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法律護我成長13.1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護一、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家庭、學校、社會、國家給予的特殊關愛;培養學生熱愛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意識。【知識與能力】知道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法律的特殊保護;了解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兩部專門法律;理解法律在保護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初步培養正確判斷違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的能力;懂得運用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學習重點: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學習難點: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教學方法:七步法、自主質疑、小組合作探究。五、教學媒介:多媒體(PPT)、名言名句、相關素材(音視頻)六、教學過程(一)導入——(03分鐘)課堂起點1.新聞點擊:播放視頻《執法部門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行為》。2.設疑導思:請你談談通過觀看視頻中的事件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影響。自學——(5分鐘)研讀深思(一)預習檢測:1.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護的重要性是什么?2.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護有什么必要性?為保護未成人成長,我國制定了哪兩部法律?我國還有哪些法律對未成年人實施了特殊保護?(二)質疑問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08分鐘)討論互學■閱讀感悟:閱讀【生活在線】相關內容●環節導語:在社會生活中,由于我們的年齡還小,社會經驗不足,對事物的認識水平有限,因此我們的權利極易被忽視甚至遭受侵害。所幸有法律為我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探究交流:生活在線(P36)1.非法使用童工有什么危害?2.要解決童工問題還需要作出哪些努力?■體驗交流:“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比較分析:閱讀文本37頁內容,思考討論以下問題:1.分析小剛走上違法道路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2.未成年人享特殊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交流討論:閱讀文本P38三幅圖,交流討論:1.以上舉措對未成年人成長有何意義?2.在學習生活中,你了解還有哪些舉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探究交流:“特殊保護的法律”●案例再現:某中學附近一家電子游戲室門口的顯眼處,雖掛著“非節假日,禁止中小學進入”的標志牌,但實際上是來者不拒,甚至允許學生欠賬玩游戲。年僅13歲的七年級學生劉可,經常逃學來這里玩游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劉可的父母讓其輟學,并把他送到附近的水泥廠打工。閱讀材料,思考分析:1.游戲室老板、劉可的父母、水泥廠是否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為什么?2.假如你是劉可,你應該怎么做?●體驗探究:在生活中我們能切身體會到哪些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討論交流:保護未成年人成長的兩部法律?●情境欣賞:角色表演文本中的(P39)內容,共同欣賞體驗。●感悟交流:結合情境體驗,運用所學知識,交流展示下列問題:1.你認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會支持小王的訴求嗎?請說明理由。2.我國還有哪些法律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煉升華:1.化零為整:建構本框內容思維導圖。展示——(08分鐘)各抒己見根據交流環節問題,視頻等圖片,請同學們解答,質疑、展示所學。點評——(05分鐘)知識梳理檢測——(03分鐘)訓練反饋(一)精挑細選 理解生活(每題1分,共4分)1.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年齡未滿的公民。()A.14周歲B.16周歲C.18周歲D.20周歲2.我國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主要目的是()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B.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C.確保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D.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3.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下列活動場所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是()A.賓館、餐廳B.營業性舞廳、網吧C.影院、劇院D.文化館、科技館4.一位家長望子成龍心切,要求讀初中的兒子各科成績都必須在全班前五名,并嚴禁兒子看電視、看其它書籍或參加課外文體活動。兒子因達不到家長的這一要求,經常受到家長的體罰。這位家長的行為()A.符合義務教育法規定B.是對孩子的關愛C.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D.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七、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