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13課時課題名稱4.1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目標1.了解中國為什么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2.明確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怎樣確立的.3.掌握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法律基礎、組織基礎及最后確立時間.重點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法律基礎、組織基礎及最后確立時間.我的問題難點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怎樣確立的.自主學習教師提出本節學習的內容、問題,組織指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讀思結合,勾畫批眉。1.請同學們看課本59—60頁,思考中國為什么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2.請同學們看課本60—62頁,思考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怎樣確立的.3.請同學們看課本62,思考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法律基礎、組織基礎及最后確立時間.精講互動對于下列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推選代表進行展示,由教師或學生點評,補充和訂正。對學生生成的問題由學生自己先解決,解決不了的再由教師精講。1.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法律基礎2.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組織基礎3.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時間和簡單經過。達標訓練以學生自己完成為主,之后小組內互相批改,有錯的用紅筆標出并改正,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最后根據在課堂上的表現選出優秀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以鼓勵其他學生.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創建人民政權進行了不懈探索,其最初嘗試是()A.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罷工工人代表大會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后召開的上海市民代表會議C.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D.在抗日根據地陜甘寧邊區召開的參議會2.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政權,只能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這一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上述論斷體現的觀點是()A.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的政體來體現B.政體決定國體,政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C.國體與政體是互為前提而存在D.政體鞏固國體3.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法律基礎的是()A.1931年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B.抗戰時期頒布的《陜甘寧邊區各級參議會組織條例》C.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D.1954年9月通過的第一部《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4.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建立的標志是()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C.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D.1956年底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作業小結21世紀教育網--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