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情分析】高頻考點命題規律備考建議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3年12考,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以選擇題為主。常通過列舉公民的某些行為,讓考生判斷屬于什么權利和義務,體現或違反了參與政治生活的哪些基本原則。涉及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的決定通過、二孩政策、推廣街區制等熱點知識:重點掌握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方式等熱點:基層民主自治的典型案例、全國人大公布多項法律草案征求社會公眾意見稿等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和方式高頻考點,3年36考,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常通過列舉某些政治活動,讓考生判斷其屬于哪種參與方式,或分析這樣做的意義;常與我國的國家性質、公民的政治權利等知識結合命題。涉及特聘委員會參與社區治理、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召開價格聽證會、基層社區建設、舉報監督專區等熱點【考點突破】一、我國的國家性質1.人民民主專政階級基礎工農聯盟本質人民當家作主最大特點對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簡稱“多對少”)特點廣泛性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民主主體的廣泛性真實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人民能夠自己管理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2.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性(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莊嚴地載入了我國憲法。(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3.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在新的歷史時期有了新的要求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實行依法治國;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等。4.我國政府關于人權的觀點(1)人權內容:人權不僅是政治權利,生存權、發展權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權。(2)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因:我國憲法的規定,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3)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舉措:必須從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入手;根本途徑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國家主權是一國人民充分享受人權的前提和保障,反對借人權問題干涉我國內政。(4)我國在尊重和保障人權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二、公民的政治參與1.把握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1)公民的政治權利內容含義意義要求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和被選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必須年滿18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自由都是相對的,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沒有脫離法律約束的,絕對的自由監督權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包括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依法行使,不能擾亂社會秩序(2)公民的政治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2.堅持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這項原則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①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②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對公民的要求: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另一方面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在行使公民權利與履行公民義務時,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3.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途徑意義民主選舉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是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的前提;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素養,增強公民意識民主決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有利于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推動決策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是發展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有利于逐步增強和提高公民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民主監督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活動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考題揭秘】考點一我國的國家性質例1.(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綜政治2)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秩序是廣大民眾的共同心聲。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而后該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這表明A.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是統一的B.政府決策能夠反映民意、集中民智C.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D.公民通過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監督【答案】C【解析】材料的主體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執政的主體是黨,A項與題意不符,B項說的主體是政府,也與題意不符,B項不選;草案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這說明社會主義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C項應選;D項說法錯誤,因為社會公示制度是民主決策的方式,而不是民主監督的方式。故正確答案是C。考點二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例2.(2016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16)某市規定,對下派社區的工作事務,實行清單管理:屬于各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需要社區協助的事項,應當為社區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工作條件。這一規定①彰顯了社區組織的自治功能②創新了社區組織管理形式③有利于推進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④旨在提高基層政府行政效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直擊高考】1.(2016年高考全國2卷文綜政治16)為縮短學生上學路程與保障學生安全,某村村民希望新修一條便道。村黨支部、村委會為此建立基層協商民主理事會。理事會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誰建、資金來源等問題廣泛征求民意,經過民主協商,是終決定修建便道。村理事會的建立①改變了村民自治的主體②維護了村民的切身利益③豐富了村民自治的實踐形式④規范了村民的行為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村理會是為村民服務的的,其主體仍然是村民,有改變,故①說法錯誤;村理會通過民主協商等方式解決了上學安全的問題,是為人民服務的體現,故②符合題意;通過建立基層協商民主理事會,創新了村民自治的形式,故③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沒有體現規范村民行為,故④和題意不符。故選C。2.(2016年高考浙江文綜政治31)省政府參事一般由專家、知名企業家和退休但經驗豐富的學者型領導等擔任,他們可以以個人身份向政府建言獻策,所提建議可以通過“直通車”的方式,快速傳至省委省政府,乃至國務院。這從一個側面表明①公民可以通過專家咨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②每一公民的政治權利是不同的③公民對政府決策的作用和影響是相同的④公民擁有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力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D3.(2016年高考全國3卷文綜政治17)某省全面開展政府職權清單清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該省各級政府在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職權審核的基礎上,建立社會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權力事項,通過座談會、論證會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見。讓公眾參與權力清單的制定①是對公民政治參與權利的尊重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舉措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職責的必然要求④利于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改革合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某省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建立社會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權力事項,通過座談會、論證會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見。這些強調了社會公眾的作用,因此,本題的主體是社會公眾,讓公眾參與權力清單的制定是對公民政治參與權利的尊重,利于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改革合力,而本題的著眼點不是政府,②③是錯誤的,本題選B。4.(2016年高考江蘇政治13)某市民政局統計顯示,目前該市居民委員會承擔的行政性工作占其總工作量的85%以上,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對這一現象認識正確的是A.居民委員會是政府的基層組織B.政府主動簡政放權值得肯定C.居民自治是基層民主的有效途徑D.居民委員會的自治功能受到削弱【答案】D【解析】居委會是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政府的基層組織,A不選;行政性工作是政府的職責,現在卻讓居委會承擔“行政性”工作,這不是簡政放權,而且還居民委員會的自治功能受到削弱,B不選,D正確;C項與材料表達的主旨無關,不選,故本題應選D。5.(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綜政治34)關于這張選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選票所反映的信息,可判斷該選舉為間接選舉B.根據選票所反映的信息,可判斷該選舉為差額選舉C.根據選票,該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是農村人大代表的4倍D.在另選人姓名欄內填寫自己的姓名,并在上方符號欄內劃“○”,該選票無效【答案】B6.(2016年高考江蘇文綜政治14)2015年,中國政府網發起“我為政府工作獻一策”的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據統計,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46處與網民建議高度契合。這一活動中網民的積極參與①體現公民政治素養的提高②體現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有利于政府科學民主決策④是通過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我為政府工作獻一策”的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得到了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這體現了公民政治素養的提高,有利于政府科學民主決策,①③可選;②和材料無關;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政府把相關重大事項公示后,居民建言獻策,故這應是社區居民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而不是通過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④不選,故本題選擇B。【課后反饋】夯實基礎:1.2016年6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2—2015)>實施評估報告》。報告顯示,2012—2015,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各項人權保障力度,中國人權事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材料表明①當代中國公民成為真正的國家主人②該計劃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③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穩步發展④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2.2016年2月2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國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圍繞《意見》要求贊同者有,質疑的聲音也有。對此①公民應采取多種方式行使民主決策權②公民要自覺學習理解,貫徹落實政府決策③政府要利用現代傳媒加大宣講力度④國務院要行使好國家立法權,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對已發布的《意見》提出不同的意見,應屬于民主監督而不是民主決策,①不選;面對已出臺的《意見》,公民要自覺學習理解,貫徹落實政府決策,②正確;政府出臺《意見》,要利用現代傳媒加大宣傳力度,③正確;國務院沒有立法權,④不選,故本題答案選擇D。3.2016年10月26日,山東省單縣一中的陳作家因心生妒忌,在填報完自己的高考志愿后,篡改了同班4位同學的高考志愿,被單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這啟示我們①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②法律意識是公民政治素質的內涵③要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④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要遵守法律規定,要自覺履行義務。“篡改了同班4位同學的高考志愿,被單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啟發我們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選C;②③與材料無關。4.為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某縣增加財政投入,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文化室、衛生室、農民體育健身場地等設施,構建縣、鄉鎮、村三級聯動互補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這一做法:①擴大了農村社區民主自治的范圍②優化了農村地區公共服務的資源配置③加快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規范化進程④提升了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水平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5.指尖動一動,隨時隨地就能與黨政部門互動,工作進度看得到、能監督。這樣的變化,源于某地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微信問政”。隨著一條條發出的微信得到回復,一個個反映的問題得到快速解決,漸漸地,群眾適應了,有事說事,沒事不擾。可見,“微信問政”A.方便了公民行使基本民主權利B.成為公民監督政府的最有效手段C.擴大了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D.開辟了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新渠道【答案】D【解析】本題以“微信問政”為切入點,考查民主監督的有關知識,考查考生解讀信息,調動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沒有擴大,C項錯誤。工作進度看得到、能監督,說明“微信問政”開辟了公民監督政府的新渠道,D項正確。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A項錯誤。B項表述過于絕對。故本題答案選D。能力拓展:1.2016年8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印發《關于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健康優先的原則,營造健康環境,構建健康社會,優化健康服務,培育健康人群,發展健康文化,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意味著①我國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權利②人民的健康權益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③保障人民健康是政府的職責④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答案】A【解析】本題以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為切入點,考查政府及民主的有關知識,考查考生解讀材料信息,調動知識的能力。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體現,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健康醫療的需求,故題肢③④正確。題肢①說法太絕對,故排除。題肢②中“法律”材料沒有體現,故排除。2.社會保障成為2016年全國“兩會”最熱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一方面,社會保障面臨制度體系的健全問題;另一方面,社保系統已經成為個人信息泄露隱患的“重災區”。數據顯示,社保類信息的泄漏達到5279.4萬條,包括個人薪酬、財產、房產等,個人隱私已經形同“裸奔”。下列關于公民對社會保障問題行為合理傳導項是①公民提出建議——政府對社會保障制度決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②公民選出人大代表——人大行使立法權——完善社會保障立法③公民民主管理——政府依法決策——加強社會保障建設④公民行使監督權——工作人員泄漏社保信息行為——行使訴訟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3.2016年7月,正值湖北社會各方全力以赴抗洪救災、與災區群眾共渡難關之際,卻有少數網民造出了“大智路地鐵塌方”“蘄春、英山將發生大地震”等謠言,給災區群眾造成極大恐慌。經調查,警方已控制網絡傳謠者,并依法予以處罰,材料警示我們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不可分割的②公民應理性參與網上評議政府活動③公民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④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網絡傳謠者受到處罰,警示公民在網絡也應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③④正確且適合題意;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不可分割的,但不是對等的,①說法錯誤;網絡傳謠并未涉及網上評議政府活動,②與題意無關,排除;故本題答案選D。&4.2016年5月,蘇州市出臺《關于全面推進社區服務社會化試點方案》,提出采用社會組織派出全職員工,全日制、全過程、全方位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的方式,實現“黨務統領核心,政務適度集中,居務回歸自治,服務專業運營”。該舉措①有利于滿足社區專業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②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公共服務質量③旨在理順街道辦與居委會的行政隸屬關系④創新基層自治組織形式,實現了治理的現代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5.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管理形式越來越創新,如推選基層黨組織和自治組織代表、社區居民代表、相關社會組織代表和社工人員等組成社區委員會。社區委員會可通過協商討論,促進諸如廣場舞擾民、小區亂停車等難題的解決。這種形式①完善了基層民主自治政權的組織形式②提供了管理有效的利益協商渠道③明確了社區居民參加基層民主協商的義務④發揮了多方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居民委員會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它不是政權組織,也不是基層政權的派出機構,所以不具有國家機關性質,①是錯誤的;參加基層民主協商不是居民的義務,③是錯誤的;組成社區委員會發揮了多方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作用,提供了管理有效的利益協商渠道,②④適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D。自我提升:1.2016年10月19日,最髙人民法院發布依法保護“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人物人格權益典型案例,倡導依法保護英雄人物包括去世英雄人物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告訴我們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法治手段②我國公民沒有真正的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③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④公民的言論自由應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2.2016年春節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重拳出擊,依法查處網上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清理違法違規信息,關閉了一部分違規網絡名人賬號。材料表明①國家運用專政職能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②依法行使表達權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③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④公民利用網絡應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題肢①說法錯誤,國家的專政職能是指國家依法打擊極少數敵對分子的破壞活動和各種犯罪活動,部分公民的網上違規行為不等同于犯罪行為,因此清理網絡違規行動不屬于國家專政職能,排除;題肢②說法錯誤,依法行使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排除。網上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是由于部分網民在享有政治自由的同時沒有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故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D。3.2016年7月,交通部網站發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就如何規范網約車運營服務公開征求意見。基于此,公民可以①行使提案權,為相關的職能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②行使表達權,為規范網約車運營服務提出意見建議③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運營服務規范制定④行使監督權,對網約車運營服務中的問題提出批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只有人大代表才有提案權,①錯誤;交通部就制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范》公開征求意見,這體現了公民可以通過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建言獻策,③正確;公民可以行使表達權,為規范網約車運營服務提出意見建議,②正確;公民的監督權是指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批評、建議、申訴、控告和檢舉的權利,因此公民對企業的服務問題提出批評不是公民的監督權,④錯誤。故本題答案選C。4.某市市民小李在網上發微博實名舉報本市主要領導,被警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處以行政拘留10日。小李不服警方行政處罰,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網上發微博是公民的言論自由,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能干涉②實名舉報是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體現,公民應依法行使監督權③警方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小李處以拘留,做到了公正司法④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是公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5.材料一:習近平在《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材料二:網絡謠言入刑,考試作弊入刑,醫鬧入刑,反家暴上升至國家、社會共同責任,織牢織密保護公民的法網;能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堅決取消,該下放審批權力的一律下放,簡政放權是法治政府的應有之義;在權與法之間筑起“防火墻”,巡回法庭掛牌開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當前中國的法治建設必須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來推進。材料三:“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支撐。建設法治文化,在法治中注入“以文化人”的因子,以文化滋養法治精神,可以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和教化功能,發揮優秀文化在法治建設中的積極作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然包含“法治夢”。建設法治文化,在文化這一民族的精神血脈中融入法治的基因,可以增強中華文化的現代性、科學性和先進性,賦予中華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價值追求和生命力量,這是“法治夢”的應有之義。(1)結合材料一、二,從《政治生活》角度闡述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重要性。(12分)(2)結合材料一、二、三,請你為公民在依法治國中應如何履行責任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12分)【答案】(1)①有利于建設法治政府,彰顯憲法的權威,提高司法公信力,保障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充分體現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②有利于更好的落實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③有利于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人們當家作主有機的結合起來。④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有利于推動我國民主政治的進程。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各種破壞、犯罪活動能受到有力打擊和有效控制,各種人民內部矛盾能得到正確有效地處理。(每點3分)(2)①樹立民主法治意識和提高法律素養,自覺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②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憲法和法律作為公民的根本行為準則,不得超越憲法法律。③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多種方式參與立法決策,推進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使法律法規更好地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④依法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行民主監督,行使監督權。推動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司法機關公正司法,提高國家機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2)本題考查為公民在依法治國中應如何履行責任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是對公民的政治生活這一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公民應正確的行使權利、自覺的履行義務,參與政治應遵循堅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可以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做到有序的參與政治。解答時運用上述知識,結合依法治國的材料進行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