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4張PPT。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2017年中考歷史命題研究(懷化專版)專題三 近代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抗爭,知識梳理一、西方列強的五次侵華及其影響1.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1895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1901年,英、法、俄、美、日、德、意、奧等國侵略中國,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5.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抗日戰爭)(1)1931年~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2)1937年~1945年:中國取得了反抗外來侵略的完全勝利,洗刷了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二、列強侵華罪行1.兩次洗劫北京(1)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并焚燒圓明園。(2)八國聯軍侵華期間: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2.鎮壓中國人民革命(1)成立“洋槍隊”(華爾),鎮壓太平天國運動。(2)組成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3)抗戰勝利后,美國扶蔣反共。3.制造大屠殺(1)甲午中日戰爭期間: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順大屠殺。(2)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殺。4.制造事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沈陽);1937年七七事變(北京盧溝橋);1937年八一三事變(上海)。三、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眾的斗爭(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2)1898年至1900年,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3)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入侵(楊靖宇)。2.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1)禁煙運動: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偉大起點。(2)鴉片戰爭:關天培在虎門英勇犧牲。(3)邊疆地區危機: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4)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戰役中,鄧世昌英勇戰斗,與艦同沉。(5)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6)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守軍(二十九軍)英勇抗擊日軍進攻。(7)1937年9月,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一一五師英勇抗擊日軍。(8)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激戰。(9)1940年8月起,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動百團大戰。四、不同階級、階層提出的救國方案和主張1.地主階級(1)新思潮的萌發: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認為,要救國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維新改革;張謇提出“實業救國”。(2)地主階級洋務派:以奕?、曾國藩、李鴻章等為代表,“自強”“求富”向西方學習,維護清王朝,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2.資產階級(1)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反對專制(維護清王朝)、倡西學興民權、發展資本主義,主張君主立憲。(2)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統治,提出三民主義思想,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3)資產階級激進派:提倡民主和科學,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文化反對封建文化的斗爭,沖擊了封建主義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知識拓展】總結學習中國近代史的感想。(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侵華的屈辱史,它警醒我們,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學生應勿忘國恥,振興中華。(2)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爭史,它告訴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不畏強暴的民族,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3)中國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階級、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于自身的階級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不能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專題預測本專題一般考查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的侵略過程,主要分兩大塊:一是近代前期的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的三個主要不平等條約,以及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二是考查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的抗爭主要考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軍民的反侵略斗爭的主要歷史人物及優秀事跡;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要了解幾個事變、主要戰役、勝利的原因與意義。,專題訓練1.(2016青島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1840年~1949年的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史,又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各個階級、各個階層為救國救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敗了……最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標志著中國近代史開始的事件是什么?哪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答:鴉片戰爭;《辛丑條約》。 (2)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后繼的英勇奮斗,涌現出了無數的民族英雄;其中在黃海大戰中壯烈犧牲的致遠艦管帶是誰?答:鄧世昌。 (3)“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這是對哪一個歷史事件的描述?答:抗日戰爭。 (4)“內外交困之下,咸豐皇帝不得不發布了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的第一個‘上諭’,古老中國終于發出了尋求自強的聲音。”中國近代化探索的開端是什么?答:洋務運動。 (5)“各個階級、各個階層為救國救民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只是先后都失敗了……最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由此你得出什么結論?答: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大意對即可) 2.甲午年對中國人而言,具有特殊含義。近來釣魚島事件、安倍拜靖國神社等事件引發了中日之間的摩擦與博弈。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我們中國人民,半世紀以來受盡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凌欺壓。一八九四年甲午之役,日寇利用滿清政府的昏庸腐朽,突然發動戰爭,擊破了中國的海陸軍,逼迫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下關條約……現在這個萬惡的敵人,已被中蘇美英的聯合力量所打倒了……這的確是我中華民族百年來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國同胞的熱烈慶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報》社論材料二 日本真正戰敗的原因,當事者和歷史家意見不一。尼米茲海軍上將始終認為,美國海軍的絕對優勢使勝利得以實現,而且只要有海軍的優勢就足以獲勝。蘇聯的觀點認為紅軍的參戰是決定性的因素,即使沒有原子彈也是這樣……但是美國人認為這是第二個決定的因素——出色地動員和發揮了自己的力量,在我看來是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敗,然后又使失敗突然來到。——H.米歇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冊)材料三 大約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島國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堅船利炮的脅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出人意料的是,它將此作為自己棄舊圖新、迎頭趕上的歷史機遇……成為唯一一個擠入帝國列強行列,靠侵略擴張在自己的國土外建立過殖民地的亞洲國家。在原子彈爆炸的蘑菇云升空的那一刻,日本軍國主義企圖依靠武力稱雄世界的迷夢破滅了……日本一百年的大國之路,的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總結……——選編自《大國崛起》解說詞(1)材料一中所說的“下關條約”是指哪一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答:《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結合中國近代受侵略進程,指出材料一中為什么說抗戰勝利“的確是我中華民族百年來未有的大事”?答: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百年以來第一次反抗帝國主義斗爭的完全勝利。 (3)你認為材料二作者對日本戰敗原因的認識全面嗎?請結合材料一《解放日報》社論說明理由。答:不全面,忽略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的作用。 (4)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該作怎樣的“總結”才是正確面對近代百年興衰的歷史?答:日本應該走和平發展的道路,避免重新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三.ppt 專題三 近代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抗爭.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