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年高考各學科試題評析教育部考試中心思想政治試題評析2017-06-08 教育部考試中心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反映國家建設發展成就,立足增強“四個自信”,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教育、價值引領的學科特色。試題體現高考內容改革精神,通過適當的試題立意、素材選擇、情景建構和問題設置,突出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考查,發揮引導中學教學的積極作用。試題科學合理,公平規范,難度適當,具備選拔功能。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的特色: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高考命題的價值導向和育人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高考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連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樞紐地位,一方面承擔為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職能,另一方面又發揮著引導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作用。因此,高考命題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才能把立德樹人教育方針落到實處。 第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讓考生在閱讀試題、回答試題的過程中感受、體驗文化,引導考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認識時代價值,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一致性,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性。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全國I卷第40題,以2017年中央電視臺熱播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為背景材料,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全國III卷第19題呈現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具有歷久彌新的精神價值。全國II卷第40題展示了創新意識對科技創新的作用,讓考生感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引領作用。 21教育網第二,體現新發展理念,展示發展成就,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2017年思想政治試題注重反映發展理念,反映發展建設成就,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提高國家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強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認同和自信,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21·cn·jy·com全國I卷第38題,考查中國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相關問題,引導考生理解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意義。全國III卷第38題,考查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引導學生理解開放發展的理念。全國III卷第39題,要求考生思考中國為什么要大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導考生理解國際治理的中國方案,理解中國對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的積極貢獻。 www.21-cn-jy.com第三,凸顯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引導樹立憲法意識、國家意識。 全面依法治國對于公民的學法守法提出了明確要求。培養青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和國家意識,既是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全國I卷第39題,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作法律解釋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分析為什么必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以及這一解釋對遏制“港獨”維護香港法制的重要意義。2、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反映基礎性、綜合性要求 在試題中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結合學科特點加強關鍵能力、學科素養的考查是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題的顯著特點。 第一,以學科內容的靈活組合,重點反映對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考查要求。 思想政治學科有關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對于這些問題的全面闡釋和評價,既不能局限于單一知識,又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多個側面進行分析。通過這種對知識的綜合考查,在提示考生充實和擴展知識體系的同時,培養考生養成多角度、多側面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如全國I卷第40題、全國II卷第40題、全國III卷第39題是哲學知識與文化知識的綜合;全國IV卷第3題、第4題、第23題是哲學知識與經濟知識的綜合。 第二,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試題,強化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面對社會生活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調動和選用恰當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考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加強了這方面能力的考查。如全國I卷第38題,以近年來我國消費品市場總量過剩結構不佳的現狀為素材,要求考生通過閱讀素材,發現并概括出我國消費品供給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思考我國生產企業應如何應對。試題呼應當前經濟領域改革重點,突出考查了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以辨析題等為載體,突出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考查。 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思想政治學科一項重要的學科能力。批判性思維強調面對問題時的“慎思明辨”,要求采取辯證思維方法來反思和探究問題,以求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深刻認識。樹立批判性思維習慣,對于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如全國IV卷第23題要求考生運用政治生活相關知識對“維護公共安全不能犧牲公民的隱私權”的觀點加以辨析。 第四,以設問的多角度和開放性,加強對思維過程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實際問題情境靈活地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提出解題思路和方法,得出創見性的結論,并用恰當的學科術語予以準確清楚的表達。為達到這個考核目標,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通過多角度和開放性的設問,引導考生多維度思考問題,運用學科方法深入探究問題,從而為其展現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思維品質和思維成果提供必要空間。如全國II卷第38題,以我國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為背景,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改革的起因及其作用,思考玉米價格下降對玉米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而提出應對玉米種植戶收入下降問題的具體措施。21cnjy.com3、體現考試大綱修訂精神,發揮引導教學積極作用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科考試大綱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引導教學”的基本立場,突出學科能力考查要求的具體化和精細化,調整材料分析題題量和學科搭配,對深化能力考查提出了新要求。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命題,體現2017年考試大綱的規定和要求。全國I卷、全國II卷的材料分析題由往年的2題調整為3題,同時采取控制背景材料的文字量和設問數量,使試題的總體閱讀量、難度和答題書寫量并未增加。全國III卷的材料分析題繼續保持2題,但學科搭配調整為政治與哲學,以及經濟與文化。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科的材料分析題打破原有的固化模式,將逐步成為一種“新常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