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思品5月份獨立作業考生須知:1.本學科為開卷考試。考生可參閱人教版八年級《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及相關資料。2.全卷分為卷Ⅰ、卷Ⅱ。全卷共兩大題,25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3.答題前,先將學校、學號、姓名填在卷Ⅱ規定位置,把卷Ⅰ的答案做在卷Ⅱ的相應的位置上,直接做在卷Ⅰ、草稿紙上均無效。卷Ⅱ直接做在試卷上。4.考試結束后,只將卷Ⅱ收回。卷Ⅰ(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民是法律概念,公民是政治概念B.在我國,公民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C.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D.在我國,公民包括人民,但不包括具有我國國籍、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2.下列行為屬于公民基本義務的是①捐款獻愛心②愛護公共財物③向工商局提建議④尊重社會公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網絡熱詞“曬客”,指的是那些熱衷于用文字、照片、視頻等方式將私人物件與生活經歷放在網上曝光的網友,“曬客”族的一個口號就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曬客”族這一口號A.正確,這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B.正確,公民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C.錯誤,應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行使權利D.錯誤,公民的隱私一律不能公開4.下列行為中屬于正確使用公民姓名權的是:①張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別人簽訂了合同②大學生趙亮用筆名“小草”發表文章③小明給同桌起了個綽號“武大郎”④梁浩步入歌壇后給自己起了個藝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2016年8月3日,小璐連續三年參加高考,前兩年成績都不理想,今年又因志愿填報時未能有效提交而無緣大學。一時想不開,欲跳樓結束生命,被母親抓住后,幸虧兩名戰士及時出手救援。小璐輕生的行為①是不珍愛生命健康權的表現,不值得提倡 ②是個人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 ③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④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漫畫《漏洞》提醒人們A.要提高產品質量,保護消費者權益B.當今世界,個人隱私無法進行保護C.要懂得分享,促進正常的社會交往D.日常生活中,要增強保護隱私意識7.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科視視光公司以檢查為名收集學生信息、騙取家長信任,在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情況下進行角膜塑形鏡的驗配,造成13萬孩子的眼睛受到危害。這一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①公平交易權②自主選擇權③安全權④依法求償權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8.王教授的子女都在國外生活,老伴去世后,一直由家中的保姆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2014年王教授到公證機關立下遺囑,決定將自己名下的5萬元存款無條件留給保姆。第二年王教授去世,保姆按照遺囑得到了5萬元。保姆取得王教授5萬元遺產的方式屬于A.法定繼承B.遺囑繼承C.遺贈D.非法獲得9.2017年4月26日,是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宣傳日”。下列做法有利于營造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良好氛圍的是A.盜版影碟很便宜,買來看看真實惠B.網絡歌曲隨意載,電子書籍免費看C.你的科研成果好,換個名字我共享D.小小文章一發表,署名稿費不會少10.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對他人、對社會履行相應的義務。下列言行中能反映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①“老板,這臺電腦的購物發票你一定要開給我”②“作為大學生,我要積極相應國家號召,報名參軍”③“丟了這么多錢,失主一定很著急,我要想辦法還給她”④“小梅用我的名字進入網吧,我要告訴老師真實情況”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1.明清兩朝在西南地區實施“改土歸流"政策。改土歸流政策①明成祖時開始實施②加強了中央與西南地區的聯系③雍正時大規模推行④尊重當地民族首領的政治權力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其生產技術曾在“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請問該書是A.《天工開物》B.《農政全書》C.《齊民要術》D.《本草綱目》13.當西方各國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時,而中華文明卻日漸落伍。逐漸落伍的原因有①專制皇權高度加強②農業仍然是經濟的主體③商品經濟的發展④實行閉關鎖國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4.“理性不僅是認識人類社會最有用的法寶,它更可以幫助人類建構理想中的社會。”最有可能持這種觀點的思想家是A.哥倫布B.莎士比亞C.牛頓D.伏爾泰15.14—16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下列人物中“人”和“世界的發現”有關的是①伏爾泰②但丁③哥白尼④莎士比亞⑤麥哲倫⑥哥倫布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16.1789年8月26日法國頒布的《人權宣言》第三條規定:“整個主權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國民。任何團體或任何個人皆不得行使國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權力。”與這一法律精神相一致的是A.倡導君主立憲制B.“三權分立”學說C.人生而是平等的D.“人民主權"理論17.如右圖所示,推動英國工農業生產比重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文藝復興的興起B.殖民掠奪的結果C.民主制度的確立D.工業革命的推動18.關稅收入是一個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中國近代史上,中國失去關稅自主權開始于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9.杭州的世經絲廠,由于怡和洋行于1898年在杭州建造了烘繭灶,壟斷了繭價絲價,“難得好繭接續供應”,被迫停辦。與世經絲廠的倒閉密切相關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B.《馬關條約》C.《辛丑條約》D.《天津條約》20.《神宗實錄》記載:“吳民生齒最繁,恒產絕少,家杼軸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矣。”史料中的“機戶”是A.地主B.農民C.早期的資本家D.早期的雇傭工人2016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思品5月份獨立作業卷Ⅱ(非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16分)北京某校男生小林因無法忍受同學的欺侮,決定輟學。小林父母這才得知小林一直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被一幫高年級學生叫侮辱性“外號”,課間上廁所時常被他們用垃圾筐扣頭,還被要求每月交20元零花錢給他們,不交就拳腳相加,并且被警告不能告訴老師。小林父母隨即向學校反映,但學校卻認定此事“就是開了一些過分的玩笑”。(1)你認為這幫高年級同學是在與小林“開一些過分的玩笑”嗎?為什么?(5分)(2)小林同學選擇“輟學”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7分)(3)上述案例給我們有什么啟示 (4分)22、(14分)無需樁位,隨借隨還,以Hellobike、mobike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成為寧波街頭又酷又潮的一道風景線。然而“共享單車”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材料一:兩位市民的吐槽葉師傅:我經常看到有人隨意亂停放單車,把單車騎進小區或地下停車場,有一次看到有人竟然直接把嶄新的自行車扔進了奉化江。我覺得這些行為真丟臉哦……王女士:我騎了一次哈羅單車,竟然被扣款1087元。多次撥打該公司客服電話,均無人接聽。向12315打電話投訴,卻被告知該公司不在寧波注冊,不歸他們管。材料二:網友“友誼的小船”認為,作為新生事物,共享單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和完善,單純依靠企業和市民自律是不夠的,政府部門也應發揮作用。(1)從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角度,評析材料一中葉師傅眼中的“丟臉行為”。(6分)(2)材料一中的王女士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如果你遇到類似的情形,還可以采取其他哪些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5分)(3)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應如何來防范這類不文明行為的發生?(3分)23、(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順治十三年(1656年):皇帝敕諭浙江、福建、廣東……各督撫鎮: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必有奸人暗通線索,……資以糧物,若不立法嚴禁,海氛何由廓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自此只留廣州一個港口與外商貿易。(1)材料一反映了清初政府實行了哪一政策?引用材料,概括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有哪些?(5分)材料二:清雍正帝詔書曰:“朕觀四民(士、農、工、商)之業,士之外,農最為貴……而工賈皆其末也”;王夫之著書曰:“大賈富民者,國之司命也。”(2)材料三體現了雍正帝、王夫之在經濟主張上有著怎樣的不同?(2分)24、(12分)資本主義制度經歷了建立發展、調整完善的過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擴展到世界范圍。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請按示意圖中相關提示,完成填空,將序號所對應的文件名稱寫在下面相應橫線上。(5分)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件②宣稱:“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以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文件④宣布:“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人們的天賦權利”。文件⑥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項之自由權……”(2)上述材料反映出引領這些革命的共同思想追求是什么?(2分)材料二:19世紀60-70年代,俄國、美國、日本為擺脫統治危機和解決內部矛盾,掀起了一場國家體制改革和革令的狂潮。 亞歷山大二世 林肯 明治天皇(3)材料二中的三個人物分別領導了什么運動?(3分)上述三個事件產生了什么共同影響?(2分)25、(11分)14到19世紀的中國由繁華到衰落。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請列舉14到19世紀前夜,我國政府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的史實兩例病加以說明。(4分) 材料一: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往來自如……實惟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特,工力百倍,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1875年李鴻章(1823——1901年)材料一中“各國通商傳教,往來自如”是依據哪些不平等條約?這一狀況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材料二:詩詞,以其語言精煉、內涵深刻、意境高遠而盛行于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秋瑾(1875-1907)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注:金甌:指國土。作雄行:指女扮男裝。(3)秋瑾生活的年代,祖國正沉淪、金甌亦已缺。請列舉一項史實予以說明。(3分)2016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思品5月份獨立作業參考答案選擇題:1—5:CDCBD6—10:DBCDA11—15:BADDB16—20:DDABC非選擇題21.(16分)(1)不是(1分),因為他們的行為已經侵犯了小林的名譽權或人格尊嚴權、生命健康權、合法財產權,違背了團結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4分)(2)不正確。(1分)因為:①小林輟學的行為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是違法的,是法律意識淡薄的表現,小林行為是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沒有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的表現,因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4分)②小林因為被欺侮而選擇輟學,這是缺乏正義感(或維權意識)的表現。(2分)(3)青少年應增強法制意識,自覺依法自律,當善于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強道德修養,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做一個具有高度法制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4分)22、(14分)(1)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市民享有使用公共財物的權利,同時也要履行保護公共財物的義務。(3分)材料一中隨意停放單車霸占了公共資源,破壞單車損壞了公共財物,沒有履行愛護公共財物的義務,既是不道德也是違法的行為,是錯誤的。(3分)(2)侵害了王女士的公平交易權和財產所有權。(4分)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向人民法院起訴。(一點即可,1分)(3)政府應出臺硬性規定,要求在指定場所停放共享單車;相關部門出臺措施來規范管理;通過用戶的信譽來調節收費;對于違規情況,歡迎熱心用戶在線舉報;對于惡意破壞單車的行為,要追究法律責任。(3分)23、(7分)(1)海禁/閉關鎖國(1分)“海上逆賊鄭氏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1分)防范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1分)。“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1分)防范“外夷”侵犯(1分)(2)重農抑商(1分)工商皆本(1分)24、(12分)(1)①《權利法案》②《獨立宣言》③《美國聯邦憲法》④《人權宣言》⑤《拿破侖法典》(5分,每點1分)(2追求平等、自由、民主(2分,任答2點即可))(3)1861年改革(或農奴制改革);(1分)美國內戰(或南北戰爭);(1分)明治維新;(1分)都促進(或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或使俄國、日本走上了發晨資本主義的道路;使美國資本主義更加快速地發展起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25、(11分)(1)①16世紀中期,戚繼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抗倭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捍衛了國家主權,保障了沿海地區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②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③1689年,清軍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的廣大地區為中國領土,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鞏固邊防。(4分,每點2分,若學生僅答“鄭成功收復臺灣”同樣給2分)(2)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分)《天津條約》(1分)《北京條約》(1分)變化:中國開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分,若學生答成“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0分)(3)1894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之后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甲午戰爭結束的隨后幾年中,列強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之后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任選其中一點作答即可。3分)第5題圖漏洞第15題圖漏洞英國農業、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的變化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