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年春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6課-20課知識點歸納第十六課讓生命更精彩第一課時生命因奉獻而美麗1.為什么生命的價值取決于付出和奉獻。(為什么我們要懂得付出?)(1)一個人生命價值的大小,不僅取決于自己每一天能否好好地活著,更取決于生命過程的付出和奉獻。(2)當我們能夠為他人帶來快樂,減輕痛苦,為國家做出貢獻時,則更能體會自己生命的價值。為什么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一個人生命價值的大小取決于什么,如何體會自己生命的價值?)(1)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2)許許多多的人雖然生命已經逝去,可由于他們為他人,為社會作出了貢獻,其生命價值得到延伸。(3)而有的人一生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生命便失去了應有的光彩。3.為什么說付出是一種快樂?(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是一種奉獻,雖然需要時間,精力和汗水,但是我們在幫助別人,奉獻自己一片愛心的同時,內心會產生助人的快樂。(2)有的付出很艱難,有的卻很簡單。將來,當我們用勞動和智慧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時,就更能體會到付出的快樂。第二課時精彩生活每一天怎樣讓青春和生命更有價值?美麗的青春需要一筆一筆去描繪,生命的價值需要一點一點去創造。讓生命更有價值,讓生活更有意義,讓每一天都更加精彩,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追求。我們要從日常點滴做起,在家庭中,在學校里,在社會上,自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多做有益于他人,社會的事,讓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添上亮麗的色彩。第九單元撐起法律的保護傘第十七課我們受法律特殊保護第一課時特殊的我們特殊的保護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1)未成年人生活經驗不足,各方面還不夠成熟,在辨別是非區分良莠等方面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2)未成年人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也不夠強,容易受到不法的侵害。(3)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關系著家庭的和諧與幸福,關系著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富強。第二課時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1.法律怎樣保護我們健康成長(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都有哪些?)并且制定了哪些法律?(1)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收養法,勞動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法規,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確的規定。(2)為保護未成年人,國家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3.未成年人保護法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規定了未成年人的保護?(1)家庭保護涉及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監護的職責等內容。(2)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等方面的內容。(3)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社會保護的主要內容,社會各界都肩負著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4)司法保護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第十八課讓法律為成長護航第一框依法保護自己青年少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未成年人怎樣進行自我保護?)(重點)當面對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上的一般侵害,( http: / / www.21cnjy.com )侵害的程度較輕時,可以通過協商和調解等方法來解決,還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權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許非法侵犯的。當面對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歹徒行兇時,我們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不要慌張,采取記住靈活的方法與其斗爭。當遇到自然災害,認為事故等突發情況時,可以實施緊急避險。我們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有哪些?遇到不法侵害時,要學會求得法律的幫助。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我們可以考慮通過非訴訟途徑加以解決,它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途徑。當通過非訴訟途徑以及其他方式仍不能解決問題時,我們就要勇敢地到人民法院起訴侵權者,通過訴訟討回公道。第二框為自己設置一道“防火墻”導致違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1)未成年人自身不知法,不懂法,法律意識淡薄是一個重要原因。(2)他們不知道法律允許做什么,不允許做什(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做了違法犯罪的事情自己卻意識不到,或盡管對法律有所了解,但法律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從而愈陷愈深,導致違法犯罪。第三框點滴作出防微杜漸1.一般違法統一與犯罪的區別,相同點,聯系是什么?(1)區別:一般違法行為違反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對社會危害性比較小。犯罪行為違反的是刑法,對社會危害較大,應受到刑罰處罰。(2)相同點:一般違法和犯罪二者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聯系:一般違法與犯罪雖然有著嚴格的界( http: / / www.21cnjy.com )限,但二者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若不及時改正,任其發展下去,就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2.怎樣預防違法犯罪?(1)只有防微杜漸,才能防患于未然。(2)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加強品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3)對那些有不良行為的同學,不能歧視他們,應伸出熱情雙手,幫助他們及時改正,和他們一同健康成長。第十單元在社會生活中學會選擇第19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第一課時行為不同后果不同1、為什么行為不同結果不同?(行為和后果有什么聯系?)(1)每一種行為都直接或間接地對自己及周圍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響,產生一定的后果。(2)不同行為有不同后果。由于行為者的動機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行為的程度不同,因而所產生的后果也是不相同的。第二課時三思而行勇于擔當1、為什么要對自己的行為后果作出預判?(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做出預判有什么作用?)(1)一些人不能很好地做到對自己行為負責,往往是因為對自己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缺乏正確的估計和判斷,一些該做的事沒有做,不該做的事反而做了。(2)因此我們要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盡量避免因做錯事而給自己,他人和社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害。2、怎樣對自己的行為后果做出正確的預判?(1)從觀察生活入手,提高判斷能力。(2)要時常審視自己的種種行為,反思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3)還要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4)平時我們要注重加強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3、怎樣做到我做事,我負責?(我們應該如何做到用于負責?)(1)每個人都扮演著多種不(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的角色,承擔著多種不同的責任。只有增強責任意識,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才能成為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2)要做到對自己已經做錯了的事敢于承( http: / / www.21cnjy.com )擔責任,即使與同伴一起做了錯事,也不要推卸、逃避責任。也要積極進行彌補和補償,把損失減到最小,并且事后要進行反思,以避免類似的錯誤行為再次發生。第20課做理智的選擇者第一課時生活中的是非善惡1、社會中真善美的影響?(1)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2)它們能夠凈化人們的心靈,激起(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促使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加強自身品德修養,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從而有利于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2、假惡丑的對社會和對個人的影響?( http: / / www.21cnjy.com )(1)假惡丑現象,給社會公共生活和社會發展帶( http: / / www.21cnjy.com )來消極影響,危害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氣;對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也都會產生不利影響,會使一些人價值觀發生扭曲,鋌而走險,違法犯罪。(2)這些消極現象的存在更(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給成長中的未成年人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它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致使少數未成年人精神空虛,行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第二課時明是非會選擇1、怎樣做到明是非,會選擇?(1)心中要有一把“尺”。這把“尺”即包括道德標準,也包括法律標準。(2)不斷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練就一雙“慧眼”。(3)面對復雜的生活和問題要勇于作出選擇。(本素材由菏澤市東明明賢( http: / / www.21cnjy.com )學校張蒙老師主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