民占有一定土地,賦役負擔減輕,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逐步增強,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2分)【來源:21·世紀·教育·網】(4)我們要借鑒他們的仁政思想,做到以民為本。(言之有理即可) (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6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末測試.doc 2016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期末測試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