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www.高考熱點二價格的決定與變動類型1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1.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根本因素:價值決定價格,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重要因素:供求影響價格,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商品價格下降;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商品價格升高;其他因素:紙幣發行量;匯率變動;宏觀政策;貨幣的價值。2.辨別影響價格因素的常用技巧看到成本、勞動生產率等信息,要考慮價值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看到規模、減產、災害等信息,要考慮供給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看到節日等信息,要考慮需求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看到利率變動、稅率變動等,要考慮國家政策因素對價格的影響。回答如何保持物價穩定時應從影響價格的因素角度進行分析,實現從“是什么”到“怎么辦”的轉變。3.本商品價格變動對其互補品、替代品需求量的影響本商品價格需求本商品相關品互為替代品上升減少增加下降增加減少互補商品上升減少減少下降增加增加4.命題規律通常以農產品、水、電、氣等市場供求以及價格波動為載體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此類題以圖表類試題居多,在題干中給出某種商品價格的變化,分析此變化的原因,有的題目還會結合價格變動對經濟生活的影響來考查,題目的難度較大,要求同學們能夠綜合價格理論靈活運用。【典例1】(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24)2016年3月,“蒜你狠”、“豬周期”卷土重來,本輪大蒜、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可能是()①此前相當部分種養殖戶退出生產②背后存在著炒作行為③種養殖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④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對大蒜、豬肉的需求急劇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題技巧】本題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影響價格的因素可從多方面來考慮,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商品的價值量。一般地說,價格高低與價值大小成正比,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2)供求關系。供求關系是影響價格的直接因素。(3)紙幣發行量。當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時,就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4)貨幣自身的價值。當商品價值不變時,商品價格與貨幣自身的價值成正比,即貨幣價值上升,則商品價格下降;貨幣價值下降,則商品價格上升。(5)市場調節自發性的影響。市場調節的自發性極易出現哄抬物價等行為。(6)國家政策的影響。【典例2】(2015年高考全國2卷24)在我國,煤炭是電力生產的主要原料。煤炭價格從2011年約850元/噸大幅度下降到2014年底約500元/噸,有人據此建議下降電力價格。能支持其建議的恰當理由是()A.電力產能過剩,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B.電力是生活必需品,低價有利于社會穩定C.電力價格與其生產成本的變化方向應當一致D.電力與煤炭是互補品,而這價格變化方向應當一致【答案】C【解析】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格又受供求關系影響,而材料中,提到煤炭是電力生產的主要原料,而煤炭價格出現下降,因此,電力價格也受影響,因此,建議電力價格下降,是由于電力價格與其成本的變化方向應當一致,而電力與煤炭不是互補品,材料中未提及到電力產能過剩,和低價電力有利于社會穩定,因此本題選C。【解題技巧】本題注意商品的互補品的區分。互補品指兩種商品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如照相機和膠卷。膠卷的需求量與照相機的價格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而言,照相機價格上升,膠卷的需求量下降,兩者呈現反方向變化。所以,如果X和Y是互補品,X的需求量就與Y的價格成反向變化。【觸類旁通】1.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創作完成后,都城洛陽的人們都認為寫得好,爭相傳抄,一下子使紙帛的價格貴了好幾倍,這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由來。若用S、D分別表示供給和需求曲線,下列圖示正確反映“洛陽紙貴”的是()【答案】B【名師點睛】供求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處于賣方市場;供過于求時,價格下跌,處于買方市場。此題中由于《三都賦》的爭相傳抄,導致紙帛需求量增加,致使紙帛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是需求量的變化對價格的影響,不是供給量變化對價格的影響。2.某公司準備在甲乙兩種復印機中選購一臺,甲復印機的購置成本為22000元,乙為18000元;甲的專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該公司最終購買了甲復印機。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這一選擇的理由是()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B.甲與其耗材是互補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購置成本C.甲與乙的耗材是互補品,甲的購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費的購置成本低于甲節約的耗材成本【答案】D【解析】甲乙兩個復印機功能相同,屬于替代品,消費者只需購買其中之一即可。甲的購置成本高于乙的購置成本,比例大概是高了20%左右,但是甲的耗材低于乙的耗材的50%,總的來說甲的成本低于乙的成本的,這是該公司購買價的原因,D符合題意。A中的“消耗低”沒有全面說明公司選擇甲的原因;B中的甲耗材成本與乙的購置成本沒有可比性;甲與乙的耗材沒有直接關系,不構成互補關系,C不正確;故選D。【名師點睛】本題通過生活中的情景為材料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教材中的替代品和互補品要區分清楚,并注重生活中的運用。價格變動影響消費,商品的需求不僅受到本身價格的影響,而且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變化,引起二者的需求量呈反方向變化;互補品中一種商品價格變化,引起二者的需求量呈同方向變化。3.(2014高考江蘇卷35)材料一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糧食生產和糧食價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響:①發達國家因為參加世貿組織談判削減了農業補貼;②日本、巴西、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農業生產率提高;③以生物質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④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速,農業勞動力加速流失。在這種情況下,糧食供給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材料二目前,我國居民對糧食的需求已經基本得到滿足,但需求結構的變化導致飼料糧和油料作物需求量增加,使得糧食供應出現了偏緊的狀態。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還會導致工業化成本上升,影響經濟發展的進程。因此,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把“糧食安全”放到首要地位。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一中,刺激國際糧價上漲且影響機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 (請選出序號)試在圖5中平行移動供給曲線S或需求曲線D以表示這種變化。(作圖時請用2B鉛筆,并畫清楚)(6分)【答案】(1)①和④;作圖見下圖。【解析】試題分析:(1)作答時注意此問涉及到兩個小問,一是價格上漲的影響因素,較為簡單,二是作圖。影響際糧價上漲的因素:影響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價值決定價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因此①和④符合題意,①體現了價值決定價格,④體現了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作圖:由第一小問可以得出,由于糧食產量減少,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因此供給曲線S向左側運動。【解題技巧】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然后結合每個選項,看哪個選項能體現上述觀點。第二小問本題屬于圖表型試題,解答此題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把握材料的關鍵信息“需求已經基本得到滿足,糧食供應出現了偏緊的狀態”,也就供給減少;二是審讀圖表,供給曲線向右側移動。類型2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的計算1.勞動生產率、勞動時間與價值量的關系框圖2.價值量的計算公式①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創造的價值總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生產的商品總數量(使用價值總量)②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成反比,用除法)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該商品原來的價值量÷(1±變化了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減法)③商品的使用價值總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價值總量=原來的使用價值總量×(1±變化了的勞動生產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減法)④單位商品價格與貨幣本身價值的關系(成反比,用除法)單位商品價格=該商品原來的價格÷(1±變化了的貨幣價值)(升值用加法,貶值用減法)⑤單位商品價格與通貨膨脹率(物價上漲率)的關系(成正比,用乘法)單位商品的價格=該商品原來的價格×(1+通貨膨脹率)【典例1】(精選例題)下列對A、B、C、D四幅圖理解正確的是A.A圖中P為商品價格、Q為商品供給量,隨商品價格下降,Q1向Q2移動B.B圖中P為社會勞動生產率、Q為商品價值量,隨勞動生產率提高,Q1向Q2移動C.C圖中P為商品價格、Q為商品需求量,隨商品價格上升,Q1向Q2移動D.D圖中P為勞動生產率、Q為勞動時間,隨勞動生產率降低,Q1向Q2移動【答案】B【典例2】(精選例題)2015年我國生產某出口商品M的價格為260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6.5元人民幣。如果2016年底,我國生產商品M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一半,人民幣兌美元貶值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16年底商品M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為A.41.2美元B.19.4美元C.20.6美元D.38.8美元【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015年我國生產某出口商品M的價格為260元人民幣,2016年底,生產商品M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一半,此時,商品的價格為130元;2015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6.5元人民幣,人民幣兌美元貶值3%,故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應為1美元兌6.5/(1-3%)=6.7元人民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計2016年底商品M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為130/6.7=19.4美元;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解題技巧總結】在涉及勞動生產率的題目中,若出現“某國”“某行業”“某部門”“普遍”等詞時,一般是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或社會勞動生產率;出現“某企業”“某人”“率先”等詞時,一般是指個別勞動時間或個別勞動生產率。計算過程中,把握一個基本方法:正比用乘法,反比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減法。【針對訓練】1.2015年,某商品單價120元,A企業一天能生產100件。2016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50%,A企業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00%。若不考慮其他情況,2016年,A企業一天生產該商品的價值總量是()A、9000元B、16000元C、12000元D、24000元【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如果2016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50%,則該商品的價值量為:120÷(1+50%)=80元;A企業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100%,則A企業每天生產的商品數量為:100×(1+100%)=200件,A企業每天生產商品的價值總量為:200×80=16000元。所以答案選擇B。2.2014年甲企業生產M商品的價值量和價值總量用貨幣表示分別為24元和240萬元。假設2015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5年甲企業生產M商品的價值量和價值總量貨幣表示分別是A.25元325萬元B.30元360萬元C.20元300萬元D.37.5元324萬元【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