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音與和聲》導學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集體生活中有單音,也有和聲;了解集體生活中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會發生沖突和矛盾;知道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掌握處理沖突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2.能力目標:學會積極面對和正確處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矛盾,提高對個人意愿和集體公共利益關系的正確認識。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當個人需要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調整個人需要,服從集體要求。【重點難點】重點:怎樣才能讓和聲更美。難點:個人意愿與集體要求發生沖突時要有大局意識。【導入新課】一、【多媒體呈現】——交響樂《紅旗頌》演奏錄像(插入解說)要求:學生感受樂曲《紅旗頌》的優美旋律、鮮明的節奏和宏偉氣勢,感受樂曲中每一種樂器的作用。想一想:從樂器的角度來說,一部好聽的經典名曲需要哪些條件?(解說)開始以小號奏出《國歌》音調為素材的雄壯宏偉的引子,經圓號反復,引出弓弦樂器演奏的歌頌紅旗的主題,這一主題在鋼琴的伴奏下,給人以光輝熱烈和莊嚴的深切感受,人們被音樂帶到幸福激蕩的回憶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門廣場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一段)主題又一次轉調出現,轉調后的音樂色彩顯得更加明亮輝煌,仿佛是億萬人民歡騰熱烈的情景。優美深情的旋律,傾注了多少英雄兒女的熱血啊!(第二段)連續的三連音,使節奏富于動力;節奏緊縮,速度加快,歌頌的主題變成豪邁的進行曲,使人們的腦海里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中國人民在紅旗指引下英勇戰斗,昂首闊步地奮勇向前,這進行曲的節奏正是我們時代前進的步伐。(第三段)樂隊合奏主題,又一次出現了我們熟悉的音調,音樂達到了高潮,以歌頌祖國,歌頌偉大的黨。讓我們高舉紅旗,奔向共產主義的明天。教師點撥:正如一部優秀的交響樂需要有各種樂器的科學合理的分工、齊心合力的傾情表現,但每種樂器又都有著自己的演奏風格一樣,在集體生活中,“我”和“你”可能有著不同的訴求,我們的小群體和集體的利益也可能不盡相同,有時難免發生碰撞,產生矛盾或沖突,這些都是我們共同生活中的小插曲。面對這些“不和諧音”,我們如何才能奏出集體生活的和諧樂章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七課第一課時《單音與和聲》。【新知導學】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新知先學】一、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1.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關系(1)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________,集體又必須有一些______________。(2)當集體規則與我們的個人意愿__________,并且能夠保障個人利益時,我們更樂于積極________和________。(3)我們有時會感受到集體規則與我們的某些個性化需要之間存在_______甚至沖突。原因: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當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個人和集體的需要不同。2.如何面對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沖突?(1)面對沖突,我們通常會讓個人意愿________集體的共同要求。(2)實際上,個人意愿與集體的共同要求之間往往不是完全______的。理解集體要求的__________,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解決沖突的____________。二、讓和聲更美1.如何讓和聲更美?(如何讓集體更美好?)(1)隨著集體的發展和進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變得不合時宜,需要適當________、________。(2)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________上是一致的。(3)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__________的各種關系。2.如何處理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________因素,我們可以通過__________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3.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1)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_________本質上是一致的。(2)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________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_________。(3)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________,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_____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4.在集體中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1)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________。當遇到矛盾和沖突時,我們要慎重考慮,冷靜選擇________的處理方式。(2)無論個人之間有多大的矛盾和沖突,我們都應心中有集體,________、顧大局,不得因個人之間的_______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小題反饋】快來檢測學習效果,判斷下列觀點的正誤吧!( )1.對于集體的任何要求,我們都必須無條件遵從。( )2.集體的規則總是和每個同學的個人意愿一致。( )3.集體的共同需求與個人意愿根本上是一致的,集體需求的滿足最終也是為了滿足個人意愿。( )4.集體要求是由老師制定的,同學們必須無條件遵從。( )5.集體主義是過去的思想,在現代社會已經過時了。要點探究解決問題探究一 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小明是某校八年級(2)班的學生,他不但學習成績好,會彈鋼琴,而且還懂計算機。一天,學校要舉辦藝術節,這可是一個嶄露頭角的大好機會。多才多藝的小明自然興奮不已,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大的計劃:參加藝術節的個人鋼琴比賽,表演鋼琴獨奏。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藝術節上一鳴驚人。可是,沒過幾天,班主任老師找到他說:“小明,跟你商量個事情,咱們班很想在團體合唱中拿大獎,我不想采用錄音伴奏,你來擔任鋼琴伴奏好不好?這樣將會更有特色。”小明猶豫了。要知道,團體賽在個人賽之前,伴奏要陪同學們練習,很花費時間。這樣,哪里還有時間練習自己參賽的曲目呀?如果答應了,個人賽的成績勢必受到影響……小明此時應怎么辦?請說出你的主意及理由。誤區警示有的同學認為,一個人要獲得成功,不一定要依賴集體,只要自我奮斗就行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和沃土。只有融入到團結的集體之中,才能享受快樂,只有生活在團結的集體之中,才能獲得成功。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茁壯成長,煥發生機。集體催人奮進,激勵人們不斷自我完善,鼓舞人們樂觀自信。所以,一個人要獲得成功,必須融入到集體中去,單靠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探究二 讓和聲更美材料一 隨身帶著發卡和小鏡子,走到學校門口火速收拾一番,自然卷的還要被迫去拉直——某學校的一些女生因為頭發不夠短直,或者劉海有點長,達不到學校的要求而被停課。據該校政教處主任說,這樣做的理由:一是培養學生注重儀容儀表的好習慣;二是“劉海太長,低頭一寫字再看黑板還要往上撥”很浪費學習的時間。這項規定在學生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后來,學生會代表學生向學校領導進行了反映,學校領導經過慎重考慮后取消了這項規定。材料二(1)根據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分析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什么。(2)我們應如何做才能讓集體的和聲更美?誤區警示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優先考慮個人利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和犧牲一些個人利益。從長遠看,提倡集體主義是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優先考慮個人利益,是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是個人主義的體現。個人主義不僅傷害了集體和他人,最終會傷害到自己。因此,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應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同時尊重正當、合理的個人利益。課內總結課外拓展【課堂小結】【課外拓展】酷熱的天氣,山坡上的草叢突然起火,無數螞蟻被熊熊大火逼得節節后退,火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漸漸地螞蟻似乎無路可走。然而,就在這時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螞蟻們迅速聚攏起來,緊緊地抱成一團,很快就滾成一個黑乎乎的大蟻球,蟻球滾動著沖向火海。蟻球很快就被燒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響聲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圍的螞蟻被燒死了,但更多的螞蟻卻絕處逢生。參考答案【新知先學】一、1.意愿 共同的規則 一致 遵守 維護 矛盾2.服從 對立 合理性 平衡點二、1.修改 完善 本質 與他人2.不合理 恰當 3.集體利益 沖突 集體主義 個人利益前提4.關系 適當 識大體 矛盾【小題反饋】1.× 2.× 3.√ 4.× 5.×【要點探究】探究一小明應遵從班主任老師的安排,擔任班級合唱的鋼琴伴奏,同時也參加個人項目的比賽。當個人意愿與集體要求不一致時,應該按照集體要求辦,同時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我們有時會感受到集體規則與我們的某些個性化需要之間存在矛盾甚至沖突。集體需要小明做伴奏,小明想在個人賽中取得好成績,這形成了沖突。當沖突發生時,我們要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因而,小明應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牢記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要以實際行動為集體添光彩。相信小明在陪同學練習的同時,也能鍛煉自己,一定能在個人賽中取得好成績。探究二(1)材料一說明了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材料二說明了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2)①隨著集體的發展和進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變得不合時宜,需要適當修改、完善。②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③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④無論個人之間有多大的矛盾和沖突,我們都應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得因個人之間的矛盾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