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姓名:學習目標知識目標⑴ 識記 ○唯物主義的含義。○唯心主義的含義。⑵ 理解 ○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內容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相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來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僅具有從屬的意義。⑶ 運用○ 學會判定什么樣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什么樣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br/>區分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br/>區分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能力目標⑴ 使學生初步具有識別不同哲學派別本質的能力。⑵ 使學生初步具有自覺運用哲學基本問題的觀點認識、分析和把握社會生活現象的能力。情感目標⑴ 對世界的不同認識形成了不同的哲學,各種不同的哲學總是在相互辯難中發展,我們應該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自覺反對和批判唯心主義。⑵ 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識世界,用辯證唯物主義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學習重點、難點重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學法指導討論法探究法講授法知識鏈接凡是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凡是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1)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2)從哲學的發展過程來看,唯心主義哲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也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因此,唯心主義在其發展史上也有其進步、正確的因素,不能絕對地說凡是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3)正確與錯誤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相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講,無論是唯心主義哲學,還是以往的唯物主義哲學都有錯誤的一面。比如,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就其根本觀點來說是正確的,但它把具體的物質當成世界的本質,則是錯誤的。因此,不能說凡是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基礎梳理和是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的問題展開的。一、唯物主義1、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本原的,是派生的,先有后有,決定。2、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在其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即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和唯物主義。(詳見互動探究)二、唯心主義探究二:閱讀教材第12頁第二個方框中的內容,探究下列問題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觀點,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的?1、簡要辨析上述觀點的合理性和局限性。1、唯物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你知道是哪三種形態嗎?1、上述材料中的觀點分別屬于哪種形態的唯物主義?1、閱讀教材第12頁最后三自然段,完成下表。基本形態合理性局限性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探究二:閱讀教材第13頁第一個方框中的內容,探究下列問題1、王守仁認為人的靈明和天地萬物是什么關系?你認為他的觀點對嗎?1、王守仁的觀點屬于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王守仁的觀點“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對于人們認識的發展有意義嗎?1、唯心主義有兩種基本形態,閱讀教材第13頁的內容完成下表。基本形態區別聯系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是世界的本原,依賴于,不是決定,而是決定1、王守仁的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還是客觀唯心主義?5、閱讀教材第13頁第二個方框內容思考:朱熹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觀點?(B級)3.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萬物的本原”的觀點,我國春秋時代的《管子》一書中也有“水是萬物的根源”的說法,這兩種觀點()①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成世界的本原②都否認物質決定意識③都是完全正確的④都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C級)4.有人稱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為半截子唯物主義,這主要是說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A.沒有實現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B.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D.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上不承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C級)5.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在于()A.是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第一性B.是否把意識作為世界的本原C.是否認為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D.是把人的主觀精神還是把客觀精神作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B級)6.黑格爾認為,世界的發展是“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總體上看,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屬于()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B.形而上學C.主觀唯心主義D.客觀唯心主義(B級)7.“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正確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br/>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A.客觀唯心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D.辯證唯物主義(C級)8.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B級)9.“宇宙便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吾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上述觀念的共同之處在于()①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實在,當成是第一性的東西②認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③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④認為意識不能離開物質而孤立存在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C級)10.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認為,精神和物質二者平行而且彼此孤立,研究其中之一能夠不牽涉另外一個。上述觀點認為()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在于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C.物質和精神是兩個彼此獨立的本原D.哲學的基本問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B級)11.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②一元論和二元論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C級)12.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黑格爾認為,整個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和表現。(1)上述兩種觀點的共同點是什么?(2)上述兩種觀點有何區別?知識框架與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