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鴉片戰爭的烽煙》教學設計平湖市新埭中學戴志強一、【課標】:課標:2-3-8列舉實例,綜合多種因素,認識清末中國面臨空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課標:2-3-9講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和專制統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課標:2-4-6評述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恰當說明他們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史實。2.理解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知道鴉片戰爭的經過、結果。3.掌握《南京條約》的內容,理解它對中華民族發展的影響,探究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二)過程與方法教師通過提供情景和史料,引導學生通過信息獲取、比較、整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得出結論。(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此段歷史中華民族面臨深刻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的體驗,初步形成歷史發展危機意識;認同林則徐和關天培等報國情操,初步樹立國家發展責任意識。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南京條約》的內容以及危害。難點:鴉片戰爭失敗原因及其影響。四、【教學策略方法】:1.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比較學習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2.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展示手段,為呈現史料、問題創設提供情境條件。五、【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過程設計環節一:導入新課播放《禁毒宣傳》動畫片,提問:國際禁毒日的設立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由此導入新課環節二:戰爭緣由1.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出示史料學生回答2.林則徐為什么要禁煙?出示材料學生回答。3.教師設置情景問題:“都是林則徐惹的禍,要不是他哪會爆發戰爭?”出示材料,請學生探究鴉片戰爭的原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指出鴉片戰爭的性質。環節三:戰爭經過1.教師簡單講述鴉片戰爭的經過。播放關天培視頻短片,學生講述所了解到的愛國將士小故事。環節三:戰爭結果1.鴉片戰爭的結果——中國戰敗2.學生合作探究分析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從鴉片戰爭前中英雙方在政治制度、經濟方式、軍事裝備、外交政策方面的差異角度探究)3.學生填寫學習單上《南京條約》的內容以及危害,實物投影展示.環節四:戰爭影響師:《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那么什么事件標志著近代史的開始 學生回答后探究原因.環節五:戰爭反思學生暢所欲言談談戰爭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教師總結。七、【板書設計】:經過緣由鴉片戰爭影響結果2016年5月10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