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35把握思維的奧妙一、考點解讀1、高考考點(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起源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的內容與形式(2)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能動性的特點意識能動性的表現(3)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變動1、P36:刪除“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這一說法。2、P38:“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改為“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耙庾R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改為“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3、P40:“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過程,又對生理過程有著能動的反作用”改為“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活動,又對生理活動有著能動的反作用”。增加一句“總之,意識具有能動性,它是對物質的能動的反映,又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br/>3考生記憶手冊(可單獨打?。?br/>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原創精品高考系列專題35把握思維的奧妙(記憶手冊)考點一:物質決定意識1、意識的起源: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⑴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一切物質都具有的反應特性是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生物的反應形式(刺激感應、感覺和心理)是人類意識產生的前提。⑵意識是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社會的產物。 2、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意識活動是通過人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動產生的。 3、意識的內容與形式:(1)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意識的內容來自于客觀存在,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而內容則是客觀的。(3)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客觀存在通過人的實踐活動作用于人腦,人腦才會形成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這才有了意識。 總之,從意識的起源看,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意識的生理基礎來看,它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人腦的機能;從意識的內容看,它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物質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歸納總結1: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方法論1、〖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2、〖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錯誤傾向〗:反對不從實際出發的主觀主義,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考點二:意識的能動作用1、意識能動性的特點:(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的時候,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比如預先制訂藍圖、目標和計劃,這點和動物的活動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動物的活動純粹是無目的的本能活動。(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并不是客觀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同時,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意識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也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P39“專家點評”:認識是無限性與有限性的統一)2、意識能動性的兩個表現:⑴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①人不僅能認識事物外部現象,還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人不僅能認識現在,還能追溯過去,預測未來。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⑵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是指通過實踐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過程,又對生理過程有著能動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歸納總結2: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及方法論1、〖原理〗(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不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以認識之物。(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②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2、〖方法論〗: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3、〖錯誤傾向〗:反對否認意識能動作用的形而上學觀點和片面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歸納總結3: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 (詳見:歸納1+歸納2)簡單概括如下: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它不僅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而且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考點三: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 1、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1)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2)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并不是否認發揮主觀能動性。它要求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3)要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的統歸納總結4: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1)〖原理內容〗:①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②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于人類。③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其他表述: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必要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2)〖方法論〗: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3)〖錯誤傾向〗:反對片面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否認規律的客觀性、盲目蠻干的唯心主義錯誤(唯意志主義);也要反對片面夸大規律的客觀性,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無所作為的機械唯物主義錯誤。 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1)是什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2)為什么?①哲學依據: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第二,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同時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這要求我們實事求是。②重要意義:第一,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要求,是我們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第二,這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本要求;第三,這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第四,這是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和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3)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①要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要求我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②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宿命論”思想。二、考情剖析高考命題大揭秘: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這個原理需要辯證地思考和應用,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一個是物質決定意識,一個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以及它的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試題演練】(2016年全國高考全國2卷23)《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一年春天,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時迷失了路。管仲說:“老馬之智可用也?!庇谑?,他們讓老馬在前面走,軍隊在后面跟著,果然順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老馬的識圖功能的客觀實在性取決于人的發現②正確認識老馬識途的功能是解決迷路問題的關鍵③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④老馬之“智”與人之“智”歸根到底都源于實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考點定位】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實踐的含義【名師點睛】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能動的改造世界,但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以世界的物質性的。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的,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袄像R識途”是管仲對老馬識途這功能的正確認識和利用。說明:本部分作了重大調整,不再按年份分三年高考兩年模擬一年原創的形式羅列試題,而是在這些試題的基礎上,精心地按考點分類整理成一個個考點金卷。也就是一個考點,集中歷年高考試題模擬題原創題測試。這樣對廣大師生的備考會有所幫助!2017年高考試題1.(2017年全國高考天津卷10)內蒙古興隆溝遺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體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豐富的紅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專家依據發現陶人的區域、供奉的房間以及服飾佩戴,確定這尊陶人的身份是紅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將其稱為“中華祖神”。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可以揭示歷史之謎B.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一個理想的事物C.人的認識受自身立場、觀點、方法等因素的制約D.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和主體差異性【答案】A【名師點睛】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動創造性表現在兩點:第一,人們不僅可以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還可以認識到事物的本質。第二,人們的認識不僅可以反應當前的現狀還可以預測未來對未來進行判斷。比如古詩“稻花香里說豐田,聽取蛙聲一片?!本褪钦f詩人通過現在情景的認識和預測來年的豐收。自覺選擇性是指意識對于客觀世界的反應是主動的、有選擇的。并不是客觀世界有什么就反應什么。只有當人們的實踐活動需要時,人們才會主動地去反應它2.(2017年全國高考江蘇卷25).20世紀80年代初,法國科學家首次用實驗證實了“量子糾纏”現象的存在??茖W家們設想,如果把“量子糾纏”原理用于通信,將極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為此,我國積極開展相關應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這表明A.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B.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C.客觀物質世界是科學精神和理念的外現D.人們可以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答案】D【名師點睛】要注意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有區別。認識世界是指人能夠認識客觀世界的現象、本質及規律,改造世界是指使客觀世界本身發生了某些方面的改變。當提到“認識世界”時,客觀世界沒有變化,當提到“改造世界”時,客觀世界有變化。2016年高考試題1.(2016年全國高考全國2卷23)《韓非子·說林上》記載:一年春天,管仲跟隨齊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時迷失了路。管仲說:“老馬之智可用也?!庇谑?,他們讓老馬在前面走,軍隊在后面跟著,果然順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老馬的識圖功能的客觀實在性取決于人的發現②正確認識老馬識途的功能是解決迷路問題的關鍵③用老馬找到返回的路體現了人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④老馬之“智”與人之“智”歸根到底都源于實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管仲之所以能夠利用老馬識途,找到返回的道路,是對老馬的功能具有正確的認識,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故②③符合題意;老馬識途的功能是客觀存在的,不取決于人的發現,故①說法錯誤;馬不能進行實踐活動,老馬識途是動物本能體現,故④說法錯誤。故選C。【考點定位】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實踐的含義【名師點睛】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能動的改造世界,但是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以世界的物質性的。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的,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袄像R識途”是管仲對老馬識途這功能的正確認識和利用。2.(2016年全國高考全國3卷23)中國舊體詩多以中原及周邊地區的生活為題材。進入近代,隨著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舊體詩出現了反映西方社會的內容,如“地冷宜親火,樓高可摘星”反映倫敦的陰冷氣候和城市風貌:“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給遠方親人帶來的喜悅。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①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②沒有被反映著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③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④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考點定位】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名師點睛】本題考查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注意人腦固然是產生意識的器官,但人腦并不能自行產生意識,這是因為僅有一個健全的人腦,如果不參加社會實踐,完全脫離物質世界,就不能產生意識。意識則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又有正確和錯誤(歪曲事實)之分,意識有會反作用于客觀存在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它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3.(2016年全國高考江蘇卷26)俗話說:“人閑百病生。”醫學研究表明,適度的緊張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襲。這說明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B.沒有人腦就不可能有人類意識的產生C.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控制作用D.物質是能夠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緊張”是一種心理反映,屬于意識范疇,“適度的緊張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這說明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控制作用,故C項說法正確;ABD的說法雖然沒有錯誤,但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故本題答案選擇C。【考點定位】意識的能動作用【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作用中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這一知識點,要注意意識對人體生理調節活動具有促進作用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正確的說法是正確的意識對人體生理調節活動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只能起阻礙作用。2015年高考真題1(2015年上海卷24)下列屬于意識能動性的有()A.人口結構變化、老齡化趨勢導致儲蓄、消費結構變化B.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理論推動農業基礎科學研究發展C.面臨低碳經濟的沖擊,全球資源、能源需求將趨于減少D.國際經濟秩序處于新的轉型期,全球經濟的復雜性上升【答案】B【考點定位】意識的能動性作用【名師點睛】對于意識這一知識點,注意理解以下幾個方面: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并不意味著有了人腦就一定有意識;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與客觀事物會完全一致,客觀世界中沒有的東西,意識能反映出來,恰恰說明了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一種能動的反映,不是照鏡子式的機械反映。物質的決定作用與意識的能動作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作用,不能認為物質和意識不可分割。前者是基礎、前提,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制約,是第二位的。2.(2015年課標卷Ⅰ21)安全生產是生產發展的底線。缺乏安全意識是最大的安全隱患,麻痹大意往往導致生產事故頻發,從哲學上看,安全意識之所以成為安全生產的關鍵,是因為()①人的意識決定了實踐發展的方向和進程②人的意識影響實踐發展的趨勢和結果③人的意識是促成實踐中的矛盾轉化的重要條件④人的意識不同,實踐結果的性質就會不同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中的“決定了”夸大了意識的作用,觀點錯誤,應該首先排除;排除①后,可以斷定正確答案在A、D之中。A、D兩項都包括②,說明此項一定正確,可以不做判斷;這樣,我們只需要區分③④兩項,人的意識不同,實踐結果往往不同,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殊途同歸”的可能性,因此④中內容不準確,③適合題意。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考點定位】意識的能動作用【名師點睛】本題屬于原因類試題,解答此類試題可用排除法,首先排除錯誤選項,然后排除說法正確但不構成原因的選項,即可得出適合題意的正確選項。在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上要正確理解,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但是決定作用和能動作用的地位是不同的,決定作用是首位的,如果夸大意識的能動作用,則會陷入唯心主義。3.(2015年福建卷34)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下列能正確反映意識產生的歷史演進順序的選項是①滴水穿石②根系沃土③敬德保民④犬吠非主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①→④→②→③【答案】A【考點定位】意識的產生【名師點晴】本題是傳導型試題,旨在考查學生調動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正確理解順序變化。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形成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由一切物質所具有的反應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再到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最終發展為人類的意識。4.(2015年重慶卷3)人類在享受機器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擔心某一天機器人會在智能上超越人類,就像科幻電影中所描繪的:人被機器人關在“動物園”中,供機器人觀賞。科幻電影表達的這種觀念否認了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B.證實了機器人具有主觀能動性C.說明了人類認識發展的無限性D.體現事物發展的辯證否定過程【答案】A【解析】意識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產物,更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意識一開始就是勞動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苹秒娪氨磉_的機器人會在智能上超越人類的觀念是錯誤的,認為機器人也會有意識,否認了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選A。B錯誤,機器人不具有主觀能動性;C和D與材料無關。【考點定位】本題主要是考查意識活動5.(2015年重慶卷4)科幻文學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寫發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寫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是描寫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科幻文學A.虛構的世界是現實世界發展的最高階段B.擴展了人類的想象力,體現了意識活動的創造性C.任意想象,不符合現實生活,是唯心主義的表現D.描寫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缺乏社會實踐基礎【答案】B【考點定位】本題主要是考查意識活動的特征【名師點晴】意識的能動性是最近幾年高考命題的熱點。首先要明確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這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關于這個考點,考生往往區分不清意識活動的幾個特征,同時對意識的內容的客觀性和形式的主觀性理解不清。意識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強調意識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是有一定的目標和計劃的;意識的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則強調人們意識對世界的現象和本質的能動反映。6.(2015年江蘇卷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認定證人證言,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的綜合分析作出判斷。”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A、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B、意識是主觀的也是不真實的C、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D、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答案】A【解析】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意識的表現形式是主觀的,但意識反映的對象是客觀的,B錯誤;意識對人們認識世界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并不限于客觀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叭嗣穹ㄔ赫J定證人證言,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的綜合分析作出判斷?!币驗橐庾R具有自覺選擇性。答案為A【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意識的能動作用【名師點睛】意識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具有能動作用,表現為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指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并不限于客觀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7.(2015年江蘇卷31)“如果你是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癡情海洋?!痹娋浔砻?br/>A、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D、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答案】D【考點定位】本題考查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名師點睛】本題從唯物論的角度,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們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叭绻闶囚~,不要迷戀天空。如果你是鳥,不要癡情海洋?!币笪覀円磺袕膶嶋H出發,實事求是,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8.(2015年課標卷Ⅱ3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抗日戰爭期間,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瘋狂進攻,中國人民克服經濟力、軍力、政治阻力等遠遠弱于日本的困難,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以血肉之軀筑起了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愛國將領,“狼牙山五壯士”、“八百壯士”等上千英雄群體,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愛國主義的壯麗史詩。在驚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戰爭中,形成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關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箲鹁袷冀K支撐和激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終于打敗了極其殘暴、極其野蠻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結合材料,運用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說明抗戰精神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答案】(1)意識對物質的能動反映,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3分)抗戰精神是激勵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3分)抗戰精神極大激發了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強了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信心。(2分)激奮中國人民克服國力弱、武器裝備落后等困難,堅持持久戰,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2分)【解析】本題是以抗戰勝利七十年為背景材料,第一問,考查抗戰精神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作用。結合材料,聯系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可從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考慮,如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的反作用、抗戰精神是激勵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爭取勝利的精神動力、增強信心等等。【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日關系等知識。【名師點睛】本題是時政熱點與重點知識結合的題目,注意小知識點切入,如意識能動作用的知識,做題時,一定要圍繞這個內容來闡述,同時還要注意審題認真,考查二者關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聯系所學知識,如抗戰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第三,還要注意設問的問法,對于評析觀點,一定要表明正確的觀點與態度。1.(2017年第一次全國大聯考【新課標卷Ⅰ】23)下面漫畫告訴我們的哲理是①意識能否取得預期效果取決于人們的行動②意識自覺選擇性能夠促進實踐活動的發展③意識對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④正確意識對于改造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C2.(2017年第一次全國大聯考【新課標卷Ⅱ】20)二十四節氣指導我國農業生產幾千年,但隨著物候的變化,人們在不斷賦予它新的內涵。比如40年前,東北地區有句農業諺語叫做“立夏到小滿,種啥都不晚”,而到現在則變成了“谷雨到立夏,種啥都不怕”。這種變化表明①意識活動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意識的自覺選擇性決定了人們能夠趨利避害③物候的變化決定二十四節氣的內涵必須發展④客觀與主觀必須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隨著物候的變化,人們賦予二十四節氣新的內涵,說明意識活動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①正確;意識的自覺選擇性會影響人們趨利避害,但不會“決定”,②不選;材料表明,物候的變化使原有的二十四節氣的內涵進行適應性的改變和發展,③正確;主觀與客觀要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客觀與主觀要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不選。3.(2017年第一次全國大聯考【江蘇卷】26)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告訴我們A.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主動創造性D.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答案】C4.(2017年第二次全國大聯考【新課標Ⅱ卷】23)美國新希望生殖醫學中心團隊利用世界首個細胞核移植方法培養了5個胚胎,其中一個發育正常,這個胚胎隨后被植入母親體內。2016年4月,“三父母”男嬰順利出生,目前這個小孩情況很好,跟其他正常小孩一樣會哭、會笑、會鬧。這說明①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②科技研究的目的性和創造性是人能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③科技的發展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從而創造出幻想的世界④科學家能夠超越經驗的層次,探究生命誕生的本質特征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科研團隊利用規律培育了“三父母”男孩,說明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故①符合題意;科學家通過認識事物的本質探究生命,故④符合題意;意識的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故②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科技延伸人類認識,故③和題意不符。5.(2017年第二次全國大聯考【新課標Ⅲ卷】20).截至2016年12月1日,位于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水電站2016年發電量突破575億千瓦時。作為世界第三大、我國第二大的已建水電工程,也是一座“智慧”大壩。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牽頭組織的科研團隊攻克拱壩智能化建設關鍵技術,實現了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溫控精細、個性化、智能控制,解決了“無壩不裂”的世界難題,開創了我國智能高拱壩建設的先河。溪洛渡“智能大壩”建設的成功實踐從哲學上表明①將引領我國水電行業由傳統走向現代化、智能化②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 ③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人們能夠創造條件擺脫規律的制約,造福人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6.(2017年高考押題卷(1)【江蘇卷】26)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告訴我們A.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主動創造性D.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答案】C【解析】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但并不一定是正確的反映,A表述錯誤,排除;材料中僅僅涉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而沒有涉及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因此BD不符合題意,排除,C符合題意,應選;答案C正確。7.(2017年第三次全國大聯考【新課標Ⅰ卷】39)《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確立了要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三步走”路線圖,即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這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總目標;同時也鮮明地指出了我國科技創新必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這一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為此,我們應該盡可能營造開放、多元、寬容、追求卓越的創新文化氛圍,加快實施“品質吸引人才、人才實施創新、創新引領發展”的發展路徑,吸納更多來自五湖四海、能創造社會價值的各類人才,聚集人氣,加快各類項目、研發中心、科研機構和學校的落戶。從我們熟悉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國際熱核聚變實驗計劃、大型強子對撞機等,到今天的航天科技,需要參與主體都把自己當作工程活動中的一個“工匠”,在自己負責的節點上精益求精,對工作疏漏保持“零容忍”。只有這樣,整個“工程”才會經過預研、設計、建設、運行、維護等一系列環節后取得成功。在長征五號發射工程中,號稱火箭“心臟”(發動機)焊接人的高鳳林,用一連串數字,完美地呈現了科技創新中的“工匠精神”——38萬公里,是“嫦娥三號”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不光是這些數字體現出來的精確,每一個焊接點的位置、角度、輕重都要經過縝密思考。(2)從意識能動作用的角度,如何發揮“工匠精神”在長征五號發射過程中的作用。(12分)【答案】(2)①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們在科技創新總是報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標,制定具體的行動方式和行動步驟。對長征五號的研究過程中,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的;通過預研、設計、建設、運行、維護等一系列環節實現的。②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可以反映事物的現象、本質和規律??茖W家通過研究物體運動現象,把握本質規律,通過數字的精確,每一個焊接點的位置、角度、輕重的縝密思考,研制成功了長征五號;③意識的主動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通過科學研究,在探尋宇宙奧秘中,人類將會有更豐富的經驗與成果。④意識對改造世界具有能動作用。通過“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促進長征五號的發展。(每點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