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十八單元 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科學技術和文化,本講知識脈絡【階段特征】1947~1999年最明顯的特征是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蘇聯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冷戰政策,形成了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局面。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演變成為美蘇爭霸的局面。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此后,世界格局開始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20世紀90年代以后,經濟全球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景鏅嗨校?1教育】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以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術,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茖W技術革命使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現代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自然科學相互滲透,文學藝術流派眾多。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懷化中考考點突破 冷戰的含義(識記)時間1947年3月~1991年含義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采取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這種政策被稱為“冷戰”政策。冷戰的重點在歐洲序幕1946年3月5日,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鼓動英美聯合對抗蘇聯,揭開“冷戰”序幕開始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志著戰后美蘇“冷戰”的開始表現美政治上: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出臺。經濟上:推行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軍事上:1949年5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1955年,以蘇聯為首的東歐8國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 結果,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二戰以來,霸權主義對人類安全的威脅(理解)兩極格局實質美蘇兩國在各自勢力的基礎上,為了本國利益,對世界勢力范圍的劃分表現(1)第一階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美國占據優勢;(2)第二階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蘇聯加強對外擴張勢頭,美國轉攻為守;(3)第三階段:80年代,美國對蘇聯重新采取強硬方針,蘇聯轉向全面收縮美國在總體上處于優勢影響美蘇爭霸長達30多年,給世界和平帶來巨大威脅。由于雙方勢均力敵,使世界維持在了相對穩定的局面【易錯易混】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的變化出現多極化趨勢,并非是美國一國獨霸或已實現了多極化。冷戰不是武力戰爭,開始于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而不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結束于1991年蘇聯解體。 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和發展主題(識記)兩極格局的終結東歐劇變和兩德統一,結束了戰后40多年來美蘇在歐洲對峙的局面,打破了雅爾塔體系。1991年蘇聯解體后,華沙條約組織宣告解散,兩極格局終結多極化的趨勢(1)“一超”是指美國,“多強”是指歐盟、日本、俄羅斯和中國等;(2)美國在近期仍將保持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但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推動多極化發展的途徑遏制霸權主義,發揮聯合國作用,提高多種政治力量的綜合實力,加強國際合作等當今世界兩大主題和平與發展【易錯易混】世界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格局多極化,而不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理解)形成背景跨國公司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全球經濟體系三大支柱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貿組織成立的時間是:1995年1月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是2001年12月11日表現國際貿易大幅增長;國際巨額資本流動加速;國際和區域經濟組織建立;跨國公司起著主要作用影響(理解)積極影響有利于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有利于高新技術的擴散和推廣,有利于世界各國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開拓國際市場,帶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追趕或超越消極影響(1)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著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2)隨著跨國公司的擴張,“麥當勞化”“好萊塢化”“迪士尼化”“商業連鎖”等風行世界,引發了世界性的社會、文化、政治問題 影響全球化進程的因素,各國和各區域性集團之間,特別是美國、日本、歐盟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和斗爭對全球化的認識,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面對這一潮流,中國應抓住機遇,趨利避害,迎接挑戰,努力發展經濟,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主要領域(識記)和特點(理解)時間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首先興起于美國領域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特點(理解)(1)技術革命的群體化、科技社會化和發展進程的高速化;(2)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由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信息社會到來的時代稱為“知識經濟時代”。20世紀晚期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軟件產業的興起是知識經濟時代開始形成的標志影響積極(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經濟迅速發展,出現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國際經濟格局得到調整,許多國家都把發展科學技術作為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民族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決策;(3)隨著科技的進步,大批新興產業興起,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消極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環境污染、軍備競賽等問題,對人類造成威脅,需要全世界共同解決 對中國的影響,(1)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國的應對措施是實行科教興國戰略;(2)對于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在競爭中發展民族經濟是一個良好的機遇。抓住機遇,會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活力,促進經濟發展。但由于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又增加了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難度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認識,(1)現代國際間的競爭,已成為以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科技進步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許多國家大力發展科技;21教育網(2)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發達的科技給人類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如:手機對人體的輕微輻射,冰箱、空調氟利昂的泄漏對臭氧層的破壞;21cnjy.com(3)要從我做起,正確使用科學技術,防止給人類帶來災難和痛苦【易錯易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簡要概括為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開始的時間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代特征是信息化時代。21·cn·jy·com 現代文學、藝術(識記)文學德萊塞美國作家,小說《美國的悲劇》,揭露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腐敗,批判了美國的生活方式藝術畢加索西班牙人,現代美術史上最有成就的畫家。名作有《格爾尼卡》和《和平鴿》等?!陡駹柲峥ā肥钱吋铀鲃撟鞯淖钪姆捶ㄎ魉勾笮捅诋?,以極強的表現力有力地控訴了德國法西斯的暴行《格爾尼卡》好萊塢美國的好萊塢是世界著名的影城,被稱為世界電影“夢工廠”,奧斯卡金像獎是世界最有名的電影獎 ,中考真題及模擬演練 一、選擇題1.1945年5月8日,美國駐蘇參贊凱南說:“人們在歡呼雀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此處“剛剛開始”的“戰爭”是指( A )www.21-cn-jy.comA.一戰 B.二戰C.冷戰 D.科索沃戰爭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初期,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動“冷戰”的美國總統是( B )A.羅斯福 B.杜魯門 C.肯尼迪 D.尼克松3.二戰結束以后,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世界格局都是由美蘇之間的“冷戰”主宰著。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標志是( B )2·1·c·n·j·yA.丘吉爾的“鐵幕”演說 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C.馬歇爾計劃的推行 D.北約和華約的建立4.下列對美國“冷戰”政策的描述,最準確的是( B )A.援助西歐發展經濟,遏制蘇聯的發展B.用非戰爭手段遏制共產主義,穩定資本主義C.聯合資本主義國家,打擊社會主義陣營D.發動局部戰爭,打擊蘇聯5.二戰后初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指出:“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倍鹏旈T在這里把世界分成“兩個敵對堡壘”的標準是( A )21·世紀*教育網A.國家社會制度的性質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C.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權政策6.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相同之處是( B )A.都是帝國主義性質的大國集團B.都是由一個大國控制的政治軍事集團C.政治經濟一體化集團D.代表不同意識形態但卻利益一致的大國集團7.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開始出現了“一超”與“多強”并存的多極化趨勢。某博客的一個帖子繪制了“一超多強”趨勢示意圖,天平的一邊如果是美國,那么另一邊應是( C )www-2-1-cnjy-com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C.歐盟日俄中 D.亞非拉美8.(2016懷化中考)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是( A )A.和平與發展 B.穩定與發展C.和平與安全 D.和平與人權9.有人評論當今國際局勢說:“當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獨角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國是萎縮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一評論說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 A )A.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B.多極化局面完全形成C.美國獨霸世界的格局D.美、日、歐盟的三極格局10.冷戰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人口數量 B.經濟實力C.資源優勢 D.軍事實力11.(2015懷化中考)下面兩幅圖片是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的資料。以此判斷他研究的課題是( C ) A.經濟區域集團化 B.政治格局多極化C.世界經濟全球化 D.世界文化多元化12.鄧小平曾說:“中美關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壞不到哪里去,對此要有清醒認識。”你認為對中美關系的認識比較“清醒”的是( D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中美兩國社會制度上差異太大,沒有合作的可能B.美國霸權主義威脅世界和平,中國與它勢不兩立C.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中國應該與它結盟D.經濟全球化需要中美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二、判斷題(正確的寫“T”,錯誤的寫“F”)13.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一切敵對行為,稱為冷戰政策。( T )14.馬歇爾計劃是二戰后美國在經濟方面援助西歐,以穩定資本主義,遏制共產主義的計劃。( T )15.(2016懷化中考)美蘇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 T )16.(2016懷化中考)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圍內開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T )17.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利于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有利于高新技術的擴散和推廣,有利于世界各國發揮自身優勢。( T )2-1-c-n-j-y三、材料分析題18.【柏林墻的遺跡】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或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窮、冒險和混亂。我們的政策的目的應該是恢復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經濟制度,從而使自由制度賴以存在的政治和社會條件能夠出現。任何圖謀阻撓別國復興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們的援助。此外,任何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圖增長人類痛苦的政府、政黨或集團,都將遭到美國的反對。21*cnjy*com——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1947年6月5日)材料二 這是柏林墻的一塊遺跡。那堵起于極權對民主自由的恐懼,矗立了28年的墻壁,它曾經是冷戰的著名標志之一。它活生生地將一座城市撕裂,分隔出兩個世界,制造了無數悲喜劇。眼前的這塊柏林墻恰好放置在兩輛坦克之間。兩個相互對峙的炮口,不正是當年兩大集團虎視眈眈,劍拔弩張的寫照嗎?在那幾十年冷戰的日子里,人類有多少次幾乎走到了自己命運的盡頭?如果任何一次多踏出一步,我們的世界就可能面目全非。(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其實質和目的分別是什么?(2)分別寫出材料二描述在柏林墻邊緣對峙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名稱。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當時西歐呈現的國際關系格局?!緛碓矗?1cnj*y.co*m】(3)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談談兩大軍事集團在柏林墻邊緣對峙產生的影響。答:(1)美國在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實質:以經濟手段控制西歐。目的:穩定資本主義,遏制共產主義。(2)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西歐經濟逐步恢復,逐漸走向聯合。(3)使德國處于分裂狀態,給世界和平帶來巨大影響,同時也使世界維持了相對穩定的局面。【出處:21教育名師】第二十八單元 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科學技術和文化一、選擇題1.(2014南京中考)1955年,蘇聯和東歐7個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至此,形成的國際政治格局是( B )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兩極格局C.“一超多強” D.多極化趨勢2.有人說,今天的中國是“騰飛的巨龍”,今天的德國是“松綁的巨人”,今天的法國正重拾“光榮與夢想”,而俄羅斯也期盼“重振大國雄風”。一學者據此作專題講座,他的主題應該是( A )2-1-c-n-j-yA.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B.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C.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D.地區經濟一體化趨勢3.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對南聯盟發動的戰爭是( D )A.海灣戰爭 B.伊拉克戰爭C.斯大林格勒戰役 D.科索沃戰爭4.當今國際中,在美國領導世界的同時,歐盟努力地用同一個聲音說話,“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展望五國”(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正在國防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一現象表明( B )21*cnjy*comA.當今世界的發展問題基本解決,各國和諧發展B.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C.經濟發展趨向全球化D.國際經濟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5.(2014廣東中考)右圖是小米手機的零部件世界采購圖。此圖反映出( C )A.中國的零部件質量最好B.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C.世界各地經濟聯系緊密D.國際經濟新秩序已建立6.(2016懷化模擬)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是( B )A.馬歇爾計劃的實施B.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7.(2014成都中考)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經濟全球化并沒有為世界上大多數窮人服務,更沒有為全球穩定服務。能夠證明這一觀點的是,經濟全球化( C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推動了世界貿易日益規范化B.促進了世界經濟格局多極化C.拉大了窮國與富國間的距離D.有利于國際資源的優化配置8.當美國人用10 000美元從通用汽車公司買回一輛汽車,其中3 000美元是支付給韓國裝配工人的,1 750美元付給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德國設計師的報酬,400美元是用來購買臺灣、新加坡的零件,250美元付給英國的廣告商,余下的不到4 000美元才能供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紐約的銀行、保險公司分享。上述現象最能反映當今世界哪一發展趨勢( C )21cnjy.comA.政治多極化 B.文明多元化C.經濟全球化 D.區域集團化9.“一個法國明星和他的尼日利亞女友到中國香港來旅游,他們一路被騎著日本摩托車的記者們跟蹤。他們駕駛的是裝配荷蘭引擎的德國車,吃的是澳洲龍蝦,喝的是蘇格蘭威士忌。這些消息是一個意大利人傳出來的,使用的是美國人比爾·蓋茨的技術……”。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當今世界發展中的哪一特點( D )A.政治多極化 B.文化多元化C.歐洲一體化 D.經濟全球化10.下邊是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漫畫。這幅漫畫說明經濟全球化( D ) 不平等的賭局A.豐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B.建立了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C.造成發展中國家間貧富差距加大D.使發達國家獲得最大利益11.(2016岳陽中考)當今世界和平與動蕩并存,右圖漫畫形象地說明了影響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B ) A.恐怖主義 B.大國霸權主義C.民族矛盾 D.宗教矛盾12.(2014鎮江中考)美國學者都斯在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中列出了導致“人類困境”的一系列全球問題:人口問題、糧食問題、資本投資問題、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問題,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響。要解決人類面臨的這些全球問題,必須( C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維護本國利益 B.優先發展農業C.加強國際合作 D.轉向海外投資13.(2016懷化模擬)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對于一個人來說,這不過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巨大的一躍?!边@“巨大的一躍”發生的背景是( D )21教育網A.近代自然科學產生B.第一次工業革命C.第二次工業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14.(2016雅安中考)“科技是把雙刃劍”,科技給人類造福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禍害。下列不屬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帶來消極影響的是( D )21·cn·jy·comA.日本福島核電站因地震和海嘯導致了核泄漏B.美國通過網絡大量竊取中國經濟和軍事信息C.北約使用精確制導導彈在阿富汗造成平民傷亡D.中國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氣污染加劇15.(2016崇左中考)大家一定熟悉下圖這兩只小企鵝,它是QQ標志,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這主要歸功于( D )www.21-cn-jy.com A.無線電的開通 B.電話的廣泛使用C.無線電報的應用 D.計算機網絡的應用16.(2016巴中中考)《格爾尼卡》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獸性,被公認為不朽的世界名畫。該畫的作者是( D )A.德萊塞 B.達·芬奇C.梵高 D.畢加索二、非選擇題17.(2014呼和浩特中考)判斷: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的標志不是一個領域而是多個領域的成就。( √ )18.(2014達州中考)冷戰結束后,在經濟全球化中扮演著主角的是__跨國公司__。19.(2016長沙中考)生產力的三要素包括勞動力、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而科學技術有乘法效應,它能放大生產力諸要素,是第一生產力。結合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2·1·c·n·j·y(1)在人類歷史上,勞動工具和技術的變革,常常會帶動社會形態的變革。請問鐵器在我國最早出現于什么時期?中國社會形態隨之發生了怎樣的變革?宋代時,哪一技術的運用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答:周;奴隸制瓦解,封建制逐漸確立。指南針用于航海(或先進的造船技術)。 (2)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生產方式由手工勞動發展到了哪一階段?從此人類社會最普遍的生產組織形式是什么?這次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中國何時開始卷入這一市場?www-2-1-cnjy-com答:機器大生產;工廠;鴉片戰爭后。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成就是什么?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原子能技術的理論基礎來自愛因斯坦的哪一理論?答:電的廣泛應用;相對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十八單元 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科學技術和文化.doc 第二十八單元 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科學技術和文化精練.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