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題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預習目標】(一)知識目標知道資本主義制度在中國行不通;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形成過程。(二)能力目標運用已有的歷史政治等知識,分析說明資本主義在中國行不通,培養知識遷移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對我國選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表示認同。【預習內容】探究活動1:夢想的破滅:資本主義制度行不通思考:(1)康有為、鄒容、孫中山等對于建立資本主義主民制度的主張有什么差異?(2)康有為、鄒容、孫中山等人的主張在中國行得通嗎?為什么?(3)以上的探究活動給我們什么啟示?啟示: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中國人民終于認識到,要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必須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廣大人民群眾的,建立新型的的政治制度,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領導中國人民實現這一偉大變革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了身上。探究活動2:人民的選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雛形思考:(1)具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萌芽的性質的是和;(2)我國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形式出現的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機關;(3)聯系近代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失敗嘗試,對比以上圖文所反映的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政權而進行的不懈探索,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從國體和政體兩個方面分析)綜觀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歷程和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實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制度。探究活動3:歷史的必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從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我國進行了全國范圍的基層人大代表選舉。據統計,全國登記選民總數為3.2381億人,占18周歲以上人口總數的97.18%,投票率為85.88%。此次選舉共選出近五百七十萬基層人大代表。北京市選民興高采烈地參加建國后第一次全國普選思考:(1)這幅照片反映了什么現象?材料中這組數據說明了什么?(2)為什么人民群眾對選舉有這么高的熱情?(3)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建立新型國家政權發揮了重大作用,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的地位,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為。(4)1953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在此基礎上自下而上逐級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基礎。(5)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6)我國采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政權組織形式,適合我國的國情,是歷史的,是人民的。【達標檢測】(二)簡析題6、材料一: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他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決大多數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材料二: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我國實行什么政治制度,二者有什么內在聯系?6、 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制度,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它們是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決定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反映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二者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材料分析:材料一、孫中山一生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奮斗,但他建立共和國政體的嘗試,在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勢力的壓迫下,終歸失敗。孫中山沉痛地說:“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材料二、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人民民主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身上。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農民協會,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從抗日戰爭時期的參議會,到解放戰爭后期和建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都是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人民民主而進行的探索和創造。材料三、1953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普選,在此基礎上自下而上逐級召開了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根據材料回答:(1)近代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失敗嘗試說明了什么問題?(2)綜觀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建立新型政權而進行的不懈探索,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3)我們應如何評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形成和確立?1、答:經過艱難曲折的探索,中國人民終于認識到,要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必須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2)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和形成表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采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政權組織形式,是歷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選擇。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