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健康健康的含義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均處于良好狀態。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生理健康:即身體狀態良好,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正常,沒有疾病和軀體殘缺心理健康: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事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能很好的處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社會適應健康:對周圍環境、社會生活各方面都能很好的適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能與社會環境的要求保持一致,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變化提高健康水平人體內任何一種機能的失常都會導致疾病,他可能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引起,也可能由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空氣污染、食物和化學藥品中毒、遺傳、受傷和發育不良等引起。生活方式也是影響現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要過健康的生活,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第2節來自微生物的威脅來自細菌的威脅細菌細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包括球菌、桿菌、螺旋菌。細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及核質,無成形的細胞核,也無核仁和核膜細菌引起的常見疾病疾病致病細菌主要傳播途徑細菌性痢疾痢疾桿菌糞—口傳播肺結核結核桿菌飛沫傳播破傷風破傷風桿菌接觸(傷口)傳播霍亂霍亂弧菌水、食物、蒼蠅傳播淋病淋病雙球菌性接觸抗生素概念:大多數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產生的,能抑制并最終消滅其他微生物生長的物質。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青霉素可以使細菌的細胞壁變薄,并使細菌破裂青霉素: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抗生素的濫用也使抗藥細菌越來越多,治病效果也越來越差來自病毒的威脅病毒概述:病毒是比細菌還小的一類生物,無細胞結構,它們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在寄主細胞內迅速繁殖,使寄主細胞破裂,同時釋放出新病毒,以同樣的方式感染和破壞其他細胞實例SARS冠狀病毒:2002年在我國部分地區發生的嚴重呼吸道綜合征就是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流行感冒:感冒可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或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預防流感:發現病人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流感流行期間,盡量少到公共場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進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種病毒引起的常見疾病疾病致病病毒主要傳播途徑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甲型:糞—口傳播乙型:血液、性接觸和母嬰傳播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病毒糞口傳播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飛沫傳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性接觸、血液傳播等SARS冠狀病毒飛沫等傳播傳染病概念定義: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有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特點:傳染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的特點種類:傳染病種類很多,人的傳染病按傳播途徑可分為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和性傳播疾病等傳染病的流行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3個環節,當傳染病流行時,切斷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流行即可終止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控制傳染源對病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早報告等對感染的動物及時處理切斷傳播途徑:依據不同的傳播途徑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最常用的措施是消毒。通過昆蟲媒介傳播的疾病,要消滅媒介昆蟲(蚊、蠅、蚤、虱等);呼吸道傳染病則可以通過空氣消毒、通風等措施進行預防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接種、加強體育鍛煉、不與傳染源接觸等。其中預防接種是保護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第3節身體的防衛對微生物的抵抗保護人體免受病患的結構人身體中防止病原體侵入體內的結構呼吸道的纖毛:能夠清除空氣中的異物和病菌呼吸道黏膜:分泌的粘液,具有殺菌作用,并能將空氣中的病菌粘住排出體外胃壁的黏膜:能分泌胃酸,胃酸呈強酸性,能殺死入侵的病菌皮膚的角質層: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皮膚和粘膜:分泌物具有殺菌作用淚腺:分泌的眼淚中含有溶菌酶,有殺菌作用吞噬細胞對病原體的作用當病原體突破以上的防線侵入人體時,體液中的吞噬細胞經變形運動通過毛細血管壁,集結到病原體周圍吞噬病原體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由皮膚、黏膜和呼吸道上的纖毛等組成,阻擋或殺死病原體,防止病原體侵入人體,起到了屏障作用第二道防線: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等組成,能溶解、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淋巴細胞等組成,能產生抗體,清除抗原,是人在出生后才產生的免疫概念: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傳染性的和非傳染性的)、維持機體平衡和穩定的功能抗原與抗體:抗原是指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任何外來物質,自身的組織或細胞有時也會成為抗原。抗體是機體接受刺激后產生的,并與該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非特異性免疫(非專一性)特點:對多種病原體產生免疫防御作用類型:皮膚、吞噬細胞、呼吸道纖毛、溶酶菌、胃液等。人體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當血液中的B淋巴細胞偵查到抗原時,會大量增殖、分化,大部分細胞會產生專門抗擊這種病原體的蛋白質——抗體,小部分細胞會形成記憶細胞,記憶細胞能在數月乃至數十年內“記住”入侵的該抗原,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入人體時,記憶細胞就會迅速增殖和分化,產生抗體,消滅抗原細胞免疫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過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有效應的T淋巴細胞,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這些宿主細胞裂解死亡。病原體失去了寄生的基礎,因而能被吞噬、消滅。同時,T淋巴細胞也有免疫記憶功能特殊的防病措施人工免疫像種牛痘那樣,采用人工的方法,將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或其它抗原物質接種到人體,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獲得免疫的方法,叫人工免疫。如注射含有特異性抗體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質計劃免疫根據對傳染病流行情況的監測和易感人群狀況的分析,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易感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這種方法叫計劃免疫人體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免疫系統具有抗感染、免疫監視、自我穩定功能功能功能正常功能過強功能過弱抗感染抗感染,防止病原體或異物入侵過敏反應,如花粉過敏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免疫監視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突變產生的異常細胞形成腫瘤自我穩定及時清除衰老、死亡及損傷的細胞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功能失調當免疫功能失調時,可引起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是由免疫系統對抗原(該抗原稱為過敏原)的免疫反應造成的,即當人體抵抗病原體侵入的功能過強時發生的反應。這種反應僅發生在對某些物質過度敏感的特異體質的人身上過敏反應的機理自身免疫病機理:把自身的某些細胞和組織當作入侵的抗原而攻擊,發生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自身免疫病實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缺陷病機理: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實例:艾滋病(AIDS)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傳播:艾滋病傳播途徑有三個——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例如:性濫交,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輸入,接受不潔針頭的注射和皮下穿刺。與艾滋病人一起上課,共用飲水器、共用洗手間,一起游泳、握手、擁抱等不會感染艾滋病第4節非傳染性疾病惡性腫瘤腫瘤原因:在種種致癌因素的影響下,細胞分裂失去控制,細胞會連續不斷地分裂,形成腫瘤特點:能不間斷地進行分裂種類: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癌癌癥致死原因:惡性腫瘤細胞會在病人體內廣泛的擴散,耗盡患者的營養,使病人消瘦衰竭,或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終導致患者死亡致癌因素:腌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霉變食品中的黃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都是致癌物質;高脂肪、高鹽的食物及偏食等癌的預防: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不吸煙是我們應采取的最重要的預防癌癥的措施,良好的飲食習慣能保持身體健康,減少致癌的可能性。如多吃一些維生素、食物纖維及一些礦物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冠心病冠心病心臟外面的冠狀動脈負責為心臟肌肉帶來氧氣和養料,并運走代謝廢物。如果其發生病變,就會導致心臟肌肉缺血,這種病變就叫冠心病動脈硬化機理:人進入成年以后,脂肪類物質開始在動脈壁上沉積。血液中脂肪和膽固醇水平高的人,動脈壁會逐漸增厚,彈性降低,使血流量減小,形成動脈硬化引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吸煙、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緊張、缺乏鍛煉治療方法:吃低脂肪食物,適當進行鍛煉,可服用一些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的藥物,患者還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糖尿病血糖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正常人的血糖一般為90毫克/100毫升并保持相對穩定糖尿病的形成原因及癥狀原因:胰島素分泌不足,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減弱,引起血糖濃度過高,以至于腎臟無法將經過腎臟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一部分葡萄糖就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癥狀:“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但體重減輕糖尿病的防治預防:控制飲食、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適當加強體育鍛煉等,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治療:糖尿病難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辦法有:注射胰島素,控制和調節飲食,適當鍛煉等第5節人的運動系統和保健人體的骨骼人體運動系統的組成及功能組成: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功能:骨骼肌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能夠收縮,牽引所附著的骨,使人體產生各種動作骨的分類人體的骨骼共有206塊骨,根據位置可以將骨骼劃分為頭骨、軀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骨的作用:維持體形、支持體重、保護內部器官等;造血功能;儲存鈣磷的功能;脊柱增加了身體的穩定性,減輕了對腦的震蕩,有利于保持身體平衡骨的結構和成分骨的結構骨的生長骨干與骨端之間的軟骨層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形成新的骨組織,使骨增長骨膜的成骨細胞不斷分裂、生長,產生新的骨組織,使骨表面增厚,骨加粗骨的成分:骨是由柔韌的有機物和硬脆的無機物組成的人的生長時期骨成分的含量骨的物理特性無機物有機物兒童少年時期不到2/3超過1/3硬度小,柔軟,易變形成年期約為2/3約為1/3既堅固,又有彈性老年期超過2/3不到1/3硬而脆,彈性小,易骨折骨連結概念:骨與骨之間的連結叫骨連結分類:不動連結、微動連結和活動連結,活動連結又稱關節關節特性:既牢固、又靈活作用: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的作用骨骼肌骨骼肌的結構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兩部分,并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一般骨骼肌的兩端是白色的肌腱,分別附著在相鄰的骨上。中間部分為肌腹,主要由肌纖維構成。當肌腹收縮時,通過肌腱牽動骨圍繞關節運動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不是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種骨骼肌肌群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例如,當屈肘時,肱二頭肌屈肌肌群就會收縮,而肱三頭肌等肌群則會舒張衛生與保健體育鍛煉對關節的影響:增加關節的牢固性、伸展性和靈活性脫臼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頭從關節窩里脫出來,表現為腫脹疼痛。脫臼后盡量要避免受傷關節的活動,盡快就醫治療、復位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使肌肉發達、骨骼粗壯、增強體質。經常鍛煉能刺激軟骨層的細胞和成骨細胞分裂,促進骨質增長、加粗第6節健康生活注意食品衛生中毒:由環境毒物(醫用藥物及工業毒物等)引起的疾病稱為中毒有些食物本身有毒,如河豚、毒蕈、發芽的馬鈴薯等有些食物本身無毒,但被有毒的化學物質、微生物污染后有毒食物中毒:有些食物被有毒的化學物質(如砷、汞、鉛、鋅亞硝酸鹽及農藥等)污染,食用后會引起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腐敗變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它們產生的毒素,食用后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安全用藥安全用藥就是根據患者個人的病情、體質、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分等做全面情況的檢測,準確的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同時以適當的方法、適當的劑量、適當的時間準確用藥。注意該藥物的禁忌、不良反應、相互作用等藥物可以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非處方藥簡稱OTC,適于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小傷小病使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應該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了解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和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確保用藥安全遠離毒品常見的毒品:大麻、鴉片、海洛因、嗎啡、可卡因(稱為“百毒之王”),以及“冰毒”和“搖頭丸”,都是常見的毒品毒品的危害:毒品具有成癮性,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吸毒費用昂貴,常使吸毒者傾家蕩產,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如何遠離毒品(吸毒的個人預防)從我做起,抵制各種誘惑;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個人預防吸毒主要是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構筑起抵御毒品侵襲的“堡壘”吸煙、酗酒危害健康香煙的危害有害成分影響焦油誘發癌癥煙堿誘發心臟病,讓吸煙者上癮一氧化碳減慢血液中氧的運送速度,誘發冠心病酗酒的危害酗酒會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孕婦酗酒還會引起胎兒的發育障礙或智力低下,甚至產生畸形胎兒急救常識口對口吹氣原理:當有人因溺水、煤氣中毒或觸電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時,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急救。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對口吹氣法人工呼吸的吹氣頻率:每分鐘內人工呼吸的次數應該與正常人的呼吸頻率一樣,為16~18次/分胸外心臟按壓法如果病人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則應同時做人工胸外心臟按壓。一般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5次心臟按壓,如此反復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法:雙手疊放,有節奏并有沖擊性地向下按壓病人的胸骨下段約1/3處)既沒生病也不健康(亞健康)降低健康水平健康狀態不佳提高健康水平健康狀態良好長骨結構骨膜:內有血管和神經,對骨有營養的作用。骨膜的成骨細胞也能不斷地分裂生長,產生新的骨組織,石鼓表面增厚,使骨表面增厚,骨加粗骨質骨松質:結構疏松呈蜂窩狀,內有紅骨髓分布于長骨兩端骨密質:集中于長骨的骨干,致密堅硬骨髓:分布在骨髓腔和骨松質的空隙內,紅色的骨髓具有造血功能結構關節面關節頭關節窩覆蓋有彈性的關節軟骨關節囊:結締組織構成,內層能分泌滑液關節腔:含少量滑液,有潤滑關節軟骨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