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案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學習目標要點晨背1.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民族自治機關及其自治權。2.理解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堅實基礎和優越性。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2.自治機關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國情,具有顯著的優越性。探究一 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1)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2)自治機關: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提醒 民族區域自治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自治不是“獨立”,自治權不是主權,自治權要服從國家主權。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國情: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歷史特點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現實情況是“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201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30周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是實施憲法規定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民族區域自治的偉大創舉,充分保障了我國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推動了民族地區的繁榮發展。——它是在國家集中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必須服從中央的領導。——一個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是以一個或者幾個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一個民族,也可以在不同的聚居區建立相應的自治地方;在一個民族自治地方內,其他有一定聚居區域的少數民族也可以建立行政地位較低的自治地方。——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是核心,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干部是關鍵,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實質。建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利,實質就是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使之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內部事務,真正實現當家作主。……上述材料體現了政治生活中民族問題的哪些道理?答案 (1)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問題上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通過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3)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其范圍、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應注意的問題民族區域自治設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不是設在所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不是根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行政區域;民族區域自治要以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為基礎。典例1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自治機關可以( )A.享有行政管理權、獨立立法權和司法權B.根據本地實際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C.同外國簽訂雙邊經濟、文化、科技等協定D.自行變通執行或停止執行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答案 B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行使以下權力: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享有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權力,自主安排、管理、發展經濟建設事業,自主發展各項文化社會事業,B正確。司法權屬于司法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沒有司法權,A錯誤;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沒有權力與外國簽訂經濟、文化、科技協定,C錯誤;自治機關有變通執行權,但不能停止執行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D錯誤。探究二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顯著的優越性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2014年3月5日,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代表新一屆中央政府報告政府工作。李克強說,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平等一員。要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李克強說,要認真落實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繼續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兒女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心心相印,一定會更加幸福安康、興旺發達。為什么黨和政府要長期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答案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沒有變。歷史和實踐表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國情,順乎民意,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和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有助于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已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并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我國民族關系、民族原則與民族政策的關系(1)區別: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聯系:我國民族關系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這是實施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原則與民族政策的客觀基礎。這些民族原則與民族政策又是發展我國新型民族關系的指導思想和重要保證。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與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一致的,前者是處理民族關系的總的指導思想,后者則是總的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和落實。典例2鄧小平同志說:“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是成功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之所以是“我們的制度優勢”,是因為這一制度有利于( )①消除民族差異 ②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③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 ④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學會排除錯誤題肢。民族差異沒必要也不可能消除,故①表述錯誤,應排除含①的選項,選D項。201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30周年,也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立60周年,為進一步推動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貫徹實施,促進自治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3月31日到4月2日,巴州人大常委會組成以副主任買買提明·卡德為組長、部分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為成員的執法檢查組,對巴州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情況進行了檢查。這次檢查的重點是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自主管理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教育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干部及各類人才、改善民族關系的情況。從檢查的情況來看,民族區域自治法對推動該州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改善和保障民生、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強大的法律支撐。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及各職能部門都把發展經濟和社會建設作為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的關鍵環節來抓,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進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哪些內容?答案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2)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三級。(3)自治機關: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自治權。(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歷史特點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現實情況是“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1.下列關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確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立法權B.民族區域自治以高度自治為前提和基礎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消除了民族差別,促進了民族關系的和諧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行使法律賦予的自治權答案 D解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是有一定的自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沒有消除民族差別,A、B、C三項錯誤,舍去。D符合題意,故應選之。2.下列屬于民族自治機關的是( )A.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B.江蘇省高郵市菱塘回族鄉人民政府C.西藏自治區人民法院D.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答案 D解析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屬于國務院組成部門,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鄉,民族自治機關不包括人民法院,故排除A、B、C。3.我國已建立5個民族自治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確的是( )①凡是在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我國都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自治機關主要是指自治區的人大、黨委和政府 ③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旗) ④民族自治區接受中央的統一領導,是我國的地方行政區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B解析 我國只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排除①;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排除②。4.五十多年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寧夏的農業、畜牧業、旅游業和能源礦產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歸因于( )①少數民族地區享有更多的經濟自治權 ②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政策 ③寧夏人民的自強不息和努力奮斗 ④少數民族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因,一是國家政策的扶持,二是當地人民的努力,②③正確。經濟自治權由法律法規規定,①“更多”觀點錯誤;地理、資源因素在歷史上就存在,但并沒有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④不是主要原因。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對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認識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③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②表述錯誤。民族自治區享有一定自治權,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①③④都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優越性,所以應選C。基礎自測知識點一 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中國共產黨自成立的那一天起,就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在實踐中逐步提出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這一制度認識正確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C.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是在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D.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可以變通執行上級國家機關的所有決議答案 C解析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A、B說法錯誤;D說法絕對。C正確。2.下列不屬于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會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檢察院 ④人民法院A.①B.①②C.①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 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故排除①②,選D項。知識點二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顯著的優越性3.今年以來,各對口援疆省市前方指揮部和受援地州早謀劃、早準備、早啟動,及早做好項目對接、計劃下達及項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計落實建設條件,精心組織,強力推進,援疆項目建設開局良好。截至4月30日,19個對口援疆省市今年援助資金到疆45.8億元,占全年計劃援助資金110億的41.6%。這表明(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的國情 ②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④政府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負有重要的職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沒有涉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故排除①③;②④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B。綜合提升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________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A.各民族聚居B.各少數民族聚居C.各民族居住D.各少數民族居住答案 B解析 本題屬于識記類題目,依據教材應當選B。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四條規定,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從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①是該地方的最高權力機關 ②可以依法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相關法規 ③有權根據國務院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④其自治權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B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包括該地方的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其自治權中無立法權,①④說法錯誤;②③符合題意,故應選B。6.我國的各民族分布存在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現象,要增進民族間的團結和諧,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經由各民族協商,自行劃定各民族的自治區B.鼓勵不同民族間平等競爭,打造優秀的民族C.理性尊重彼此的差異,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D.將相同語言、文化的民族遷徙到同一地區聚居答案 C解析 民族自治區是按照法律規定,在民族聚居地區設立的,不是自行劃定,A錯誤;B違背民族平等、團結的原則;D觀點錯誤。互相尊重是民族團結的基礎,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保證,C正確。7.根據新疆發布的《自治區少數民族學前和中小學雙語教育2010年至2020年發展規劃》,新疆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逐步實現雙語(漢語和當地民族語言)教育的全面普及。此項規劃( )①表明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教育自治權 ②表明我國各個民族都有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義務 ③表明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平等權利 ④表明我國切實維護少數民族人民合法權益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 題中規劃切實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也表明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自治權,①③④正確。②觀點錯誤。8.材料一 2014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3周年。西藏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指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西藏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西藏各族人民都堅持和擁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繁榮強大的祖國永遠是西藏發展進步的堅強后盾。西藏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西藏各族人民都將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材料二 2014年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白瑪赤林在西藏代表團開放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達賴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會見達賴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他說,“從西藏和平解放至今,我們都是西藏建設和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受益者,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他表示,西藏干部群眾都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發展機會,珍惜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經濟發展好,把民生改善好,讓老百姓過幸福的日子。”結合政治生活知識和材料,說明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依據和前提是什么?并結合西藏的發展分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何優越性?答案 (1)依據:我國的國情: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前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以國家統一為前提的。(2)優越性:①有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促進國家富強和西藏的繁榮,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②使西藏自治區充分享有廣泛的自治權,保障了西藏人民當家作主。③能夠自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提高了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效能;鞏固和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了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④有利于調動各民族積極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促進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