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初二歷史上冊學習提要 (第1、2單元) 姓名 一、外國列強的侵略鴉片戰爭(道光帝時)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時)甲午中日戰爭(光緒帝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光緒帝時)時間1840、6—1842、8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6-1901、9背景英國為打開中國市場;保護鴉片走私,借口中國禁煙,發動侵華戰爭。英國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修改條約受阻。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戰。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威脅帝國主義在華權益,為鎮壓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斗爭而發動。國家英國英國、法國日本俄英美日德法意奧; 將領:西摩爾(英)結果條約《南京條約》1842、81860、10,火燒圓明園;簽訂《北京條約》。《馬關條約》1895、4李鴻章 伊藤博文《辛丑條約》 1901、9李鴻章條約內容①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②賠款2100萬銀元;③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體現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打開中國大門)。另補充:1、俄國趁火打劫,不費一兵一卒,割去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2、1858年,《璦琿條約》割占60多萬平方千米(最多)。①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列強侵華進入新階段)。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③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體現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④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主要影響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南京條約》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使中國社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經濟被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其中,五口通商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受鴉片戰爭“戰敗求和”的刺激,愛國人士開始睜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學習,促使一些新思想在中國的出現。啟示:①落后就會挨打;②戰爭破壞了人類文明;③發展經濟,提高國家綜合國力;④勿忘國恥,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繁榮強盛作出貢獻等。二、中國人民的抗爭:1、虎門銷煙: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收繳鴉片,用23天銷毀鴉片110多萬千克。(意義)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2、《海國圖志》 魏源編著,系統介紹世界各國地理、歷史和科技發展狀況,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師夷就是向外國學習,制夷就是抵抗外國侵略,使中國富強興盛。魏源思想是對閉關自守的傳統觀念的挑戰。3、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洪秀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1853年定都天京,與清朝對峙。太平軍痛擊洋槍隊:上海青浦、上海太倉、浙江慈溪(擊斃洋槍隊首領美國人華爾)4、左宗棠收復新疆:6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占據天山南北;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1875年,率軍進疆;1876年采取“緩進急戰”打敗阿古柏;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5、黃海海戰:1894、9 鄧世昌為國捐軀;1895年初,日本攻陷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6、義和團運動:1900 山東、直隸; “扶清滅洋” 抗擊聯軍地:廊坊、楊村、東交民巷、西什庫教堂三、中國近代化的發展進程 (一)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四個階段: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時間19世紀60—90年代1895—1898年1911-19121915、9—1920概述洋務派: 自強 求富代表:奕?(中央);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地方)維新派;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賽先生)內容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和練兵方法,建設近代國防。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軍事工業,建立新式陸海軍、派遣留學生;后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民用工業。戊戌變法內容:經濟:發展農工商業。軍事:訓練新式陸海軍政治:開放言論,取消多余衙門和廢除無用的官職。文化教育:創辦報刊,興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革命目標: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政治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重要事件軍事李鴻章1865江南制造總局1、1895年春,“公車上書”(序幕),(康、梁);2、1898、6,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稱“戊戌變法”。3、1898、9,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搜捕維新派,廢除新政。4、失敗原因:觸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強烈發對;頑固派實力強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1、1894、11,孫中山檀香山創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 2、1905、8,在日本東京創立中國同盟會(第一個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3、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中的革命黨人。----首義勝利4、中華民國:1912年(民國元年)1月1日成立;1、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后遷北京,以《新青年》和北大為主陣地,發起新文化運動;攻擊封建禮教,矛頭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口號。2、胡 適:1917《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陳獨秀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4、魯 迅:1918《狂人日記》,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樹立新文學的典范,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左宗棠1866福州船政局民用李鴻章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1872輪船招商局;1880天津電報總局張之洞湖北織布官局 漢陽鐵廠唐胥鐵路1880年,中國開始有自己的鐵路,當時最長的歷史人物1、張謇,狀元實業救國,大生紗廠2、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1909年通車,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干線。1、嚴復:近代啟蒙思想家;譯述《天演論》,“進化論學說” 物競天擇。2、譚嗣同1、孫中山;2、黃興3、熊丙坤影響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作用: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變法圖強的社會呼聲日益高漲,促進近代化的進程。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從此,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激發了廣大新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風暴。(二)文化教育與社會生活 文 化 教 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