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本單元知識脈絡【階段特征】本單元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為線索,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1919年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標志著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在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之后,國共合作關系破裂,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統治,進行工農武裝革命,開始了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探索。,懷化中考考點突破 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和五四精神(理解)時間1919年5月4日地點首先在北京爆發,天津、濟南、上海、長沙等地紛紛響應導火索1919年5月,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爆發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院校的3000多名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隨后舉行游行示威,五四運動爆發,,五四運動中北京游行隊伍斗爭口號,“外爭國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取消二十一條”“誓死爭回青島”等要求,懲辦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www.21-cn-jy.com經過,(1)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院校愛國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隨后舉行游行示威,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從6月3日起,北洋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2-1-c-n-j-y(2)6月3日以后,五四愛國運動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上海、天津、九江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罷工和游行示威,聲援學生。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成為運動的主力結果,(1)在全國人民的強大壓力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2)罷免了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的職務;(3)中國出席巴黎和會的代表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意義,(1)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發揮了主力軍作用;(2)運動波及全國廣大地區,具有廣泛的群眾性;(3)它擴大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4)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精神,(1)追求民主、科學,探索真理的精神;救國救民的愛國主義精神;(2)徹底不妥協的革命精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等【認識啟示】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從性質上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從領導力量上來說:五四運動中,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成為骨干力量,顯示了新的偉大力量。(3)以上都是辛亥革命等以往運動所不具備的新因素,五四運動之后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中共一大”(理解)背景(1)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迅速傳播,成為新思想的主流;(2)階級基礎: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3)組織基礎:1920年8月,陳獨秀等在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隨后,其他共產黨早期組織也先后建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間1921年7月23日地點上海(后轉至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代表人物,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陳公博、包惠僧、張國燾、劉仁靜、周佛海等, 21教育網內容,(1)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2)黨綱規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www-2-1-cnjy-com(3)大會確定黨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會,領導工人運動;(4)大會還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意義,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它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認識啟示】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在何處?21cnjy.com(1)新的領導階級——全國統一的新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2)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3)新的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實現共產主義。(4)新的革命道路——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黃埔軍校的創建、北伐的主要對象及戰役和南京國民政府建立的時間(識記)黃埔軍校的創建時間1924年5月地點廣州黃埔目的培養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軍隊重要人物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共產黨員周恩來等人先后擔任政治部主任,惲代英等人在軍校任教官辦學方針實行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并重意義為國民革命培養了一大批革命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黃埔軍校校門北伐戰爭,時間,1927年7月對象,北洋軍閥的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大派系重要戰役,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主要戰績,出師不到半年,便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威震全國;1927年初,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武漢成為全國革命的中心2·1·c·n·j·y結果,基本結束了北洋軍閥在全國的統治,但由于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反叛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失敗,,北伐戰爭形勢圖【來源:21·世紀·教育·網】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背景,在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時候,國民革命陣營內部開始出現危機,蔣介石勾結國內外反動勢力,發動四一二政變21*cnjy*com成立,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寧漢合流”統一,1928年底,張學良沖破日本的阻撓,宣布東北“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東北易幟”標志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統一 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識記)21*cnjy*com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地點南昌領導人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劉伯承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南昌起義井岡山會師,時間,1928年4月概況,(1)1927年9月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起義軍轉向農村進軍;1928年初,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2)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地區展開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民主政權;(3)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井岡山會師會師部隊,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與朱德、陳毅領導的南昌起義部分軍隊以及湘南農民武裝結果,兩軍會師后,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全軍1萬多人,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井岡山根據地得到鞏固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影響,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的意義,(1)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版權所有:21教育】(2)為中國革命開辟了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典范,是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豐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易錯易混】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第一槍的事件是南昌起義,不是武昌起義。 紅軍長征(理解)紅軍長征時間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原因1933年秋,蔣介石調集100萬軍隊,親任總司令,向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由于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 紅軍長征,長征路線,從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進入陜北,吳起鎮會師(1935年,紅一方面軍與陜甘紅軍會師)→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紅一、二、四三軍會師)長征勝利結束,,紅軍長征路線圖21·世紀*教育網結果,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意義,紅軍長征,是歷史上的壯舉。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本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來源:21cnj*y.co*m】長征精神,長征途中所表現出來的不怕困難、百折不撓、頑強拼搏、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力量遵義會議,時間,1935年1月,地點,遵義內容,(1)會議批評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指揮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2)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意義,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地址【易錯易混】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而不是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在陜甘寧根據地的吳起鎮同陜北紅軍會師。 ,中考真題及模擬演練 一、選擇題1.(2016懷化中考)“共爭青島歸還,同看民賊罷黜;歡呼學生罷課,慶賀商店關門。”這首打油詩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D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2.(2014懷化中考)“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這首《中國共產主義共青團團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與遠大抱負。95年前的那場“五四運動”,讓我們銘記的時代精神是( B )A.自由 B.愛國 C.平等 D.和平3.(2015懷化中考)謝覺哉在其《日記》中記載:“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潤之,赴全國○○○○○之招。”日記中的五個圓圈,謝覺哉后來解釋說是“共產主義者”,當時他知道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B )A.五四運動 B.中共一大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4.(2016懷化中考)1934年底,中央紅軍決定改變原行軍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初步扭轉了紅軍長征以來的被動局面。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軍事行動發生在懷化市的( C )A.新晃縣 B.芷江縣 C.通道縣 D.靖州縣5.(2011懷化中考)1961年董必武寫了一首懷念戰友的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詩中“四十年前”的“會上”通過的決議不包括( C )A.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B.確定了黨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C.明確規定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D.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6.(2016珠海中考)“吳孫張三系軍閥,汀賀橋兩役決勝”。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時,率領第四軍獨立團奮勇沖鋒,連克汀泗橋、賀勝橋,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馬功勞的北伐將領是( C )A.蔣介石 B.李宗仁C.葉挺 D.彭德懷7.(2012懷化中考)我們今天的許多節日都與近現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有關,其中與“青年節”“建軍節”有直接關系的兩個事件分別是( A )A.五四運動 南昌起義 B.南昌起義 中共一大C.中共一大 秋收起義 D.秋收起義 五四運動8.(2015揭陽中考)黃埔軍校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當時擔任校長的是( A )A.蔣介石 B.孫中山C.周恩來 D.葉挺9.(2013懷化中考)“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繪了紅軍長征的壯美畫卷。“四渡赤水”前召開的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會議是( A )A.遵義會議 B.瓦窯堡會議C.洛川會議 D.中共七次10.(2016咸寧中考)1927年,南昌起義失敗以后,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隊伍,同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個根據地是( A )21·cn·jy·com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鄂豫皖革命根據地C.晉察冀革命根據地 D.綏遠革命根據地11.(2016懷化模擬)如果開展一個以模擬“重走長征路”為主題的活動,在活動中再現歷史場景時不應包括( A )A.會師井岡山 B.四渡赤水河C.強渡大渡河 D.翻越大雪山二、判斷題(正確的寫“T”,錯誤的寫“F”)12.(2016懷化中考)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 F )13.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它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T )14.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我國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 F )15.1927年秋,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成功地奪取了中心城市長沙。( F )三、材料分析題16.(2016柳州中考)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人說: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閃電劃過,卻黑暗依舊;1921年,中國終于迎來了曙光。【出處:21教育名師】材料二 在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國人相繼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材料三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經過艱難抉擇,中國共產黨終于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使中國逐步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請回答:(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國陷入無盡的黑暗”的依據是什么?答:《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依據材料一、二,“一道閃電劃過”指什么?為什么“黑暗依舊”?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分別指什么?答: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戊戌變法)。 (4)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道路中的兩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歷史事件。答:南昌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5)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的認識。(至少寫出兩點)答:中華民族的復興,道路曲折,是無數先輩艱苦奮斗的結果;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第九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一、選擇題1.搜集有關五四運動的標語和口號,下列哪一口號最能反映五四運動的性質( D )A.誓死爭回青島B.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C.取消二十一條D.外爭國權,內除國賊2.五四運動之所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是因為( D )A.五四運動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B.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運動C.迫使北洋軍閥政府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D.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并顯示了強大的力量3.《全球通史》中寫到:“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這場運動”( A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B.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C.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D.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4.1921~1949年,中國共產黨整整奮斗了28年。“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不朽業績。其中與“日出東方”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 )21*cnjy*comA.“一大”召開 B.遵義會議C.工農武裝割據 D.七屆二中全會5.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強音。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這一時代“最強音”的是( C )A.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強,除軍閥 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6.影片《西安事變》中,蔣介石與周恩來互稱“蔣校長”和“周主任”,源于他們曾共事于( D )A.北京大學 B.工農革命學校C.京師大學堂 D.黃埔軍校7.1927年7月下旬,賀龍向周恩來表示:“完全聽共產黨的話,要我怎樣干,就怎樣干。”賀龍等準備“干”的歷史事件是( B )21·cn·jy·com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C.秋收起義 D.百團大戰8.圖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圖片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你會選擇的圖片是( D )2·1·c·n·j·y,A.“一大”會址 ,B.南昌起義,C.井岡山會師 ,D.遵義會議9.下邊是某同學整理的關于井岡山會師的資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錯誤的是( D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隊伍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毛澤東、朱德將軍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次會師,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A.發生的時間 B.歷史人物C.會師的過程 D.歷史意義10.“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其中“歷史紅”的主要依據是毛澤東在井岡山( C )A.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B.發動了秋收起義C.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11.這是一組大型聲樂套曲:“健兒巧渡金沙江……鐵索橋上顯威風……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此曲所詠事件的轉折點是( B )21教育網A.紅軍第五次反“圍剿”B.遵義會議召開C.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D.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2.(2016長沙中考)“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團結。”這句話適合評價下列哪一事件( C )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南昌起義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二、非選擇題13.(2015懷化考綱綜合回答題例1)【軍人的沉浮】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后,軍人地位日趨下降。近代以來,軍人卻成為社會風云人物,站在了時代的潮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www.21-cn-jy.com材料一 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曾國藩、李鴻章等,幾乎都同軍事有關。“軍人者,據國家最重要之地,則亦為國家最優遇者。”【來源:21·世紀·教育·網】——以上摘自《新制度與大革命》材料二 黃埔軍校的門上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橫批是“革命者來”。這副對聯充分體現了黃埔軍校的辦學宗旨。21·世紀*教育網——《中國歷史》(八年級上)材料三 “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生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當以死報國”。2-1-c-n-j-y——佟麟閣(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列舉洋務運動中曾國藩、李鴻章與軍事有關事件(各舉一例)。答:曾國藩創辦湘軍;李鴻章創辦淮軍(或李鴻章創建北洋艦隊)。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黃埔軍校的辦學宗旨和特點。答:宗旨:培養有理想、不怕犧牲、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新一代軍人。特點: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并重。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用史實說明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怎樣將個人的生死榮辱與國家命運緊密連在一起的?21cnjy.com答: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為了挽救國家命運,維護領土完整,大批愛國軍人壯烈犧牲。21*cnjy*com (4)近代以來,導致軍人站在時代潮頭的原因有哪些?答:近代以來,外患內憂不斷,戰爭頻發,軍隊壯大,軍人日漸活躍和突出;中國現代化是從強兵富國(或練兵制器或軍事)開始,站在了時代潮頭。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14.(2016岳陽中考)無數革命先輩為了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www-2-1-cnjy-com材料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周恩來材料二 長征的勝利,保存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本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來源:21cnj*y.co*m】……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岳麓書社《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材料三 在上甘嶺三九一高地的反擊戰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行動意圖,也為了500名戰士的生命安全及整個戰斗的勝利,他嚴守潛伏紀律,在烈火燒身時,不驚慌,不呼吸,堅定地趴在地上,忍著劇痛,咬緊牙關,巋然不動,在烈火持續的燃燒中,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出處:21教育名師】——《中國歷史故事網》(1)材料一中周恩來所說的前一個“天安門”是指什么歷史事件,體現其性質的口號是什么?答:五四運動;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2)初步扭轉了紅軍長征以來被動局面的歷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新局面”是什么?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什么?答:通道轉兵(或通道會議);聯合抗日(或共同抗日、或全民族抗日、或團結抗日),以民族利益為重(或從民族利益出發,或有利于民族利益,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3)材料三中的“他”是誰?答:邱少云。 (4)綜合上述材料,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基本規范和要求,這些革命光榮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與之相同的是什么?【版權所有:21教育】答:愛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doc 第九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精練.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