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 班級:姓名:一、基礎知識。1.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擋光物體)、(屏)。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3.陽光下物體的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4.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測定時間。5.古代的人們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如(日晷)。6.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7.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8.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在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溫暖)。9.(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10.人們發現(凹面鏡)和(凸透鏡)能把光線匯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1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12.地球得到的太陽能量,僅僅占太陽放射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13.太陽的外部溫度約攝氏(6千度),內部溫度約攝氏(2千萬度)。14.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15.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有關,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16.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節能裝置)。17.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光熱轉換器),具有(節能)、(環保)、(安全)的優點。18.太陽能熱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結構),(運用的原理)有關。19.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節能)、(安全)的能源,我們要大力開發和使用太陽能。20.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集熱器)、(保溫箱)、(連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統)。21.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22.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23.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2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25.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點燃奧運圣火)、(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板)。26.許多光源在發光時也在(發熱)。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27.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潛望鏡)。28..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29.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線。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30.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31.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二、解釋概念。1.光源:像電燈這樣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2.投影: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3.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發光。三、舉例。1.你所知道的光源。答:太陽、點燃的蠟燭、打開的電燈、星星、螢火蟲、打開的手電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應用。答:大街上的交通標示牌、洗手間門口的標示牌、皮影戲、電影、手影表演、工業生產和設計中采用的投影制圖……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運用。答:①汽車反光鏡;②醫生帶的額鏡;③照明燈上的燈罩;④教室的墻壁涂成白色;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測量地球與月球的距離;⑥潛望鏡;⑦萬花筒;⑧觀景箱……4.凹面鏡和凸透鏡原理的應用。答:①放大鏡;②望遠鏡;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銅鏡取火;④利用凹面鏡原理做成的太陽灶;⑤奧運會圣火火種是利用凹面鏡取得的……5.太陽能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答: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充電器、太陽能花、太陽灶、太陽能溫室……四、簡答。1.影子有什么特點?答:①影子會隨著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②影子的大小與擋光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即距離大影子小,距離小影子大。③影子的形狀與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2.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隨著太陽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來變化。即早晨太陽在東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陽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陽在西偏北,影子就在東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陽位置最低,影子最長;正午太陽位置最高,影子最短。3.影子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會留下一個暗區,這個暗區形成了影子。4.光有哪些特性?答:①光是沿直線傳播的。②光能反射。5.照明燈上為什么要裝燈罩?答:這是因為需要增強反光的原因。因為燈罩可以把燈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來向下的光線合在一起,增加亮度。6.教室的墻壁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墻壁涂成白色是因為白色物體反光較強,可以增強教室內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7.光的強弱與溫度有什么關系?答: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8、人們為什么夏天穿淺顏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顏色的衣服?答:夏天溫度高,淺色衣服反光能力強,吸收的熱較少,所以穿起來較涼爽。而冬天溫度低,深色衣服吸熱能力強,反光少,所以穿起來較暖和。9.宇航服的顏色與光澤和防輻射有什么關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銀色的,這是因為銀色可以減少輻射,可以保護宇航員。10.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熱器吸收太陽光,將光能轉化成熱能,并通過儲水箱將熱水儲存。11.汽車反光鏡是怎樣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答:窗外景物的反射光射到凸鏡上,凸鏡再把這個光反射到駕駛員的眼睛里。12.醫生戴的額鏡是怎樣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答:燈光照射到醫生戴的額鏡上,額鏡把這個光反射到病人的耳道中。五、實驗設計。1.設計實驗驗證光的傳播路線(一)。實驗名稱: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實驗材料:手電筒、3張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紙、屏、4個夾子。實驗過程:①在三張長方形卡紙的同一位置打一個洞,把這些卡紙分別用夾子夾住橫立在桌上,每張卡紙之間間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齊的一列,使卡紙的小孔在同一直線上。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約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個紙屏。②把手電筒放置在離自己最近的卡紙前一定距離,讓手電筒的光射進小孔。觀察在紙屏上出現的現象,并畫出光前進的路線。③把第二張卡紙向左移動5厘米,同樣用手電筒的光對準離自己最近的卡紙上的小孔,仔細觀察紙屏上的現象,并畫出光前進的路線。④比較兩次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實驗現象:第一個實驗中,手電筒的光通過3張卡紙中間的小孔投射到紙屏上;第二個實驗中,紙屏上沒有出現手電筒的光。實驗結論:通過比較得知: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設計實驗驗證光的傳播路線(二)。實驗名稱: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實驗材料:空心彎管和直管、手電筒實驗過程:①用手電筒從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們從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過來的光。②用手電筒從彎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們從管的另一端卻看不到射過來的光。實驗結論:通過比較能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3.設計實驗驗證光的強弱與溫度的關系。實驗名稱:光的強弱與溫度的關系實驗材料:小鏡子數面、溫度計數個實驗過程:①用鏡子將陽光投射到紙上,觀察、比較用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光的強弱有什么不同。②用溫度計測量紙上光斑處的溫度,比較用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有什么不同。③比較兩次的實驗數據。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4.設計實驗驗證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實驗名稱: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實驗材料: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成的紙袋,溫度計實驗過程:將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成紙袋,再將5支溫度計分別插入5個不同顏色的紙袋中,并將這5個紙袋同時放到同一地方受陽光照射,仔細觀察溫度計的顯示,并記錄數據。實驗結論: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5.設計實驗驗證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吸熱的本領有關。實驗名稱: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吸熱的本領有關實驗材料: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溫度計實驗過程:把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看看那個升溫快。實驗結論: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吸熱的本領有關,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