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代謝與平衡第1節食物與營養食物與能量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七大類,其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同等質量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完全氧化釋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質=糖類由于年齡、性別、體質和日?;顒拥募ち页潭炔煌?,人每天所需能量也不同,一般人處于嬰幼兒期和青春期等快速生長期時,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營養素的作用水功能:水不提供能量,卻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進行,并且體內的養分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運輸來源:各種食物與飲水無機鹽功能:不提供能量,卻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如缺鋅會導致兒童味蕾功能下降,食欲減弱;缺碘會引起人體甲狀腺腫大,兒童智力低下來源:蔬菜、奶類、豆類、瘦肉等糖類功能: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來源:大米、小麥、馬鈴薯和玉米等蛋白質功能:細胞生長及組織修復的主要原料,占人體細胞干重的50%以上。蛋白質也能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來源:肉類、禽蛋、魚、蝦、乳制品和大豆等脂肪功能:生物體內儲藏能量的主要物質來源:植物油、動物油、核桃和花生等膳食纖維功能:不能被消化吸收,卻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及時排便;此外,膳食纖維還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率,有助于減少腸道對脂肪的吸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來源:植物性食物維生素功能:不提供能量,參與人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活動,對保持人的身體健康作用極大來源:蔬菜、水果、動物肝臟等平衡膳食( http: / / www.21cnjy.com / )健康的飲食要求食物種類盡量多謝,數量適當、營養物質之間的比例合理,并且與身體消耗的營養物質保持相對平衡,即所謂的平衡膳食應用平衡膳食寶塔時,每人每天各類食物攝入量應根據個人的情況作適當調整,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30%,中餐占40%為宜第2節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消化系統的組成消化系統的組成牙牙是口腔內取食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牙的結構( http: / / www.21cnjy.com / )齲齒的形成:齲齒俗稱蛀牙,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類,產生酸性物質引起的小腸的結構特點小腸是消化系統中最長的源,其內表面有許多皺襞,皺襞上有許多小腸絨毛。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襞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絨毛內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輸腸壁上的腸腺能分泌多種消化液,其內的平滑肌層能使小腸蠕動胃的結構特點胃的內表面有許多皺襞,其中有許多胃腺,能分( http: / / www.21cnjy.com )泌胃液。胃液具有殺菌、消化和保護胃壁的作用。胃壁中有發達的平滑肌層,能夠不斷蠕動以促進食物與胃液的混合肝臟和胰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膽汁流入膽囊濃縮和貯存。胰腺分泌胰液。進食后,膽汁和胰液經膽總管和胰管流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概念:人體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能被身體利用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類型物理消化:食物經過牙齒的切割、研磨、胃腸的蠕動等被逐漸軟化和細化的過程化學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經各種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機體利用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淀粉、蛋白質和脂肪被消化的過程淀粉麥芽糖葡萄糖蛋白質初步分解物氨基酸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http: / / www.21cnjy.com / )吸收概念:經消化后的營養物質和一些不需消化的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管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物質被吸收的部位由圖可知,小腸吸收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都是最多的,所以說,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消化系統的三大功能將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能被機體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將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將消化后產生的食物殘渣排除體外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本質及特點酶是由生物的體細胞合成的,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酶在參與化學反應前后,其化學性質不變消化酶的種類: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淀粉酶、脂肪和蛋白質的酶酶催化作用的特點:高效性、專一性影響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溫度、酸堿度等第3節體內物質的運輸血液血漿特點:透明、淡黃色液體,主要是水,還含有少量蛋白質、葡萄糖等物質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紅細胞特點:數量最多,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后無細胞核,含血紅蛋白功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臨床應用:紅細胞數量或血紅蛋白含量少時易患貧血,應多食用含蛋白質和鐵較多的食物白細胞特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且數量少功能:抵抗病菌侵入,淋巴細胞還與機體的抗傳染能力有關臨床應用:機體產生炎癥時,白細胞數量會增多血小板特點:個體最小,無細胞核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傷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細菌入侵臨床應用:血小板數量過多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附:比較血細胞項目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體積較小最大最小數量最多最少較少形狀兩面凹的圓餅狀球狀不規則有無細胞核無有無功能運輸氧氣吞噬病菌凝血和止血心臟和血管心臟的結構四個腔左心房:連肺靜脈,流動脈血左心室:連主動脈,流動脈血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流靜脈血右心室:連肺動脈,流靜脈血瓣膜房室瓣:位于心室與心房之間,朝心室開動脈瓣:位于心室與動脈瓣,朝動脈開心臟壁的特點心臟壁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能夠推動血液在血管里循環流動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這(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與其功能相適應。心臟壁越厚,收縮舒張越有力,輸送血液距離越遠。心室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或肺部,而心房收縮只需要把血液送入心室;左心室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而右心室收縮把血液輸送到肺血管類型及特點血管特點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模式圖管壁較厚,彈性大較薄,彈性小非常薄,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大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瓣膜無有靜脈瓣無血流速度快慢最慢血流方向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位從身體各部位運回心臟從最小動脈到最小靜脈血液循環血液循環途徑血液循環是血液在由心臟和全部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的過程。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 http: / / www.21cnjy.com / )體循環過程: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變化:含氧量低高、顏色鮮紅的動脈血→含氧量低、暗紅色的靜脈血肺循環過程: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血液變化:含氧量低、暗紅色的靜脈血→含氧量高、顏色鮮紅的動脈血附:比較體循環與肺循環體循環肺循環起點左心室右心室終點右心房左心房血液變化動脈血變為靜脈血靜脈血變為動脈血功能為組織細胞運來氧氣和養料,把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獲得氧氣,把二氧化碳交給肺泡聯系在心臟處匯合成一條完整的循環途徑,承擔物質運輸的功能心率和脈搏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為心率。健康成年人安靜時心率約為每分鐘75次心臟每次收縮都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會沿動脈向前推動血液,隨著心臟節律性地收縮和舒張,動脈管壁出現相應的擴張和回縮,形成脈搏脈搏與心率相同血壓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強叫血壓,可用血壓計測定心臟收縮時動脈血壓達到的最高值叫收縮壓,心臟舒張時動脈血壓下降到的最低值是舒張壓健康成年人收縮壓變動范圍為12~18.7千帕,舒張壓為8~12千帕血型與輸血血型人的紅細胞膜上存在著叫凝集(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的蛋白類物質,而血清中含有與之相對應的特異性蛋白類物質,稱為凝集素。當含有某種凝集原的紅細胞和抗該凝集原的凝集素相遇,就會發生凝集反應,引起紅細胞大量凝集ABO血型系統中的凝集原與凝集素血型紅細胞上的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和B無O型無抗A和抗B輸血輸血時,原則上應輸同型血。若無同型血,進行異型血輸血時,必須先進行交叉配血試驗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4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第4節能量的獲得獲得能量的途徑有氧呼吸概念:在氧氣的參與下,有機物的分解較為徹底并釋放出較多的能量的呼吸方式人體所需能量大多來源于糖類,部分來源于脂肪,極少數來源于蛋白質大多數生物以有氧呼吸作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無氧呼吸概念:細胞在缺氧的條件下,將糖類等有機物分解成未徹底氧化的產物,并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多數動物和人的無氧呼吸:動物組織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為乳酸,并釋放出少量能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多數植物的無氧呼吸:高等植物細胞在缺氧的情況下,糖類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出少量能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酵,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來生產食品附: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比較有氧呼吸無氧呼吸條件需要氧氣和相應酶不需要氧氣,需要相應酶產物二氧化碳和水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釋放能量釋放能量多釋放能量少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多樣的呼吸器官動物名稱呼吸器官無脊椎動物(原生動物)草履蟲表膜(細胞膜)(環節動物)蚯蚓濕潤的體壁(節肢動物)蝗蟲氣管脊椎動物(魚綱)魚類鰓(兩棲類)青蛙肺和濕潤的皮膚(爬行綱)蜥蜴肺(鳥綱)鳥類肺,氣囊具有輔助呼吸的作用(哺乳綱)牛肺第5節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營養物質的利用糖類的吸收和利用脂肪的吸收利用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體內的能量代謝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在人體組織細胞中不斷地進行著合成與分解,新舊物質的不斷更替伴隨著能量的貯存和釋放獲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貯存的能量能量的獲得>能量的消耗→有機物積累(體重增加)能量的獲得<能量的消耗→有機物減少(體重減輕)泌尿系統排泄人體將代謝廢物通過一定途徑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大部分廢物通過泌尿系統以尿的形式排出,其他廢物通過皮膚、呼吸系統排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http: / / www.21cnjy.com / )腎臟的結構(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腎臟位于人腰后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個。每個腎臟由腎實質和腎盂組成,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每個腎臟含100多萬個腎單位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尿液的形成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液中的血細胞(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大分子的蛋白質以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分、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過濾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對人體有用的物( http: / / www.21cnjy.com )質,如大部分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重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血尿、蛋白尿和糖尿血尿:尿中出現血細胞,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出現問題蛋白尿: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可能是由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出現問題糖尿:尿中有葡萄糖,可能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現問題水鹽平衡腎臟是調節水鹽平衡的主要器官,此外皮膚和呼吸系統也承擔了部分功能水分的平衡人體通過飲水、進食、細胞呼吸獲得水分,通過呼吸、流汗、排尿、排糞等排除水分,從而調節人體內水分平衡當體內水分過剩時,腎臟產生很多尿,排除多余水分;當體內水分不足時,腎臟產生少量尿鹽的平衡喝多水又不增加鹽分,腎臟會產生鹽含量較低的尿;若攝入鹽較多而喝水少,腎臟就會產生鹽含量較高的尿,把體內多余的鹽排出代謝多樣性代謝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代謝活動包括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兩個方面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同化作用:生物體不斷地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新的自身組成物質,并貯存能量的過程異化作用:生物體不斷地氧化分解自身組成物質,釋放能量,并不斷排除代謝廢物的過程附: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的比較同化作用異化作用區別與環境關系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向外界排除營養物質物質代謝合成自身新物質分解自身物質能量代謝貯存能量釋放能量聯系兩者是在活細胞內同時進行的,物質代謝過程中伴隨著能量代謝,同化作用為異化作用提供物質基礎,異化作用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將生物的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自養: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直接制造成有機物并貯存能量的營養方式。進行自養生活的生物有植物和光合細菌等異養:人和動物等需要通過攝取現成的有機物來獲得營養,不能直接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營養方式人和多數動物以捕食方式攝取營養多數真菌和細菌等為腐生生物,從已死的、腐爛的生物體中或的營養病毒、蛔蟲、結核桿菌等為寄生生物,生活與另一種生物體內或體表并從其體內獲得營養消化系統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肛門(進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臟、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參與食物的消化牙牙本質:組成牙的主體結構牙髓:由小血管和神經組成牙釉質:位于牙的最外側,人體最堅硬的結構腸液、胰液小腸唾液口腔腸液、胰液小腸胃液胃腸液、胰液小腸膽汁小腸酶酶食物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蛋白質的轉化血糖(0.1%)吸收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元貯存轉變為脂肪貯存利用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轉化體內脂肪分解甘油和脂肪酸吸收合成脂肪,貯存能量氧化分解供能轉化為血糖利用食物的消化吸收體內蛋白質的分解氨基酸吸收合成人體所特有的蛋白質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類和脂肪利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