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學會交往知識網絡構建學會交往3.1 我和 父母一、我們都有溫暖的家二、孝親敬長我本分三、化解“愛的沖突”1.什么是家庭2.家庭的類型3.家的作用1.為什么要孝敬父母2.孝敬父母的含義3.怎樣孝敬父母1.產生“愛的沖突”的原因2.“愛的沖突”的危害2.如何化解“愛的沖突”3.2師生 情誼一、老師,崇高的稱謂二、師生關系新天地三、尊師愛師,亦師亦友1.教師職業不會消失2.老師在我們成長中所起的作用1.進入中學后,師生關系發生的變化2.新型的師生關系怎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2.怎樣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3.3文明 交往一、交往舞臺多寬廣二、禮貌是交往的名片三、網絡交往新空間 1.人與人之間需要交往的原因2.提高交往能力1.交往的藝術2.為什么說交往的前提是尊重3.怎樣理解禮貌是交往的“通行證”1.網絡交往的利與弊2.做網絡的主人3.1 我和父母中考考綱導航課標部分考試內容考試要求ABC我與他人的關系:(二)交往的品德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能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我與他人的關系:(一)交往與溝通能夠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我與他人的關系:(一)交往與溝通以“我是如何化解與父母的沖突”為題,說明解決矛盾的方法,分享成功解決矛盾的經驗。√知識要點梳理我們都有溫暖的家什么是家庭?答:家庭是指在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家庭有哪幾種類型?答:最常見的家庭分類是以家庭代際層次和親屬關系為標準的,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聯合家庭、和其他家庭等四種類型。 核心家庭:有父母和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僅有夫妻組成的家庭也叫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 聯合家庭: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如果已婚子女在父母去世后仍不分家,也叫聯合家庭。 其他家庭(單親家庭、殘缺家庭等。) 單親家庭:離婚者與未婚者與子女組成的家庭。 殘缺家庭:未婚子女組成的殘缺父母或者殘缺一方的家庭叫殘缺家庭。21教育網家有哪些作用?答:(1)家為我們提供物質生活的保障。(2)家是我們情感的歸宿,是溫暖親情的處所。(3)家是人生的港灣。孝親敬長我本分什么是孝敬父母?答: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為什么要孝敬父母?答:(1)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心。父母為家庭作出了很大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21·cn·jy·com(2)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子女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被視為做人的本分,成為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www.21-cn-jy.com(3)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道德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21*cnjy*com6、怎樣孝敬父母?答:孝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內容不同。 (1)在少年時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現在對父母的體諒、關心,盡可能為父母分擔生活的壓力和苦惱,讓父母為自己的良好行為高興、驕傲,不使父母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憂慮、煩惱。 (2)當父母年老,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時,就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如何對待父母的錯誤?答: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從。如果父母做錯事,要勇于批評和制止,如果他們觸犯法律,不能因親情而寬恕、包庇其違法行為。化解“愛的沖突”為什么會產生“愛的沖突”?答:我們正處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我們的視野逐漸開闊,能力逐漸增強,獨立性逐漸顯現,對父母慣常的關切、要求、管教越來越不以為然,有時還會產生抵觸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被稱為“代溝”的分歧出現了,“愛的沖突”發生了。“愛的沖突”有什么影響?答:“愛的沖突”使父母憂心,使自己煩惱,使家庭氣氛緊張,消極后果顯而易見。如何化解“愛的沖突”?答:化解“愛的沖突”,需要雙方的理解與溝通。因此,我們應該: (1)時時記住父母的良苦用心,發生矛盾時不發脾氣,不鬧對立。 (2)經常與父母談心,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學校生活和朋友關系。 (3)遇事多和父母商量,聽取他們的意見,特別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不要自作主張。 (4)對父母做出的承諾要說到做到,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 (5)做了錯事主動檢討,不逃避責任。 (6)了解父母的工作,體諒他們的難處和心情。 (7)學習父母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中幫助父母,在精神上支持父母,做父母的朋友。 (8)發現父母言行有誤,敢于指出,耐心說服糾正,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堅持正確的原則。未成年人為什么會產生“逆反”心理?答:(1)獨立意識增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顯示獨立的個性。(2)社會閱歷淺,知識面缺乏,看問題過于簡單,甚至片面。(3)社會缺乏對青年學生獨立意識的認同感。12、“逆反”心理有怎樣的表現和危害?答:(1)表現: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2)危害:既懲罰了自己,又傷害了父母,還會造成親自隔閡。如果任其發展,就有可能造成心理缺陷,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將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13、怎樣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答:(1)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從小到大,父母對我們的關愛之心沒有改變,只是要求更加嚴格,有時免不了多叮囑幾句,我們就覺得父母嘮叨、啰嗦。 (2)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這種在我們看來有些苛刻的“嚴”,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尊重、孝敬父母,積極與父母溝通。課前課后練習答案P45探究園—“家庭風景”—“親子之間”答:親子關愛:1、2、3 親子沖突:4、5、6 解決親子之間“愛的沖突”的辦法有:①父母偷聽電話:坦誠地與媽媽談談,讓她對自 己放心的同時,懂得尊重自己的隱私權,如果媽媽還是不改,就請求爸爸或老師幫助做媽媽的思想工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就運用法律知識說服媽媽。因為我國法律保護每個公民依法享有人身權利(人身權利包括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等內容)。②父母嘮叨:找機會跟媽媽好好談談,對于媽媽的嘮叨表示理解和感激,希望媽媽放心,給自己自我成長和自立的機會。③父母在親戚朋友面前揭露自己的短處:如果父母說的是事實,就應該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下決心改正,不要讓父母再為自己操心。如果父母說得太過份,可以找機會父母談談,希望父母對自己有什么要求就坦白地對自己說出來,不要把自己缺點和不足對親戚朋友說,給自己留一點尊嚴,并向父母承諾改正缺點。P46探究園—“心靈體驗”—“節日的禮物”答:節日的禮物:母親節—康乃馨;禮物含義:溫馨以及偉大的母愛。等。P49—50實踐與評價—“我思我行”—“親情碰碰車”答:1、我將這樣做:多與父母談心,溝通交流,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關心父母。 2、當我與父母發生誤解,對立或沖突時,我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積極消除與父母對立的情緒。 3、當父母向我提出要求時,我會:認真接受,盡自己所能努力完成父母提出的要求,建立信用。 4、當我向父母提出要求時,我會:有禮貌合理提出,要做到有分寸,尊重父母,要考慮父母的接受強度,不使他們過分為難。21*cnjy*com中考真題研究(16濱州市)【例1】滂沱大雨中,父親將傘舉在兒子頭上,呵護著他不受風吹雨打,自己卻全身濕透。從這張照片中,我們感受到( )①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②我們必須感恩父母 ③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親情的自然流露 ④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考查點:孝敬父母。漫畫中父親為兒子撐傘的情景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父愛,父母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子女應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①表述不準確,應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采用排除法,故選D。參考答案:D(16綏化市)【例2】在某敬老院的墻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擦鼻涕如今,我的腳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地就像當年我帶著你一樣一步一步地走”。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讓你用一句話感謝父母,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2)如果讓你用行動感謝父母,你想為他們做什么?(3)請你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解析】考查點:父愛母愛;怎樣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原因。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孝敬父母的原因的認識,主要考察學生的識記運用,屬于為什么的角度。根據教材知識,從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對我們的付出,以及孝敬父母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回答即可。參考答案:(1)爸爸媽媽是你們愛的到來讓我的生活陡然增色,是你們的愛讓我體驗了無私的母愛和父愛,是你們的鼓勵讓我更加充滿自信,是你燦爛的笑臉讓我的生活永遠充滿陽光。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你們辛苦了!(2)①體諒父母,不亂花父母的錢;②不提無理的有求;③不惹父母生氣;④父母生病時給與力所能及的關心和幫助;⑤好好學習,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3)①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尊重。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備考新題集訓家庭是組成社會的細胞,有了家庭的穩定才有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穩定的是 ( )【出處:21教育名師】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認真學習 ②媽媽病了,小琪給媽媽買藥 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 ④媽媽怕我打電話影響學習,經常偷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周末,小雅寫了一會兒作業,想到客廳看電視休息一下,媽媽制止了:“不許看。”小雅關上電視拿起漫畫書,媽媽又說:“不許看漫畫,寫作業去。”接下來,小雅要怎么辦?最恰當的是( )A.放下漫畫書,打開電腦玩游戲B.扭頭回房,關上房門,不理媽媽C.責問媽媽:“你怎么老是干涉我自由?”D.對媽媽說:“我有點累了,需要放松一下。”3.右邊漫畫給我們的啟示,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子女孝敬父母就是對父母的要求一切順從B.孝敬父母就是與父母進行溝通交流C.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報父母D.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偉大無私的,不需要回報和孝敬4.80后男孩張明為父母畫了一份圖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說明書”,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孝心。孝敬父母是( )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①我們享有的權利 ②我們應盡的義務③做人的基本要求? 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一到晚上便在門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倦了枯燥的鄉村生活,向往都市,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某天清晨,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母親十年如一日,為等待女兒回來門從沒鎖過。十年后,已經長大成人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對此你的認識是 ( )A.媽媽的愛就象沒有上鎖的門無邊無際B.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而離家出走是可以理解的 C.母親不能給予女兒幸福的生活所以女兒應該離家出走 D.父母應該給予子女幸福的生活否則就是不稱職6.右邊漫畫中,個別黨員干部的行為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員干部也不例外②贍養父母是我國法律要求,黨員干部在適用法律上,與普通人不同③只有在組織部考察時,黨員干部才孝敬父母 ④共產黨員和國家干部應做社會的表率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7. “等你考上大學,媽媽就享福了;等你畢業工作了,媽媽就享福了;等你結完婚,有了孩子,媽媽就享福了……媽媽,等我長大了,就讓你享福啊!……”央視公益廣告《別讓等待成為遺憾》給我們的是( ) A.關心體貼父母,調適逆反心理B.尊重理解父母,事事聽從父母的安排C.與父母平等溝通,有話好好說D.孝敬父母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8.父母不僅賦與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還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子女付出了很多,子女要時刻銘記父母的恩情。請問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有哪些?(至少從五個方面作答)9.某年的《開學第一課》以“父母教會我”為主題,意在引導父母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孩子的好榜樣。邀請了“童話大王”鄭淵潔、青年歌手容祖兒、“搖滾爸爸”秦勇與兒子大珍珠以及來自震后災區藏族武藝班的孩子們作為主講嘉賓展示“家風”的力量。(1)家風代代傳: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你從父母身上學到了什么?(2)百善孝為先:為什么要孝敬父母?(3)家和萬事興:愛的表達需要藝術,你與父母交往有哪些技巧?3.2 師生情誼中考考綱導航課標部分考試內容考試要求ABC我與他人的關系:(一)交往與溝通增進與教師的情感。√我與他人的關系:(一)交往與溝通能夠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知識要點梳理老師,崇高的稱謂教師這個職業是否會消失?答:不會。人生不能缺少教育,教育不能沒有老師。教師不僅教書,還能育人,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支持,這是其他高科技方式無法替代的。2-1-c-n-j-y老師在我們成長中起什么作用?答:(1)老師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者,帶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為我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和方法。(2)老師是我們道德人格形成的導師,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3)老師是我們心靈的保健醫生,體察我們的內心,為我們掃除心理障礙。(4)老師是我們的朋友,尊重、理解和愛護我們。(5)老師是我們的榜樣,言傳身教,讓我們受益終身。3、老師的工作有什么特點?答:老師的工作平凡、辛苦又責任重大。師生關系新天地進入中學后,我們和老師的關系發生了哪些變化?答:(1)在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感到自己更加受尊重,和老師的關系變得平等了。 (2)在課程學習中,老師帶我們進入自主學習的新天地。 (3)在課外活動中,老師常常充當指導者而不是領導者。5、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答:新型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尊師愛師 亦師亦友6、如何化解師生矛盾,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答:(1)尊重與信任老師。當老師的某些要求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我們可以先檢查自己是否錯了;當自己受了批評,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時,更需要冷靜反省,體會老師的批評與表揚都是出自同樣的目的,讓我們成長得更好。【來源:21cnj*y.co*m】 (2)理解與體諒老師。作為學生,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理解老師,經常和老師交流,主動取得老師的幫助。當老師做錯了某些事,我們也應該善意指出。 (3)關心和幫助老師,和老師做朋友。亦師亦友是師生關系的美好境界,只要你樂意了解老師,找機會和老師談心,欣賞老師的優點,當老師有困難的時候,真誠地關心,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和諧的師生關系一定能建立起來。7、怎樣對待老師的錯誤?答:原諒老師的錯誤。老師也是普通人,不可避免地也會犯錯誤。老師希望你原諒他的錯誤,正如你希望老師原諒你的錯誤一樣。用恰當的方式指出老師的錯誤是對他的尊重,不要傷害老師。8、假如老師冤枉了你,你應該怎么辦?答:(1)能解釋的可以當場解釋清楚,但要心平氣和,態度誠懇。 (2)不便于當時解釋的,可等事后再解釋。 (3)可以請同學、班干部或家長去協調。9、如何正確認識老師的表揚和批評?答:老師的表揚的肯定、鼓勵和期待,表揚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厲;老師的批評是愛護、鞭策,也是期待,批評好比防疫站或急診室,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10、列舉贊美老師的名言詩句。答:(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3)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4)一腔熱血育桃李,三尺講壇寫春秋。課前課后練習答案P53—54探究園—“情境研討”—“老師的角色”答:學生的朋友或知己;心理咨詢師;家長的代理人;知識的傳播者;紀律的監督和執行者等。P55探究園—“小劇場”—“遲到以后”答:(1)獲得表揚不自滿,受了批評不氣餒,不抱怨。 (2)老師的批評是正確的有針對性的,我會慢慢接受而認真聽取,若錯誤的批評,我不當面頂撞,課后向老師解釋清楚,與老師交流,體諒老師,如果不是大誤會,就算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老師證明自己。老師的表揚是一種激勵,不應該驕傲而停滯不前,應該謙遜,進一步努力,老師的批評是一種鞭策,而不是歧視和侮辱,不應該對教師反感怨恨,更不能自我放棄。中考真題研究(16昆明市)【例1】師生關系并非總是風平浪靜,偶爾也會出現波瀾。面對這些波瀾,下列方式不正確的是( )A.尊重與信任老師 B.理解與體諒老師C.疏遠與諷刺老師 D.關心和幫助老師【解析】考查點:師生關系。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運用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我們要尊重老師,積極的與老師溝通交流,理解體諒老師,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和教育,所以ABD做法正確;C做法錯誤,此題屬于反向選擇題, 所以正確答案選C。參考答案:C(16齊齊哈爾市)【例2】材料:2015年9月10日,由中央電視臺和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2015“尋找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揭曉典禮在央視播出.評選出10名“最美教師”.請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老師關心你或同學的一個事例.(2)校園生活中,我們怎樣與老師和諧相處?【解析】考查點:師生關系。(1)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師生關系的認識,主要考察學生的分析運用能力,屬于怎么做的問題。怎樣與老師和諧相處,即怎樣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角度切入即可,從尊重老師、理解體諒老師、積極與老師溝通、原諒老師的錯誤、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禮貌待師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參考答案:(1)進入初中以來,由于我性格內向,不大合群.班主任老師發現此情況后,多次找我談心,鼓勵我多參加集體活動,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2)尊敬老師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師的勞動,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正確對待老師提出的要求,真誠接受老師的批評,使自己不斷進步,要對老師有禮貌;要學會冷靜思考,通過恰當的方式與老師坦誠交流,用正確的方法解決與老師的矛盾;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備考新題集訓1.肖華因上學遲到受到老師的批評,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老師太嚴厲,小題大做B.老師的批評沒有錯,這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C.我們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21世紀教育網D.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2.在學習生活中,我們偶爾會被老師誤解,也會與老師發生矛盾,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A.告訴家長,讓父母質問老師 B.據理力爭,敢于挑戰老師的權威C.敬而遠之,減少與老師的交往 D.主動溝通,化解與老師的矛盾3.習近平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這是因為( )A..老師能讓我們取得優異成績,考取好的大學 B.老師能幫助學生找到好的工作,享有幸福的人生C.老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使人不犯錯誤D.老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4.在學校,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是我們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你覺得正常的師生關系應該是( )A.老師工作中的疏忽和缺點是不能容忍的 B.民主、平等、和諧C.師生有別,學生應該維護老師的權威 D.老師講的都是對的5.比爾蓋茨說:“如果你認為學校的老師很苛刻的話,那今后你面對公司的老板時,你會覺得老師待你太溫柔、太親切了。”這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A.職場險惡,職員要小心老板 B.老板都是脾氣大的人C.老師是我們的朋友,尊重、理解和愛護我們 D.老師是不會生氣的人6.右圖是某學校開展的教學實驗結果,這不僅提醒教師要正確運用表揚與批評的手段,也在警示學生( )A.不要太在意老師的表揚和批評 B.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C.老師的表揚都能提高學生成績 D.老師的批評會使學生成績下降 7.有人問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盧卡斯:“芝加哥大學獲得諾貝爾獎的教授最多,是否因為芝大的教授更有實力?”他回答說:“因為芝大的學生更有實力,而對這些有實力的學生,芝大的教授不得不更努力。”這表明(? )A.學生要善于與老師溝通 B.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系C.師生之間可以教學相長 D.老師是學生最真摯的朋友8.臨近期末檢測,學習氣氛陡然緊張了起來。同學們最喜歡的音樂、體育、美術課被老師們瓜分殆盡。這不,這節本來是音樂課,可數學老師卻推門進來了,同學們老大不高興,有的同學大聲起哄,有的同學敲打課桌,氣得數學老師摔門而去……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和老師發生這樣的矛盾了。學生和老師之間應該怎樣和諧相處呢?身為學習委員的小麗陷入了沉思當中……運用所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1)你認為材料中的老師和同學應該怎樣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2)如果小麗同學向你尋求幫助,請你幫她出出主意。9.在安徽蒙城范集中學教室里,一名男生或因不交試卷受到老師批評,學生立即和老師針鋒相對,老師用手拽住學生衣服及脖子部位,從后面躥出另一名男生將老師推到墻角,隨后幾名男生上前對老師拳打腳踢,甚至舉起板凳砸向老師,仿佛黑社會暴力全武行.那些跳起來奮力群毆自己老師的學生,幾乎看不出還是些孩子,出手動作之快、下手之狠,看不出任何對后果的擔憂。【教育之殤】(1)“那些跳起來奮力群毆自己老師的學生,幾乎看不出還是些孩子,出手動作之快、下手之狠,看不出任何對后果的擔憂”說明什么?21·世紀*教育網【尊師重教】(2)結合材料分析此次事件學生在“尊師重教”方面存在哪些缺失?【拒絕暴力】(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3.3 文明交往中考考綱導航課標部分考試內容考試要求ABC我與他人的關系:(一)交往與溝通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我與他人的關系:(一)交往與溝通根據與人交流的不同感受,說明講文明禮貌在生活中的作用,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我與他人的關系:(二)交往的品德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一)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 √知識要點梳理交往舞臺多寬廣人與人之間為什么要交往?答:(1)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社會交往是人們必不可少的活動。(2)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人們獲得知識、友誼、信任、肯定,從而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交往的能力為什么越來越重要了?答:在現代社會,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決定了人們的社會交往必然越來越頻繁,空間與時間的局限性越來越被打破,個人越來越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因此,交往的能力對于現代人越來越重要了。禮貌是交往的名片我們要掌握哪些交往的藝術?答:(1)交往的前提是尊重。(2)交往的“通行證”是禮貌。4、為什么說交往的前提是尊重?答:(1)人與人之間,無論在職業、財產、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智能、生理方面有怎樣的差異,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21cnjy.com(2)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以自己的某些特長自傲,鄙視他人,盛氣凌人,是丑陋人性的表現。(3)希望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誼。怎樣理解禮貌是交往的“通行證”?答:(1)禮貌是人們在交往中應該共同遵守的一種道德規范。文明禮貌,絕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直接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文明禮貌的基本要求。(2)禮貌是謙虛恭敬的態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形式。(3)交往中禮貌的行為能夠顯示一個人良好的文化內涵和修養,能夠增添一個人的風采和魅力。一個彬彬有禮的形象是交往成功的第一張“通行證”。6、人際交往中,如何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答:(1)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禮儀。(2)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禮儀習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做到與時俱進。(3)尊重少數民族的利益習俗。不違反民族禁忌,不傷害民族感情,不影響民族團結。7、交往藝術有哪些具體表現?答:(1)真誠坦率的人受到信任。(2)正直勇敢的人贏得尊重。(3)謙遜寬容的人廣受歡迎。(4)善于聆聽的人,朋友會向他敞開心扉。(5)熱情開朗的人縮短了與他人的距離。(6)樂觀幽默的人為朋友帶來快樂。(7)細心體貼的人為他人帶來溫暖。8、中學生禮儀常規有哪些?答:(1)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脫帽肅立、行隊禮或注目禮,唱國歌嚴肅、準確、聲音洪亮。(2)著裝得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談吐舉止文明。(3)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4)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等。網絡交往新空間9、網絡交往有什么影響?答: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1)積極影響:①讓我們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能夠及時與或近或遠的親友進行聯系。②網絡是一個平等開放的交往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能獲得他人提供的意見和信息。③網絡交往是現代交往的新領域,是我們生活的新空間,是我們交往能力的新歷練。 (2)消極影響:①網絡是以信息技術造就的交往方式、虛擬空間,如果對網絡交往對象缺乏分辨能力,毫無防范,可能帶來嚴重后果。②虛擬性的網絡交往不能代替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如果沉迷網絡交往,很可能影響心理健康,造成社會交往能力障礙。2·1·c·n·j·y10、青少年該如何對待網絡?答:青少年應正確認識網絡的兩面性,提高辨別能力和自控能力,增強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怎樣做網絡的主人?答:(1)上網時,要注重瀏覽、尋找與學習和生活有關的信息,善于利用網絡技術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 (2)遠離不良信息和不良網站,更不能接觸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 (3)正確選擇上網地點,遠離黑網吧。 (4)上網要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 (5)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隱蔽性等特點,要警惕來自網友的侵害。怎樣對待網絡謠言?答: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自覺運用法律同制造、散布網絡謠言的違法行為作斗爭。為促使青少年文明上網,政府、家庭、學校、青少年應該怎么做?答:(1)政府: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治理力度,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2)家庭:引導未成年人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控制不文明上網的行為。(3)學校: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教育學生文明上網,自覺抵制不良影響。(4)青少年: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抵制不良誘惑,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認真學法、自覺守法。14、國家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有何意義?答:(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2)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3)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4)有利于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5)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6)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前課后練習答案P61—62探究園—“情境體驗”—細節處處見“文明”答:1、(1)文明行為:碰到老師、同學主動打招呼;同學在學習中遇到難題,積極主動幫忙分析解決。 (2)不文明行為:在校園里與老師擦肩而過,不理不睬;給同學起綽號;偷看他人的日記。 危害:不文明行為有損個人形象,失去別人的信任,不利于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有的不文明行為會擾亂社會的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文明的行為破壞公共環境,敗壞社會風氣,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不文明行為會損害國家和民族的尊嚴。 2、提示:反思自己,如實寫出即可。P62探究園—“交流與思考”—“網絡之我見”答:網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擴大了交往的空間,但如果不能正確使用網絡,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我們應該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不沉迷網絡,做網絡的主人。P65—66實踐與評價—“收集與分享”—“我的文明禮儀卡”答:1、問候語:早上好!您好!見到您真高興!您近來好嗎?2、拜托語:請多關照,承蒙關照,拜托了。3、致謝語:謝謝您;謝謝您的關照,多謝了,十分感謝!4、歡迎語:歡迎光臨,歡迎你來我家作客,你能來我們太榮幸了啦!希望你在這里開心。5、慰問語:您辛苦了,受累了,麻煩您了。6、贊賞語:大好了,真棒,好極了!你太有才了!7、道歉語:對不起,實在抱歉,真過意不去,真不好意思,請原諒,失禮了8、推辭語:很遺憾不能幫你的忙,承蒙你的好意但是……。9、祝福語:托你的福,你真有福氣。10、祝賀語:祝你愉快!祝你健康!祝你成功!11、征詢語:你有什么事情?有需要我幫忙的嗎?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可以為你做些什么?12、告別語:晚安,歡迎您再來,再會P66實踐與評價—“創意方案”—“綠色上網公約”答: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中考真題研究(16廣東省)【例1】近年來,記者調查表明,有些學生見到老師不打招呼,在穿著方面以奇裝異服為美,有些男生還喜歡留長發、染頭發。上述學生的行為屬于( )A.不懂禮貌的表現???? B.不講禮儀的表現C.張揚個性的表現???? D.追求時尚的表現【解析】考查點:社交禮儀。禮儀具體表現為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題干中某些中學生的行為,是不講文明禮儀的表現。A說法不全面;CD都沒有認識到行為本質.故選B。【來源: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B(16日照市)【例2】西班牙諺語說:“禮貌周全不花錢,卻比什么都值錢。”這句話讓我們懂得( )A.禮貌禮儀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決定性因素B.只要講文明有禮貌,任何事情都會成功C.講文明有禮貌影響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D.講文明有禮貌,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解析】考查點:禮貌的重要性。題干中的諺語形象地告訴我們禮貌的重要性,從個人的角度能直接影響著個人與他人的人際關系,從社會的角度,會關系到社會的風氣,所以C符合要求,AB說法過于絕對,不合題意,D選項的說法雖然正確,但是與題意沒有關聯,應排除,故選C。參考答案:C(16西寧市)【例3】比起實體店,網購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因為網購物美價廉、省事省心,已經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消費方式。2015年中國網購總額達3600億元,在網上購物的互聯網用戶比例達到47%。這說明( )A.網絡生活比現實生活好得多B.網購已經取代了傳統的實體店購物方式C.網絡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D.人們對網絡的癡迷已經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解析】考查點:網絡交往。由題干描述得知,2015年中國網購總額達3600億元,在網上購物的互聯網用戶比例達到47%.這說明,網絡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C是正確的選項,排除錯誤的觀點ABD,選C。參考答案:C(16咸寧市)【例4】據權威機構調查,在某省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當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網絡依賴,有60%的未成年犯受到過網絡、手機等不良信息的影響。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網絡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②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覺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③網絡給青少年帶來了許多問題,我們要遠離網絡④我們上網要遵守到的,更要遵守法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考查點:網絡交往的兩面性。網絡交往的兩面性:(1)優勢:快捷、方便,擴大了交往面,開闊了眼界,實現自身價值等;(2)負面影響:長時間上網影響身心健康,沉迷網絡荒廢學業,誘惑欺詐、違法違紀等。該題是組合式選擇題,分析四個選項,③是錯誤的;網絡有很多的優勢,“我們要遠離網絡”的觀點片面,故需要排除含有③的選項,故選A。參考答案:A備考新題集訓1.目前,WIFI 陷阱有兩種:一是“設套” ,主要是在賓館、飯店、咖啡廳等公共場所搭建免費 WIFI,記錄用戶在網上進行的所有操作;二是“進攻” ,主要針對家庭 WIFI,若WIFI 密碼密度不高,黑客破解 WIFI,就可能對 用戶電腦進行遠程控制。這警示我們在使用網絡時要 ( )①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隨意公開個人信息②拒絕使用 WIFI,避免受到侵害③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正確使用互聯網④開展清網行動,嚴厲制裁網絡黑客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相逢點點頭,握手問個好;感情要真誠,語言要美好”。這句話告訴我們( )A.講禮貌要學會換位思考 B.與人交往要學會謙讓?? C.與人交往要講禮貌,要真誠??? D.與人交往要學會理解和寬容3.微信是具有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的新型手機聊天軟件,可以根據地理定位找到“附近的人”,它為陌生人之間提供了一個結識和交流的平臺,別有用心的人也有了可趁之機。為防止微信變成“危信”,我們不應該( )A.設置驗證信息,審慎添加好友 B.做好信息管理,保護好個人隱私C.滿足獵奇心理,廣泛結交朋友 D.不輕易接受搭訕,謹防上當受騙4.下列做法屬于文明交往的是 ( )A.小迪給班上同學起外號,引起同學不滿B.麗麗家境富裕,但衣著樸素,待人有禮,從不炫耀自己C.班長小鋒在決定班級事務時,從不會聽取同學意見D.珊珊和玲玲是好朋友,珊珊自恃學習成績好,總要求玲玲什么都要聽她的5.“有一天,我上著QQ、逛著淘寶、搖著微信,突然就有人發信息給我——說我中寶馬了先要上稅,孩子車禍交醫藥費……記住!要你轉賬都是忽悠。”官方微博“平安常州”發布的這一逗趣內容提醒網民要做到( )【版權所有:21教育】A.嚴格執法,建設和諧網絡環境B.遠離網絡,以免自己受騙上當C.明辨是非,離開網絡D.保持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6.根據“兩高”的司法解釋,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這提醒我們 ( )①遠離網絡是保護自己的最佳選擇 ②實事求是是網絡交往的基本要求 ③遵守道德是網絡交往的最高準則 ④遵守法律是網絡交往的行為底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范圍的擴大,我們會與更多的人交往,社會交往成為我們人生的重要課程。那么,學會交往,首先要 ( ) A.學會彬彬有禮 B.堅持原則 C.懂得尊重,學會尊重 D.懂得拒絕和遠離8.國家旅游局出臺《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 ,游客的不文明行為將被納人不良行為記錄,并對其個人的發展產生影響。這是因為不文明出游( )①敗壞了社會風氣 ②是衡量公民素質的唯一標準③與社會公德相悖 ④損害了國家和民族的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我家孩子正在參加XXX比賽,麻煩朋友們幫忙投個票”.“這是我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隨著微信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中給孩子拉票也成為了越來越多家長頭疼卻又無可奈何的“工作”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www-2-1-cnjy-com①用新興網絡平臺開展評選活動,有助于展示候選人的風采,也創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種社會進步②通過拼人脈,拼資源獲勝,體現的是個人能力,這種競爭很公平③網絡投票比較親民,但有時不能反映真實民意,所以要理性對待④這種“綁架”友情的投票現象惹人煩,所以生活中要學會拒絕。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小華在班里的學習成績不錯,但她的朋友卻很少。平時,同學有問題向她請教時,她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辭,不是說自己忙,就是騙對方說自己也不會;她還經常給同學起外號;遇到較窮的同學就說是寒酸。為此,同學們都不喜歡跟她交往。(1)小華不能獲得同學的友誼的原因是什么?(2)小華應該怎樣與人交往?11. 網絡聊天已成為現代人交友的一種新時尚,各種網絡聊天工具和論壇讓我們自由、廣泛地發言,很多人通過網絡聊天開闊了視野、增進了友誼。同時因為網絡具有虛擬性、隱蔽性和間接性的特點,有的人在網絡上交流濫用網絡流行語言,滿嘴臟話或侮辱性的語言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甚至惡意制造、傳播謠言。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說明了什么? (2)針對材料中“滿嘴臟話或侮辱性的語言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你認為人際交往中為什么要懂得禮貌?(3)請你為未成年人文明、綠色上網提建議。第三單元 學會交往備考新題集訓 參考答案3.1 我和父母1-7:CDCDA CD3.2師生情誼1-7:ADDBC BC8、(1)①轉移注意力 ②合理宣泄 ③理智控制 ④理性升華 ⑤改變認識 ⑥幽默等(2)①尊重老師; ②坦誠交流; ③關心老師等。9、(1)不承擔責任會受到別人的譴責,失去別人的信任,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對他人或集體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還要受到法律制裁,遺憾終生.21cnjy.com(2)首先是在今天強調師生間的平等關系的同時,忽視了尊師重教的教育.其次,問題學生的背后可能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是有問題的.至少這個家庭在于學校和教師的溝通上,以及對孩子在家庭以外的表現的關注上是有問題的.21·cn·jy·com(3)首先,教育部門要加強破解“師生沖突”的專題培訓。教師以小組為單位,模擬不同情境下的師生沖突,通過角色扮演,教師能從中體驗到兩種角色的心理變化,并形成較為合適的處理對策,通過此類培訓課程,教師能在導師的指導下,將心理學、教育學中的理論很好地與實踐聯系起來,這有利于預防課堂沖突,提高師生交流的深度;其次,加強立法,健全學校教育的懲戒機制。3.3 文明交往1-9:CCCBD DCCA ③網絡具有虛擬性、隱蔽性和間接性的特點,我們要提高防范意識。④對網上信息要增強分辨能力,避免輕信盲從。⑤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如姓名、家庭地址,信用卡密碼等。⑥不瀏覽黃色和暴力等不良網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 學會交往》考點+知識點+中考真題+備考新題.doc 第三單元學會交往 備考集訓 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