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課題8.2明辨是非,遠離犯罪學習目標1.懂得自覺抵制誘惑是避免違法犯罪的重要主觀條件,要自覺抵制不良誘惑。2.了解犯罪和一般違法的區別和聯系。3.知道不良心理和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學習重點自覺抵制不良誘惑,依據刑法懲罰犯罪的意義,犯罪的特征學習難點了解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知道刑罰的種類和適用學法提示小組合作、歸納法、自主學習法導學過程自主空間第一課時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第一環節:自主預習】閱讀課本P93-94,思考并完成下面問題。(1)不良誘惑有哪些?(2)什么是不良行為?什么是嚴重不良行為?兩者有何區別?(3)如何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4)舉例說說未成年人有哪些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它們與違法犯罪又有什么聯系?【第二環節:合作探究】1、情境感悟從前,有個人撿到了一個精美的盒子,上面寫著:“記住,無論何時,都不要打開這個盒子。否則,人類將要遭到滅頂之災。”這人開始嚇了一跳,沒敢打開盒子。可不久就恢復了正常:這盒子里面究竟裝的是什么東西呢?什么東西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呢?最終他經受不住誘惑打開了盒子。結果,這盒子里面的東西跑出來了,那人趕緊關住盒子,結果把希望關在盒底。從此人類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等災難。原來這是一個“潘多拉”魔盒,里面裝的都是邪惡。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2、小劉,男,16歲,某縣初三學生,平常讀書不努力,喜歡結交不三不四的”朋友”。在一次游玩中,他認識了一群哥兒們。哥兒們圍坐在一起吸一種白色粉末的東西,趙小宏覺得很好玩,于是也吸了一口。不吸不要緊,這一吸使小宏染上了毒癮。家里給的錢都花在毒品上,他還從家里偷了幾次錢。沒有錢,他只得向朋友借,借不到了,他就數次攔路強行搶奪他人財物。不久,小趙被公安機關抓獲,人民法院認定小趙犯了搶劫罪和吸食毒品罪,依法對趙小紅做出判決。小劉是如何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 【第三環節:梳理小結】請用框架圖的方式歸納本節課的內容。【第四環節:過關測試】1.在《西游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經受了妖魔鬼怪的種種誘惑。在誘惑面前,唐僧和沙僧意志堅定,不為所動;豬八戒貪圖享受,屢屢中招;孫悟空火眼金睛,不僅能及時識破誘惑,而且能想盡辦法降妖伏魔。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懂得()。①世界上總存在種種不良誘惑,面對誘惑我們要有正確的態度和堅定的意志②對于種種不良誘惑,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和警惕之心③勇敢的人敢于同不良誘惑作斗爭④聰明的人總能想出種種辦法抗拒不良誘惑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據媒體報道,我國現今至少有10%的中小學生沉迷于電子游戲。專家指出,青少年一旦沉迷于電子游戲,就會產生越來越強烈的心理依賴和反復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時便會出現情緒煩躁、抑郁等癥狀。這說明()。A.電子游戲本身是一種非常有害的娛樂B.所有學生都無法抗拒電子游戲的不良誘惑C.電子游戲具有很強的誘惑性D.電子游戲目前對我們青少年沒有什么危害第二課時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第一環節:自主預習】(一)閱讀課本P94-95,思考下面的問題。1.什么是犯罪?2.犯罪有什么特征?3.懲處犯罪分子有什么意義?4.刑罰的種類有哪些?兩者有何區別?刑法的兩個基本原則是什么?【第二環節:合作探究】材料:19歲的李某,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機關拘留7天。但李某沒有改掉這個惡習,繼續吸食毒品,并因此欠下8000多元的債務。他于2003年5月3日持刀搶劫了一個個體戶的貨款,得到贓款4800元。不久,公安機關將其抓獲,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罰金3000元。(1)李某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受到了什么性質的處罰?(2)在李某所受的處罰中,哪些屬于主刑,哪些屬于附加刑?(3)懲罰犯罪有何積極意義?2、辨析題某電鍍加工廠廠長徐某,在明知工廠廢水有毒的情況下,直接將廢水排放到廠外的土地上,對當地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某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被告人徐某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一萬元。據此,小王同學認為:案例中徐某的行為違反《環境保護法》第六條,只是一般違法行為,不屬于犯罪。請評析小王的觀點。【第三環節:梳理小結】請用框架圖的方式歸納本節課的內容(可參考《學考》知識結構)【提示】閱讀課本P93-94,回答左邊問題,將答案寫在導學案上。【方法指導】做單項選擇題的方法:①閱讀題目,找出關鍵詞。(找“題眼”)②分析A、B、C、D四個選項,排除知識性錯誤選項。(排除法)③對照題眼,對剩下的選項進行比較,選出最佳答案。(對比選項法)④把選出的答案與題眼連起來讀一讀,通順即可。(關鍵詞聯系法,連讀法;)【提示】閱讀課本P94-95,回答左邊問題,將答案寫在導學案上。【思路點撥】:評析題方法:判斷行為或觀點是否正確該行為或觀點為什么正確該行為或觀點為什么錯誤結合自身談怎么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