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28走進文化生活一、考點解讀1、高考考點走進文化生活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化的影響發展大眾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變動本部分新版教材無變動。3考生記憶手冊(可單獨打印)3年高考2年模擬1年原創精品高考系列專題28走進文化生活(記憶手冊)8.1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框題)1.文化市場與傳媒商業化的影響(1)文化市場的“喜”: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文化生活帶來了許多可喜的變化;能夠滿足人們日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通過靈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現方式,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便于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易于引導人們的消費觀,推動生產的發展。(2)文化市場的“憂”: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也引發了令人憂慮的現象。(3)對策: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2.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1)什么是大眾文化只有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才是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2)為什么要倡導大眾文化人們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要求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3)發展大眾文化的基本要求(怎么樣)遵循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大力提倡一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8.2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框題)(4)先進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區別①參照物不同:先進文化相對落后文化而言,大眾文化則是相對精英文化來說的。②情感指向不同:先進文化的情感指向具有鮮明的褒揚性,而大眾文化的情感指向卻相對較為平淡。③與時尚的關系不相同:大眾文化既制造時尚,又追隨時尚。先進文化則往往要引導時尚而不一定去追隨時尚。大眾對時尚的引導往往是自發的、無意識的,而先進文化對時尚的引導則往往是自覺的、有意識的。④功利指向也是不盡相同的。大眾文化一般借助商業手段對時尚進行引導,而先進文化則多借助政治、行政手段對時尚進行引導。(5)我們倡導的大眾文化與通常意義上的大眾文化有別通常意義上的大眾文化是就文化傳播的廣泛性而言的,并沒有界定文化的性質和內容。而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強調兩個方面:一是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二是文化的內容必須是先進的、健康有益的,不能是庸俗的、低級趣味的。3.落后文化、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①含義: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②表現: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如算命、測字表現出來。③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環境,危害社會。④措施: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①含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輪功”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②危害: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③措施:堅決抵制,依法取締。(3)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①封建思想的殘余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②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沖擊;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致不同社會群體價值取向、文化選擇的多樣化;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誘發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圖等現象。(4)怎樣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響①個人方面:提高辨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②文化生產者: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生產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先進文化產品。③國家方面:要依法管理,正確引導;加強文化建設,奏響主旋律,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二、考情剖析高考命題大揭秘:從整體上把握文化選擇的相關知識。例題:(2016年全國高考北京卷24)以天津“泥人張”作品為依托,“夢娃”系列公益廣告運用三維技術繪制的形象萌動可愛,表達主題所用的童謠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愛。下列認識正確的有①該公益廣告是文化傳播途徑的新的成功案例②該公益廣告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表達③該公益廣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眾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④該公益廣告的成功表明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是文化創新的動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考點定位】文化的傳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名師點睛】科技進步能改進文化傳播的途徑及手段。但要注意文化傳播的途徑及手段所指不同,文化傳播的途徑主要強調文化怎樣傳播的問題,必須有行為、動作;文化傳播的手段主要強調文化靠什么傳播的問題,必須是媒介。該公益廣告只能是傳媒的媒介即傳播的手段,不是傳播的途徑。說明:本部分作了重大調整,不再按年份分三年高考兩年模擬一年原創的形式羅列試題,而是在這些試題的基礎上,精心地按考點分類整理成一個個考點金卷。也就是一個考點,集中歷年高考試題模擬題原創題測試。這樣對廣大師生的備考會有所幫助!2017年高考試題(無)2016年高考試題1.(2016年全國高考北京卷24)以天津“泥人張”作品為依托,“夢娃”系列公益廣告運用三維技術繪制的形象萌動可愛,表達主題所用的童謠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愛。下列認識正確的有①該公益廣告是文化傳播途徑的新的成功案例②該公益廣告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表達③該公益廣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眾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④該公益廣告的成功表明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是文化創新的動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考點定位】文化的傳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名師點睛】科技進步能改進文化傳播的途徑及手段。但要注意文化傳播的途徑及手段所指不同,文化傳播的途徑主要強調文化怎樣傳播的問題,必須有行為、動作;文化傳播的手段主要強調文化靠什么傳播的問題,必須是媒介。該公益廣告只能是傳媒的媒介即傳播的手段,不是傳播的途徑。2.(2016年高考全國1卷文綜政治3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的棟梁。近年來,有的人打著“還原歷史真相”的旗號顛覆英雄、歪曲歷史、消解崇高。如胡謅“黃繼光堵槍眼不合情理”“‘火燒邱少云’違背生理學”“董存瑞炸碉堡為虛構”等。凡此種種混淆是非的謠言借助網絡等傳媒隨意傳播,一些網民盲目更風、隨手轉發。這種抹黑英雄形象的謠傳引起了一些人歷史認知混亂和價值觀迷失。還原歷史、守護英雄、捍衛崇高,就是守護良知、正義和精神家園。戰場上多次負傷的志愿軍老戰士李繼德動情地說:“黃繼光堵槍眼時,我在現場!”當年的老排長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燒彈點燃偽裝草,“大火整整燒了二十多分鐘,邱少云始終一動不動”。董存瑞的生前戰友鄭順義多次口述力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護之下……結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識,探究如何守護英雄、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答案】尊重歷史事實,增強辨別信息真偽、抵御落后文化和錯誤言論的能力。利用網絡等大眾傳媒傳播英雄事跡,抵制和批駁肆意抹黑英雄。歪曲歷史的言行,大力宣傳英雄精神,使群眾懂得英雄精神使中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現,繼承和弘揚英雄精神。【考點定位】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設和提高修養【名師點睛】如何弘揚中華民族精神1.從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角度看: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把弘揚民族精神貫穿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去,增強公民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2.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文化發展的關系角度看:要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指導作用。3.從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關系角度看: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包括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形成的優秀文化傳統和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4.從中華民族精神與外來思想文化關系角度看:要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既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長處,又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5.從中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角度看: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既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斷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6.從中華民族精神與社會實踐的角度看:要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2015年高考真題(無)1.(江西省贛州市十四縣(市)2017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面對當下一些低俗“網紅”、直播亂象,既要充分利用依法嚴懲這把“野火”,燒盡敗葉劣根凈化環境,也要本著培養網絡空間文化土壤、凈化網絡空間文化氛圍的目標,在法治軌道上,構建起新時代的網絡精神家園!對此,我們應該①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②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抵制落后文化不良影響③依法監管文化市場,奏響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④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2.(貴州省貴陽市第一中學2017屆高三下學期第六次適應性考試)正能量、文化味的2017央視雞年春晚不負眾望,為觀眾奉上了一頓可口的視聽年夜飯,五位書法家手書“福”字,傳遞著古代中國的文化密碼。105歲的紅軍老戰士王定國,站在那里,就是一部活的歷史。歌曲《國家》等所洋溢的濃濃家國情懷感染著觀眾,讓很多人備受鼓舞,獲得觀眾的好評。這表明①優秀的文化作品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②文化創作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③傳遞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④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前進的動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塑造人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識。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故③排除;文化有優秀、落后之分,優秀文化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前進的動力,故④錯誤;節目的創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獲得觀眾的好評,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故①②符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A。3.(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2017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中華民族素有講究誠信的傳統美德,“徙木為信”“一諾千金”等誠信故事千古流傳。今天,誠信在我國依然備受推崇,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①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完整保留②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③傳統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點睛】相對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相對穩定性是從縱向的角度及歷史的角度來說的,是指一個民族的文化由過去到現在具有歷史繼承性;而鮮明的民族性是從橫向角度來說的,是指一個民族的文化區別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處,注意把二者區分開來。4.(安徽省合肥市2017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借助網絡傳播的迅捷性、互動性、高效性,網絡募捐可以使受助人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救助,擺脫困境,感受到愛心的溫暖和慈善的力量,但同時,因缺乏對善款使用和余款流向的監管,讓人們對慈善募捐的公信力產生質疑。因此,網絡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需要①克服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②樹立誠信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重塑良好的社會救助氛圍和文化環境④發揮大眾傳媒對慈善文化傳播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傳媒。①項,選項說法過于絕對,自發性是市場的固有弊端,傳媒的最終目的是商業性即實現盈利目的。因此,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只能規范引導,促進其健康有序發展而不能克服,故錯誤;②項,因缺乏對善款使用和余額流向的監管,讓人們對慈善募捐的公信力產生質疑,因此網絡慈善事業的發展必須要求組織者樹立誠信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善款使用和余額流向要做到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故正確;③項,人們對慈善募捐的公信力產生質疑,說明網絡募捐存在欺騙行為和不法牟利行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會打擊公眾積極募捐的善舉,使人們失去對慈善的信任和熱情,因此必須重塑良好的社會救助氛圍和文化環境,故正確;④項,題干強調引導慈善文化事業健康發展,減少大眾傳媒對慈善文化傳播消極的一面,沒有體現發揮大眾傳媒對慈善文化傳播作用的內容,故錯誤。故選C。5.(安徽省舒城中學2017屆高三仿真(二))“紅段子”是指通過互聯網,在電腦、手機等媒介上傳播的一種內容積極健康向上的短信。其主要形式包括勵志短句、哲理箴言、管理格言、警句良言、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等。“紅段子”的出現①豐富了先進文化傳播的內容和途徑②是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生動表現③激發了人民參與文化生活的熱情④是中華文化煥發新的生機的途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6.(建甌二中高三文綜政治考試題)朋友圈里曬書單、聊感悟,熱鬧又時尚,閱讀正在變成悅讀。從朋友的口碑傳播到知名人士的書單羅列、權威媒體的打分排名,新的技術手段為薦書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直播、圖書漂流等新玩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走進讀書圈。這一現象對出版企業的啟示是:①注重文化產業發展,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②立足科技創新,以增進社會效益為經營目的③豐富圖書品種,滿足讀者精神生活新需求④創新文化傳播的手段和形式,適應閱讀方式新變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其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①是錯誤的;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經濟組織,②是錯誤的;朋友圈里曬書單、聊感悟,熱鬧又時尚,閱讀正在變成悅讀。這一現象啟示出版企業豐富圖書品種,滿足讀者精神生活新需求,創新文化傳播的手段和形式,適應閱讀方式新變化,③④適合題意;故本題答案選D。7.(廣東省潮州市2017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輿論別成為另一種傷人的“老虎”》,就北京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引發的社會輿論指出:社會輿論和各類媒體,都應該恪守新聞倫理,主動盡到一份責任,多一些溫暖的人性釋放,少一些冷血的無端指責;多一些“如何杜絕悲劇”的,少一些“消費悲劇”的推波助瀾。為此需要A.由國家統一經營大眾傳媒B.對文化市場加強管理和正確引導C.杜絕文化市場的自發性D.對腐朽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答案】B8.(201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丁酉新春,旨在“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圈粉”無數。第一季節目一經推出就好評如潮,如今第二季節目“觀眾緣”更強。由此可見,《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的原因是該活動①賦予了傳統文化以鮮活的時代內涵②采用了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③借助大眾傳媒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④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題目中,旨在“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其原因在于《中國詩詞大會》采用了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同時借助大眾傳媒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故②③表述正確入選。①④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選C。學7點睛:怎樣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1)應該提供多種類型、多種風格的文化產品。(2)遵循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3)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4)大力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先進的、健康有益的社會主義文化。(原創試題匯編)1.(2017年高考押題卷(2)【江蘇卷】23)2016年12月1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在全國施行,該管理規定明確禁止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互聯網直播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淫穢色情等活動。這表明我國①加強市場監管,從而凈化網絡環境②積極倡導先進文化,培育文明風尚③發展文化產業,保障基本文化權益④發展大眾文化,滿足人們文化需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而不是發展文化產業,因此③表述錯誤,排除;材料強調的是對文化市場的監管,凈化文化市場,培育文明風尚,沒有涉及發展大眾文化,因此④不符合題意,排除;①②符合題意,應選,答案A正確。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2014年春節期間,湖南岳陽樓景區游客背誦出《岳陽樓記》可免費領取門票。一時間,景區內書聲瑯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景區回響。這個創意的意義在于()①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②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③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④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考點:本題考查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3.表3是某地不同群體對所喜愛的文化活動的選擇情況群體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喜愛的文化活動聽戲曲、打太極拳…看電視、閱讀書報…上網、聽音樂…某班同學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議,你認為合理的是A.倡導高雅文化,引領人們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養,縮小人們鑒賞水平的差異C.發展大眾文化,滿足人們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經濟收入,改變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選擇【答案】C【解析】從圖表中可知,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對文化活動的選擇不同,體現文化需求的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要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就必須發展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4.杜甫是“大地的詩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視著吾土吾民。他對公正的關切,對天下蒼生的關懷,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體驗。杜甫活著,他依然行走于大地……。這表明A.以人為本,維護人民利益始終是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B.立足實踐,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才能獲得藝術的永恒C.中華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華民族仁愛、中和的善良本性D.中華傳統美德以其先進性推動中華文化從歷史走向未來【答案】B【解析】杜甫是“大地詩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眾的生活實踐,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獲得了永恒。B符合題意。A說法絕對,CD與題意無關。5.穿越劇以“穿越”的手法演繹歷史,滿足了不少人的欣賞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讀歷史也引來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評。這就要求影視作品的創作要能夠A.滿足足大眾的娛樂化需求B.提高人們辨別異質文化的能力C.保障人們基本文化權益D.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答案】D6.2015年1月14日,國家公布《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給人民群眾提供“對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務。這有利于()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②提高群眾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③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④促進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國家公布《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要求給人民群眾提供“對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務。這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①③正確且適合題意;公共文化服務屬于公益性文化事業而不是文化產業,應排除④;公共文化服務不能提高群眾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②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選B。7.2016年“十一”黃金周,全國電影票房逾18.5億元。同時,電影品質進一步提升,主流價值觀得到了廣泛傳播。材料表明()A.文化市場越繁榮越要加強管理B.市場化才能提高電影產品質量C.經典文化才是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文化D.電影產業發展注重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答案】D8.2016年8月10日,文化部公布了一批網絡音樂產品“黑名單”,要求互聯網文化單位集中下架120首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會公德內容的網絡音樂產品。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文化市場的自發性令人堪憂②發展先進文化應堅持文化一元化③對文化市場要加強管理和正確引導④應適當限制網絡音樂產品的發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部分網絡音樂產品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會公德的內容,說明文化市場的自發性令人堪憂,①當選;文化部公布網絡音樂產品“黑名單”并要求下架120首存在嚴重問題的網絡音樂產品,體現了政府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和正確引導,③當選;②中的“文化一元化”和④中的“限制”說法錯誤。9.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要求,文藝工作者要創作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的具有中國魅力、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思想的作品。文藝創作要走出夢幻、走出杜撰、走出三俗。根據這一要求,文藝創作應當()①大力發展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②提高創作者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③提倡個性新潮的文化價值取向④適當限制不同風格題材作品的創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文藝工作者要創作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的具有中國魅力、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思想的作品”,表明文藝創作必須大力發展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①當選;“文藝創作要走出夢幻、走出杜撰、走出三俗”,為此應當提高創作者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②當選;③④說法錯誤,應排除。10.如今,互聯網已成為未成年人認知和參與社會的新途徑。調查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中,91.4%使用過互聯網,72.5%上網時遭遇過不良信息,64.9%會模仿網絡語言和行為。因此,文化建設應當()①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凈化網絡社會文化環境②深入開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養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全方位提升文化競爭力④積極推廣信息技術,促進傳媒的商業化發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