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與我國政府近3年高考考點分析與命題規律一、2014-2016年高考考點分析考點1我國的國家性質考綱內容回顧:憲法對我國國家性質的規定☆;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近3年高考考查情況如下。高考卷別高考示例及考點分布全國卷1.2015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17【依法治國的意義】北京近3年未考查天津1.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2【人民民主與民主決策】上海1.2015年高考上海卷政治,1【我國的國家性質】江蘇近3年未考查浙江近3年未考查其他省份1.2015年高考安徽卷文綜政治,4【我國的國家性質】2.2015年高考福建卷文綜政治,25【我國的國家性質】考點分析總結:統計發現,近3年全國卷和地方卷對“我國的國家性質”考查的數量和頻率都比較低,2016年僅在天津卷出現一道選擇題,值得注意的是,該考點隔年考查的可能還是有的。在2017年高考備考中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即可。考點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考綱內容回顧: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近3年高考考查情況如下。高考卷別高考示例及考點分布全國卷1.2016年高考全國3卷文綜政治,17【公民的政治參與】2.2015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17【公民的政治權利】北京1.2015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28【公民的政治參與】天津1.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13【公民政治參與的原則和義務】2.2015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2【依法治國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上海1.2015年高考上海卷政治,3【公民的政治參與】江蘇1.2015年高考江蘇卷政治,37【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原則】浙江1.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31【公民的政治權利】2.2015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31【公民政治參與的原則】3.2014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40【公民政治參與的原則】其他省份1.2015年高考重慶卷文綜政治,13【公民與國家的關系】2.2014年高考重慶卷文綜政治,5【公民的政治參與】3.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綜政治,39【公民的政治參與】考點分析總結:統計發現,該考點在近3年高考中考查頻率較高,主要集中在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題型包括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在高考試卷中有較高的分量。因此,在2017高考備考中,希望廣大考生能夠對該考點引起足夠重視。考點3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式考綱內容回顧:我國的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我國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和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負責地行使民主監督權利。近3年考查情況如下。高考卷別高考示例及考點分布全國卷1.2016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16【基層群眾自治】2.2016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6【民主管理】4.2015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6【基層民主組織形式】5.2014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17【民主管理】6.2014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6【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北京1.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4【選舉方式的選擇】2.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9【民主管理、民主決策】3.2015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8【民主決策】4.2014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8【民主決策】天津1.2014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7【民主決策】上海1.2015年高考上海卷政治,2【民主選舉】2.2015年高考上海卷政治,11【民主決策的途徑】3.2015年高考上海卷政治,31【基層群眾自治】江蘇1.2016年高考江蘇卷政治,13【民主管理】2.2016年高考江蘇卷政治,14【民主決策】3.2015年高考江蘇卷政治,12【居民自治】4.2014年高考江蘇卷政治,11【民主監督】浙江1.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31【公民政治權利、民主決策】1.2014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28【政府作風、民主決策】其他省份1.2015年高考廣東卷文綜政治,30【民主決策、民主管理】2.2015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1【民主監督、民主管理】3.2014年高考重慶卷文綜政治,6【民主監督、民主決策】考點分析總結:統計發現,該考點在近3年的全國卷和地方卷中,基本每年都會涉及1-2道題目,主要集中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上,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在北京卷中則常以非選擇題出現。在2017年高考備考中,希望廣大考生對該考點的內容進行梳理,靈活掌握這類題目的作答方法。考點4我國政府的職能和責任考綱內容回顧: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我國政府的作用;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近3年考查情況如下。高考卷別高考示例及考點分布全國卷1.2016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7【政府職能轉變】2.2015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18【政府的職能】3.2014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38【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原則】4.2014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7【政府的職能及其轉變】5.2014年高考大綱卷文綜政治,38【政府的職能】北京1.2015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8【政府職能轉變】天津1.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13【政府的性質和職能】上海1.2016年高考上海卷政治,9【政府的職能】江蘇1.2015年高考江蘇卷政治,34【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原則】2.2014年高考江蘇卷政治,37【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原則】浙江1.2016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32【政府的職能】2.2015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41【政府性質、宗旨、原則、職能】3.2014年高考浙江卷文綜政治,32【政府職能轉變】其他省份1.2015年高考四川卷文綜政治,8【政府的職能】2.2015年高考安徽卷文綜政治,39【國家性質與政府職能】3.2015年高考海南卷政治,24【政府的職能和宗旨】4.2014年高考安徽卷文綜政治,4【政府的宗旨和原則】5.2014年高考山東卷文綜政治,28【政府的職能及其轉變】6.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綜政治,25【政府的職能】考點分析總結:統計發現,該考點在近3年的全國卷和地方卷中,基本每年都會涉及1-2道題目,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工作原則上,在全國卷中出現的頻率極高,2014年更是涉及了3道題目。該考點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也會跟政治生活部分的其他專題綜合考查,以非選擇題形式出現。在2017年高考備考中,希望廣大考生對該考點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多加練習、靈活掌握。考點5政府權力與政府權威考綱內容回顧: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我國行政監督體系☆;政府的權威及其體現;我國政府權威的來源和樹立。近3年考查情況如下。高考卷別高考示例及考點分布全國卷1.2016年高考全國3卷文綜政治,38【依法治國】2.2015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38【依法行政】3.2015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7【司法等部門的監督機制】4.2015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38【依法治國】北京1.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3【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2.2015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0【依法治國】3.2015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8【公民與政府】4.2014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0【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天津1.2015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13【政府權力的行使與監督】上海1.2016年高考上海卷政治,8【依法行政】江蘇1.2015年高考江蘇卷政治,13【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浙江近3年未考查其他省份1.2015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0【依法行政】2.2015年高考廣東卷文綜政治,37【政府職能轉變與依法行政】3.2014年高考福建卷文綜政治,27【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考點分析總結:統計發現,該考點在近3年的全國卷和地方卷中,主要集中在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上,在全國卷中出現的頻率較高,2015年更是涉及了3道題目,但在216年僅出現在大題中的一問,而且是結合經濟、政治部分其他考點綜合考查。即便如此,在依法治國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在2017年高考備考中,也希望廣大考生對該考點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二、命題規律1.公民政治生活部分從考查內容上看,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政治義務,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基層民主建設、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高頻考點。從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也有非選擇題,選擇題以意義類題型為主,有時也會以體現說明類題型出現,非選擇題以原因類題型為主。2.我國政府部分從考查內容上看,我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我國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政府依法行政,尤其是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均屬于高頻考點。從考查形式上看,意義類和措施類題目是本部分常見題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選擇題一般是單獨考查政府的知識,非選擇題則是綜合考查政治生活部分的知識。3.政府作為國之重器,近年越來越受到高考的青睞,其出題材料豐富、命題角度靈活、答題方式多樣,成為考生提高成績的門檻。縱觀近幾年高考,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所涉及,占總分比重有所上升。考查知識點主要包括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政府職能、依法行政和行政監督體系,其相關知識應引起考生重視。題型主要側重于措施類和原因類,考生應把握“怎么做”和“為什么”等設問方式的答題要求,并且掌握“審材料、看整體、抓中心、找關鍵詞”的能力,培養自己的總結歸納和邏輯思維能力。三、備考策略1.復習技巧。對于本專題的高考備考,要圍繞人民當家作主,這一核心,把握公民和政府兩條主線。從公民的角度看,理解一個主題,兩對關系,三項原則,四種途徑。一個主題就是人民當家作主;兩對關系就是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公民與政府的關系;三項原則就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三條原則;四種途徑是指公民政治參與的四種途徑。從政府的角度看,必須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政府應該做什么,即政府的職能;二是政府如何去做,即工作原則,應依法行政、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和自覺接受監督。2.答題技巧。在熟記課本知識,完整分析材料的前提下,選擇題應堅持“排錯—除異—選優”的原則;非選擇題要通過審設問確定答題范圍,讀材料把握整體觀點,劃層次找關鍵詞后聯系課本具體知識點,列提綱防止要點遺漏。組織答案要先重點,再其他;先觀點,再材料;先教材,再創新(時政語言),把材料觀點轉化成為課本語言。3.選題建議。針對本知識點特點,建議考生選題時堅持“低起點、高標準、小臺階、大密度、勤反復、重能力”的原則,以政府“是什么—為什么做某事(必要性+重要性)—怎么做某事”的順序把相關知識相串聯,把握彼此關系,并通過答案的對比歸納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專業化自己的答題語言。【典例1】(2016年高考全國3卷文綜政治17).某省全面開展政府職權清單清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該省各級政府在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職權審核的基礎上,建立社會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權力事項,通過座談會、論證會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見。讓公眾參與權力清單的制定①是對公民政治參與權利的尊重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舉措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職責的必然要求④利于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改革合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民的政治參與,公民的政治參與的形式和內容包括:一有民主選舉(1)直接選舉(2)間接選舉(3)等額選舉(4)差額選舉。二、民主決策(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專家咨詢制度(3)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4)社會聽證制度。三、民主管理(1)村民自治(2)城市居民自治。四、民主監督(1)信訪舉報制度(2)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3)輿論監督制度(4)監督聽政會(5)民主評議會(6)網上評議政府活動。本題還要注意設問的主體,是公民還是政府。【典例2】(2015年課標卷Ⅰ17)《決定》提出立法機關要“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的作用在于①明確立法權力邊界,防止部門利益法律化②完善立法機制,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③使法律更好的體現民意,提高法律權威④促進公民提高法律意識,自覺遵法守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立法機關與社會公眾溝通,有利于立法機關收集民眾意見,使立法進一步符合人民群眾的意識;同時,立法機關與社會公眾溝通,也有利于人民群眾對法律的認可,從而提高人民群眾對守法的自覺性,③④符合題目要求;①②中的內容與題目中“立法機關與社會公眾溝通”的要求無關,排除;故本題選D。【解題技巧】本題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時把握材料關鍵信息“健全立法機關和社會公眾溝通機制”,排除錯誤選項和無關選項。解答政治生活的的試題,一定要分清主體,到底是政府、政黨,還是人大或者人大代表,分別從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角度來理解依法治國方略。本題可以轉化為非選擇題,從不同的主體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復習備考時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典例3】(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美麗天津·一號工程”已經持續推進了三年。如今置身天津的人們會欣喜地發現,藍天白云的數量在漸漸增多,而這背后是社會上下堅持不懈努力的結果。三年來,天津市人大相繼出臺了《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天津市水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2015年市環保局派出20個區縣工程組,配備了八百多名負責環保監督的“網格員”,設置了二百多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布下了治理大氣污染的“天羅地網”;為營造綠色生活環境,廣大居民以“社區是我家、維護靠大家”為主題,紛紛開展了“慎放煙花、遠離霧霾”等形式多樣的環保活動。結合材料,說明天津市為實現“藍天白云”所做的努力蘊含的政治生活道理。【答案】①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天津市人大行使立法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為環境治理提供法律保障。②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履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職能,為人民創作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③公民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投入美麗家園建設。(共10分)【解題思路】文綜政治主觀題解答時要有“主體”意識。一般而言,政治主觀題再談到某某事情如何看待,某某事情應該如何做時,都要考慮涉及到了哪些主體,這一點在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主觀題中體現的最為明顯。回答經濟生活主觀題時,一般要考慮到的主體有:國家(政府)、企業、消費者(生產者);回答政治生活主觀題時,一般要考慮到的主體有:公民、政府、人大、中國共產黨、政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