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新課標版2017屆高考歷史備考三輪沖刺《2016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與歷史教材的鏈接 熱點1.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構建入選理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圍繞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學界從各種角度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⒈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何謂,重點研究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內涵、特點,關注“特”之所在。⒉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何為,重點研究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任務。⒊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何以構建,重點研究在實踐層面由誰建構、如何構建等問題。鏈接教材:儒家思想【儒學本質上是安身立命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是成圣成賢之學。】中的哲學思想部分——心性學【以人心人性為本位,心性是人的本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他有心性。】、德政、仁政、性善論、性惡論、本善習遠、安身立命——“孔顏之樂”( 包括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鳶飛魚躍"境界、"無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萬物各得其所"境界。對于如何求得"孔顏之樂",朱熹在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統的"無意必固我"、"內外交相養"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極的"致中和"方法.)、“圣人氣象”、“常惺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復盡天理”、“發明本心”、“致良知”等等;入世精神等等;2·1·c·n·j·y西方哲學思想——蘇格拉底、色諾芬【色諾芬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蘇格拉底的弟子,西方經濟哲學思想的開創者,也是幸福經濟學的最早創建者。他的幸福經濟思想體現在三個方面:立足于以人為本,突出人的主體性,以人的需求滿足為尺度的財富幸福觀;以人的特性與身心發展為基礎的管理主體幸福觀;以人的自由發展為核心的農業幸福觀。這是色諾芬幸福經濟思想的靈魂,也是古希臘時期經濟倫理思想的重要反映。這構成了后來西方經濟哲學思想發展的根本出發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段論、認識你自己、自然法、理性、啟蒙思想家、斯賓塞社會達爾文主義、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湯因比《歷史研究》等等。中西哲學的差別:天人關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哲學的基本問題。中國傳統哲學有三套理論:普遍和諧觀念、內在超越精神和內圣外王之道,它們分別是宇宙人生論、境界修養論和政治教化論。天與人的關系后來發展為君與民的關系。儒釋道三家皆以內在超越為特征,即是說,人無須外在力量的推動,而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超凡入圣的理想。21cnjy.com西方哲學:基督教以上帝保證道德的實施,也就是以人之外的力量實現自身的超越之路。 熱點2.新發展理念研究入選理由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對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新突破、新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發展理論的升華和系統化,也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遵循的重要理念。2016年,圍繞新發展理念的學術研究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⒈圍繞“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的新變化,結合改革開放歷史進程,分析新發展理念對中國共產黨發展觀的理論創新意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階段的實踐指導意義。⒉多維度分析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辯證關系,通過論證其概念的創新性、內容的完整性、邏輯的自洽性,指出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有機理論體系,是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⒊分別研究五大發展理念,對其內涵、外延進行闡釋解讀,分析其中蘊含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內涵。⒋研究如何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推動“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的實現,有針對性地研究新發展理念對經濟運行規律的新認識,以及如何運用新發展理念指導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1·cn·jy·com鏈接教材:一帶一路、漢武帝時期的陸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瓷器之路、香料之路、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展、殖民戰爭、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等掠奪性戰爭;抗日戰爭;www.21-cn-jy.com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次工業革命、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貨幣主義、供應學派、撒切爾主義、里根經濟學、混合經濟、新經濟;戰時共產主義、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中國的一五計劃、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入世;21·世紀*教育網 熱點3.南海問題與中國海洋戰略入選理由 南海問題的實質是圍繞南海島礁主權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海洋管轄權的海洋爭端。2016年,學術界對于這一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議題有著較高的關注度。相關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展開:⒈從國際政治、國際法等學科視角入手,對南海仲裁案、航行自由、島礁主權、海洋管轄權等進行研究。⒉對中國海洋安全、海洋戰略進行研究。例如,在中國積極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背景下,探討如何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集中探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雙邊關系、國內政治與安全形勢等。⒊關于南海問題的國際關系史研究。涉及中國、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的南海政策立場、外交戰略選擇、國家間關系走向,重點關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與南海局勢復雜化之間的關系、南海問題的地緣政治意義等。⒋研究南海資源合作開發,探討建立合作共贏的地區新秩序。⒌研究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政策手段、外交途徑和法律方法等。下一步,學術界會更加關注中國海洋戰略的定位與實施、東亞地區秩序的重建及其對南海問題的影響、中國外交與國際海洋法的關系以及南海問題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等問題。21*cnjy*com鏈接教材:海權、地米斯托克利【古代雅典人,公元前493—前492年任執政官,力主擴建海軍(誰是大海的主人,遲早也能成為帝國的主宰),并著手興建比雷埃夫斯港及其聯接雅典城的“長墻”,旨在抵御波斯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前480年在薩拉米海戰中大敗波斯艦隊。】、馬漢【海權論鼻祖,在1890年-1905年間相繼完成了“海權論”三部曲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海權對法國革命和法帝國的影響:1793-1812》和《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聯系》,其有關爭奪海上主導權對于主宰國家乃至世界命運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觀點。其主要內容有(1)海權與國家興衰休戚與共。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的一切東西。應該包括海上軍事力量和非軍事力量。前者包括所擁有的艦隊,包括附屬的基地、港口等各種設施,后者則包括以海外貿易為核心的,和海洋相關的附屬機構及其能力,也就是國家海洋經濟力量的總和。馬漢的海權論實際上是論述如何通過奪取制海權以達到控制世界的理論。(2)影響海權的六個要素:一是地理位置。如島國,既不靠陸路去保衛自己,也不靠陸路去擴張領土,而完全把目標指向海洋,比大陸國家擁有更明確的向海洋發展的戰略目標,具有發展海權的優越條件。二是自然結構。致力于發展海權的國家,必須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要有許多能夠得到保護的深水港灣以及深入內地的大河等條件。三是領土范圍。國家發展海上力量必須要有一定面積的領土作為依托,領土的大小要與國家人口的數量、資源及其分布狀況相稱。【來源:21cnj*y.co*m】四是人口數量。人口以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員為主,可以為海軍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兵員。五是民族特點。一個海軍強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質利益,追求國內外有利可圖的商業往來,也可概括為一個民族強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六是政府性質。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識且對海軍重視,政策上具有連續性。(3)海權與陸權之間的關系。馬漢認為:海權與陸權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他非常重視陸上“依托”對海上力量的意義。(4)海權的運用必須遵守“戰爭法則”。馬漢在書中用大量戰例具體闡釋了一些重要原則,如集中優勢兵力原則、摧毀敵人交通線原則、艦隊決戰原則和中央位置原則等。】元朝的地圖關于釣 ( http: / / www.21cnjy.com )魚島的萬里石塘、鄭和七下下西洋【1405—1433年】、海禁與閉關鎖國、《馬關條約》、近代重視海軍的洋務運動、改革開放與海權、深圳陸上特區與”海上特區“,即開放海上區塊和外國公司合作,加快了中國海洋石油的發展,使得原本需要幾十年上百年完成的海洋石油發展歷程,在短短20多年就完成了;藍色國土; 熱點4.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法律制度建構 入選理由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現有立法已經承認的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新設土地經營權。這一改革,有利于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運作,并能適應當前城鎮化背景下農村人口流動的現實需要。2016年,法學界針對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⒈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的法理解釋、合憲性解釋等。⒉農村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土地經營權各自的法律性質、功能、分離的制度設計,如屬于物權還是債權、存續期限等。⒊土地承包權、土地經營權分置后,具體實現中的相關法律問題,如繼承、抵押、信托等涉及的法律效力、具體實現等。⒋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后農民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問題。⒌“三權分置”對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等方面可能的影響。在現實變革的推動下,法學理論要為立法修改做好充分準備。鏈接教材: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改革——氏族公社公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均田制、租調制、租庸調制、兩稅法、不抑兼并、一條鞭法、攤丁入畝;中共的土地政策:十年對峙時期的土地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綱領: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戰爭時期的雙減雙交政策——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解放戰爭時期的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3—1956年的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革;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1978年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三權分置;【出處:21教育名師】世界:英國的圈地運動形成大土地所有制;法國大革命將土地劃為小塊分給農民形成小土地所有制; 熱點5.唯物史觀視域中的現代性問題入選理由 現代性問題是21世紀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個時代問題。2016年,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吸收借鑒國內外有關現代性的理論成果,我國學術界深刻揭示了現代性的中國內涵與時代表達,切實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不斷創新。⒈對馬克思哲學蘊含的豐富現代性思想的探討,主要圍繞馬克思唯物史觀視域中的現代性思想的具體表征、價值意義及發展路徑等問題展開。⒉對馬克思與其他哲學家有關現代性思想的比較研究,主要是將馬克思與黑格爾、馬爾庫塞、吉登斯、科西克、韋伯等人的現代性思想進行比較,彰顯了以唯物史觀為理論根基對現代性進行批判的現實價值和理論意義。⒊唯物史觀視域中中國現代性問題的探索及理論構建,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是2016年學術界有關現代性的探討中最多也最具特色的。相較10年前有關現代性的討論熱潮,中國道路、中國問題的研討從缺席到成為主流,彰顯了時代的進步、哲學的發展。⒋對多元視野中的現代性反思與時代性探索。一些學者將研究視域轉向思想史和實踐史的探索,力圖在新的視域中展開問題的分析;一些學者認為研究現代性問題離不開對空間問題的把握,思考現代性問題不能忽視城市和空間地理變遷問題;等等。鏈接教材:唯物史觀也叫歷史唯物主義【列寧指出,馬克思恩格斯是通過“兩個歸結”發現和創立唯物史觀的,他說“把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唯物史觀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它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它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也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善于用唯物史觀的思想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 熱點6.魯迅遺產再審視: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入選理由 魯迅是現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繞過的存在,他的作品中蘊含的批判思想及愛國情懷深深影響了幾代文人學士。2016年是魯迅誕辰135周年暨逝世80周年,學界對于魯迅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⒈魯迅的作品研究。其中涉及作品的寫作時間、寫作方法,較為注重魯迅作品的細讀與重釋。⒉從大的文化學、心理學、藝術學、語言學等視角,全面、深入挖掘魯迅作品所傳達出的個性情感、文化心態、人格意識、趣味重點等,使魯迅研究呈現出更為客觀、全面、立體的特點。⒊魯迅作品給后世帶來的影響。分析其作品傳達出的深刻含義及魯迅思想對現當代文學研究作出的貢獻。⒋魯迅藏品研究。涉及魯迅遺留下的手稿、書稿、藏書、拓片、畫像、木刻、印章、藝術品等。⒌海外對于魯迅的研究以及比較研究。除延續上述幾個熱點外,還有幾點頗值得關注:⒈魯迅與世界文學的多重關系;⒉國內學者對于海外魯迅研究的分析與考證。⒊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基本立場對于培養現代社會合格公民的作用;⒋魯迅“拿來主義”等理念對于中華文化建設的作用。鏈接教材:文言文、白話文、市民文學、小說、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禮教的危害、啟蒙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關系; 熱點7.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詮釋入選理由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民黨軍隊“圍剿”和“追剿”的巨大危難下勝利完成了長征,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對于這一改變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命運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歷史事件,學術界多年來始終堅持學理探析和史實追索的不懈努力,不斷推進研究的擴展和深化。2016年,歷史學者們對紅軍長征史研究展開了多維度探究和辨析,對于中國走好新的長征路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⒈深度揭示紅軍長征勝利原因的根源,從理論層面對該問題進行了跨學科的有益嘗試。⒉系統闡釋中國共產黨在遵義會議以后關于發展戰略問題的斗爭與探索,昭示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和正確發展戰略是紅軍團結凝聚力量、提高戰斗力的根本保障,也進一步闡明紅軍長征的過程也是黨和紅軍發展戰略形成與確立的過程。⒊全面考量了長征對中國共產黨的鍛造與宣傳作用,追索了長征期間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歷程,學術化還原了中國共產黨實現思想、組織和精神上轉折性跨越的歷史真相。⒋細致考察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路上與國民黨勢力的博弈與較量。學者通過探尋多方面的史料,高度還原紅軍長征的歷史現場,動態觀察了紅軍與國民黨勢力的較量與互動,對于全面準確認知中國共產黨這段浴火重生的轉折史有重要的史學價值。鏈接教材:長征及長征路線圖【長征經過1 ( http: / / www.21cnjy.com )1個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過了24條大河,行程約25000里。紅一方面軍的路線應該是江西→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9個省,如果加上廣東、福建就是11個省。】、反圍剿、第五次反圍剿、長征與抗日戰爭、1935年10月《七律·長征》、長征精神: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小走向強大的精神力量。www-2-1-cnjy-com習近平所重視的長征精神:習近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講話中用四個“偉大遠征”概括80年前那史詩般偉大壯舉的意義,用五種“精神”、六個“必須”明確今天的遵循,指引明天的方向。四大偉大遠征 1、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偉大遠征;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信念的勝利。2、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經過長征,黨和紅軍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3、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征:面對正義和邪惡兩種力量的交鋒、光明和黑暗兩種前途的抉擇,我們黨始終植根于人民,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范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是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4、長征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長征的勝利,是方向和道路的勝利。長征的過程,不僅是戰勝敵人、贏得勝利、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而且是聯系實際、創新理論、探索革命道路的過程。五種精神 1、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2、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3、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4、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5、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版權所有:21教育】六個必須 對于弘揚偉大長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習近平指出:1、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2、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勝利而矢志奮斗。3、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4、必須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為實現我們的總任務、總布局、總目標而矢志奮斗。5、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斗。6、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斗。 熱點8.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入選理由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結合需求和供給這兩個側面,闡明中國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整體思路。2016年,學界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部署做出了積極響應,相關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的解題與論證。學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背景下,一方面結合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分析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命題的必要性和重大戰略意義;另一方面從不同視角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從演化增長理論的視角探討供給側演化、需求側演化及其共同演化等。⒉如何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框架做了精深探討,分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原則、要點、政策手段等,對創新與體制改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對各個產業、各個地區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分析總結了各產業、各地區的供給側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方案。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鏈接教材: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供給學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該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供給的變化,因而得名。生產的增長決定于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供給和有效利用。個人和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和從事經營活動是為了謀取報酬,對報酬的刺激能夠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自由市場會自動調節生產要素的供給和利用,應當消除阻礙市場調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因素。代表人物有費爾德斯坦、、埃文斯、芒德爾、拉弗、萬尼斯基、羅伯茨、肯普。下面的是拉弗曲線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般情況下,提高稅率能增加政府稅收收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稅率的提高超過一定的限度時,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投資減少,收入減少,即稅基減小,反而導致政府的稅收減少,叫做拉弗曲線。供給側改革的五大理念: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這五大理念。供給側改革的五大支柱政策:即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2-1-c-n-j-y熱點9.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研究入選理由 2015年11月,國務院發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這是繼“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實施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時期,為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16年,眾多學者針對“兩個一流”建設問題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⒈評估當前我國大學和學科發展在世界范圍內的水平和質量,客觀認識當前我國高校及學科發展現狀,反思當前學科評價存在的問題。⒉全面反思“211工程”“985工程”等的實施效果。⒊廓清諸如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等概念的內涵、要素和邊界,探討中國特色和世界標準之間的關系問題。⒋探討“兩個一流”建設必須重視本科教育和通識教育,并建立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⒌借鑒傳統高等教育強國和新興發展中國家建設經驗,汲取適合中國國情的政策,為中國特色“兩個一流”建設提供世界經驗和發展方向。21*cnjy*com鏈接教材:太學、國子監、211大學、985大學、近代中國教育、現代中國教育;北京【4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2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1所】浙江大學;江蘇【1所】南京大學;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指在世界上文化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實力雄厚、擁有極大的世界聲譽、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大學。較為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隊伍培養人才、進行尖端科學研究的體制及政策(即所謂軟環境)。是否為常春藤聯盟,美國大學協會(AAU ( http: / / www.21cnjy.com )),1994大學集團,羅素大學集團,巴黎高科技工程師學校集團,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等高校聯盟的成員高校也是判定其是否為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之一。中國的九校聯盟(C9)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 ( http: / / www.21cnjy.com )間的高校聯盟,是國家首批985重點建設的9所一流大學。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英國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 ( http: / / www.21cnjy.com )ell Group)成立于1994年,由英國一流的24所研究型大學組成。羅素集團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24所院校的校長,每年春季固定在倫敦羅素廣場旁的羅素飯店舉行研究經費會議而得名。該高校聯盟被稱為英國的“常春藤聯盟”,代表著英國最頂尖的大學。羅素集團大學每年囊括全英大學65%以上的科研經費和贊助資金。到2012年3月,羅素大學集團主席邁克爾亞瑟宣布邀請另外四所大學加入該集團,分別是杜倫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以及英國約克大學,使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增加到了24個。美國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的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區的八所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它們全部是美國一流名校、也是美國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高校聯盟。這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及康奈爾大學。 熱點10.中國社會學的歷史轉向與經典回歸 入選理由 歷史維度在社會學中占據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地位,缺失這個維度,我們不僅無法解釋很多今天發生的社會現象,也無法構建起一門獨立的、切合中國社會的社會學學科體系。近年來,我國社會學領域的一些中青年學者認識到了我國社會學的這一缺憾和需要,從不同方向轉入對歷史因素的重視和研究,產生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情況大致如下:⒈對中國歷史上的知識構成與社會秩序邏輯的關系進行闡釋。如對歷史上的雙軌治理體制、官僚人事制度、喪服制度、鄉村建設、“倫”的思想淵源及運行傳統等的研究,確立我國歷史上知識與社會的內在關聯以及此種關聯所產生的影響,并形成了解讀中國人與中國社會基本特質及相應運行方式的新途徑。⒉梳理中國社會學史,深入細致地研究中國社會學史上的重大命題,如對“社會”“近世”“差序格局”等概念進行發生學的分析,考察其學術淵源與發展脈絡,并與西方的相應理論進行比較與對話,以期建構更富有解釋力和本土特色的社會學理論體系。⒊對中外重要社會學家的思想歷程及其經典著作進行再研究,探討其在學術思路上的變動機制和遭遇的諸種困境,以及這些機制和困境在他們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理解上的具體映照,以期激發當下社會學學者的想象力。【來源:21·世紀·教育·網】鏈接教材:社會學:社會學是系統地研究社會行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與人類群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的學科,起源于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主要有科學主義的實證論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義的理解方法。孫本文在《社會學原理》一書中曾系統介紹過從19世紀中葉起到20世紀30年代初為止的9種關于社會學的定義:21教育網1.以社會學為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持此說的有孔德、美國的E.A.羅斯和英國的E.A.韋斯特馬克等。2.以社會學為研究社會形式的科學,其代表是德國的G.齊美爾。3.以社會學為研究社會組織的科學,美國的E.梅堯—斯密和W.I.托馬斯主此說。4.以社會學為研究人類成績或文化的科學,其代表是美國的L.F.沃德。5.以社會學為研究社會進步的科學,美國T.N.卡維爾和蒲希持此說。6.美國的J.賴特和C.W.哈特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關系的科學。7.美國的A.W.斯莫爾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過程的科學。8.P.A.索羅金認為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現象間的關系的科學。9.美國的R.E.帕克、E.C.林德曼以及德國的L.von維澤等主張社會學是研究社會行為的科學。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0-2005),其著作有《江村經濟》、《祿村農田》《生育制度》、《鄉土中國》及譯文《文化論》、《人文類型》、《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等。(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