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 導學案(解析版)(第一框:網絡改變世界+第二框:合理利用網絡)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正確認識網絡的積極作用與網絡弊端。理性運用網絡,并積極傳播正能量能力目標 利用網絡服務生活,貢獻社會,同時學會辨別網絡陷阱。辨別網絡陷阱,運用網絡充實自己知識目標 網絡是如何豐富日常生活的網絡是如何推動社會進步的網絡的弊端有哪些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借助網絡傳播正能量必會知識點:第一框: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是如何豐富日常生活的?1: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2: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3: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實例:(1)網絡信息量巨大,交流便捷,網絡存儲工具,百度、搜狗等搜索工具,都為我們日常的信息傳遞與交流提供便利。例如 QQ 微信 微博等通訊工具促進人際交往借助互聯網,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求醫問藥、休閑娛樂,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分析:網絡為生活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從生活的各個層面入手分析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的表現?借助互聯網,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求醫問藥、休閑娛樂,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實例:網絡便民工具,百度百科、求醫問藥網、淘寶、京東、美團外賣、微信分析:網絡從生活各個層面確實帶來了便利網絡是如何推動社會進步的?1: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3: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實例:(1)淘寶、天貓、京東等各種電商,進行線上交易,每年雙十一當天回有大量交易產生,同時線上交易與線下實體店聯合,微信、支付寶等新興的支付手段的應用,都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例如:各級政府網站都有留言箱,可以發表意見和建議,反映問題。2014年3月起,中國政府網開通了“我和總理說句話”板塊。例如: 5月27日上午10點30分,柯潔和AlphaGo的三番棋如期開始了最后一盤。柯潔再度落敗,總比分0:3結束了與AlphaGo的三番棋較量。智能電視和機頂盒能夠追蹤你正在看的內容,看了多長時間,甚至能夠識別多少人坐在電視機前,來確定這個頻道的流行度。分析:網絡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入手,促進信息的快速交流與整合運用,最終推動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什么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及范圍,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互聯網促進了科技創新所需的物質與信息資源快速流動,加速了各種創新資源的匯聚、融合與共享。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實例:蘋果公司每年都發布一款新手機,并受到人們的追捧,蘋果手機里有很多技術都是別的國家的其他公司的技術產權,各種技術和資源的應用與推廣都需要網絡。個需要網絡提供用戶的數據支持。分析:網絡促進信息傳播,為科學技術創新提供支持,改變人們的生活放手,促進人們觀念的改變。網絡的弊端有哪些?1: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3: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實例:(1)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不良信息,例如:黃賭毒,邪教信息,恐怖主義信息、暴力信息、違法犯罪等等,最近爆發的勒索病毒,當然絕大部分是好的信息,新聞資訊,會議精神,學術交流,優秀影視作品等等真實新聞:高一女生迷"霸道總裁文" 欲退學打工等"白馬王子",女生喜歡“瑪麗蘇總裁文”,男生??葱眯尴桑斍吧鐣撩跃W絡小說已成為青少年通病。內蒙古16歲男孩沉迷網絡打賞主播 兩月花掉29萬一些手機預裝軟件,竊取用戶信息,盜刷用戶錢財最近興起的各種偷拍設備,功能先進自帶wifi分析: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容易誤導人們,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勢必會影響生活、工作,同時,我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要注意隱私的保護。網上的不良信息有哪些種類?有的人有意無意的歪曲事實,誤導大眾;有的人隨意宣泄情緒,謾罵、中傷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嚴;有的人通過設置陷阱進行網絡詐騙,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實例:網絡謠言典型案例:成都遭遇2000年來最嚴重霧霾?石油焦是霧霾禍首? 在明星微博里留言罵人,李易峰被誣蔑和她有不正當關系,造謠者被譴責并公開道歉;男子冒充軍人實施網絡詐騙 女子被騙6萬余元;邪教信息分析:不良信息種類很多,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侵害他人和社會的權益,網絡的力量是強大的,破壞力也是強大的。方法與技能:遇到以下情況,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2:凡是讓匯款到“安全賬戶”的3: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卻要你先交錢的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5: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6:凡是讓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7:凡是自稱領導要求打款8:凡是陌生網站要求登記銀行卡信息的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具體表現?大量用于信息會干擾人們的信息選擇,耗費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信息,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網絡虛擬交往而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實例:生活中的低頭族,有讀書習慣的人越來越少,網癮少年。分析:網絡對人們的負面作用很明顯,需要我們去克服。在網絡世界里哪些行為屬于侵犯個人的隱私?信息泄密、手機竊聽、窺秘偷拍實例:明星偷拍:青峰和朋友外出吃飯 意外發現旁邊店員偷拍令他不寒而栗分析:這些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各種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也會給被侵權人造成困擾和傷害,給社會帶來恐慌和不安。實例:河北高邑縣王同莊派出所民警籍某使用所長的數字證書獲取公安系統內公民個人信息3670余條,非法獲利共計1.9萬元,獲刑一年分析:這屬于違法行為,同時對于被侵權人和社會都是一種傷害。第二框:合理利用網絡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1: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2:互聯網上有無限的信息,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學會信息節食3: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網絡無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實例:(1)理解什么是媒介素養?利用網絡學習,例如:在101網校學習,就是一種。我們還可以查找資料和書籍。網癮少年比比皆是,學生放假網吧爆滿。不要瀏覽不良網站,不要輕信微信朋友圈,多關注權威網站和政府網站的信息。青島有倆女子網上看到“棉花肉松”視頻,便清洗在一家糕點店買來的蛋糕,并用手機錄制視頻發布到微信朋友圈,宣稱該店銷售的蛋糕上的肉松是棉花,引發多名市民與該糕點店發生消費糾紛。目前,警方依法對兩人行政拘留5日。分析: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需要我們有明辨是非的觀念、態度和能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更需要時刻守法。互聯網的重要作用?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如何做到信息節食?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實例:民警在潤華路路邊發現地上躺著一個男孩,看到民警到來,男孩也不愿說話,后見民警拿來食物,男孩終于愿意開口。據了解,男孩李某今年14歲,父母在南京一家物流公司打工,平時忙于工作無暇顧及李某,李某整日迷戀網絡游戲而無心上學。李某當天放學后遲遲沒有回家,母親氣急之下又開始打罵他,叛逆的李某想用離家出走來嚇唬父母。出來后,他肚子餓卻沒錢買吃的,后來體乏無力累倒在路邊。分析:網絡節食,需要尋找有用信息,屏蔽不良信息,合理安排時間。方法與技能:如何辨別網絡謠言?1:注意信息出處2:關注官方信息3: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4:辨識信息內容5:向他人求助如何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極端負面的情緒,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實例:鄄城一男子為增加自己在網上的人氣、出風頭,該男子便對黨和鄄城政府進行言語攻擊,惡意誹謗錄了一段順口溜視頻,造成惡劣影響。目前,該男子已被鄄城警方行政拘留。分析:在網絡上負責就是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如何借助網絡傳播正能量?1: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實例:(1)今年"五一"小長假,惠州西湖景區里設置了一間第三衛生間。這個便民好點子源自一位網友的建議。今年2月,網友"櫟子"在今日惠州網東江論壇"向書記說說心里話"欄目發帖,建議惠州給5A級景區配第三衛生間?;葜菸骱趧摻▏?A級旅游景區,網友的建議先后得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和市旅游局的回復,第三衛生間的設置隨后提上議事日程,并很快在西湖景區和游客見面。水利部離退休干部局在為老同志創辦《水利老年天地》雜志、《黨委通訊》等傳統交流平臺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老干部網絡、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多種互聯網新平臺,捕捉老干部風采,滿足老干部需求,引導老同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發揚好傳統,弘揚正能量。分析:正能量就是要對社會有益,借助網絡傳播正能量,就是在網上匯聚智慧,傳播社會中美好的東西,讓人們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如何借助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就身邊的一些公共事務向有關部門提出積極的意見和建議,表達我們的訴求,為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網絡成為匯聚民智和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重要渠道,實例:2013年5月1日,惠州市"向書記說說心里話"欄目開通,由陳奕威親自擔任版主,直面群眾訴求,這在國內尚屬首創。網友在論壇里自由"灌水""拍磚",縣(區)和市直部門跟帖回應網友的疑問及訴求,使論壇成為傾聽民聲、匯集民智的重要平臺分析:借助網絡向政府或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對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都有積極意義。在網上傳播正能量,對我們有什么要求?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實例:網絡為災區募捐、為困難患者籌錢治病分析:提高自身素質是傳播正能量的根本。小試牛刀:經典例題解析例題1 高速發達的網絡社會中,我們每天可以輕松的獲取和發布各種信息,以下不可以在網上獲取和發布的信息是()A 社區治理B 科技成果C 人民生活D 個人隱私【思路分析】在網上發布個人隱私屬于違法行為。答案:D例題2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管理理念、國家治理、社會組織等各方面都在發生變化,“互聯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我們在參與網絡生活時不正確的行為是()A 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B互聯網上有無限的信息,我們要盡情瀏覽。C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D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思路分析】互聯網上的信息很多,更新速度快,而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應該學會信息節食。答案:B例題3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變化,以下屬于網絡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有()①結交朋友②查閱資料、學習新知③購買物品④求醫問藥、休閑娛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思路分析】以上都屬于網絡帶來的生活便利,在生活中能切實感受得到。主要考察同學的生活經驗。答案:A例題4 網絡不僅能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在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方面也有巨大作用,以下屬于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有()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④網絡一定讓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思路分析】網絡確實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但是也有一定弊端,網絡一定讓人民生活越來越好,這個觀點過于絕對。答案:D例題5 觀察漫畫,回答問題(1)生活中網絡有哪些弊端?(2) 如何辨別網絡詐騙?【思路分析】第(1)問能夠根據漫畫回答出法治的主題即可;第(2)問根據書中方法與技能回答問題。答案:(1)1:網絡信息良莠不齊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3: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2)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2:凡是讓匯款到“安全賬戶”的3: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卻要你先交錢的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要先匯款的5: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6:凡是讓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7:凡是自稱領導要求打款8:凡是陌生網站要求登記銀行卡信息的探究與思考學生上網的利弊哪個更大一些?實例:鄭先生11歲的女兒就是其中之一,3個月內偷偷花掉11萬多元,用于游戲充值、打賞主播以及發送網絡紅包。網絡對于學生而言 也有好處:例如:上網查找資料 學習相關課程 放松心情科技小發明 開闊眼界答案:網絡的利弊永遠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因人而異。我們能做的是合理利用網絡,理性對待網絡,不能過分的沉迷網絡。課后練習(答題時間:20分鐘)1.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2016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行,主題為“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來自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互聯網企業領軍人物、著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大學生代表等共2000多名嘉賓參加了大會。全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互聯網,是因為()①互聯網可以滿足人們各個方面的需要 ②互聯網實現了古人“天涯若比鄰”的夢想③互聯網的積極作用取代了其消極作用 ④互聯網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 對下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網絡可以幫助我們放松心情 ②我們要學會適度上網③媽的擔心多余了 ④ 網絡上的都是好東西,我們要多學習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3. 2016年2月,國家網信辦依法關閉了任志強、孫海英等網絡大V的賬號.國家網信辦發言人發表談話稱,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傳播違法信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1*cnjy*com①我國公民可以在網上隨意發布信息 ②公民不應該在網上發布不當言論 ③社會公眾人物是執法的重點對象 ④網絡空間不是我國法律的空白地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網時遇到過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的類型可能有()①有的人有意無意的歪曲事實,誤導大眾;②有的人隨意宣泄情緒,謾罵、中傷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嚴;③有的人通過設置陷阱進行網絡詐騙,侵害他人利益;④有的人惡意發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會穩定的信息,造成惡劣影響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5. 對下圖漫畫理解正確的是( )① 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② 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③ 對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④ 說了也是白說,不會有人管的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6. 《中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2015)顯示》,近6成的青少年網迷相信或比較相信互聯網上的信息。這警示我們應( )A.增強獵奇心理,廣泛結交網友 B. 杜絕網絡交往,謹防上當受騙C.避免網絡成癮,提高辨別能力 D.抵制不良誘惑,拒絕網絡信息材料:《青少年網絡安全與新媒介素養》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有57.8%的青少年選擇微信作為與朋友溝通的媒介,有41%的會把網上沒見過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會在朋友圈里曬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高達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來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諸如不轉發信息就代表沒愛心、不孝順,不轉發信息,家人將會如何等詛咒式的理由,就隨意轉發了。還有37.1%的青少年使用過微信支付進行消費。(1) 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問題?(2)材料啟示我們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3)青少年應在在網絡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請試舉幾例?答案解析:1. C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互聯網的積極作用,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2. C 解析:漫畫考察的是我們要適度上網,網絡可以放松心情,但不能過度迷戀網絡,網絡上也與一些糟粕的信息,例如黃賭毒信息,家長擔心孩子沉迷網絡,不是多余的,故選擇 ①②3. C 解析:我國公民不可以在網上隨意發布言論,不可以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和其他不當言論,網絡空間也有法律監管,并不只針對公眾人物。4. A 解析: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的類型書中很明確。5. 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為什么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對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揮著重要作用。第四個選項不對,舉例:網絡上可以提出建議和意見,進行舉報,包括實名和匿名舉報,中紀委網站有專門的舉報信箱。很多貪官落馬都是因為群眾舉報。(3)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不制造和傳播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極端負面的情緒,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解析:第(1)根據青少年輕易相信網絡信息和使用微信功能的頻率,作出解答第(2)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第(3)有意義的事要最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益,據此作答,整合本課知識。網絡是如何豐富日常生活的?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的表現?網絡是如何推動社會進步的?為什么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什么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網絡時如何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的?網絡的弊端有哪些?網上的不良信息有哪些種類?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具體表現?在網絡世界里哪些行為屬于侵犯個人的隱私?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網絡改變世界網絡生活新空間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互聯網的重要作用?如何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如何借助網絡傳播正能量?如何借助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在網上傳播正能量,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合理利用網絡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