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部分 中國現代史第十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本單元知識脈絡【階段特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歷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勝利的重要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通過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運動等措施,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2-1-c-n-j-y ,懷化中考考點突破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時間1949年9月地點北平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了新中國的首都、代國歌、國旗;會議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準備 新中國成立的時間及開國大典圖、毛澤東像(識記)時間1949年10月1日地點北京天安門經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毛澤東像,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理解)國內意義(1)是中國現代史上的偉大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國家贏得了獨立(是中國的新生),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3)中國從此進入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國際意義是20世紀世界的偉大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易錯易混】(1)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建成社會主義制度。(2)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取得勝利,新中國成立后,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徹底完成。【來源:21·世紀·教育·網】 抗美援朝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目的保家衛國英雄人物事跡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口,以自己的犧牲掩護部隊完成了收復高地的任務邱少云:在上甘嶺戰役“391”高地的反擊中,為配合部隊的進攻,不暴露目標,忍受烈火燒灼的劇痛,堅持在原地一動不動直到犧牲,從而保證了整個戰斗的勝利結果1953年7月,朝鮮和中國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影響抗美援朝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的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理解)時間1950年冬~1952年底背景新中國成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但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還受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大量土地為地主占有;農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依據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目的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內容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和財產,分配給貧苦農民結果到1952年底,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大約7億畝土地和一定的生產資料,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意義(1)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中國2000多年來的封建土地制度;(2)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3)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4)進一步鞏固了新中國政權,,土地改革中農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易錯易混】(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歸農民所有。(2)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的是新中國的成立;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中考真題及模擬演練 一、選擇題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1.(2015益陽中考)語匯有著鮮活的時代印記。與右圖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語匯是( C )A.開天辟地B.星火燎原C.當家做主D.改革開放2.(2015東營中考)楊凱在《中國夢的方位》中說:“洋務派、改良派、立憲派、國民黨、共產黨……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夢的基礎牢靠起來。”那么,“中國夢的基礎牢靠起來”的依據是( D )21教育網A.中國共產黨誕生 B.中華民國建立C.國民政府成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2016昆明中考)建國初期,捍衛了亞洲與世界和平,保衛了國家獨立,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的事件是( B )A.《共同綱領》的頒布 B.抗美援朝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4.(2015懷化中考)他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為了不暴露目標,忍受烈火燒灼的劇痛,堅持在潛伏地點一動不動,直至犧牲,從而保證了整個戰役的勝利。這里的“他”是( D )21cnjy.comA.黃繼光 B.董存瑞C.羅盛教 D.邱少云5.(2016來賓中考)以下兩幅宣傳圖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時代主題是( A )A.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 B.實行三大改造C.反抗美帝國主義侵略 D.發展農業生產6.(2016遂寧中考)注重歷史圖片的史料價值,從歷史圖片中獲取歷史信息,是歷史課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幾幅圖片記載的歷史事件是( B )21·cn·jy·com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1950~1952年土地改革C.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D.人民公社化運動7.(2016懷化模擬)下列關于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A.使大量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C.廢除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消滅了資產階級D.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8.(2014懷化中考)歷史學家費正清說:“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社會差別。”第一種夢想變為現實的標志性事件是( A )www.21-cn-jy.comA.開國大典 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 D.香港回歸9.劉少奇稱新中國建設初期實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一次最大、最徹底的改革”,是因為( A )A.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B.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農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D.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10.我國是農業大國,黨和政府歷來都把“三農”問題列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達到14000萬噸,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D )2·1·c·n·j·yA.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B.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的提高與改進C.工業極大發展,輔助了農業D.土地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二、判斷題(正確的寫“T”,錯誤的寫“F”)1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在當時起臨時憲法的作用。( F )12.1952年底,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結束。( F )13.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T )14.抗美援朝戰爭中,邱少云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掃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自己壯烈犧牲。( F )三、材料分析題15.(2015十堰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21·世紀*教育網——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1)“三年以來”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以來?答:解放戰爭。 (2)“三十年以來”指的是中國革命的什么時期?這個時期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的五四運動。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個時期?這個時期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結束的標志又是什么?www-2-1-cnjy-com答:中國近代史時期;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 (4)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在哪次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建在何處?答: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天安門廣場。第三部分 中國現代史第十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本單元知識脈絡【階段特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歷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勝利的重要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通過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運動等措施,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2-1-c-n-j-y ,懷化中考考點突破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時間1949年9月地點北平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大會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會決定了新中國的首都、代國歌、國旗;會議決定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重要準備 新中國成立的時間及開國大典圖、毛澤東像(識記)時間1949年10月1日地點北京天安門經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毛澤東像,開國大典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理解)國內意義(1)是中國現代史上的偉大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2)結束了中國百年來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國家贏得了獨立(是中國的新生),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3)中國從此進入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國際意義是20世紀世界的偉大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易錯易混】(1)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建成社會主義制度。(2)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取得勝利,新中國成立后,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徹底完成。【來源:21·世紀·教育·網】 抗美援朝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目的保家衛國英雄人物事跡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口,以自己的犧牲掩護部隊完成了收復高地的任務邱少云:在上甘嶺戰役“391”高地的反擊中,為配合部隊的進攻,不暴露目標,忍受烈火燒灼的劇痛,堅持在原地一動不動直到犧牲,從而保證了整個戰斗的勝利結果1953年7月,朝鮮和中國的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影響抗美援朝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的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譽為“最可愛的人” 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理解)時間1950年冬~1952年底背景新中國成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但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還受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大量土地為地主占有;農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依據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目的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內容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和財產,分配給貧苦農民結果到1952年底,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到了大約7億畝土地和一定的生產資料,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意義(1)土地改革徹底廢除了中國2000多年來的封建土地制度;(2)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3)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4)進一步鞏固了新中國政權,,土地改革中農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易錯易混】(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土地歸農民所有。(2)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的是新中國的成立;結束兩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中考真題及模擬演練 一、選擇題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1.(2015益陽中考)語匯有著鮮活的時代印記。與右圖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語匯是( C )A.開天辟地B.星火燎原C.當家做主D.改革開放2.(2015東營中考)楊凱在《中國夢的方位》中說:“洋務派、改良派、立憲派、國民黨、共產黨……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夢的基礎牢靠起來。”那么,“中國夢的基礎牢靠起來”的依據是( D )21教育網A.中國共產黨誕生 B.中華民國建立C.國民政府成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2016昆明中考)建國初期,捍衛了亞洲與世界和平,保衛了國家獨立,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的事件是( B )A.《共同綱領》的頒布 B.抗美援朝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4.(2015懷化中考)他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他為了不暴露目標,忍受烈火燒灼的劇痛,堅持在潛伏地點一動不動,直至犧牲,從而保證了整個戰役的勝利。這里的“他”是( D )21cnjy.comA.黃繼光 B.董存瑞C.羅盛教 D.邱少云5.(2016來賓中考)以下兩幅宣傳圖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時代主題是( A )A.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 B.實行三大改造C.反抗美帝國主義侵略 D.發展農業生產6.(2016遂寧中考)注重歷史圖片的史料價值,從歷史圖片中獲取歷史信息,是歷史課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幾幅圖片記載的歷史事件是( B )21·cn·jy·com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B.1950~1952年土地改革C.農業生產合作化運動D.人民公社化運動7.(2016懷化模擬)下列關于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C )A.使大量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C.廢除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消滅了資產階級D.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8.(2014懷化中考)歷史學家費正清說:“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社會差別。”第一種夢想變為現實的標志性事件是( A )www.21-cn-jy.comA.開國大典 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 D.香港回歸9.劉少奇稱新中國建設初期實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一次最大、最徹底的改革”,是因為( A )A.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B.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農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D.實行家庭聯產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10.我國是農業大國,黨和政府歷來都把“三農”問題列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達到14000萬噸,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D )2·1·c·n·j·yA.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B.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的提高與改進C.工業極大發展,輔助了農業D.土地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二、判斷題(正確的寫“T”,錯誤的寫“F”)1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在當時起臨時憲法的作用。( F )12.1952年底,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結束。( F )13.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T )14.抗美援朝戰爭中,邱少云用身軀堵住敵人的機槍掃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自己壯烈犧牲。( F )三、材料分析題15.(2015十堰中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21·世紀*教育網——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1)“三年以來”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以來?答:解放戰爭。 (2)“三十年以來”指的是中國革命的什么時期?這個時期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的五四運動。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指的是中國歷史上的哪個時期?這個時期開始的標志是什么?結束的標志又是什么?www-2-1-cnjy-com答:中國近代史時期;鴉片戰爭;新中國成立。 (4)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在哪次會議上作出的決定?建在何處?答: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天安門廣場。第十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一、選擇題1.(2015佛山中考)拿破侖曾說:中國是一只沉睡的雄獅,它一旦醒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標志著雄獅醒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歷史事件是( B )2·1·c·n·j·yA.中國抗日戰爭勝利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D.北京奧運會召開2.(2015汕頭中考)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開始于( C )www.21-cn-jy.comA.中華民國成立 B.中國共產黨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改革開放3.(2015南京中考)學者任繼愈曾經感慨地寫道:“經過百年的奮斗,幾代人的努力,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他感慨的歷史事件是( A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新中國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愿望。標志著祖國大陸全部解放,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的歷史事件是( C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B.三大戰役勝利結束C.西藏和平解放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五四運動時期的主題是民主、科學;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主題是打倒列強除軍閥。1951年中國的時代主題是( C )21·世紀*教育網A.打倒日本帝國主義B.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C.抗美援朝保家衛國D.和平、發展6.(2015黃石中考)“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1950年一支中國軍隊行軍途中所唱的軍歌。這支軍隊應是( D )www-2-1-cnjy-comA.中國工農紅軍B.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C.中國人民解放軍D.中國人民志愿軍7.朝鮮決定于2013年3月11日起不再承認已經持續60年的《朝鮮停戰協定》的效力。朝鮮將不受停戰協定的約束,可在任何時間向任何對象實施精確打擊。《朝鮮停戰協定》是哪次戰爭的勝利成果( D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解放戰爭C.第二次世界大戰 D.抗美援朝戰爭8.(2016廣安中考)“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中寫道:“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美國“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是指( A )21教育網A.《朝鮮停戰協定》 B.《凡爾賽和約》C.《雅爾塔協定》 D.《慕尼黑協定》9.(2016昆明中考)彭德懷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 D )2-1-c-n-j-yA.三大改造的完成B.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C.抗日戰爭的勝利D.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0.(2016聊城中考)某同學利用下面《李莊農戶構成變化表(單位:戶)》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的結論應是( A ) 年份雇農貧農中農富農新富農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C.農業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規模開展11.《暴風驟雨》中關于分馬有這樣一段描寫:……郭全海和老孫頭帶領積極分子們,忙著分牲口。……整個場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騾馬,還有二三十頭牛,外加五條小毛驢。牲口都標出等次,人都接著排號的次序,重新分配,他們計算了,全屯沒馬的小戶,都能攤上一個囫圇個兒頂用的牲口。這樣的場景應是在( C )A.抗日戰爭時期 B.解放戰爭時期C.土地改革時期 D.三大改造時期12.下列宣傳畫體現了不同時期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其中出現最早的是( D ),A ,B,C ,D1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層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導致這一比重變化的原因是( A ) 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貧農、中農,85.5,45.2,92.1,91.4富農、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已經完成 B.農業合作化運動C.“包產到戶”的實施 D.人民公社化運動1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土地改革的意義( C )A.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農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15.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D )A.消滅了地主階級B.肅清了國內反革命勢力C.掌握了經濟命脈D.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二、非選擇題16.(2015懷化中考第39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土地是農民孜孜以求的夢想。歷史上國共兩黨為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1cnjy.com(1)以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為解決農民土地問題,曾在同盟會綱領中提出過怎樣的解決辦法?答:平均地權。 (2)仔細觀察“建國以來土地政策和生產關系變化”示意圖,指出A、B、C、D中哪一階段黨和國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農民的土地問題得到根本解決?21·cn·jy·com 答:A階段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使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3)黨和國家在B階段采取的哪一舉措實現了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 答:三大改造。 (4)C階段我國的農業生產遭到了極大破壞,到D階段實行的哪一政策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第十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一、選擇題1.(2015佛山中考)拿破侖曾說:中國是一只沉睡的雄獅,它一旦醒來,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抖。標志著雄獅醒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歷史事件是( B )2·1·c·n·j·yA.中國抗日戰爭勝利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D.北京奧運會召開2.(2015汕頭中考)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開始于( C )www.21-cn-jy.comA.中華民國成立 B.中國共產黨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改革開放3.(2015南京中考)學者任繼愈曾經感慨地寫道:“經過百年的奮斗,幾代人的努力,中國人民終于站起來了。”他感慨的歷史事件是( A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新中國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C.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全體炎黃子孫的共同愿望。標志著祖國大陸全部解放,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的歷史事件是( C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B.三大戰役勝利結束C.西藏和平解放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五四運動時期的主題是民主、科學;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主題是打倒列強除軍閥。1951年中國的時代主題是( C )21·世紀*教育網A.打倒日本帝國主義B.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C.抗美援朝保家衛國D.和平、發展6.(2015黃石中考)“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1950年一支中國軍隊行軍途中所唱的軍歌。這支軍隊應是( D )www-2-1-cnjy-comA.中國工農紅軍B.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C.中國人民解放軍D.中國人民志愿軍7.朝鮮決定于2013年3月11日起不再承認已經持續60年的《朝鮮停戰協定》的效力。朝鮮將不受停戰協定的約束,可在任何時間向任何對象實施精確打擊。《朝鮮停戰協定》是哪次戰爭的勝利成果( D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解放戰爭C.第二次世界大戰 D.抗美援朝戰爭8.(2016廣安中考)“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在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中寫道:“我獲得了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名聲——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美國“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是指( A )21教育網A.《朝鮮停戰協定》 B.《凡爾賽和約》C.《雅爾塔協定》 D.《慕尼黑協定》9.(2016昆明中考)彭德懷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 D )2-1-c-n-j-yA.三大改造的完成B.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C.抗日戰爭的勝利D.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10.(2016聊城中考)某同學利用下面《李莊農戶構成變化表(單位:戶)》開展研究性學習。研究的結論應是( A ) 年份雇農貧農中農富農新富農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C.農業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運動大規模開展11.《暴風驟雨》中關于分馬有這樣一段描寫:……郭全海和老孫頭帶領積極分子們,忙著分牲口。……整個場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騾馬,還有二三十頭牛,外加五條小毛驢。牲口都標出等次,人都接著排號的次序,重新分配,他們計算了,全屯沒馬的小戶,都能攤上一個囫圇個兒頂用的牲口。這樣的場景應是在( C )A.抗日戰爭時期 B.解放戰爭時期C.土地改革時期 D.三大改造時期12.下列宣傳畫體現了不同時期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其中出現最早的是( D ),A ,B,C ,D1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國農村不同階層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導致這一比重變化的原因是( A ) 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貧農、中農,85.5,45.2,92.1,91.4富農、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已經完成 B.農業合作化運動C.“包產到戶”的實施 D.人民公社化運動14.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土地改革的意義( C )A.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農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15.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D )A.消滅了地主階級B.肅清了國內反革命勢力C.掌握了經濟命脈D.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二、非選擇題16.(2015懷化中考第39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土地是農民孜孜以求的夢想。歷史上國共兩黨為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21cnjy.com(1)以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為解決農民土地問題,曾在同盟會綱領中提出過怎樣的解決辦法?答:平均地權。 (2)仔細觀察“建國以來土地政策和生產關系變化”示意圖,指出A、B、C、D中哪一階段黨和國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使農民的土地問題得到根本解決?21·cn·jy·com 答:A階段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使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3)黨和國家在B階段采取的哪一舉措實現了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 答:三大改造。 (4)C階段我國的農業生產遭到了極大破壞,到D階段實行的哪一政策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發展?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doc 第十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精練.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