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9張PPT。重 慶 談 判目錄·背景·目的·談判結果·歷史意義 抗戰勝利后,日本侵略者已被逐出中國,國共之爭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此時的蔣介石仍未放棄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的意圖,但蔣介石對發動內戰也有顧忌:一是經過八年抗戰,全國人民普遍期待和平;二是國民黨的軍隊大都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對奪取抗戰勝利果實不利。權衡利弊之后,蔣介石在調兵遣將的同時,亦制造和平假象,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 一、背景蔣介石給毛澤東同志的第一封電報 :萬急,延安 毛澤東先生勛鑒: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 蔣中正 八月十四日 蔣介石的目的: 如果毛澤東拒絕到重慶談判,就給共產黨安上拒絕談判、蓄意內戰的罪名,把戰爭的責任推到共產黨方面,使他自己在政治上處于有利地位;另一個是,利用談判爭取時間,調兵遣將,部署內戰。 二、目的 中共于8月23日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認為抗日戰爭已經結束,新的階段是和平建設,應當力爭一個和平建設時期,盡可能地避免或推遲內戰的爆發。于是,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為代表,于8月28日,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國民黨代表張治中的陪同下,從延安乘專機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談判。 中共的目的: 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 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峨p十協定》是重慶談判的主要成果三、談判結果 《雙十協定》的大致內容: 抗日戰爭業已勝利,和平建國的新階段即將開始,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為第一基礎, ……長期合作,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平之新中國,實行三民主義。重慶談判未達成的共識 國民黨始終不承認解放區的民主政權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 國共兩黨舉行的重慶談判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勝利與國民黨進行斗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四、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課:重慶談判.mp4 重慶談判.avi 重慶談判微課.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