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 科學(word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 科學(word版)

資源簡介

2017年浙江省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


本《說明》以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全面考查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要求的程度,為確定學生的初中科學學業水平提供客觀、公正的依據。
一、考試范圍和要求
(一)考試范圍
以《義務教育初中科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內容標準為考試范圍,內容涉及“科學探究”、“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和宇宙”、“科學、技術、社會、環境”五個領域,并適當刪去一些難度較高、與學生后續學習相關性不大的內容,以適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
(二)考試要求
初中科學畢業升學考試在重視考查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考查提出科學問題,進行猜想和假設,制定探究方案,獲取事實與證據,解釋、檢驗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等科學探究的能力,考查觀察、比較、分類、應用數學、測量、預測、推論、形成操作性定義、解釋數據、控制變量、實驗等科學探究的過程技能,以及初步的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常見的自然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具體的情境考查學生在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效果。
根據課程標準三維目標分類,初中畢業生科學學業考試的考試水平要求如下:
(1)知識性考試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為:了解水平(用a表示)、理解水平(用b表示)和應用水平
(用C表示)。
了解水平(a):
能說出知識的要點或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在有關的問題中識別它們(知道、描述、說出、指認、辨認、識別、舉例、列舉等)。
理解水平(b):
能闡述知識的內涵,把握其內在邏輯關系,能用于解釋簡單現象或進行簡單計算,能作出簡單的解釋、說明、形式的轉換、結果的預測等(概述、解釋、說明、理解、比較、區別、對比、表述、認識、懂得等)。
應用水平(C):
能將知識運用在新情境中,與已知知識建立聯系,分析有關現象或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運用所學的概念、規則、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辨析、應用理論解釋,應用模型分析,應用理論說明、分類、推導、應用等)。
其中較高水平的要求包含較低水平的要求。
(2)技能性考試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為:模仿水平(用a表示)、獨立操作水平(用b表示)和遷移水平(用c表示)。
模仿水平(a):
借助說明書或教師的示范進行的常規儀器操作和基本練習性操作
(按照、根據、練習、嘗試、模仿等)。
獨立操作水平(b):
能獨立進行的目的明確的操作,能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繪制、制作、查閱、測量、測定、學會、收集、計算、估算等)。
遷移水平(c):在新情境中運用繪制、測量、計算等技能(遷移)。
(3)體驗性考試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為:
參與水平(用a表示)、反應水平(用b表示)和領悟水平(用C表示)。
參與水平(a):
經歷某一學習過程,如探究、實驗、檢索、閱讀、參觀、查詢等
(觀察、感受、體驗、體會、感知)。
反應水平(b)
:在經歷的基礎上表達態度、情感和價值取向
(關心、認同、關注、欣賞、注意、善于等)。
領悟水平(c):
經過一階段學習過程后對某些科學觀念(假設與理論、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內化
(形成、養成、樹立、建立、具有等)。
(三)命題要求
初中科學畢業升學考試命題應遵循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對學生發展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的考查,重視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做到在結合具體情境中較靈活地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運用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初中科學畢業升學考試命題要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考查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重視考查學生的科學探究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事物、從科學本質上分析現象和把握規律的能力。在試題的素材和內涵中體現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要求。切實加強科學實驗的考查,創造條件,開展實驗操作技能的考核。
初中科學畢業升學考試命題應充分發揮不同類型試題的教育功能,合理配置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數量。試題設計應注重情境性、探究性和適度的開放性,有利于引導教師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初中科學畢業升學考試命題應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聯系。課程的內容涉及環境與資源、現代農業、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技術等熱點問題,體現了科學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作用。考試的內容應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日常生活和生產實際緊密聯系,體現科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二、考試形式
(一)考試方式
采用書面閉卷考試。試卷滿分為2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試卷結構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考試內容分為“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和宇宙”三個部分,并將“科學探究”和“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考查融入于“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和宇宙”知識的考查之中。試卷結構如下:
試卷結構
內容


內容分布
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和宇宙
約25%約70%約5%
要求分布
了解(a)理解(b)應用(c)
約40%約35%約25%
題型分布
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
約30%約20%約22%約28%
難度分布
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
約70%約20%約10%
三、考試目標
(一)科學探究
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科學探究
▲1.提出科學問題①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現象的觀察中發現并提出可以進行科學探究的問題②概述提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③理解提出問題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bbb
▲2.提出猜想和假設①根據生活經驗或已有知識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②通過思考提出可檢驗的猜想和假設③對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進行推測和假設④正解猜想和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
bbba
▲3.制訂探究方案①針對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條件,確定相關實驗原理,列出探究實驗所使用的相關材料、儀器、設備等,設計相關實驗方案,陣出相關裝置圖②分析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對所研究問題中的各種變量進行確認與分類,應用控制變量方法來設計實驗③將變量轉化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現象和方法(行為),說明在實驗中如何測量一個變量,說明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做”④理解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cccb
▲4.獲取事實與證據①能從多種信息源中選擇有關信息②能使用基本工具和儀器(刻度尺、量筒、天平、溫度計、顯微鏡、電流表、電壓表、普及型天文望遠鏡等)進行安全操作③依據某一屬性(或規則)進行有計劃的觀察;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進行一系列比較和測量;能針對變量的性質,采取合適的測量策略④會記錄和處理觀察、測量的結果⑤理解實驗對科學探究的作用
bbbbb
▲5.解釋、檢驗與評價①將證據與科學知識建立聯系,得出基本符合證據的解釋②區別與預測結果不一致的現象,并作出簡單的解釋③對探究過程和證據獲得方式、方法、過程作出合適評價,能說明反常結果和證據的不可靠,或解釋證據是否充分支持結論④對觀察和測量的精確性作出評價,能提出增加證據可靠性或獲得進一步證據的相關探究的具體改進建議⑤理解科學探究需要運用科學原理、模型和理論
bbccb
▲6.表達與交流①運用語言、文字、圖表、模型、公式等方式表述探究的過程和結果②理解表達和交流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cb
(二)生命科學
主題1
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一)觀察多種多樣的生物
▲觀察生物①結合常見生物的形態與生活習性,識別常見的生物與非生物②使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生物③說出細菌、真菌、藻類、苔蘚、蕨類的主要特點④列舉有代表性的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主要特點
 abaa
(二)
構成生物體的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
▲1.細胞的結構①學會制作簡單的臨時裝片,繪制簡單的生物圖②知道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③運用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知識解釋某些生命現象
 bac
▲2.細胞與生命活動①知道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②說明細胞的分裂的特點及其意義③說明細胞的分化的特點及其意義
 aaa
▲3.組織、器官和系統①知道組織是如何形成的,說出動、植物的主要組織②描述器官、系統的組成
 aa
(三)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和生物圈
▲1.生物的分類①說出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分類等級②識別分類的依據
 aa
▲2.生物與環境①識別常見的生物種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②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ab
▲3.生態系統①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結構及功能②應用生態系統的相關概念解釋生產、生活實際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bc
▲生物圈①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②感知各種生命系統都是復雜的開放系統,生命系統的構成具有層次性
 aa
主題2
生物體內物質與能量的轉換
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一)綠色植物的物質與能量的轉換
▲1.無機鹽和水對植物生長的作用①看圖指認綠色植物根、莖、葉的結構②知道缺失氮、磷、鉀等礦物質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③說出植物體對無機鹽的吸收、運輸過程④說出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過程
aaaa
▲2.綠色植物的物質與能量的轉換①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產物及簡要過程②認識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及其重要意義③描述呼吸作用過程中的物質和能量轉化及其重要意義④說明農業生產(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種子處理等)中的物質和能量的轉換原理
 abab
(二)人體的物質與能量的轉換
▲1.人體的消化①描述消化系統的結構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②列舉消化酶在人體消化過程中的作用③說明酶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aab
▲2.人體的呼吸①描述人體呼吸時氣體交換的場所和過程②知道呼吸作用為人體內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aa
▲3.人體的血液和循環①描述人體心臟、血管的結構以及血液循環②說出血液的主要組成及其功能③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④描述人體ABO血型系統與輸血
 aaaa
▲4.尿的生成和排出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結構及尿的生成和排出的過程
 a
▲5.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概述人體生命活動中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及特點
 b
主題3
生命活動的調節
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生命活動的調節
▲1.植物的感應性①列舉植物的感應性現象②知道植物生長素的作用
 aa
▲2.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①說出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②說出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說出反射弧的組成③列舉激素對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作用④以體溫調節為例,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aaab
主題4
生命的延續和進化
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一)細菌、真菌的繁殖
▲1.細菌、真菌的繁殖方式①舉例說出細菌、真菌的繁殖形式②了解細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aa
(二)植物的生殖與發育
▲1.植物的生殖方式①列舉綠色植物的生殖方式②知道嫁接、扦插等生殖方式在生產中的應用
 aa
▲2.植物的發育①識別花的結構②描述果實和種子的形成⑧知道種子萌發的過程和必要條件
 aaa
(二)人類的生殖與發育
▲1.人類的生殖①說出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②知道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的過程
 aa
▲2.人體的發育①說出人體發育各階段的生理特點②認識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③建立正確的性道德觀
 aac
▲3.動物的生殖與發育①列舉動物的生殖方式②知道動物克隆技術的進展
 aa
(三)
遺傳

進化
▲1.遺傳與變異①識別遺傳與變異的現象②說出遺傳物質的作用③描述DNA、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④列舉常見遺傳性疾病⑤列舉遺傳與變異在育種方面的應用
 aaaaa
▲2.生物的進化①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②列舉生物進化現象③說出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觀點
 aaa
主題5
人、健康與環境
單元
考試內容
考試要求
(一)
人體
保健
▲1.人類的健康①知道健康的概念②識別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③識別計劃免疫和人工免疫④說出營養素的作用⑤建立平衡膳食的觀點⑥通過了解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aaacc
▲2.人類常見疾病知道引起冠心病、腫瘤、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預防措施
 a
(二)
健康

環境
▲1.傳染病
 
①知道常見傳染病的特點②列舉常見傳染病③說明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aab
▲2.防護與急救①知道環境毒物和防毒的措施②列舉觸電、溺水、異物堵塞氣管、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方法③知道安全用藥的常識
 aaa
(三)
人類

生態
環境
▲1.人口問題①了解自然環境的人口承載量②說明人口過度增長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嚴重后果
 ab
▲2.生態平衡理解生態平衡(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現象和意義
 b
▲3.保護生物多樣性列舉我國生物保護與自然保護的意義和措施
 a
(三)物質科學
主題1
常見的物質
單元




考試要求
(一)物質的性質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①描述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②區別物質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ab
▲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①識別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②舉例說明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力等)能影響物質的性質
ab
3.物質的密度①知道物體有質量②概述物質密度的含義③概述密度所反映的物質屬性④應用ρ=m/v進行簡單的計算⑤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測定固體或液體的密度
abbcb
▲4.熔化和凝固①識別熔化和凝固②繪制晶體熔化圖線③描繪晶體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的特點④知道熔化和凝固過程伴隨吸熱與放熱
abaa
▲5.汽化和液化①知道蒸發、沸騰的概念②知道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和蒸發的致冷作用③描述液體沸騰過程中的特點④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方法⑤能用物質粒子模型簡要解釋汽化和液化現象
aaa
ac
▲6.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解度①區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②列舉影響物質溶解性的一些因素③說出物質的溶解度的含義(不要求溶解度的計算)
baa
(二)水
▲1.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①知道水電解后的產物,描述水的組成②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水能電解、水與氧化物的反應等)③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劑,并能列舉其他常見的溶劑
aaa
▲2.
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①說出溶液的組成②說明溶液的特點③區別溶液、懸濁液和乳濁液
abb
▲3.溶質的質量分數①說明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②應用“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進行簡單計算③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說明有關配制方案、步驟與操作方法  
bcb
▲4.水污染①關注水體污染及防治②列舉吸附、沉淀、過濾、蒸餾等凈化水的常用方法③樹立水是生命之源的觀點④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增強防止水污染的責任感
bacc
(三)空氣
▲1.空氣的主要成分①知道大氣壓的概念②說出空氣的主要成分③舉例說明空氣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aab
▲2.大氣壓①列舉驗證大氣壓存在的方法②知道標準大氣壓的值③知道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aaa
▲3.氧氣、二氧化碳
①概述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②說明氧氣的實驗室制備及檢驗方法③說明氧氣的用途及與其性質的關系④概述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⑤說明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備及檢驗方法⑥說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及與其性質的關系
bbbbbb
▲4.臭氧層、溫室效應①描述大氣層中臭氧層的作用
②說明溫室效應的成因
③關注溫室效應的利弊
abb
▲5.空氣污染①列舉空氣中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②列舉防治空氣污染的方法③列舉空氣質量指數的主要內容
aaa
(四)金屬
▲1.金屬和非金屬
①區別金屬與非金屬②列舉金屬和非金屬的主要性質差異(如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金屬光澤等)
aa
▲2.金屬活動性順序①概述金屬與酸、金屬與鹽反應的條件
②比較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③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說明某些現象
bbb
▲3.金屬的防腐①列舉金屬腐蝕條件②列舉防止金屬腐蝕的常用方法
aa
▲4.廢棄金屬對環境的影響①知道廢棄金屬對環境的影響
②知道回收廢棄金屬的意義
aa
▲5.金屬材料的發展列舉改善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a
(五)常見的化合物
▲1.單質和化合物①知道單質的概念
②知道典型金屬(鎂、鐵等)和非金屬(碳、硫、磷、氫氣等)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及產物③知道化合物的概念④區別單質和化合物⑤認識常見的化合物
aaabb
▲2.酸和堿①概述常見酸和堿的主要性質②說出常見的酸、堿的用途與對人類的影響③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性④認識酸和堿反應的實質,舉例說明酸堿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⑤說出酸、堿使用的注意事項
babba
▲3.重要的鹽概述一些常見的鹽(如食鹽、純堿、碳酸鈣等)的主要性質及用途
b
(六)常見的有機物
▲有機物①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②辨認無機物和有機物③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質等對生命活動具有重大意義④知道天然氣、石油、煤等物質在生活中的意義、使用情況,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aaaa
主題2
物質的結構
單元




考試要求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
▲1.
構成物質的微粒
說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a
▲2.原子的組成①說出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②說出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aa
▲3.原子結構模型的發展過程①知道人類對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②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
aa
(二)元素
▲1.物質由元素組成①指認具體物質的元素組成②列舉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
aa
▲2.元素符號①認識常見元素的符號(H、O、C、N、S、P、Cl、I、Si、Na、Fe、Cu、Ca、Ag、Al、K),查閱元素符號②說明元素符號所表示的含義③列舉金屬、非金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
bba
▲3.元素的化合價①知道一些常見元素的化合價②運用化合價寫出簡單的化學式③根據化學式推斷元素的化合價
bbb
(三)物質的分類
▲1.純凈物和混合物①區別純凈物與混合物
②說明混合物分離的主要方法(過濾、蒸發)及操作要點
③說明粗鹽提純的過程
bbb
▲2.化學式①認識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②解釋化學式所表示的含義
③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元素的質量比④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bbcc
▲3.物質的分類①根據物質的組成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
②指認具體物質的類別
ca
▲4.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①知道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②查閱相對原子質量③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abb
主題3
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
單元




考試要求
(一)常見的化學反

▲1.氧化性和還原性①舉例說出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②說明氧氣具有氧化性③說明氫氣和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abb
▲2.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①知道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的特點②辨認具體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aa
▲3.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知道在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能量變化
a
▲4.燃燒和緩慢氧化①舉例說出緩慢氧化現象②列舉劇烈氧化的現象③知道可燃物燃燒的條件④描述常用的滅火方法及原理⑤列舉火災自救的一般方法
aaaaa
▲5.催化劑①知道催化劑的概念②知道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aa
▲6.質量守恒定律①描述質量守恒定律②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釋質量守恒定律③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常見的現象
abc
▲7.化學方程式①知道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②正確表述常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③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生成物和反應物之間的計算
abc
(二)機械運動和力
▲1.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①描述參照物的概念②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aa
▲2.速度①描述勻速直線運動②知道速度的概念③知道速度的單位④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aaac
▲3.力①概述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②知道力的單位③表述力的作用效果④說明重力的概念⑤知道重力的方向⑥應用公式G=mg進行有關計算⑦說明摩擦力的概念⑧說明增大摩擦力和減小摩擦的方法⑨知道彈力的概念⑩應用力的知識解釋相關現象
babbacbbac
▲4.力的測量及圖示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②描述力的三要素③能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的三要素
bab
▲5.二力平衡①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②說明二力平衡的條件③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現象④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運動變化的原因
bbcc
▲6.牛頓第一定律①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②概述慣性的概念③用慣性解釋有關常見現象
abb
▲7.壓強
①概述壓強的概念②辨認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③直接用壓強公式或公式變形進行簡單計算
bab
▲8.液體壓強
①感受液體壓強的存在②知道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深度的定性關系③知道液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系④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定性關系解釋有關的現象
aaab
▲9.浮力
①知道浮力的概念②描述阿基米德原理③認識物體浮沉條件④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
aabb
(三)電和磁
▲1.電荷、電路①知道摩擦起電現象②描述電荷間的相互作用③識別電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號④知道電路的基本組成⑤辨認通路、開路和短路
⑥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⑦能根據具體要求繪制簡單的電路圖
aaaaaab
▲2.電流、電流表①描述電流的概念②知道電流的單位③識別電流表④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⑤使用試觸法選擇合適的量程
aaabb
▲3.電壓、電壓表①描述電壓的概念②知道電壓的單位③識別電壓表④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
aaab
▲4.電阻①描述電阻的概念②知道電阻的單位③說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長度、橫截面、材料、溫度)④描述電阻大小跟長度、橫截面積的定性關系⑤知道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阻的原因⑥使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電阻
aaaaab
▲5.歐姆定律①解釋歐姆定律的內容和數學表達式②應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電學問題(不超過兩個電阻的電路)
bc
▲6.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①說明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原理②繪制伏安法測電阻的電路圖③應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的電阻④收集和整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bbcb
▲7.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①概述串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特點②概述并聯電路的電流和電壓的特點
bb
▲8.磁場①知道磁性概念②描述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③能根據磁感線識別磁體的極性④繪制條形磁鐵、蹄性磁鐵周圍的磁感線⑤繪制通電直導線、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感線⑥描述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及磁場的分布規律⑦描述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磁場及磁場的分布規律⑧知道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與磁場方向、電流方向有關⑨概述電磁鐵的特點及作用
aaabbaaab
▲9.電磁感應現象①描述電磁感應現象②說明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③知道感應電流方向跟磁場方向和導體運動方向有關
aba
▲10.家庭電路①列舉常用電器(如電燈、電扇、電熱器、電吹風、電飯煲等)②描述家庭電路的組成③使用測電筆辨認火線和零線④舉例說出安全用電的常識⑤說出電能表及熔斷器(保險絲)的作用⑥樹立安全用電的意識
aabaac
▲11.電磁知識在技術中的應用①舉例說出電磁知識在技術中的應用②列舉電磁學在發展中的典型事例
③認識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對社會發展的作用④列舉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動中的電現象⑤根據具體要求繪制簡單的電磁控制電路
aabab
(四)波
▲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現象①知道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②舉例說出光的反射現象③描述光的反射定理④辨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⑤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⑥舉例說出光的折射現象⑦描述光的折射規律⑧用光的反射定理和折射規律解釋簡單的現象
aaaaaaab
▲2.人眼球的作用①知道人眼球對光的作用相當與凸透鏡②認識凸透鏡成像規律③應用凸透鏡成像規律解釋人眼球的成像特點③描述近視眼、遠視眼的成因④樹立保護視力和用眼衛生的意識
abcac
(五)元素的循環和物質的轉化
▲1.自然界中的碳循環、氧循環①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環的主要途徑②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的主要途徑
aa
▲2.物質間的相互轉化①說明金屬、金屬氧化物、堿之間的轉化關系②說明非金屬、非金屬氧化物、酸之間的轉化關系
bb
主題4
能量及其轉化
單元




考試要求
能量轉化與守恒能量轉化與守恒
▲1.能的多種形式列舉能的多種形式(機械能、內能、電磁能、化學能、核能)
a
▲2.機械能①識別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②知道動能大小跟質量、速度的定性關系③知道重力勢能大小跟質量、舉高高度的定性關系④知道彈性勢能大小跟彈性形變的定性關系⑤舉例說出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⑥描述機械能守恒的含義⑦利用機械能守恒解釋簡單的現象
aaaaaab
▲3.機械功①理解功的概念②知道功的單位③運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bac
▲4.杠桿①指認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等②繪制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圖示③概述杠桿的平衡條件④應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⑤指認人體中的桿桿
abbca
▲5.滑輪①知道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②知道滑輪組的特點(限于兩個滑輪的滑輪組)③使用滑輪組(限于兩個滑輪的滑輪組)解決簡單的問題
aab
▲6.功率①說明功率的概念②知道功率的單位③運用功率公式進行簡單計算④從能的轉化來說明功率
bacb
▲7.內能
①知道克服摩擦做功與物體內能改變的關系②知道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內能的兩種途徑③知道在熱傳遞過程中用熱量來量度內能的變化④舉例說出化學能和內能的轉化⑤說明生物體能量來源及其轉化
⑥說出汽油機的工作過程⑦知道汽油機的能量轉化
aaaabaa
▲8.電功①概述電功的概念②知道電功的單位③列舉決定電功大小的因素④知道用電器消耗的電能可以用電功來量度⑤應用電功的公式計算用電器消耗的電能⑥根據電能表讀數的變化估算消耗的電能
baaacb
▲9.電功率
①概述電功率的概念②知道電功率的單位③應用電功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④知道額定功率的概念⑤從說明書或銘牌上識別用電器的額定功率
bacaa
▲10.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①說明伏安法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原理②繪制實驗電路圖③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④收集和整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bbbb
▲11.電流的熱效應①知道電流具有熱效應②概述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因素實驗原理和涉及的科學方法③說出焦耳定律內容和數學表達式④應用焦耳定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abac
▲12.核能的利用①知道裂變和鏈式反應②知道聚變和熱核反應③知道放射性及其應用④知道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的原理來工作的
aaaa
▲13.
能量轉化與守恒①舉例說出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②舉例說出能量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③知道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節能的關系④通過對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定律發現史的學習,領悟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aaac
(四)地球和宇宙
主題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單元




考試要求
(一)星空
▲1.陽歷和地球公轉①說出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②知道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
aa
▲2.月相識別朔、望、上弦、下弦的月相
a
(二)太陽系與星際航行
▲1.太陽和月球①描述太陽的概況(太陽的大小、溫度、外部大氣組成)②描述月球的概況(月球的大小、狀況、環形山)
aa
▲2.太陽活動與人類①列舉太陽活動的基本類型(太陽黑子、日珥)②列舉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響③舉例說出太陽是地球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最主要來源
aaa
▲3.太陽系識別八大行星
a
▲4.人類飛向太空的歷程①知道人類對月球和行星的探測②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
aa
(三)銀河系和宇宙
▲1.銀河系①描述銀河系的構成、大小②描述銀河系的形狀(正面觀和側面觀)③知道光年的意義
aaa
▲2.宇宙①知道宇宙是由大量的星系構成的
②知道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脹的、演化的③從宇宙的演化、恒星的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演化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④知道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展,樹立追求真理的精神
aacc
主題2
人類生存的地球
單元




考試要求
(一)地殼運動和地形變化
▲1.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描述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地殼、地幔和地核)
a
▲2.
地殼運動①知道地殼是變動的②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③關注人類如何提高防震減災能力④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aaba
▲3.板塊學說①知道板塊學說的要點②領悟假說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作用
ac
▲4.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①知道流水、風、冰川等是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②知道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的特點
aa
(二)地球上的水體
▲1.水體的分類知道水體的分類
a
▲2.水循環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
a
▲3.水資源①知道我國水資源的分布②關注世界和我國淡水資源的嚴重危機
③列舉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
aba
四、題型示例
一、選擇題
【例1】你在使用鋼筆答題時,筆中墨水保持不變的量是(

A.密度
B.質量
C.重力
D.體積
答案:A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a。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密度、質量、重力等基本概念的辨認、識別。
【例2】用不同顏色的小球分別代表不同種原子,下列模型表示的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答案:D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b。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單質與化合物的區別,以及體驗模型的建立與表達能力。
【例3】2015年2月,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綠葉海天牛”的動物在攝取藻類后,能夠將藻類某一細胞結構置于自己的細胞內,從而使自身也能進行光合作用。該細胞結構是(
)
A.
細胞壁
B.細胞膜
C.液泡
D.葉綠體
答案:D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b。
本題以科學新發現為問題情境,考查學生對植物細胞主要結構及其功能的認識狀況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
【例4】構建思維導圖是整理知識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某同學復習光學知識時構建的思維導圖,圖中Ⅰ處可補充的現象是(

A.鏡子中優秀的自己
B.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C.陽光下綠樹的影子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魚”
答案:C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a。
本題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命題。一方面,考查學生對光學知識的理解水平、讀圖能力和分類、歸納等思維方法;另一方面,試題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整理與歸納,自主構建知識網絡,促進學生思維有序發展。試題命制富有新意,測量目標準確,立意深遠。
【例5】為了驗證玻璃在加熱燒紅時也能導電,同學們利用白熾燈、燈絲已斷的燈泡玻璃芯、酒精燈、插頭、導線若干,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答案:C
本題屬較難題,考試要求為b。
本題以絕緣體與導體相對性實驗為載體,考查學生在實驗設計中從不同的角度或方法進行比較和測量的能力。
【例6】今天是2014年6月14日(農歷五月十七),月球位置大致在圖中的(

A.1~2之間
B.3~4之間
C.5~6之間
D.7~8之間
答案:C
本題屬較難題,考試要求為b。
本題主要以某日太陽、地球、月球為問題情景,考查學生對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變動的認識,以及識圖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例7】科學家發現,燈塔水母是一種不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死亡”的生物,原因是它發育到性成熟階段后,又會回復到幼蟲。把它切開,甚至打碎,只要有完整的細胞,每個碎片都可以變成一只幼蟲。下列關于燈塔水母說法錯誤的是(

A.
它是多細胞生物
B.
其細胞具有很強的分化能力
C.
碎片變成幼蟲屬于有性生殖
D.
研究它有助于治療人體病變或壞死組織
答案:C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a。
細胞是認識生物最基礎且最重要的知識。本題利用燈塔水母設置新奇的試題情境,在題干中提供水母有關特點和習性,考查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分析處理信息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和綜合應用能力。試題的命制既避免有關細胞考查落入死記硬背的俗套,又體現了科學課程的價值觀和應用性。試題難度不大,立意深遠。
【例8】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元素。該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17,中子數為174,相對原子質量為291,元素名稱Ununseptium,符號Uus。請模仿甲,將該元素對應信息編寫到圖乙中相應位置,“①”處應填(

A.291
B.174
C.117
D.57
答案:C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a。
本題需要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關信息進行遷移。考查學生對原子序數、質子、電子以及相對原子質量及它們之間關系的認識。
【例9】如圖所示,是拍攝機動車闖紅燈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光控開關接收到紅燈發出的光會自動閉合,壓力開關受到機動車的壓力會閉合,攝像系統在電路接通時可自動拍攝違章車輛。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只要光控開關接收到紅光,攝像系統就會自動拍攝
B.只有光控開關和壓力開關都閉合時,攝像系統才會自動拍攝
C.
機動車只要駛過埋有壓力開關的路口,攝像系統就會自動拍攝
D.若將光控開關和壓力開關并聯,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答案:C
本題屬較難題,考試要求為c。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別電路圖并根據所給信息對電路狀態作出判斷的能力,以及對電磁繼電器原理的理解。
二、填空題
【例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人造心臟”中一個離心泵的功率相對較小,主要功能是
;另一個離心泵的功率相對較大,主要功能是
;肺靜脈中的血液直接流入哪個離心泵?

(2)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看,人造仿生血管屬于
層次的結構;
(3)培育人造
仿生血管時,必須先除去仿生血管可能會引起免疫反應的特性,然后才能進行血管移植。否則,人造仿生血管移植到患者體內后,患者血液中的
細胞受到仿生血管中的
物質刺激時會大量增殖分化,其中大多數分化成能分泌抗體的細胞,從而引發免疫排斥反應。
答案:(1)將血液泵送到肺部,完成肺循環
將血液泵送到全身各處,完成體循環
功率相對較大的離心泵
(2)器官
(3)B淋巴
抗原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1)a,a,a,(2)a
(3)a,a。
本題以“人造心臟”為素材,把知識融入學生看似陌生但又親近的情境中,考查血液循環、心臟結構、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免疫等最基本的核心知識。素材真實,形式新穎,提供的材料有助于考查學生的信息獲取、處理能力以及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第(3)小題是在教科書中免疫反應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對學生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相互關系的問題具有指導意義。
【例11】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個大的襄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構成的呢?用下列切蘿卜的模擬實驗可幫助理解:如圖,將一大蘿卜不斷等分,測量切塊的邊長,計算切塊的表面積并求和。
(1)通過“切塊表面積之和”這一數據的變化可以說明,由于許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積,從而提高
的效率。
(2)人體的消化系統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積的結構,該結構的名稱是

答案:(1)氣體交換(或呼吸)
(2)小腸絨毛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1)a,(2)b。
本題借助“切塊模擬實驗”,考查學生對肺、消化系統相關結構與功能知識的認識和運用模擬、類比等科學方法尋找規律及釋疑的能力。
【例12】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棉花糖機。取少量蔗糖置于側壁扎有幾排小孔的易拉罐內,閉合開關,電動機帶動易拉罐轉動,并用酒精燈對易拉罐底部進行加熱。
(1)加熱過程中,蔗糖顆粒變成液態糖漿,糖漿從易拉罐側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漿具有____繼續前進,遇冷變成絲狀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2)上述制取棉花糖的整個過程中,蔗糖發生的物態變化有____。
(3)該同學發現在操作過程中因無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導致不能調節易拉罐的轉速,從而影響糖漿變成糖絮的效果。請你針對電路裝置提出一條可行的改進措施: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慣性(或動能)
(2)熔化和凝固
(3)在電路中串聯一個滑動變阻器或把電源更換為可變電源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1)a,(2)a,(3)b。
本題以街頭常見的棉花糖機的原理為載體,考查學生慣性、物態變化和電路圖等知識點并考查學生基于原有裝置加以適當改進與創新的能力。
【例13】課外某同學與老師繼續探究鐵粉和硫粉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應的實驗:他們各自取一定量的鐵粉和硫粉均勻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網上,在其中插入燒紅的玻璃棒,反應立即發生。拿掉玻璃棒后,反應繼續劇烈進行,反應過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氣味的氣體x產生。反應結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體。老師得到的黑色固體不會被磁鐵吸引,而該同學的卻會被磁鐵吸引。
(1)鐵和硫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2)氣體x的化學式為

(3)對比老師的實驗結果,該同學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體可能是有剩余的鐵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鐵。他想驗證是否有鐵剩余。
老師啟發他:硫化亞鐵能與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硫酸反應,產生硫化氫氣體,該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于是,他認為正確連接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并進行實驗,如果a處有水壓出,就能驗證有鐵剩余。
①該同學依次連接各裝置的導管口:e→______→b→a。(填“c→d”或“d→c”)
②老師指出設計不夠合理,不能就此驗正猜想。請你幫該同學說出不夠合理的原因:

答案:(1)放熱
(2)SO2
(3)①c→d
②反應前裝置中有空氣存在
本題屬較難題,考試要求為(1)a,(2)①c,②c。
本題在考查學生對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質量守恒定律理解的同時,著重考查實驗儀器的連接、根據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對探究過程和證據進行分析評價的能力。
【例14】如圖為某同學在科技節中制作的“杠桿力臂演示儀”和“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演示儀”。
(1)如圖甲(杠桿自身質量和摩擦忽略不計,固定裝置未畫出),O為支點,OA=OD=3OB=0.6米,CD=0.2米。在做背景的白紙上作有以O為圓心、半徑為0.2米的圓。在A點掛5牛頓的重物G,要使杠桿水平平衡,則作用在B點豎直向下的力FB應為
牛。撤去FB后,按圖示方向分別施加FC、FD兩個力,且每次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FC、FD的大小關系為

(2)如圖乙,在注射器A、B處分別扎一個等大的小孔,插入兩根相同規格的硬質塑料管(連接處密封),并在管上分別系一個未充氣的同規格氣球(連接處不漏氣)。先慢慢往外拉活塞,使注射器充滿空氣。接著快速向內推動活塞,在此過程中可觀察到A、B兩孔處氣球的鼓起情況是
(選填“A孔處氣球大”、“B孔處氣球大”或“兩個氣球一樣大”)。
答案:(1)15
相等(或Fc=FD)
(2)B孔處氣球大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1)b,b
(2)b。
本題以科技節中制作的“杠桿力臂演示儀”和“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演示儀”為情境,考查杠桿平衡條件和氣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等知識的實際應用。同時,又在學生讀圖獲取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作答過程中,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體現了“建模”思想,并對教學中自制實驗教具具有指導意義。
【例15】甲車兩側遠光燈的規格均為“12V
60W”,供電的蓄電池電壓為12V,最大容量為60Ah。某天晚上,該車熄火時忘記關閉遠光燈,則車上蓄電池最多能供兩個遠光燈正常工作
h.由于蓄電池的電能耗盡,甲車無法啟動,需要借用乙車的蓄電池“搭電”啟動,如圖所示。“搭電”時,先用電線將甲車蓄電池的正極與乙車蓄電池的
極相連,再將另兩個電極用電線連通(如果誤接,蓄電池會被短路)。
答案:6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c,a。
學以致用是學習科學的魅力所在。本題以生活中的兩輛車“搭電”現象和常見的單位“Ah”,考查學生電能的計算、電源短路等知識遷移能力。試題形式新穎,可使學生在解答過程中感受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增長生活技能;同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系,并引起學生對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問題的關注。
三、實驗探究題
【例16】某同學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跟斜面傾斜度的關系”,進行了實驗,步驟如下:①
用雙面膠將一個200克的鉤碼固定在1米長的塑料直尺的中間,將直尺的一頭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圖甲所示;②
緩緩抬起右端,讓直尺與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夾角,如圖乙所示;③
繼續抬高右端,增大直尺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如圖丙所示。
(1)該實驗中,該同學是通過
來判斷物體對斜面壓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尺子形變程度
(2)斜面上的物體對斜面的壓力隨斜面傾斜程度的增大減小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1)c,(2)b。
本是主要考查學生根據實驗原理將變量轉化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和現象的能力,并能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能力。
【例17】科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往往隱含著科學道理,學習科學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
【生活發現】①自行車在烈日暴曬,車胎容易發生爆炸。
②壓縮一段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發現越壓縮越封閉。
【提出問題】一定質量的氣體產生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建立假設】假設一,一定質量的氣體產生的壓強可能與氣體的溫度有關;
假設二,一定質量的氣體產生的壓強可能與氣體的
有關。
【實驗檢驗】為驗證假設一,進行如下操作。
步驟一,取一根長約為1米一端封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細玻璃管,在室溫(20℃)下用水銀封閉一端空氣住,將玻璃管豎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標出水銀下表面的位置如圖所示。步驟二,將空氣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銀柱不在上升后,往玻璃管內注入水銀直到
為止。
步驟三,將空氣柱浸入80℃的水中,重復實驗。
【現象描述】空氣柱的溫度越高,上方的水銀柱也越長。
【得出結論】

【評價交流】科學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實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為依據,請為猜想“氣體產生的壓強還可能與氣體的質量有關”,例舉一事實作為依據

答案:【建立假設】體積(或密度)
【實驗檢驗】水銀柱下表面回到標記處
【得出結論】一定質量的氣體,溫度越高,產生的壓強越大
【評價交流】籃球內氣體充得越多越難被壓扁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b,c,b,b。
本題以探究影響部分氣體壓強大小的因素為情境,考查學生針對具體的問題根據所學知識提出假設的能力,考查學生在一琮的實驗要求下具體的操作性定義,考查學生根據實驗事實作出符合證據的解釋和說明“氣體產生的壓強還可能與氣體的質量有關”的具體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征與屬性的能力。
【例18】某同學觀察到,長在向陽處的蒲公英,葉片較大,葉緣(即葉片的邊緣)缺刻(即葉片邊緣上的陷陷)小;長在蔭蔽處的蒲公英,葉片較小,葉緣缺刻大。小敏猜想:蒲公英的葉型可能與陽光照射有關。他設計了下面的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步驟】①選取一根長在向陽處且生長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裝有濕沙土的花盆中催芽;②發芽后。分別移栽到裝有沃土的6個花盆中,分為A、B兩組,每組3盆;③A組花盆放在向陽處,B組花盆放在蔭蔽處,正常管理一段時間后,觀察結果。
【預測實驗結果】如果蒲公英的葉型只與陽光照射有關,那么該同學的實驗結果應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與討論】小紅認為小敏的實驗設計不夠嚴密,還應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時進行實驗。
答案:【預測實驗結果】A組長出的葉片較大,葉緣缺刻小;B組長出的葉片較小,葉緣缺刻大
【交流與討論】長在蔭蔽處且生長良好的蒲公英的根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b,c。
本題以“探究蒲公英的葉形”為背景,主要考查學生對探究的指向和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進行猜測的能力,對探究過程和證據獲得方式、方法作出合適評價的能力。
【例19】某同學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后,知道鉀、鈣、鈉金屬活動性特別強,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他想鎂緊排在鈉后面,它是否也能與水反應呢
【提出問題】鎂是否能與水反應
【實驗探究】在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鎂條,用酚酞指示劑。實驗過程和現象如圖。
【反思與總結】
(1)小明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小明發現B試管放置空氣中一會兒溶液的紅色會褪色,這說明溶液的堿性減弱了。于是他大膽作出了一個猜想并設計了驗證方案:
猜想
驗證方案
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從而導致從溶液堿性的減弱。
將腿色后的溶液
,如果溶液變紅,說明小明的猜想正確。
小明通過實驗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3)一段時間后,小明觀察到鎂條在熱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中無現象,但當他想到買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時,便有了解釋。他的解釋是

答案:(1)鎂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反應
(2)加熱
(3)鎂條表面覆蓋了難溶于水的氫氧化鎂使反應終止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1)b,(2)c,(3)b。
本題較全面地考查學生分析現象得出結論、設計實驗、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驗現象等能力。
【例20】過量使用化肥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體富營養化中的作用,某科學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課題研究。
【課題名稱】比較金魚藻和水葫蘆對富營養化水體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
【實驗材料】大小合適的相同水箱、金魚藻、水葫蘆、富營養化河水、蒸餾水、檢測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關儀器和其他必需設備。
【研究過程】取三個水箱,編號A、B、C,分別注入相同體積的富營養化河水,并在A、B中分別放入相同質量的金魚藻和水葫蘆。均置于適宜的環境中,定期測量各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
(1)在實驗過程中為防止水分蒸發引起的誤差,他們應該定期在每個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
。(填“蒸餾水”或“富營養化河水”)
(2)在收集事實證據時,該小組獲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實驗數據(單位為mg/L)。
水箱號
0天
10天
20天
30天
40天
A(放金魚藻)
2.91
2.87
2.65
2.04
1.86
B(放水葫蘆)
2.91
2.48
2.10
1.50
1.32
C(對照組)
2.91
2.90
2.90
2.89
2.90
【處理數據】在答題卷的坐標系中畫出A、B兩個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折線圖。
(3)根據以上實驗結果,該學習小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水葫蘆和金魚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元素,但
的吸收能力更強。
(4)近年來,由于富營養化污染,我市的很多河道都出現了水葫蘆瘋長,給河道環境及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任水葫蘆在河道里自生自滅,你認為能否降低河道水體的富營養化污染?

答案:(1)蒸餾水
(2)如圖所示
(3)水葫蘆
(4)不能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1)b,(2)b,(3)b,(4)c。
本題是一個以水的富營養化為背景的實驗探究題,主要考查對水體富營養化原理的理解,同時考查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以及減小誤差的實驗思想。
【例21】對自然的認識是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物質全部來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紀,比利時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
樹種在裝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澆水。經過五年,再次稱重,柳樹質量已達80多千克,而泥土減少卻不到100克,如圖甲所示。
材料三:18世紀,英國普利斯特利通過如圖乙實驗發現,A鐘罩內的小鼠很快死亡,B鐘罩內的小鼠卻可活較長時間。
材料四:1864年,德國薩克斯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還能合成淀粉等物質.1897年,人們首次把綠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現象稱為光合作用。
(1)如果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成立,則海爾蒙特的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利斯特利實驗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今,依據碘能使淀粉變________色的特點,常通過檢測淀粉來判斷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為便于觀察,需進行如圖丙的實驗,當實驗結束取出小燒杯后,可觀察到酒精和葉片的顏色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土壤質量明顯減少
(2)綠色植物能夠為小鼠的呼吸提供氧氣
(3)藍
酒精呈綠色,葉片呈黃白色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1)c,(2)b,(3)b。
本題以光合作用的發現史為材料,考查學生基于探究實驗的邏輯推理能力,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真正的實踐動手細致觀察的技能,并從中領悟科學觀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認識觀。
四、解答題
【例22】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濕地對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還在濕地養殖魚、蝦、鴨,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如圖。
(1)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2)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濕地中,會發生什么及產生什么結果?請分析說明。
答案:(1)通氧氣(或“通空氣”)
(2)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的有機物;當它流過人工濕地時,經沙石、土壤、植物的吸附、過濾、沉淀,廢水中的不溶性有機物和毒物等可以被截留,使水質得到初步凈化;同時有機物被濕地中的微生物分解,氮、磷等營養元素被植物吸收利用,從而達到治理污水的效果。但是,人工濕地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污水地量超過濕地自身的調節限度,反而會造成人工濕地的破壞和污染。
本題屬容易題,考試要求為(1)b,(2)b。
本題主要以人工濕地對生活污水進行凈化處理為載體,考查學生對水的凈化認識以及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的理解,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例23】圖甲為玩具“跳跳桿”及組成部件(相關信息見下表)。桿內的彈簧可以自由伸縮,人站上踏板后彈簧受拉伸長,隨后收縮將人向上彈起,帶動跳跳桿一起向上運動。由于重力作用,人和跳跳桿在到達最高處后會下落,桿著地后,人繼續往下運動拉長彈簧,接著彈簧又收縮將人向上彈起,……所以人就和桿一起連續跳。
(1)人站在踏板彈簧向下伸長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的重力勢能減小
B.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
C.人的機械能守恒
(2)玩跳跳桿需要保持身體的平衡和動作的協調,這主要是
(選填“大腦”、“小腦”或“腦干”)的功能。
(3)如圖乙,質量為60kg、雙腳面積為0.04m2的同學在玩跳跳桿,當彈簧的長度為56cm時,踏板與他的雙腳完全接觸,此時彈簧的彈力通過踏板對腳的壓強是多少(踏板的重力忽略不計,彈簧的長度與所受拉力關系如圖丙)?
(4)上題中的同學在水平地面上連續跳了20次,桿每次上升的高度平均為0.2m,則彈簧克服桿本身重力做功
J(假設桿始終豎直),從能量利用角度分析,跳跳桿本身的重量應該

答案:(1)AB
(2)小腦
(3)當彈簧長度為56厘米時,彈簧的彈力F=800牛,受力面積S=0.04米2×2=0.08米2,P=F/S=800牛/0.08米2=1×104帕。答:踏板對腳的壓強是1×104帕。
(4)100
小一點(或輕一點)
本題屬稍難題,考試要求為(1)a,(2)a,(3)b,(4)c。
本題以學生比較熟悉的玩具“跳跳桿”為試題的考查知識背景,考查學生對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和舉高高度、彈性勢能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定性關系判別能力,以及利用機械能守恒解釋簡單的現象的判別能力,考查學生對神經系統的組成和主要功能的識別能力,考查學生直接運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的能力和運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的能力。
【例24】離渠邊不同距離處水流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相等嗎,小科想到順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與水流速度相等,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選一段流速穩定、寬為2m的水平水渠為實驗場地,如圖甲所示,在A1A2連線上,同一時間把11個乒乓球等間距地輕輕放入水中,并開始汁時,t=5s時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
離渠中心線距離r/m
0.1
0.20
0.40
0.60
0.80
1.00
乒乓球移動距離S/m
1.00
0.96
0.84
0.64
0.38
幾乎為0
水流速度/m·s-1
0.200
0.192
0.168
0.128
0.076
幾乎為0
(1)分析數據可以得出:離渠中心線距離r越大,水流速度v

(2)為了得出v與r的定量關系,小科根據上表數據繪制v一r2圖線如圖乙,據此圖可得到v與r
的關系式是v=

(3)圖丙是該段水渠的橫截面示意圖。假如上述結論同樣適用于水下,則實驗時圖丙中同一深度的B、C兩點處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B
PC。
(4)上《電流》一課時,老師常用水的流量和水流來類比電量和電流。理想水渠交叉點上,單位時間內流入的總水量等于流出的總水量,同理,在電路的某連接處,流人的電流總和等于流出的電流總和。圖丁是某實驗電路的一部分,電流表的示數為
A,若通過導線
ab電流為0.6A,請分析通過導線cd的電流大小及方向。
答案:(1)越小
(2)0.2-0.2r2
(3)小于
(4)0.46
由圖示電流可知,其量程為0~0.6A,分度值0.02安,示數為0.46安;如果ab中電流由a流向b,則Icd=0.6安+0.46安=1.06安,方向:從d到c;如果ab中電流由b流向a,則Icd=0.6安-0.46安=0.14安,方向:由c到d。
本題屬較難題,考試要求為(1)b,(2)c,(3)b,(4)b,c。
本題以“離渠邊不同距離處水流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相等嗎?”實驗探究課題為載體,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并聯電路電流的特點等知識的理解,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的能力,邏輯推理判斷能力,以及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
【例25】如圖所示為“無人機”(多功能飛行器),它具有四個旋翼,可通過無線電進行操控,其在拍攝調查、無人配送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
(1)起飛時,增大四個旋翼的轉速,使吹向下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的風量增加,無人機就會上升,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在空中飛行時,只要增加
側兩個旋翼的轉速,就能使無人機右側抬升,向左傾斜飛行。
(2)若該機在30秒內勻速豎直上升120米進行空中拍攝,則它飛行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3)該機一個旋翼的電動機額定功率為30瓦,額定電壓為15伏,電動機正常工作時,通過的電流為多少安
(4)該機所需的能量是由一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輸出電壓為15伏,容量為5000mA.h的電池提供。若電能的80%用于飛行,飛行時的實際功率為100瓦,則該機最多能飛行多少時間
答案:(1)相互的

(2)υ=s/t=120米/30米=4米/秒。
(3)I=P/U=30瓦/15伏=2安(4)電池儲存的能量:W=UIt=15伏×5安×3600秒=270000焦,W機=W×80%=270000焦×80%=2.16×105焦,t=
W機/P=2.16×105焦/100瓦=2160秒。
本題屬較難題,考試要求為(1)a,(2)c,(3)c,(4)c。
本題通過“無人機”的工作原理、電池容量、飛行時間的計算等,考查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聯系生活,關注科技熱點,體現STSE教育理念。第(4)小題引入“容量為5000毫安時”,有助于學生運用類比思維方法去解決問題,這種將知識技能與科學方法有機融合的命題方式,對今后的命題和教學具有積極意義。
【例26】如圖是一種簡易溫度計,當外界溫度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時,液體體積膨脹,引起液體密度變化,導致小球受到的浮力變化而運動。小球運動會引起懸掛于下端的鏈條長度發生變化,最終使小球重新懸浮在液體的某一深度,指針指示溫度值。(小球體積變化可忽略)
(1)該溫度計的刻度值自下而上變_____________。
(2)若該溫度計中小球的體積為3×10-5米3,20℃時容器內液體密度為0.8×103千克/米3
,則此時懸浮在液體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為多少牛?(g取10牛/千克)
(3)為了使該溫度計更精確,請提出一條改進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
(2)F浮=ρ液gV排=0.8×103千克/米3
×10牛/千克×3×10-5米3=0.24牛,此時懸浮在液體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為0.24牛。
(3)改用熱脹冷縮更明顯的液體;選用更細的金屬鏈條等(寫出一條即可)
本題屬于稍難題,考試要求為(1)b,(2)b,(3)c。
本題以簡易溫度計的原理和改進為問題情境,考查學生概述密度所反映的物質屬性的能力,考查學生認識物體浮沉條件和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是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的能力,考查學生對觀察和測量的精確性作出評價,能提出增加證據可靠性或獲得進一步證據的相關探究的具體改進建議的能力。
五、例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本卷計算中g取10牛/千克。
試卷Ⅰ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下列實驗需采用控制變量法的是(

A.伏安法測電阻
B.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C.研究晶體的熔化特點
D.研究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
2.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操作,其中屬于“對光”環節的是(

3.
某同學利用所學知識并結合下表信息,對太陽系中的行星運行周期進行了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行星
直徑(千米)
自轉周期(以地球上的“天”為單位)
公轉周期(以地球上的“年”為單位)
水星
4878
59
0.24
金星
12104
243
0.62
地球
12756
1
1
火星
6794
1.03
1.9
A.行星直徑越大,自轉周期越長
B.行星直徑越大,公轉周期越長
C.行星距離太陽越遠,自轉周期越

D.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公轉周期越

4.
在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某同學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該同學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

A.如圖甲,換用不同
種類的紙片做覆杯
實驗,紙片都不掉落
B.如圖乙,覆杯實驗
中將杯口朝向不同
方向,紙片均不掉落
C.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
D.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種動物的運動情況主要不是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6.下表是某指示劑在一定pH范圍內所顯示的顏色:
顏色





pH范圍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少量該指示劑的稀硫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出現的顏色變化可能是(

A.由紅變紫
B.由藍變綠
C.由綠變橙
D.由藍變紫
7.
某同學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適量經過稀釋的硫酸溶液。該實驗過程的操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操作與目的分析均正確的是(

A.甲中試劑瓶標簽正對手心,是為了防止手被腐蝕
B.乙中將滴管伸入試管內,是為了防止試劑滴落到試管外
C.丁中試劑瓶蓋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為了避免瓶中試劑受污染
D.戊中將水緩緩倒入濃硫酸并攪拌,是為了防止局部過熱引起酸液飛濺
8.
半潛船可用來運輸超大型貨物,空載時漂浮于于海面(如圖甲);裝載時需向船體水艙注水,船體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圖乙);待貨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時,排出水艙中的水,船體重力減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貨物裝載(如圖丙)。半潛船在甲、乙、丙三種狀態時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1、F2、F3,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F1>F3>F2
B.F2>F3>F1
C.F3>F1>F2
D.F3>F2>F1
9.
如圖是有關自然界中碳循環與能量流動的示意圖,對此有關
說法,錯誤的是(

A.碳循環伴隨著能量的流動
B.碳循環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關
C.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循環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流動不斷減少,是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光照
10.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常需經歷一個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如對酸的
認識就是如此。下列各項是不同時期對酸的認識,其中與我們現在
所學酸的定義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質
B.只有氫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D.與堿作用時失去原有性質的物質
11.如圖所示為一傾斜的平面鏡,當你走向平面鏡時,下列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鏡中的像變大
B.通過平面鏡觀察到的視野變大
C.鏡中的像將遠離你
D.像與你的連線與鏡面不垂直
12.
16.
表示氫原子,
表示氧原子,它們組成的分子發生了如圖所示的反應。關于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B.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沒有改變
C.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
D.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13.如圖是某品牌榨汁機。為保障安全,該榨汁機設置了雙重開關——電源開關S1和安全開關S2。當杯體倒扣在主機上時,
S2自動閉合,此時再閉合S1,電動機才能啟動,開始榨汁。下列電路圖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14.圖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一定量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產生的麥芽糖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若圖乙描述的反應過程中改變某一初始條件,則圖乙中e點(產生麥芽糖最大量)或d點(產生麥芽糖最大量時的最短時間)的位置會發生移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pH=a時,e點下移
B.淀粉量增加時,e點上移
C.溫度升高時,d點右移
D.酶的量減少時,d點右移
15.科學研究需要進行實驗,得到事實,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學習科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區分事實與推論。則關于表述:①在氣體擴散實驗中,抽去玻璃板后,紅棕色的NO2氣體進入到空氣中;②在液體擴散實驗中,紅墨水滴入熱水,熱水很快變紅;③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④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正確的是(

A.①②是事實,③④是推論
B.①②④是事實,③是推論
C.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D.③④是事實,①②是推論
試卷Ⅱ
二、填空題(本題有9小題,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
2014年11月26日,我國多地觀察到如圖所示的“火星合月”天文現象。
(1)從圖中月相判斷,這一天的農歷日期在這個月的
(填“初
七之前“或“二十三之后”)。
(2)圖中的白色圓點是火星,看上去比月球小的原因是

17.
甲圖是生活中常用的熱水瓶,當注入一定量的熱水后,立即蓋上軟木塞,有時軟木塞會跳起來,這一過程瓶內氣體通過___________改變了內能。乙圖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其中_________圖(選填符號)所示的沖程也發生同樣的能量變化。
18.
據估計,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體中“潛伏”有肺結核分枝桿菌,這些人可能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經檢測表明:這些“潛伏”的細菌并沒有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難道細菌對付抗生素還有其它策略?1944年,醫生比格發現,現有的抗生素只能消滅正在生長和繁殖的細菌。微生物學家路易斯進一步檢測到:一旦環境殘酷,如缺氧、營養缺乏、溫度不利生長等,每種細菌都能進入休眠狀態。我們可用下圖形象地解釋細菌對付抗生素的兩種策略。
閱讀上述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肺結核病患者,免疫學上稱之為
(選填“病原體”、“傳染源”或“易感人群”)。
(2)這些身體上“潛伏”肺結核分枝桿菌的人,一生都不表現出肺結核癥狀,其原因可能是

19.
用毛筆蘸取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畫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凈,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樣,一幅精美的竹片畫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過程中成為濃硫酸,使富含纖維素的竹片呈現黑色或褐色,在這個過程中竹片發生了
變化。
(2)直接用濃硫酸在竹片上畫花具有危險性,必須將濃硫酸進行稀釋。在實驗室把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
毫升的蒸餾水用于稀釋。
20.
肥胖可能會引發許多慢性疾病。某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用如圖所示的健身拉力器進行減肥鍛煉,配重由若干金屬塊(每塊質量為10kg)組成,鍛煉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配重的金屬塊數量。(桿重、繩重、摩擦均不計)
(1)拉力器上的滑輪均屬于
(選填“定”或“動”)滑輪。
(2)當他選擇6塊金屬塊時,把拉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向下拉動0.5米,若累積拉動100
次,則拉力所做的功相當于消耗脂肪___________克。(已知1克脂
肪在體內完全氧化約釋放37.5千焦的能量,假設脂肪氧化釋放
的能量10%用于拉力做功)
21.
在研究X物質的熔點實驗中,某同學每隔5分鐘正確讀數后,描點
得到如圖圖象。
(1)根據此圖,該同學得出結論:X物質    (選填“有”或“沒有”)
熔點。
(2)該同學通過查閱資料獲知X物質是晶體。則小吳實驗中的不當之處
是        

22.進行氧氣制取與性質檢驗的實驗。
(1)以過氧化氫溶液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
_______(選填序號)。
(2)實驗中,用裝有一定量水的集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瓶進行排水法收集氧氣,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那么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體積分數的最低值是多少呢?進一步展開探究。
第一組實驗:5只容積均為1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00毫升的集氣瓶,分別裝入一定體積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恰好把5只集氣瓶中的水排去。將帶火星的木條依次伸人5只集氣瓶中,記錄實驗現象。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組實驗。兩組實驗的數據和現象見下表。(已知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
①第一組實驗D瓶,集氣結束時氧氣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
②經計算,第二組實驗C瓶的氧氣體積分數為48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
65%,由此得出“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體積分數的最低值只能是48.
65%”的結論。對此結論和過程進行評價:_________________。
23.某種海鷗主要以各種貝類為食,包括螺旋貝、蛤蜊等。
摔下獵物高度(米)
摔碎外殼所需要的平均次數
3
40
5
20
10
8
15
7
當海鷗捕捉到貝類后,就飛到高處,然后摔下獵物,使
其外殼破碎。如果外殼沒有破碎,海鷗將重復上述行為。
右表列出了從不同高度摔碎螺旋貝外殼所需要的平均次數。
(1)在分類上,螺旋貝、蛤蜊與我們觀察過的蝸牛都屬
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
(2)在海鷗捕捉到獵物向上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化學能,這些化學能轉化為
以及熱能。
(3)作為捕食者,海鷗應該選擇哪種高度摔下獵物,捕食效率最高?

24.
某同學以化合價為縱坐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以物質類別為橫坐標繪制了右
圖,每種物質中都有一種元素的化合價與縱坐標的數值對
應,圖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
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60%,C、D、E、F均含有銅元素。請回答:
(1)寫出B和D反應得到C和水的化學方程式:

(2)列舉3種能與E反應得到F的物質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15空格,每空格3分,
共45分)
25.
腎上腺素和藥物“心得安”都可以影響心臟的活動,從而影
響動物的代謝水平。學習小組用腎上腺素和心得安進行了
如下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腎上腺素對小白鼠代謝水平(耗
氧量)的影響。
【實驗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腎上腺素、心得安、生理鹽
水、注射器、檢測耗氧量的裝置。
【實驗步驟】
①用生理鹽水配制一定濃度的腎上腺素和心得安藥劑;
②選取大小、生長狀況相同的小自鼠2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只,平均分為四組。A、B、C組小白鼠按如表所示注射等量藥劑(用“+”表示),而D組作為對照組應注射


③將每只小自鼠分別放人檢測耗氧量的裝置中,將裝置放在相同環境中。10分鐘后記錄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組的平均值,結果如右表。
【結果分析】
(1)為了直觀比較各組小白鼠的耗氧
量,小組同學用了甲、乙兩種不同的圖表來表示,你認為合理的是

(2)實驗表明,腎上腺素對動物代謝水平有促進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對腎上腺和
功能亢進的患者都有很好療效。
26.科學探究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思維。某興趣小組進行了金屬燃燒實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進行l、2實驗的目的是為研究鋁和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是否與氧氣的
有關。
(2)某同學分析2、3實驗后就得出了如下結論:不同金屬的活動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學認為這個結論不可靠,你認為他們的理由是

(3)在實驗1中,有同學用細針去刺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液態鋁外面的薄膜,觀察到里面的液態鋁依然沒有流出來。實驗后,同學們查閱資料獲知該薄膜是氧化鋁,其熔點明顯高于酒精燈火焰的溫度,由此推斷,刺破薄膜后液態鋁會迅速和
反應又會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態鋁不會流出來。
27.思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將實驗條件、過程在思維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如為了研究輕重不同的物體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學家曾做過下面的思想實驗。
將大小相同的金、鉛、木三個實心小球,分別同時放入三種密度不同的介質中(ρ介質1>ρ介質2>ρ介質3),觀察比較三個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圖所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過比較三個實心小球在同種介質的同一高度,由靜止同時釋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時所需的
得出。
(2)在上述實驗中,三個小球下落快慢的差異由大到小的介質依次是

(3)進一步推理可得:當三個小球在真空中時,它們下落快慢的差異將

28.
材料一: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學家科拉頓做了如下實驗:他將一
個能反映微小變化的電流表,通過導線與螺旋線圈串聯成閉合電路,
并將螺旋線圈和電流表分別放置在兩個相連的房間,如圖。他將一
個條形磁鐵插入螺旋線圈內,同時跑到另一個房間里,觀察電流表的
指針是否偏轉。進行多次實驗,他都沒有發現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
材料三: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用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
在磁場里切割磁感線的時候,發現導體中產生電流,從而實現了利用
磁場獲得電流的愿望。
(1)進行奧斯特實驗時,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分別用圖甲和乙
兩種方式放置一根導線。當導線通電時,小磁針發生明顯偏轉的

(選填“甲”或“乙”)。
(2)科拉頓、法拉第等物理學家相繼進行如材料所說的實驗研究,是基于
的科學猜想。
(3)科拉頓的實驗中,
(選填“已經”或“沒有”)滿足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要使他能觀察到電流表指針偏轉,請你提出一種改進方法:

29.
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礦質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達14種,需要量比較大的有氮、磷、鉀、鈣、鎂、硫、鐵等。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礦質元素和水分,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選用兩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過改變光照來調節蒸騰作用,然后測定水稻根系所處溶液中礦質元素含量的變化。
【提出假設】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礦質元素和水分。
【實驗設計】根據上述研究目的,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及記錄表如下:
實驗條件




水分蒸騰量
礦質元素含量變化
N元素
X
Y
……

較強的光照
m1
n
1

較弱的光照
m2
n
2
為了確保上述假設的普遍適用性,表中的X、Y等應為

【數據處理】要初步證實假設成立與否,實驗后對表中的數據應按下列
方式處理。
A.比較m1∶m2和n1∶n2兩個比值
B.比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較m1-m2和n1-n2的大小
【實驗結論】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礦質元素和水分。
【實驗反思】
本實驗采用改變光照來調節水分蒸騰量,但在實驗設計中,我們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通過改變水稻植株上的
來進行實驗。
四、解答題(本題有7小題,第30、31各題6分,第32、33、34、35題各8分,第36題11分,共55分)
30.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生活著狐、蛇、鷹等多種生物。請根據圖甲、圖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是該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
(選填“老虎”、“兔子”)。
(2)圖乙中的A、B、C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三類生物中的一類,A對應的生物類別是

(3)如果人類大量捕殺鷹,則短時間內數量一定減少的動物是

31.苯甲酸鈉(C7H5O2Na)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常溫下為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堿性。
(1)根據上述信息,寫出苯甲酸鈉的一種物理性質:

(2)苯甲酸鈉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3)我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批準了32種允許使用的食品防腐劑,同時規定了這些食品防腐劑的安全使用量與
使用范圍。但少數廠家違規使用食品防腐劑,影響了食品安全。下列是四位同學對待
食品的一些觀點,其中合理的有
。(可多選)
32.某品牌太陽能汽車如圖甲,通過安裝在車頂和前端的電池板收集太陽能;玻璃采用防太陽輻射的層壓玻璃制作而成,車身輕便靈活。
(1)若該車身的材料要求強度高且輕便,則圖乙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2)若該車質量是400千克,車上載有人和物品質量共為100千克,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2.0×10-2米2,該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多少?
(3)若該汽車以最大輸出功率P為800瓦在水平路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后再將功率減小到P1,并保持此功率做勻速直線運動。上述運動過程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丙,設運動過程中汽車所受阻力不變,則汽車受到的阻力是
牛,功率P1為多少?
33.
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圖為某同學繪制的鐵的化學性質網絡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可用 
 (填化學式)作還原劑;
(2)反應②導致每年有大量的鋼鐵銹蝕,為阻止該反應的發生,人們常采用在鋼鐵表面涂刷油漆或鍍上其它金屬等方法。這兩種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鋼鐵與 
 接觸;
(3)早在西漢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利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稱為“濕法煉銅”,即反應③,若用該方法制得銅16千克,理論上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硫酸銅溶液多少千克?
34.下表是國家對“飲酒駕車”和“醉酒駕車”的界定標準:
飲酒駕車
20毫克/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醉酒駕車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
白酒、紅酒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稱酒精,化學式為C2H5OH),飲酒后酒精可進入人體血液中。請回答下列問題:
(1)乙醇(C2H5OH)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C∶H∶O= 
 ;
(2)飲酒會使人的 
 系統過度興奮或麻痹抑制,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某人飲酒后駕車,被交警發現,經測定其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為93毫克,屬于 
 駕車;
(3)在治理酒后駕車中,酒精檢測儀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圖甲是酒精檢測儀,圖乙是檢測儀的簡化電路圖,R0為定值電阻,R為氣敏電阻,該電阻阻值與酒精氣體含量的關系如圖丙,如果圖乙中電流表示數越大,說明司機吹出的氣體中酒精含量就 
 。
35.
無風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鉆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鉆孔卻沒有水流出。無論晴朗的白天還是無風的夜晚,將竹子斜
剖開(如圖),發現竹子內的空心部分都沒有水。竹壁中有豐富的導
管,竹子的根系非常發達且有很強的吸水能力。
為什么無風的夜晚在竹壁上鉆孔會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
會出現這種現象?請根據以上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出解釋。
36.霾,主要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煙、塵等微粒懸浮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而形成的渾濁現象。PM10是指空氣中直徑等于和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根據目前的認識,機動車尾氣排放、煤炭燃燒和工業生產的燃燒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都是PM2.5的主要來源。它會對人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產生影響。
(1)圖甲是不同的霧霾顆粒物進入人體的不同部位的示意圖,PM10大部分能被阻擋在肺外;PM1顆粒進入血液后,吞噬細胞會對部分顆粒進行吞噬,這些保護性生理功能屬于
(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2)“三效催化轉換器”能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為無毒氣體。圖乙為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選填序號)。
A.該反應中原子發生重新組合
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該反應能將引起霧霾的NO2和CO氣體轉化為N2和CO2
(3)戴口罩是防止霧霾顆粒物進入人體的
一種有效措施,市場上口罩品種繁多。為
探究口罩的防護功能,某同學在三只如圖丙
所示瓶內裝少量激光打印粉,將A、B、
C三種口罩分別在瓶口系緊,外面覆蓋一
張餐巾紙,通過打氣筒打氣,使粉末飛揚。
實驗結果如圖丁,則防護功能最好的口罩


(4)將汽車由燃燒汽油、柴油等改為使用電力,是從源頭減少“霾”的重要措施。某款以磷酸鐵鋰電池為動力的電動汽車,其電池部分的技術參數如表所示。
電池類型
電池標準容量(安時)
充電電壓(伏)
充電時間(時)
磷酸鐵鋰
200
380
3.8
若給這款電動汽車充電,則充電機的正常輸出功率為多少?
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請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D
D
C
A
C
B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B
D
C
A
A
二、填空題(本題有9小題,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1)初七之前
(2)火星到地球的距離遠大于月球到地球的距離,觀察到的火星比月球小得多
17.
做功
B
18.(1)傳染源
(2)細菌處于休眠狀態(或該人免疫力強)
(3)給充足營養(或合適溫度;充足氧氣等合理答案均可)
19.(1)化學
(2)1860
20.
(1)定
(2)8
21.沒有
讀取數據時間間隔太長(或X物質的質量太小)
22.(1)A、E
(2)①52.6
②實驗中,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氧氣體積分數值是確定的,隨著實驗的精確度要求提高,可以越來越接近這一數值(合理給分)
23.(1)軟體
(2)10米
24.
(1)Cu(OH)2+H2SO4===CuSO4+2H2O
(2)C、H2、CO(或寫名稱)
三、實驗探究題(本題有5小題,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5.【實驗步驟】等量的生理鹽水
【結果分析】(1)甲
(2)甲狀腺
26.(1)濃度(純度、含量)
(2)只用鎂、鋁金屬做實驗,樣本種類太少或實驗中有氧氣濃度和金屬種類兩變量沒有控制(合理即可)
(3)氧氣
27.(1)時間
(2)介質1大于介質2大于介質3
(3)為零
28.(1)甲
(2)磁能產生電
(3)將電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9.不同的礦質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
A
葉片數目(葉面積)
四、解答題(本題有7小題,第30、31題各6分,第32、33、34、35題各8分,第36題11分,共55分)
30.
(1)兔子(2分)
(2)肉食性動物
(2分)
(3)昆蟲(2分)
31.(1)易溶于水(白色、固體)(2分)
(2)84:5
(2分)
(3)甲、丙(2分)
32.(1)碳纖維(2分)
(2)P=F/S=G/S=(400千克+100千克)×10牛/千克/(2.0×10-2米2)=2.5×105帕(4分)
(3)80(2分)
因為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F=f=80牛。據圖可知,υ=8米/秒,
P1=Fυ=80牛×8米/秒=640瓦。(3分)
33.(1)CO(或H2或C)(2分)
(2)氧氣和水(2分)
(3)設需要10%的硫酸銅溶液的質量為x克
Fe+CuSO4==
FeSO4+Cu
(1分)
160
64
10%x
16千克
160:64=10%x:16千克
(2分)
x=400千克
(1分)
34.(1)12∶3∶8
(2分)
(2)中樞神經(或神經)(2分)
醉酒(2分)
(3)越大(2分)
35.答題要點:①根的吸水能力;②水分的運輸;③水分主要通過蒸騰作用散失;④無風的夜晚與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弱的比較;⑤導管中水分的積累
5分答案:答出5點,且邏輯關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經導管運輸到葉,主要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水分散失快,因此導管水分積累少;而無風的夜晚,竹子蒸騰作用弱,水分散失慢,根吸收的水在導管中積累多。
4分答案:答出4點,且邏輯關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根吸收的水經導管運輸到葉,主要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水分散失快;而無風的夜晚,竹子蒸騰作用弱,水分散失慢。
3分答案:答出3點,且邏輯關系合理。
示例:竹子的根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水分散失快;而無風的夜晚,竹子蒸騰作用弱,水分散失慢。
2分答案:答出2點,且邏輯關系合理。
示例:竹子在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水分散失快;在無風的夜晚蒸騰作用弱,水分散失慢。
1分答案:答出1點。
示例:竹子在晴朗的白天蒸騰作用強,在無風的夜晚蒸騰作用弱。
36.(1)非特異性(2分)
(2)A、C(2分)
(3)C(2分)
(4)P=UI=200安時×380伏/3.8時=20000瓦(3分)
材料1:2011年3月,兩名醫生將美國心臟病人劉易斯的整個心臟摘除。然后為他安裝一個“人造心臟”。這種“人造心臟”主要是由兩個類似渦輪的新型離心泵組成,它工作時能保先身體內血液不停流動,完成血液手環。
材料2:2012年1月,英國研究人員成功培育出用于形成血管壁的平滑肌細胞,利用這些平滑肌細胞和從人體取出的細胞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批量“生產”人造仿生血管。人造仿生血管可用于心臟病、腎病等疾病的血管移植手術。
桿高(m)
自重(kg)
踏板數量(個)
單個踏板面積(m2)
彈簧數量(根)
適用范圍(kg)
1.10
2.5
左、右各1
0.004
1
30-100




第4題圖
A.水母向下噴水而上升
C.金魚因鰾充氣而上浮
B.魷魚向前噴水而后退
D.企鵝向后劃水而前進





第14題圖

濃硫酸
稀硫酸





氯化鈣
碳酸鈉
碳酸鈉
氯化鈣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稀硫酸
第8題圖
生產者
CO2
消費者
分解者
光能



第9題
第11題
第12題
A
B
C
D
M
電源
S1
S2
M
電源
S2
S1
M
電源
S1
S2
M
電源
S2
S1
杯體
主機
催化效率
pH
a
b
c
麥芽糖
e
d
t


第14題
第21題
+6
+5
+4
+3
+2
+1
0
單質
氧化物



物質類別
F
E
D
C
B
A
化合價
第27題圖
介質1
介質2
介質3











油膜
第29題圖
第30題圖
圖1


植物
昆蟲
食蟲鳥









A
B
C
生物類別
應關注食品中防腐劑類型,盡量少食用含安全性低的防腐劑的食品。
食品中防腐劑的含量肯定不高,可以忽略不計,盡可放心食用。


選擇食品時,應注意觀察食品的保質期,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有添加防腐劑的食品,不需要擔心食
品因微生物繁殖而引發的變質問題。


第7題圖
Fe2O3
Fe
Cu
H2=



第33題
(第35題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塘沽区| 九龙县| 永登县| 白玉县| 微博| 莱芜市| 涟源市| 乐至县| 宁明县| 泰宁县| 金华市| 南漳县| 黄骅市| 尼木县| 南乐县| 汉源县| 铁力市| 汝城县| 西藏| 兴化市| 蕲春县| 德保县| 中方县| 新化县| 濮阳市| 临泉县| 苏尼特右旗| 全州县| 庆云县| 土默特右旗| 兴隆县| 庄浪县| 上饶市| 庄浪县| 乌拉特后旗| 东乌| 丰城市| 隆子县| 北川|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