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十課:社會中長大 【第2課時】服務社會有責任【學習目標】 知識:知道參與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能力:要有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有關懷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懷。 【學習重難點】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意義。【學習過程】 第一步:教師主導,提出問題 自主預習: 1、我們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都有參與公共生活的( )和( )。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參加( )活動,融入社會、了解社會,學會承擔社會( ),是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也只有我們大家都積極參與公共生活,養成( )行為,才能形成良好互動、健康友好、( )的社會關系。 2、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參加公益活動,是對( )的肯定,也是提高自身( )和培養( )的需要。社會為我們提供發展與成功的機會,我們通過參與社會生活,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為社會( ),就能使自身的價值在( )中得以提升,并獲得社會更多的認可。 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社會的主人,只有積極發揚( )精神,熱心( ),服務( ),才能培養( )的品質,逐步形成( )意識,增強服務社會的( )。服務社會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 第二步:學生探求,發現問題 1、“扶老人過馬路”算不算公益活動?舉兩個公益活動的例子。 2、作為社會的一員,每一個人都從他人和社會那里獲得過幫助,同時也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他人和社會。這說明:愛是相互的。你能想到哪一句名言: 3、我們生活的社會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惡、丑,我們應該贊頌真善美,同時也要善于識別和反對假惡丑。舉例: 真善美: 假惡丑: 第三步:主體互動,研究問題 1、2017年2月8日央視頒發了2016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請你簡要概括其中一位熱心公益的人物事跡。 2、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是每年的( )月( )日。若在當天我校計劃展開活動: 活動形式: 活動主題:活動標語:活動感想: 第四步:課堂整理,解決問題 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有什么意義?第五步:課堂練習,鞏固提高 1、下列能體現關愛社會的有( )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③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第二條規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并行擋道,不在公共場所高聲交談。之所以要求公民維護公共秩序,是因為( ) A.社會公共秩序是靠強制命令來維持的 B. 違背了公共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維護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是公民共同的責任 D.維護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個人修養 3、“中國式過馬路”指不管紅綠燈,只要湊夠一小撮人就走。這啟示我們( ) A、人多就可以安全過馬路 B、加大處罰力度是杜絕這一現象的唯一辦法 C、提高自身修養,遵守社會公德和秩序 D、人們喜歡跟風,追尋新奇事物 4、借網絡而生的“微博”日漸為人們所歡迎,但同時也帶來了秩序被擾亂的情況,它滋生是非,揭露他人隱私。由此可見( ) A、需要用法律來維護網絡中的秩序 B、“微博”專門敗壞社會風氣 C、“微博”主要傳播的是腐朽文化 D、“微博”總是影響人際關系 5、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學生要以實際行動親近社會、參與社會。以下方式不適合中學生的有( ) A、閱讀報刊、雜志了解社會 B、把零花錢節約下來捐給貧困學生 C、積極宣傳環保知識 D、進入網吧、酒吧廣交朋友 6、“有困難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下列屬于公益活動的有( ) ①向居民宣傳交通法規 ②依法納稅 ③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④周末做家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7、“感動中國人物”已成為人們廣泛學習的楷模,為了更好地傳遞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們必須( ) ①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②積極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③培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④從身邊小事做起,只對自己負責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