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分析第一課時教材說明這一課時主要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后,學會了運用面積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并為下一課時學習正方形的面積及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容后,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21·cn·jy·com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采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www.21-cn-jy.com本節教材首先呈現了“用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的情境圖,鼓勵學生在自主操作、討論活動后,拼出不同的長方形。接著呈現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如:“我們兩組拼出的長方形形狀不同”,然后通過重點引導學生記錄下不同的長方形的長、寬、面積的數據,并讓學生觀察并發現數據中的線索,自己總結出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又通過試一試中的問題“求一塊長12cm,寬5cm的長方形紙板面積”。通過這道題的教學讓學生對長方形面積公式進行實際應用。2·1·c·n·j·y教學建議1、? 復習①出示9×80 1000÷20 240÷40等 要求學生口算。②出示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 )dm2等通過以上復習,為學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做好準備。2、可以出示“用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的情境圖,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拼出的長方形,然后再展示拼出的圖形。鼓勵學生拼出不同的圖形,如出現教材中小明和紅紅的拼法,注意引導學生敘述清楚。對圖形的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填入統計表中,討論“議一議”,啟發學生根據拼的圖和表中的數據去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對于學生中出現的正確的方法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在學生充分交流不同發現的同時,要使每個學生了解長方形的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最后學生自己試著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3、對練一練的教學建議:學生剛剛接觸長方形面積公式的計算,書寫時難免有誤,如單位,數量等。教師可把課堂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展現給大家,讓學生們自己說一說錯在哪,應該怎樣算?今后應注意什么?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補充練習:比較下列兩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第二課時 探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教材說明 本節教學主要是探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教材通過讓學生動手剪、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變長方形為正方形,進而求正方形的面積,不僅把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有機的結合在了起來,而且也復習了舊知,為學習新知做了鋪墊。教材力求引導學經歷操作、測量、觀察、比較、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學生空間觀念。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對于探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教學,教材是這樣安排的:首先通過剪和求一個長是8厘米、寬是5厘米的長方形的面積,進一步鞏固了前面所學的知識,同時也為學習新知做了鋪墊。其次讓學生“把這個長方形從長邊剪去3厘米”并結合兔博士的話“剪掉的是什么圖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讓學生通過操作、測量、觀察、討論、判斷分開后的兩個圖性的形狀,以此加深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概念的理解以及對圖性關系的認識。最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并試著總結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體驗算法的多樣化。教學建議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探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教學。教學時也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21教育網1、學具準備課前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張16k的彩紙和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30個,以便學生操作使用。2、教學例題⑴題,讓學生在彩紙上先畫一個長是8厘米、寬是5厘米的長方形,再剪下來,最后計算。⑵題,先說明剪的要求及兔博士的問題,讓學生議論,并重點說一說判斷的依據,然后再剪。⑶題的要求,先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并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再總結正方形的面積公式。3、討論比較長方形的面積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異同點重點了解長方形的面積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相同點及公式所表示的實際意義。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利用公式計算。21cnjy.com補充練習:3、有一張方桌,桌面的邊長是8分米,要配上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