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8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五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8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十五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資源簡介

課時1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考綱傳真] 1.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2.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聯系的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多樣性。3.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優化的方法。
考點1|
聯系及其特征
全國卷5年4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5·全國卷Ⅱ·22,4分2015·全國卷Ⅰ·23,4分2014·全國卷Ⅰ·21,4分2013·全國卷Ⅰ·23,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熱門考點,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結合漫畫、哲理故事等材料考查唯物辯證法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同時,主觀題中常作為答案要點考查。復習過程中,務必注意對各個特征的細化理解和變通應用。
第1步——[基礎梳理]
1.唯物辯證法
(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①聯系的觀點和②發展的觀點。
(2)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③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④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提醒 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分歧: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1)聯系的普遍性
①聯系的含義:指事物之間以及⑤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②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2)聯系的客觀性
①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②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3)聯系的多樣性: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要求我們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⑦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第2步——[重難突破]
1.對比理解聯系的各個特征
普遍性
客觀性
多樣性
含義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
表現
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
方法論
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點撥] 聯系的普遍性所強調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強調的是聯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聯系的多樣性強調的是聯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2.事物聯系的客觀性與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是不矛盾的
(1)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2)對聯系問題我們既要堅持唯物主義,又要堅持辯證法。人們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必須要以堅持事物的客觀性為前提。
(3)所謂人們可以改變事物聯系的狀態,只是改變了事物聯系的具體形式,并不是從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觀聯系。如果否認了事物聯系的客觀性,任何新的具體聯系都不可能建立。
所以,聯系具有客觀性,并不意味著人們不能改變聯系。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1 聯系及其特征
[典例1] (2015·全國卷Ⅰ·23)鹵水豆腐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食品。鹵水是制作鹵水豆腐必需的穩定劑和凝固劑,其主要成分氯化鎂是有毒的,但用鹵水點制的豆腐不僅無毒,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變的,其功能是不斷變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確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們建立新聯系的依據
④事物在不同的聯系中會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材料表明人們可以利用事物的特性,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同時表明事物在不同的聯系中會有不同的特性,③④符合題意。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事物的特性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①說法錯誤;“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確定的”是唯心主義的觀點,②排除。]
在人類活動與客觀事物的關系上,在肯定人類主觀能動性作用的同時,不要將這一作用夸大化。人類活動以尊重事物或聯系的客觀性為前提,不能根據自己的愿望去建立新聯系及確定事物的特性。
[對點訓練1] 諺語云“識得八角蓮,可與蛇共眠”。八角蓮是種藥用價值很高的植物,專家認為若把握不當,反而可能造成傷害。同時,八角蓮因其很高的藥用價值而被采挖過度,現被列為我國瀕危保護植物。這說明(  )
①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②一切事物都相互聯系
③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④事物聯系具有多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八角蓮藥用價值很高,但若把握不當,反而可能造成傷害,這說明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都是既對立又統一的,③正確;八角蓮應用得當可以治病,把握不當可能給人造成傷害,在不同的條件下產生不同的結果,說明聯系具有多樣性,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質變,排除①;聯系是有條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②錯誤。]
命題點2 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典例2] (2014·全國卷Ⅰ·21)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但根據新配方研制的膠水粘不牢東西,人們認為這是不成功的發明。幾年后,弗雷應用斯班瑟的發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膠記事貼,產品行銷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發明用在合適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創意。這一事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有(  )
①聯系是客觀的,發明創造要避免改變事物的聯系
②聯系是多樣的,發明創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聯系
③聯系是必然的,發明創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聯系是具體的,發明創造要把握事物聯系的條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本題的題眼是斯班瑟的“膠水”發明與弗雷“不干膠記事貼”的發明,“把‘不成功’的發明用在合適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創意”。聯系是客觀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②符合題意;發明創造要改變事物的狀態及聯系的方式,①錯誤;聯系有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事物的偶然性無法排除,③錯誤;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我們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④符合題意。]
人類建立新的聯系的過程中,并沒有違背聯系的客觀性,而是在尊重聯系客觀性的前提下進行的,且充分利用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對點訓練2] (2017·武漢質檢)20世紀70年代,屠呦呦等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藥寶庫中獲得靈感,發現了抗御瘧疾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樹立了我國在現代醫藥研究中利用傳統中醫藥寶庫發現新藥物的典范,解決了人類面臨的原蟲性病源—瘧疾的治療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青蒿素的發現過程揭示了新藥的發現很可能始于偶然,而孕育于必然的規律。從聯系的觀點看,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說明了
(  )
①聯系是必然的,科學研究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②離開了事物的真實聯系,主觀能動性就不能發揮作用
③認識事物的本質聯系,能引導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轉化
④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可以創造有利于實踐的具體聯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D [科學研究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的說法錯誤,①排除;離開了事物的真實聯系,主觀能動性就不能正確的發揮作用,而不是不能發揮作用,②錯誤。③④符合題意。]
考點2|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命題揭秘導航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冷點,主要結合具體材料考查對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系統優化方法的理解,并常與發展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綜合考查;命題形式既有選擇題,也有主觀題。注意與聯系的特性構建知識體系,注意對細節知識的辨別和理解。
全國卷5年0考
第1步——[基礎梳理]
1.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類別
整體
部分
區別
內涵
全局和發展的①全過程
局部或發展的②各個階段
地位功能
整體居于③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
處于④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
聯系
相互依賴
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
相互影響
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⑤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⑥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
方法論
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提醒 整體功能與部分功能的關系有三種情形
(1)整體具有部分沒有的功能。當許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構成有機整體時,就會產生部分所沒有的新的整體功能。
(2)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3)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揮,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系統優化的方法
系統的基本特征
系統優化方法
實踐方面
認識方面
整體性
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
要著眼于事物的⑦整體性,重視整體的功能
用⑩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
有序性
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的
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⑧有序性,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
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系統內部各要素的有序結合使整體的功能具有了趨向強化的特征
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⑨優化趨向,力求實現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提醒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系統屬于整體的一種情況,系統除了強調整體性外,還有層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組成一個系統的相互作用著的部分。
第2步——[重難突破]
全面理解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1)聯系具有普遍性,要堅持聯系的觀點,反對孤立的觀點。
(2)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要把握事物的固有聯系,切忌主觀隨意性??梢愿鶕挛锕逃械穆撓担淖兪挛锏臓顟B,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3)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4)整體和部分是辯證統一的,我們既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又要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5)要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1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典例3] (2017·上饒模擬)封閉小區是當前城市病的一大病因。從系統優化的角度看,實現“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這一城市規劃建設的總體目標,需要(  )
①在各要素之間建立新的具體聯系?、谧⒅叵到y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壑塾谑挛锏恼w性,統籌全局?、軋猿钟镁植康陌l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題干要求從系統優化角度分析,①強調具體聯系,④強調局部,都不是從整體或系統角度分析問題,故不符合題意;②③中的措施都符合系統優化的要求,故符合題意。]
解答整體與部分的選擇題時,要注意把握兩個方面的指向。一是明確題干強調的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區別,還是二者之間的聯系;二是明確題干強調的是整體的重要性,還是部分的重要性。
[對點訓練3] 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需要從飲食、服務、居住、生命、生態、教育等多個方面采取相關措施。任何一個方面的明顯改進,都會提升公民的生活幸福感,而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對整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這表明(  )
①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诟愫镁植渴钦_認識事物的關鍵?、酃ぷ饕匾暟l揮事物的整體功能?、荜P鍵部分有時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或改進都會對整個小康社會建設產生重要影響,體現出關鍵部分對整體的決定作用,也體現出整體與部分間的相互聯系與影響,故①④正確;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關鍵,故②錯誤;③強調整體的作用,背離題意指向,排除。]
命題點2 系統優化的方法
[典例4] (2017·濱州一模)2016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頭號任務是“去產能”,但在鋼鐵產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一些特殊品類的高質量鋼材仍然要進口。例如圓珠筆頭上的“圓珠”仍然需要進口,“去產能”不能一刀切。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有(  )
①促進企業產品升級,轉型轉產 ②注重產能內部結構的優化?、垡虻刂埔?、分類有序處置?、馨盐罩饕?,抓住本質和主流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A [題干要求的是哲學啟示,①屬于經濟觀點,故不符合題意;抓本質和主流指向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主要矛盾,故④錯誤;在“去產能”問題上,不同商品采取不同措施,這要求對整個產能的內部結構進行優化,不同商品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分類處置,故②③正確。]
既要看到經濟領域的各種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調整等體現著系統優化方法,又要注意不要將經濟觀點與哲學觀點簡單地混為一談。
[對點訓練4]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西蒙說:“管理就是決策?!薄霸谝粋€企業內,如果投資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則占6分?!辈捎每茖W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說明(  )
①人為事物的聯系比自在事物的聯系具有優越性?、谌四軌蚋淖円幝煞沼谧约旱男枰、劢y籌全局能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統具有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采用科學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說明系統具有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特征,統籌全局能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③④正確;①錯誤,人為事物的聯系和自在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沒有優劣之分;規律是客觀的,人不能夠改變規律,②錯誤。]
[錯點剖析]         機智躲“陷阱” 輕松沖高分        
易錯點1 不能正確理解聯系的條件性
提醒 聯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但這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聯系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事物之間只有條件具備了才能構成聯系。
矯正訓練1 現行GDP核算體系,不能反映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環境惡化帶來的損失和自然資源的耗費。最近,環保部啟動綠色GDP2.0核算體系的研究工作,并確定明年進行新核算體系試點。這一舉動表明(  )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覺選擇性
②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
③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④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核算體系轉變的目的在于降低資源耗費,可見意識的目的性。轉變核算體系可見意識的自覺選擇性,故①正確。聯系是客觀的有條件的,排除②。新的核算體系是在原有體系基礎上的創新發展,可見③正確。材料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要求上層建筑的變革,沒有涉及上層建筑的反作用,排除④。]
易錯點2 不能正確理解聯系的客觀性
提醒 聯系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不是不受人類的影響。首先,人為事物就是人類活動的結果,這也是客觀的;其次,人類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去建立新聯系,這也沒有違背聯系的客觀性。
矯正訓練2 在澳大利亞,受吃葉子的昆蟲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樹生長緩慢,成為一種優質木材。19世紀被引進美國后,桉樹失去了天敵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環境,生長極快,成為易開裂和彎曲的“廢材”。桉樹從優質木材變成“廢材”進一步印證了(  )
①事物的聯系是多變的,穩定的聯系不存在 ②人能夠改變人為事物的聯系,但不能建立人為事物的新聯系?、凼挛锏穆撓凳嵌鄻拥模磺幸詶l件為轉移?、苁挛锏穆撓凳强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穩定的聯系存在,①錯誤;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在聯系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②錯誤。]
易錯點3 不能正確理解整體與部分的功能或地位
提醒 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部分處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整體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整體功能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矯正訓練3 歷史上,海南曾因地處邊陲而被視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衛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視,被稱為“南溟奇甸”。改革開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國家發展戰略布局下,海南成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生態示范省、國際旅游島。海南的發展歷史揭示的哲學道理是
(  )
①部分制約整體,部分的發展對整體的發展起主導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構成了整體功能,部分的發展就是整體的發展?、壅w統率著部分,部分的發展服從和服務于整體?、苤挥性诮y籌全局的前提下發展好局部,才能實現整體目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故①錯誤;整體與部分相互區別,整體功能并非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故②錯誤。③④符合題意。]
易錯點4 不能正確把握題干中關于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關系的指向
提醒 解答考查整體與部分、系統與要素的關系方面的選擇題時,要注意題干的指向。要根據其中的關鍵詞、句等明確題干強調的是整體(或系統),還是部分(或要素)。
矯正訓練4 “螃蟹效應”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籃來裝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裝幾只后,因為相互扯后腿就沒有一只能爬出來了。破解“螃蟹效應”,對建設高效團隊的啟示有(  )
①要注重系統內部的有序性
②要重視關鍵部分的決定性作用
③要正確處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④要看到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題中材料“敞口藤籃中的多只螃蟹因相互扯后腿一只都不能從中爬出來”,說明部分構成整體的結構影響整體的功能,啟示我們要優化部分構成整體的結構,注重系統內部的有序性;也說明了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關系的必要性,①③符合題意;②④兩項表述正確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選。]
[熱點聚焦]      全面深化改革 續寫發展新篇        
[新聞點擊]
材料一 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上強調,①面對改革的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要牽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領域、重要任務、重要試點,又抓關鍵主體、關鍵環節、關鍵節點。②關系全局的改革,特別是涉及重大制度創新的改革,要統一行動,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滯后。③具體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哪里矛盾和問題最突出,哪個疙瘩最難解,就重點抓哪項改革。④要注意區分改革舉措的性質類型,分類施策、精準施策。⑤對打基礎、謀長遠的制度性改革,要重點搞好制度設計,抓緊細化落實;對切口小、見效快的具體改革,要盯緊抓牢,逐條跟蹤,一一落實;⑥對探路性質的改革試點,要大膽探索,及時總結經驗,注意發現問題,該完善的要完善,可復制推廣的要及時推廣。⑦對一些矛盾和問題多、攻堅難度大的改革,各地區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掛帥,顧全大局,握指成拳,合力攻堅。
材料二 至2016年11月,全面深化改革走過了三年的歷程。三年中,⑧改革為各個領域的發展搭建了多個平臺,讓發展的各個環節優化配置,提高社會發展的整體效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大地上卻有數不清的改變在發生,億萬人的力量在匯聚,延展為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精華薈萃的特殊單元。
[信息提取]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
②堅持系統優化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③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
④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⑤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⑥要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
⑦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⑧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思維發散]
問題一:結合材料,運用整體與部分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如何更有效地推進各項改革進程。
分析:①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這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所以,我國要站在國家全局角度來規劃和實施各項改革,樹立改革上下一盤棋的思想。②部分影響著整體,關鍵部分的功能對整體功能起決定性作用,這要求我們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所以,我國要通過搞好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改革來推進整個改革進程。
問題二:結合材料,運用聯系有關知識,分析各地政府如何制定正確的改革決策。
分析:①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各地的改革決策必須充分考慮本地當前發展形勢或現狀。②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發展的各種條件,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各地改革決策的制定必須充分考慮自身的發展特點、發展條件等。③整體與部分的聯系,要求我們既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又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的發展。所以,各地改革決策的制定必須立足于本地發展的全局,又要充分考慮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和社會等領域的情況。④系統優化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各地改革決策的制定要站在本地總體發展的高度來制定。
[命題猜想]———————————————————————————
猜想1.某校以“改革實現夢想是國家夢還是個人夢”為題進行辯論賽,反方觀點是“改革實現夢想是個人夢”。以下能支持反方觀點的是(  )
①整體統帥著部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②整體由部分構成,人人都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垡庾R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中國夢是國家情懷夢?、苋耸巧鐣v史的主體,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反方的觀點是要強調個人夢,是中國人民共同的夢,因此可以用部分影響整體、人民影響社會等知識來論證,故②④符合題意;①③觀點都強調整體,背離題意,故排除。]
猜想2.“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改革決策的最為重要的參考之一,大數據技術深刻影響著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小學教育等多層次的改革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學習方案與評價方式、教學模式及質量改進等教育全過程。這說明
(  )
①事物之間都有聯系?、谌藗兛梢愿鶕挛锕逃新撓到⑿侣撓怠、廴藶槭挛锏穆撓凳侵饔^的 ④事物之間相互聯系構成了事物變化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①錯誤,并非任何事物之問都有聯系,事物聯系是有條件的,故排除;③錯誤,任何聯系都是客觀的;大數據技術深刻影響教育全過程,說明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建立新聯系,故②符合題意;大數據技術促進教學質量改進,體現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構成了事物變化發展,故④正確。]
猜想3.J省省委書記在全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現場會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各項改革舉措之間的關聯性、耦合性要求非常高。推進改革過程中,部門之間要協調好平行關系,上下之間要協調好縱向關系,進一步強化大局觀念、系統思維,強化戰略謀劃、聯合攻關、協調推進,努力實現各項改革的同頻共振。
結合材料,說明J省實現各項改革的同頻共振是如何堅持系統優化方法的?
[答案] ①強化大局觀念是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以實現整體的最佳目標。②強化系統思維,是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符合各項改革舉措之間的關聯性、耦合性。③強化聯合攻關、協調推進,是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促進J省全面深化改革向前發展。④強化戰略謀劃,運用綜合思維方式,做到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形成對全面深化改革完整準確的認識。課后分層訓練(三十六)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A組 基礎達標
1.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全國沿海地區均有望享受“改革紅利”。因此,在近期直接受益上海自貿區設立的部分本地股實現大漲后,可適當關注本地漲幅較小的股票,同時關注國內后市有機會受益試點推廣的地方概念板塊。這說明(  )
A.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B.事物的聯系具有偶然性
C.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D.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
A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全國沿海地區均有望享受“改革紅利”,體現聯系的普遍性,A正確且符合題意;B、C正確但與題意無關,應排除;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說法錯誤。]
2.(2017·濰坊模擬)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麗的不一定適合我們,適合我們的一定是最美麗的。上述人生感悟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聯系是客觀的,人生歷程中的聯系不能夠調整
②聯系是多樣的,應該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聯系
③聯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歷程中的偶然聯系
④聯系是有條件的,要把握人生歷程中聯系的條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最美麗的不一定適合我們,適合我們的一定是最美麗的,這啟示我們聯系是多樣的,應該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聯系,要把握人生歷程中聯系的條件,②④正確;①說法錯誤,人生歷程中的聯系是能夠調整的;③說法錯誤,偶然聯系有時也很重要。]
3.(2017·安陽模擬)據傳,某人遇到豆腐滯銷,因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于壇中,并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打開壇口,腐乳沒做出來,豆腐臭氣熏天。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來。這一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有(  )
①要從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系之中把握事物?、诖竽懤煤徒柚篮迷竿苯觿撛斐鲂率挛铩、鄹矣陬嵏矀鹘y,推動新事物不斷成長和壯大?、苈撓凳嵌鄻拥?,要善于把握和建立事物新的具體聯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臭豆腐的產生強調人要善于在聯系中把握事物,善于利用聯系,①④符合題意;②中“借助美好愿望直接創造”表述錯誤;③中“顛覆傳統”表述錯誤。]
4.(2017·哈爾濱模擬)Topher通過改裝廢舊手機來收集伐木的聲音,準確定位并阻止非法伐木者,以保護森林免于盜伐。Topher的行為說明(  )
①環保行動成功在于人們充分發揮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②“廢與寶”之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所以能夠變廢為寶
③人們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改變周圍事物的聯系 
④面對環保問題,不同做法都體現著人類共同的價值目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只有發揮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才能實現環保行動的成功,故①錯誤;在環保問題上的不同做法可能體現出不同的價值目標,故④錯誤;廢舊手機通過改裝用于環保,體現出矛盾雙方的統一性,故②正確;改裝措施屬于發揮主觀能動性,用廢舊手機進行環保屬于建立新聯系,故③符合題意。]
5.(2017·大連模擬)科學家使用“牽引光束”移動物體,看似“隔空取物”,其實它的原理是一束高密度的引力流,產生的高強度的引力場,將目標物體吸引過來,或是運用空心激光束擊中目標,再利用空氣溫差使目標物體移動。對科學家“牽引光束”移動物體認識正確的是(  )
①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谧C明了事物聯系是有條件的 ③自在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苋藶槭挛锏穆撓挡华毩⒂谝庾R之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①觀點正確,但在材料中體現不出來,故排除;人為事物的聯系也具有客觀性,形成之后便獨立于意識之外,故④錯誤;產生引力場、空氣溫差等條件具備,就會產生“牽引光束”移動物體,這既體現出聯系的條件性,也說明自在事物之間聯系的客觀性,故②③正確。]
6.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B.要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
C.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事物都是優點和缺點的統一
B [五個手指是一個整體,在整體中,每個手指都各有用處,漫畫強調堅持整體和部分的統一,B入選;A與題意無關;C、D表述錯誤。]
7.(2017·湖州期末)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治藏方略”的概念,系統地、正式地將發展至今的工作原則、經驗和策略等提出來,強調西藏工作關系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這告訴我們(  )
①要立足局部統籌全局?、谝匾暡糠謱φw的決定作用?、垡寐撓档挠^點看問題?、芨愫镁植坑欣谕苿诱w發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要立足全局來分析問題,只有關鍵部分才對整體起決定作用,故①②表述有誤,排除;材料強調了西藏工作對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的影響,體現出局部與整體之間的聯系,故③④正確。]
8.(2017·焦作模擬)江浙人容易致富,因為他們不信自己是最聰明最強大的,但是深信合伙抱團協作的力量是最大的;一些人生意做不大,容易失敗,因為他們往往深信自己是天生驕子,個人力量最大,反正賺了全是自己的,虧了就自認倒霉。這說明(  )
①關鍵部分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谑挛飪炔拷Y構的有序性決定著整體的功能?、凼挛锏穆撓稻哂卸鄻有浴、芤獦淞⑷钟^念,立足整體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A [江浙人容易致富,因為他們不信自己是最聰明最強大的,但是深信合伙抱團協作的力量是最大的,這說明事物的聯系具有多樣性,我們要樹立全局觀念,整體意識,③④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整體,不是部分,故排除①②。]
9.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目前,國家已經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在16座城市試點。海綿城市的建設從哲學上看,體現出(  )
①人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建立新的聯系?、谝⒅叵到y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壅w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芤镁C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海綿城市的建設是從整體上來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的,這體現了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②④正確;①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③說法錯誤,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才會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滬昆高鐵貴州東段正式開通,全線開通后,途經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6省市。6省市順應高鐵帶來的契機,共同建設旅游文化走廊,謀劃沿線經濟布局,推進區域旅游與金融融合發展。材料告訴我們(  )
①認識規律才能改造規律 ②人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劢y籌全局,尋求最優目標 ④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規律具有客觀性,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①說法錯誤;聯系的客觀性要求人們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而非根據自身需要建立新的聯系,②說法錯誤;材料中“謀劃沿線經濟布局,推進區域旅游與金融融合發展”強調要統籌全局,掌握系統優化方法,③④符合題意。]
B組 能力提升
11.
“資源詛咒”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指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或地區因過度依賴資源而導致經濟落后的現象。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資源豐富的國家陷入“資源詛咒”的事實引起了人們的深思。“資源詛咒”啟示我們(  )
①要注重主觀條件,改變事物的聯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②要重視有利條件,加快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③要堅持聯系觀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芤鶕挛锏墓逃新撓?,建立新的具體聯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聯系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故①錯誤;題干中的“資源詛咒”是因為過度利用資源,故②中的加強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說法是錯誤的,排除;堅持聯系觀點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建立新聯系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有利于避免“資源詛咒”的出現,故③④符合題意。]
12.(2017·赤峰模擬)物聯網、大數據、網購、電商與人們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盎ヂ摼W+小龍蝦”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微信下單、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蝦、某電商平臺上線加熱即食的小龍蝦產品……新的銷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輕吃貨的關注。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敢于改造聯系的客觀性,勇于創新?、谝獎撛焓挛锏谋举|聯系,與時俱進 ③學會運用綜合思維方式,促進系統優化?、芨鶕挛镩g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 [“互聯網+”是人們系統優化餐飲、快遞物流、網購等各類資源,運用綜合思維方式,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的體現,也是人們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的結晶,故③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我們應尊重聯系的客觀性而不是改變聯系的客觀性。②錯誤,事物的本質聯系是指其內在的規律性,我們無法創造。]
13.仁愛孝悌,傳承祖宗古訓;重學尚賢,突出文脈相繼;科普教化,增強村民素養;民俗表演,彰顯文化底蘊;白話故事,凝聚價值取向;熱歌勁舞,展現時代氣息——意在滿足村民的多樣文化需求,引領鄉村核心價值理念的文化禮堂在浙江遍地開花。面對快節奏生活對鄉村的影響,文化禮堂以休閑娛樂文化活動讓人放松心境;面對開放社會給鄉村帶來的人倫文化負面沖擊和價值沖突,文化禮堂起到了價值重建和引領的重要作用。鄉村價值引領是文化禮堂建設的關鍵,它能讓村民在此精神家園里豐富精神生活,構筑精神支柱,堅守鄉村的精氣神。
運用整體和部分關系的知識,分析鄉村文化禮堂建設既要重視多樣化,又要重視核心價值引領的依據。
[解析] 首先,明確知識范圍,要圍繞著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分析問題,從重視整體和重視部分兩個角度組織答案。其次,重視多樣化就是從整體著眼,重視核心價值引領就是發揮局部的作用。再次,要將理論闡述與信息分析結合起來組織答案,做到有理有據。
[答案] ①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鄉村文化禮堂建設要立足整體、統籌全局,滿足村民多樣化文化生活需求。②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鄉村文化禮堂建設必須抓住鄉村價值引領這一關鍵內容,來提升文化禮堂建設的整體功效。
14.從沿海起步先行、溯內河向縱深腹地梯度發展,是世界經濟史上一個重要規律,也是許多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共同經歷。長江橫貫東中西,連接東部沿海和廣袤的內陸。依托黃金水道打造新的經濟帶,有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潛力。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
運用唯物辯證法聯系觀的有關知識,分析長江經濟帶戰略定位的合理性。
[解析] 本題是分析說明類試題,限定的知識是聯系觀。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定位,是從事物之間的聯系,從整體出發來推動經濟發展的。為此,我們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最終實現協調發展。
[答案]?、俾撓稻哂衅毡樾?,長江經濟帶不是孤立的,與世界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②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長江經濟帶要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③從整體著眼,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經濟帶內部沿海沿江沿邊要全面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從而帶動整個經濟帶發展。④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長江經濟帶內部東中西各部分要互動合作、協調發展。課后分層訓練(三十八)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A組 基礎達標
1.上海知名漫畫家鄭辛遙的《智慧快餐》系列漫畫在網上流傳,其漫畫析文包含豐富的人生智慧。右圖漫畫的析文是“人生的一半是在制造麻煩,另一半是在解決麻煩”,其蘊含的辯證法道理是(  )
A.整體由部分構成,部分離不開整體
B.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C.事物內部包含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D.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C [人生的一半和另一半充分說明人自身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故C項正確。]
2.孩子的一句“我愛你”,媽媽哭了,爸爸笑了。這里的“哭”與“笑”表明(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勖茈p方相互轉化?、苊艿闹饕矫鏇Q定事物性質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④說法錯誤,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媽媽是感動得哭了,爸爸是高興得笑了,因此矛盾具有特殊性,①符合題意。相互貫通包括相互轉化,材料中媽媽哭了,感動之中應該滲透了高興;爸爸笑了,高興之中滲透了感動,因此是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②符合題意。但是沒有轉化,轉化必須提到一定的條件,況且材料中并沒有媽媽哭了轉變為爸爸笑了,排除③。]
3.(2017·福州質檢)有一副漫畫,畫著兩個水龍頭,一只水龍頭開得很大,結果接水碗的水并沒有接滿;另一個水龍頭開得并不大,結果碗里的水卻接滿了。該漫畫的哲學寓意是(  )
①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②事物的發展是既克服又保留的結果
③不是任何事物的量變都能引起質變
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統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C [水龍頭開大開小是條件,帶來接水滿與不滿的變化,體現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故①正確;水龍頭開得很大卻沒接滿水,體現出并非所有的量變都能引起質變,故③正確;克服與保留結合、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等觀點都非題干所指,故②④不能入選。]
4.在一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上,每位同志就存在的問題,深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有一說一,既不夸大,也不回避。與會領導干部都紅了臉,出了汗。該民主生活會的成功舉行說明(  )
①對未來要充滿信心,支持和保護新事物的成長壯大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壑挥谐姓J矛盾,敢于揭露矛盾,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苤挥邪盐兆∶艿闹饕矫?,才能看清事物的主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有一說一,既不夸大也不回避”這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承認、揭露矛盾,所以②③符合題意。①強調對待新事物的態度,與題意無關。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問題應該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告訴我們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④不符合題意。]
5.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工作思路,將被征地農民納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范圍。當試點獲得成功后,將試點經驗向全縣17個鄉鎮推廣,讓失地農民都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和參保繳費補助政策。“先試點、后推廣”的工作思路表明(  )
A.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轉化
B.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D.要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
D [在“試點”中總結出經驗是由特殊到普遍的過程,“推廣”是用普遍去指導特殊的過程,所以“先試點、后推廣”的工作思路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答案為D項。A、B、C觀點正確,但與題意無關。]
6.(2017·黃山質檢)當前,我國消費需求正發生重要變化,隨著外部需求收縮和國內傳統消費需求飽和,大量傳統產業出現嚴重產能過剩。過去我們經常講要“用供給滿足需求”,現在,在供給前面要加上“有效”二字,在需求前面要加上“優質”二字。這種變化體現了(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換
④解決矛盾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①錯誤;題干中體現不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轉換,故③不符合題意;現在的有效供給還包括原來供給的要求,體現出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②正確;現在的有效供給與以往的供給不同,體現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④正確。]
7.(2017·聊城模擬)“力排眾議”通常被用來形容有遠見、不隨波逐流、唯才是舉等優良品格。但在干部任用問題上,“力排眾議”往往變成個別領導干部的“任人唯親”。一些大案要案往往是“窩案”,正是“任人唯親”的惡果。這表明(  )
①只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②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可以相互轉化
③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④次要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事物的性質發生變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從“力排眾議”的意思可知,我們要根據矛盾的特殊性,正確認識事物,就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①③正確;②材料未體現;④說法錯誤,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8.(2017·南昌模擬)十八屆四中全會后,中共反腐力度不減。“打虎”不松懈的同時,中共反腐繼續注重強力“拍蠅”。在反腐上,有人認為打了老虎,就能起到震懾作用,蒼蠅自然就少了。這種觀點(  )
①看到了抓矛盾主要方面的重要性
②看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
③忽視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④忽視了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在反腐上,有人認為打了老虎,就能起到震懾作用,蒼蠅自然就少了?!按蚧ⅰ笔亲ブ饕艿捏w現,故①錯誤,②正確;題干觀點忽視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③正確;④與材料主旨內容不符。]
9.(2017·廣州模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抓住關鍵點,重點是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產業、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樣做的唯物辯證法依據是(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且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主要矛盾決定著復雜事物的發展
③主要矛盾的解決決定著次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復雜事物的性質和方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本題考查矛盾的相關知識。題干中沒有體現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故①不符合題意;題干措施強調的是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故④不符合題意;題干中的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等指向主要矛盾,②③符合題意。]
10.俗話說得好:“紅花好看要靠綠葉來扶持。”這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①分析矛盾要看到它們不同的特點
②不同事物的個性包含于共性之中
③要學會統籌兼顧,全面地看問題
④認識事物時,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B [“紅花好看要靠綠葉來扶持”,首先是將主次矛盾區別開來,把握好紅花與綠葉的不同地位等特點;同時看到了主次矛盾的聯系,兼顧主、次矛盾,故①③正確。]
B組 能力提升
11.土豆和西紅柿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但它們走到了一起。因為土豆變成了薯條,西紅柿變成了番茄醬,它倆變成了絕配。感情亦是如此,沒有天生就合適的兩個人,只有兩顆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賞與珍惜,才能看得到長久!這段生活感悟告訴我們的哲學道理主要是(  )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各有其特點?、诿芴厥庑栽⒂谄毡樾灾小、蹧]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依存和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軟]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 [這段生活感悟體現了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斗爭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③④符合題意。材料講的是不同事物,①不符合題意;②錯誤,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2.(2017·廊坊期末)2015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出席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并發表演講。他強調,中美兩國應妥善有效管控分歧。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難免。最關鍵的是雙方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采取建設性方式增進理解、擴大共識,努力把矛盾點轉化為合作點。這說明(  )
①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為斗爭性所制約
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要承認矛盾,勇于揭露和解決矛盾
④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D [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故①錯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故②錯誤;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難免指向要承認、揭露和解決矛盾,故③正確;最關鍵的是雙方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體現出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故④正確。]
13.古村落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被譽為經典的民間文化生態“博物館”、鄉村歷史文化“活化石”,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象征。然而,伴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農村改革步伐的加快,大批古村落瀕臨消亡,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有人認為,在當前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必須把古村落保護和經濟社會建設統一起來。
根據材料,運用矛盾的對立統一性原理,評析“在當前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必須把古村落保護和經濟社會建設統一起來”的觀點。
[解析] 本題屬于辨析類主觀題,知識范圍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性原理。首先要答出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內容,再運用此原理具體分析古村落保護和經濟社會建設之間的關系。
[答案] 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對立性和統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②古村落的保護與經濟社會建設既對立又統一,兩者存在統一性,對古村落進行保護與合理開發,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建設。③但在資金使用、古村落內建房等方面,也存在著古村落保護與改善當地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等矛盾,只有有效解決了兩者的矛盾,才能促進雙方共同發展。因此,“在當前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必須把古村落保護和經濟社會建設統一起來”這一觀點是正確的。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
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今天,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我們要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
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上述材料體現了矛盾分析法的哪些觀點?
[解析] 首先,注意知識范圍,即矛盾分析法的相關內容。其次,認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根據信息找出對應的知識點。再次,答案組織上要做到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統一。
[答案]?、偃魏问挛锒及葘α⒂纸y一的兩個方面,這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方法看問題,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就體現這一方面。②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時代主題下仍很不太平就體現了這方面。③矛盾普遍性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決矛盾,所以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課時2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考綱傳真] 1.發展的概念。2.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3.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
考點1|
發展的概念
全國卷5年1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5·全國卷Ⅱ·21,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一般考點,主要結合熱點材料考查對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及方法論的理解和運用;以選擇題為主進行命題,突出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復習時,既要從理論上準確把握對兩種狀態關系的表述,又要結合名言古語、最新詞句等加強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第1步——[基礎梳理]
1.發展的普遍性
(1)表現:自然界是發展的;①人類社會是發展的;②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2)原因:事物之間的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2.發展的實質
(1)實質:事物的④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唯物辯證法的發展概念揭示了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⑤總趨勢是前進和上升的。
3.方法論要求:用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反對靜止和僵化保守思想。
第2步——[重難突破]
 比較運動、變化和發展
區別
聯系
運動
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
運動包括變化和發展,有運動才會有變化和發展;發展是運動、變化的更高層次,揭示了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整體趨勢和方向性;三個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絕對靜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變化
側重于運動中所發生的狀態乃至性質的改變,是事物由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即量變和質變
發展
是一種運動和變化,是上升的、向前的、進步的變化,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點撥:圖示說明發展的普遍性和實質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1 發展的實質
[典例1] (2017·開封質檢)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大自然的水也是如此。下列與水有關的名句能體現發展的實質的是(  )
①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②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 [落木、陳葉和前波指向舊事物,不盡長江、新葉和后波指向新事物,故①③正確;②④體現不出新舊事物間的關系,排除。]
解答選項都是名人名言類的選擇題,首先要明確題干要求的選取方向,根據方向決定選項的取舍;其次要逐一分析各句名言,根據其蘊含的道理去判斷是否符合題干要求。
[對點訓練1]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發展的,都處在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運動過程中。這表明(  )
A.事物發展是曲折的、迂回的
B.事物數量的變化意味著發展
C.發展就是產生新事物的運動
D.量變到質變的運動就是發展
C [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C項正確,A項錯誤。并不是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只有上升的、前進的變化才是發展,故B、D兩項錯誤。]
命題點2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典例2] (2014·全國卷Ⅰ·20)2014年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動蕩,是進步不是倒退。從哲學方法論看,這里強調的是
(  )
①以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劍” ②以辯證否定的觀點看問題,要“吐故納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實踐的觀點看問題,要“事必躬親”,不要“紙上談兵”?、芤詫α⒔y一的觀點看問題,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本題的題眼是“拿破侖的中國獅子論”與“習近平主席的新中國獅子論”之間的對比、變化。拿破侖的中國獅子論體現的是片面的、靜止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而習近平主席的新中國獅子論的觀點要求人們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克服片面性和靜止地看問題,同時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①④符合題意,選B項;材料未涉及辯證否定的觀點,②不符合題意;“事必躬親”說法錯誤,③排除。]
中國的很多成語中都蘊含著一定的哲學思想,包括發展觀點、聯系觀點、全面觀點等。對這些成語體現哲學觀點的理解,不要局限于字、詞的含義,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自身寓意中蘊含的哲學道理。
[對點訓練2] 
近期,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們通過“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
000多米的沉積巖心,解開“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從何而來”這一謎團。大約五百萬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現過大規模湖泊群,但終因周圍山體抬升阻止水汽進入盆地,導致湖泊永久消失,變為沙漠。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佐證了(  )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
②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④人類可以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A [大約五百萬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現過大規模湖泊群,但終因周圍山體抬升阻止水汽進入盆地,導致湖泊永久消失,變為沙漠,體現了運動變化的觀點,①入選;“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從何而來”過去是一個謎團,現在解開了,說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③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②④觀點。]
考點2|
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命題揭秘導航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冷點,主要結合漫畫、熱點材料等考查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辯證關系原理以及方法論意義,并常與事物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等其他知識進行綜合考查。復習時,要細化理解新、舊事物的關系,與其他知識結合構建有關發展的知識體系。
全國卷5年0考
第1步——[基礎梳理]
1.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①光明的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②曲折的
區別
從新事物自身看
新事物符合③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
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從新舊事物的對比看
舊事物違背事物發展的④必然趨勢,因而最終會走向滅亡
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
從社會歷史領域看
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⑤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
聯系
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都是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⑥前進性與⑦曲折性的統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
方法論
我們要對未來⑧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還要做好充分的⑨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
第2步——[重難突破]
1.新事物與舊事物
(1)明確新舊事物的區別與聯系
新事物
舊事物
區別
含義
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
違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最終走向滅亡
優越性
具有舊事物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無法包容新的內容
前途
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違背歷史發展趨勢,代表沒落階級利益,最終被人民所推翻
聯系
新事物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2)判定新事物的標準: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是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否具有遠大發展前途。
(3)錯誤觀點:以出現的時間早晚為標準來判斷新舊事物;以一時力量的強弱、發展速度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來判定新舊事物;僅從事物的名稱、旗號等表面形式判斷新舊事物。
2.區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道路、途徑
類別
內容及理解
總趨勢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這是指事物發展的全過程的總體方向,而不是指事物發展的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都是前進的。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任何力量都改變不了的
道路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發展的各個具體階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進的,也可能是停滯的,甚至是倒退的,事物發展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途徑
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都是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 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
[典例3] (2017·濟南期末)兩岸關系66年的發展歷程表明,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的隔絕,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兩岸同胞分開。這說明
(  )
①兩岸之間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②兩岸關系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③兩岸發展不存在固有的規律
④兩岸關系的發展取決于人的主觀能動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故③錯誤;④過分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故排除;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兩岸同胞分開說明兩岸存在密切的客觀聯系,故①正確;雖然經歷風雨,但兩岸同胞依然沒有分開,這體現出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故②正確。]
對于那些具有客觀性的因素或概念,如物質、規律、聯系、矛盾等,人類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影響它們,但不能起決定作用。
[對點訓練3] “陽光動力2號”太陽能大飛機從南京起飛,最終飛至美國夏威夷。該飛機不耗一滴燃油,由兩位瑞士人歷時13年,克服重重困難,在團隊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建成。這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得到人們的支持
②事物發展過程是曲折、迂回的
③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
④追求和發展真理是實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陽光動力2號”太陽能大飛機是由兩位瑞士人歷時13年,克服重重困難,在團隊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建成的。這表明事物的發展過程是曲折的,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性,②③正確;①錯誤,新事物在開始時不一定得到支持;④錯誤,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考點3|
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
全國卷5年1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5·全國卷Ⅱ·21,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一般考點,主要結合熱點材料考查對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及方法論的理解和運用;以選擇題為主進行命題,突出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復習時,既要從理論上準確把握對兩種狀態關系的表述,又要結合名言古語、最新詞句等加強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第1步——[基礎梳理]
1.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1)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①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2)質變是事物②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提醒 量變說明事物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由于構成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沒有發生易位,因此,事物暫時保持其根本性質不變。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
(1)辯證關系:事物的發展總是從③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④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⑤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⑥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2)方法論:要重視⑦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抓住時機,促成⑧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
提醒 (1)發展通過質變實現,但質變不一定是發展,只有上升的、前進的質變才是發展。
(2)量變和質變都很重要,不能說誰比誰更重要。
(3)并非只要有量變就會有質變,或認為量變的總和就是質變。
(4)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夠引起質變。
第2步——[重難突破]
1.正確理解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
2.全面理解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1)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即發展的普遍性。
(2)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4)發展的狀態是量變、質變的統一。
(5)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有規律的。
(7)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要求堅持創新。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原理及方法論
[典例4] (2015·全國卷Ⅱ·21)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分析了我國經濟九個方面的趨勢性變化,提出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辯證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味著(  )
①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②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
③制約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已經解決
④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新的體制機制已經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本題要求運用辯證法的觀點,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進行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①②符合題意。③忽視了矛盾的普遍性,說法錯誤;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新的體制機制還沒有最終形成,④不符合現實。]
對社會各領域現象的分析,在語言表述上要注意“措辭”的嚴謹性,如正在進行與已經完成的區別、早已確立和加強鞏固的區別等。
[對點訓練4] (2017·鄭州質檢)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制度創新是永恒的課題。修訂黨規黨紀不能貪大求全,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遵循正確方向,一步一步向前邁進。這是因為事物的發展(  )
①要在質變基礎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 ②要通過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劭偸翘幵谄胶夂筒伙@著的變化過程中?、芸傄洑v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修訂黨規黨紀要一步一步向前邁進,既重視了量變的積累,又看到了事物發展的曲折性,故②④正確;①強調質變,背離了題意指向;③錯誤,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而不總是處在平衡和不顯著的變化中。]
思維建模系列
18.運用發展觀的知識分析具體問題
本知識點是高考常考常新的地方。試題往往結合人類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活動,靈活選取自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領域的典型素材來命題,考查學生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典例導引] 如果說中國制造過去三十年的發展,主要是依賴于資源、資本和勞動力等物質的力量;未來的中國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創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國制造必須要走向“中國智造”,實現中國制造升級。
考查問題
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發展的觀點,分析我國從“中國制造”升級“中國智造”將走怎樣的道路。
規范答案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發展,調整發展戰略。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要求堅持創新,對傳統制造業既克服又保留,實施升級改造。量變是質變的準備,中國智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物在曲折中前進上升,要求我國要大力扶持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模板構建]
 常見設問方式:
結合材料,運用發展觀的相關知識,分析×××。(或者結合材料,運用發展的相關知識,分析或評析某一觀點。)
常用答題語言:
(1)世界是永恒發展的,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要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3)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又要做好充分地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反對悲觀失望和盲目樂觀。
(4)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5)事物發展是有規律的,要按事物發展的規律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6)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要求我們堅持用辯證否定觀分析問題。
[模板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國節能減排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非常艱巨。節能、低碳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大課題,各地政府要通過組織節能宣傳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宣傳報道,進行廣泛動員,營造良好氛圍,大力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
結合材料,運用辯證法的發展的觀點,對如何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建議。
[答案]?、傥覀儜撚冒l展的觀點看問題,改變原有的生活、消費模式,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發展。②重視量的積累。每個人都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等。③要堅信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既要對節能減排工作充滿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去克服各種困難。
[錯點剖析]         機智躲“陷阱” 輕松沖高分         
易錯點1 不能正確區分新事物和舊事物
提醒 判斷一個事物究竟是新事物還是舊事物的標準,不是形式的新舊,不是出現時間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強弱。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前途。新事物是新出現的事物,但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對新事物的判斷必須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尤其應注意不要被披著新事物外衣的舊事物所迷惑。
矯正訓練1 近年來,一種新的祭祖方式在網絡上悄然流行。網上祭祖這種方式既節省時間又經濟環保,尤其是為許多遠在異鄉的游子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下面對這種祭祖方式看法正確的是(  )
①網上祭祖是新出現的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诰W上祭祖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劬W上祭祖作為新出現的事物要被大眾接受需要一個過程?、芫W上祭祖發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B [新出現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只有那些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才是新事物,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會戰勝舊事物,①排除;④觀點錯誤。②③是對網上祭祖的正確看法,故選B。]
易錯點2 不能正確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
提醒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這一過程,不是循環往復,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
矯正訓練2 書法是中國藝術的奇葩。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把學書法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一過程體現了(  )
①事物發展是一個不斷循環往復的過程
②事物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③事物發展是一個不斷曲折迂回的過程
④事物發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題干的意思是開始學習字形結構的階段,重點應該是力求平穩端正;能夠理解、掌握結構平穩端正的技巧了,就要追求字形的奇異險絕;能夠理解、掌握結構奇異險絕的技巧了,還要再次回歸到平穩端正的方向上來。這說明事物是不斷發展的,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同時也是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因此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沒有揭示發展的實質;③錯誤,沒有看到事物發展的前進性。]
易錯點3 不能正確理解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提醒 量變是準備,質變是結果。量變只要達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質變;量變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不能簡單認為質變是量變的總和。
矯正訓練3 誰都說如今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但就業難的背后,卻是畢業生的愿望、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相悖。一些用人單位抱怨,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真的沒法用。從哲學角度看,“做小事”和“做大事”的關系是(  )
A.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能做大事,小事自然做得好
B.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做好小事才能做大事
C.量變必然引起質變,小事做得多自然能做好大事
D.事物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大事小事應花同樣的力氣做
B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只有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故B正確;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但量變不等于質變,質變并不是量變的簡單相加,A、C觀點均不科學;大事小事不應當平均用力,應分清主次,D錯誤。]
易錯點4 不能正確分析事物發展趨勢和狀態
提醒 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除了在理論上準確理解兩個知識點相關內容外,還要準確把握題干強調的是趨勢或狀態中的哪一個方向。
矯正訓練4 不斷地嘗試失敗,于是你積累了經驗;不斷地嘗試成功,于是你積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積累、迸發,再積累、再迸發,最終實現完美的自我。這句話說明(  )
①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谥灰⒅亓康姆e累,就一定能實現質變 ③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沒有量變就不會有質變 ④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比量變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D [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和前提,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質變,②說法錯誤;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不同狀態,二者不能比較誰更重要,④說法錯誤;不斷的積累最終才能取得成功,①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
[熱點聚焦]      推進扶貧工作 實現社會公平       
[新聞點擊]
材料一 2016年10月16日,首次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個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①完成這一任務,需要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戰,需要各級扶貧主體組織推動,需要社會各方面真心幫扶,需要不斷改革創新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②要廣泛宣傳學習先進典型,激勵全黨全社會進一步行動起來,激勵貧困地區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行動起來,③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萬眾一心,埋頭苦干,切實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不斷奪取脫貧攻堅戰新勝利。
材料二 2016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第一年,④各地借國家推進脫貧之機,采取針對性措施,力克困難,捷報頻傳。⑤脫貧攻堅合力更強,今年以來,通過加強協調動員,搭建平臺,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態勢初步形成。⑥脫貧攻堅,成敗在于精準,今年以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脫貧攻堅戰術更對路,打勝仗還要提高戰斗力,⑦我國不斷創新扶貧體制機制和方法,成為提高脫貧攻堅戰斗力的利器。
[信息提取]
①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面對困難,要充滿信心。
②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要將兩者結合起來。
③做事情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
④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
⑤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實現整體最優目標;堅持系統優化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
⑥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⑦樹立創新意識,善于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
[思維發散]
問題一:運用發展觀點的相關知識,談談對我國當前扶貧形勢的理解。
分析:①發展的普遍性和發展的實質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用長遠的發展觀點來分析我國扶貧面臨的形勢。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這要求我們既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又要做好不斷克服困難的思想準備。既要對扶貧目標的實現充滿信心,又要做好攻堅破難的思想準備。③事物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這要求我們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面對眾多困難需要我們一個個去突破,體現出重視量的積累。④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求我們果斷地抓住時機以促成質變。把握戰略機遇期需要我們不失時機地實現質變。
問題二:運用辯證法的總特征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各地如何制定有實效的扶貧政策。
分析:①用聯系觀點分析問題,善于分析和把握扶貧問題上的各種條件,做到政策制定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②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去制定政策,選擇扶貧的最佳方案。③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制定扶貧政策。④重視量的積累,政策制定要注意分階段、分步驟推進。
[命題猜想]———————————————————————————
猜想1.“別說村官官小,大權不比市長少”,村官雖處治理的“神經末梢”,
卻管理著國家扶貧款項的發放、經濟發展的補償工作等,村官可“插手”的機會不少,若對村官監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敗。這說明(  )
①量變總會引起質變,要防止小官巨貪?、谫|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防止積小貪成巨貪?、勐撓凳鞘挛镒兓l展的條件,要加強監管?、芰孔兊劫|變的過程就是發展,要防微杜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①錯誤,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并不是量變總會引起質變;④錯誤,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并不一定是發展。]
猜想2.各地群眾在脫貧過程中,充分發揮協同“作戰”的優勢,在團隊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成功脫貧。這說明
(  )
①要重視和支持所有能引起質變的量變?、谑挛锏陌l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③人類的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茏非蠛桶l展真理是實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①錯誤,并非所有的量變都應該支持;④錯誤,實踐是追求和發展真理的目的;克服困難而實現脫貧體現出②,協作“作戰”下脫貧體現出③,故選C項。]
猜想3.某省的扶貧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每五年出臺一個推進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上馬一個針對特定貧困群體的扶貧工程。從“百鄉扶貧攻堅計劃”到“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從“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從“下山脫貧”到“山海協作”,從“12個重點欠發達縣特別扶持計劃”到“國家級扶貧改革試驗區”,不斷調整扶貧開發工作的戰略方向,推動扶貧開發工作步步為營、層層深入,力爭提前實現扶貧目標。
用量變與質變的知識,分析該省扶貧開發之路的合理性。
[解析] 首先,明確知識要求,即量變與質變的相關內容;其次,明確解答指向,分析合理性需要結合原理、方法論進行分析;再次,答案要點分析上,要將理論闡述與材料信息結合起來,做到有理有據。
[答案]?、偈挛锏陌l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我們做事情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該省扶貧工作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步步為營、層層深入。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發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要求我們在關鍵時期要果斷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該省的扶貧工作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贏得了主動和優勢。③事物的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不斷前進的過程。該省扶貧工作一任接著一任干,每一階段、層面所做的工作,都為該階段、層面的質變創造了條件,又為下一階段的量變開辟了道路,由此推動扶貧工作不斷登上新的臺階。課后分層訓練(三十九)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A組 基礎達標
1.空杯心態就是隨時對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重整,清空過時的,為新知識、新能力的進入留出空間,保證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總是最新;就是永遠不自滿,永遠在學習,永遠在進步,永遠保持身心的活力。這表明(  )
A.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B.發展的實質是“揚棄”
C.個人心態決定自我發展程度
D.辯證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D [學習過程中淘汰過時的知識,補充新知識,屬于自我否定,自我發展,故選D項。A、B項材料均未體現。C項中“決定”一詞使用不恰當。]
2.下列說法中,體現辯證否定觀的是(  )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D.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D [唯物辯證法認為,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揚棄”。A項屬于形而上學的否定觀;B項體現發展觀;C項體現量變與質變的關系;D項是揚棄,體現辯證的否定觀。]
3.(2017·濱州一模)為適應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經濟發展新常態,習近平提出“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的新論斷新思想,與鄧小平推進改革的“三個有利于”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體現了我國改革理論創新和改革進程的內在延續性和一致性。新常態下把“兩個是否”作為評價改革標準的哲學根據是(  )
①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凼挛锏陌l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A [“兩個是否”作為新論斷,是對以往“三個有利于”思想的繼承發展,體現出辯證否定觀中的“揚棄”,故①正確;新常態下采用新的評價標準,而不是用以往的,體現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故②正確;題干沒有指向曲折性,也沒有體現價值判斷的因人而異,故③④不符合題意。]
4.“海派清口”是從上海本地的單口滑稽、北京單口相聲和香港“棟篤笑”等曲藝表演形式中汲取精華發展而成,并賦予了時代特質?!昂E汕蹇凇钡膭摿⑦^程堅持了(  )
①吐故納新?、诜穸ㄒ磺小、邸皳P棄”的態度?、芸隙ㄒ磺?br/>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海派清口”汲取精華發展而成,并賦予了時代特質。這表明“海派清口”的創立過程堅持了辯證否定觀,故①③正確,②④錯誤。]
5.古村落,即至今有五六百年以上歷史的村寨、部落。寧德市有豐富的古村落資源,但過去很長時期內,很多古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面臨“無人看管、自生自滅、干部對古村落漠視、群眾對國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資金缺乏、旅游設施落后”等問題。針對古村落的保護,有人說:“舊的不倒,新的不建?!边@一觀點(  )
①堅持了辯證的否定觀?、谶`背了辯證的否定觀 ③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否定觀?、苁且环N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C [“舊的不倒,新的不建”這一觀點違背了辯證的否定觀,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故②③正確,①④排除。]
6.(2017·揚州模擬)清魏源曾指出:善琴弈者不視譜,善相馬者不按圖,善治民者不泥古。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要以懷疑一切的精神否定權威
B.要敢于突破成規陳說,超越客觀實際
C.要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D.堅持辯證否定,把握新舊事物的聯系
C [善琴弈者不視譜,善相馬者不按圖,善治民者不泥古,啟示我們要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時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C正確;A、B觀點錯誤,辯證否定并不是要否定權威,也不是要否定理論,更不是要打破一切規章與規則,而是堅持辯證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材料強調“琴弈者不視譜”“相馬者不按圖”“治民者不泥古”,不是強調新舊事物的聯系,D與題意不符。]
7.(2017·衡水聯考)馬云就“雙11”促銷拋出了“獅羊論”。他認為,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商業生態系統對于傳統商業生態系統將會開展一次革命性的顛覆,“就像獅子吃掉森林里的羊,這是生態的規律……新經濟模式已經有點獅子的味道”。這給傳統商業模式帶來的啟示是(  )
①要突破與實際不相符的成規陳說,勇于解決新問題?、谝趧撔碌幕A上繼承傳統模式中的合理因素 ③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棄傳統,代之以新興模式?、芤诰蛐屡f模式間的內在聯系,實現自身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應該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故②錯誤;對傳統不能簡單放棄,要一分為二對待,故③錯誤;題干中的新經濟模式屬于創新,這啟示傳統商業模式要根據新舊內在聯系去做好突破,以便解決新問題,故①④正確。]
8.(2017·株洲模擬)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及其領導的團隊經過長達20年的科學實驗和潛心研究,突破以馮·諾依曼命名的體系結構的局限,并將其結構進行擴展,研制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網絡超級操作系統,解決了網絡安全性低、用戶難在同一個終端上跨平臺操作的難題。他們的成功在于(  )
①關注現實問題,具有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堅持辯證否定觀,對傳統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揚棄 ③堅信量變必然引起質變,重視研究的積累?、苡美碚搫撔峦苿尤祟愃季S能力的不斷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 [張堯學及其領導的團隊研制出了網絡超級操作系統,解決了網絡安全性低、用戶難在同一個終端上跨平臺操作的難題。他們的成功在于堅持了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堅持了辯證否定觀,①②正確;③說法錯誤,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④材料未體現。]
9.(2017·廈門質檢)2016
年阿拉斯加消費電子展(CES)的參展新品達到2
萬多件,載人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3D
打印設備、虛擬現實頭盔……充滿迷幻的新奇物品琳瑯滿目、爭奇斗艷,以往科幻小說里的未來世界儼然已經來臨。這昭示著(  )
①創新促進生產關系的變革,科技創新將徹底顛覆人類的工作生活方式?、趧撔峦苿恿松鐣a力的發展,技術對世界的改變將更加迅速和深刻?、劭茖W技術的進步都是通過創新實現的,一個由“技術”主導的新時代正來臨 ④創新推動了人類思維方式的改變,更多具有高思維能力的智能設備將被創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新品出現指向創新,無人機、無人汽車等指向生產力發展或科技發展,而不是生產關系變革,故①不符合題意,②③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指向人類思維方式的變化,故④不符合題意。]
10.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就迫切要求領導干部要樹立科學思維方式、提高科學思維能力。從中可以看出(  )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②實踐創新需要理論創新的指導 ③理論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實踐創新?、軇撔峦苿由鐣a力的發展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C [我國的社會狀況要求領導干部要樹立科學思維方式、提高科學思維能力,體現了①②;③中的“決定”說法錯誤;④在材料中未體現。]
B組 能力提升
1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將發生新的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突出“新”字,從哲學上要求我們(  )
①改變事物的原有狀態,創造新的聯系 
②在變化發展的實際中尋找新思路 
③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④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勇于創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從哲學上看,突出“新”字就是要進行創新,②④觀點都是推動創新的正確措施,故符合題意;建立新聯系并不是改變事物的原有狀態,故①錯誤;③與推動創新沒有必然聯系,故不符合題意。]
12.(2017·天津聯考)2016年8月6日,我國成功將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目前,基于量子的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國際科學界專家強調,量子衛星可能會促進相關領域進一步發展,令現有技術更加準確、靈敏、安全。它在現實中的應用,除了國家有保密用途以外,對普通人來說,在保護商業機密和個人隱私方面都有重要意義。這表明(  )
①不斷發展的社會需要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動力 ②科技創新總是通過吸收、改造傳統技術而實現?、圻M一步推動實踐發展是科技創新價值的重要體現 ④人類對量子技術的認識具有反復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A [基于量子的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量子衛星可能會促進相關領域進一步發展,令現有技術更加準確、靈敏、安全,表明不斷發展的社會需要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動力,進一步推動實踐發展是科技創新價值的重要體現,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科技創新還可以通過吸收新技術而實現,②說法太絕對,錯誤;④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城鎮化進程中,拆舊建新無法避免。然而,什么樣的建筑該拆、可以拆,哪些具有傳統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應該保留,甚至重點保護,卻界定模糊。
“認古不認近”的保護觀,導致了一批喪失經濟功能與生活功能,但極具文化與研究價值的近現代歷史建筑被拆除損毀?!跋残聟捙f”的建設觀導致看起來破舊的真文物被拆毀,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與仿古街區泛濫。
古建筑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載體,傳承離開保護就會消亡,如何保護古建筑是業界人士深思的問題。“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唐朝詩人司空圖的這句詩,道出了傳統建筑保護與發展的真諦,保護傳統古建筑不是簡單的復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與古為新。
請運用辯證否定觀的相關原理,說明保護和發展傳統古建筑要貫徹“與古為新”的正確性。
[解析] 本題是分析說明型試題,保護和發展傳統古建筑要貫徹“與古為新”,這是基于辯證否定觀的需要,要繼承和發展建筑中的精華。
[答案]?、俎q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堅持“與古為新”,保護和發展傳統古建筑是對古建筑既肯定又否定。②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對古建筑“與古為新”,是對古建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③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也是發展的環節?!芭c古為新”,既是對中華文明的繼承,又是對其的發展。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座談會上,各民主黨派就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加強生態領域綜合治理、實現綠色發展等提出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后表示,將認真研究吸收大家的意見,起草好規劃建議。
黨的文件起草組將收集到的信息和意見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終形成十三五規劃建議。決策機關整合收集的信息的做法,運用了唯物辯證法的哪些方法論原則?
[解析] 首先,明確知識范圍,唯物辯證法包括聯系、發展、創新等知識;其次,明確設問要求的是方法論原則,而不是原理性分析;再次,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來把握信息指向,并以此調動相關知識組織答案。
[答案]?、龠\用綜合的思維方法,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形成完整準確的認識。②堅持辯證否定觀和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③堅持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和未來發展。(答出兩點即可)課后分層訓練(三十七)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A組 基礎達標
1.(2017·福州質檢)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場方程,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在之后的漫長歲月里,幾代物理學家付出了無數努力,可這神秘的引力波卻一直沒有被發現。2016年2月11日,研究引力波的科學家們向全世界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填補了廣義相對論實驗驗證中最后一塊缺失的拼圖。這一事例告訴我們(  )
①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②偉大的理論產生偉大的實踐
③人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④追求真理是人們實踐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B [人類由預言引力波到直接探測到引力波,是人類認識不斷變化的體現,也說明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故①③正確;②強調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偏離題意;④觀點錯誤,實踐是追求真理的目的。]
2.下面兩幅漫畫共同反映了(  )
A.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
B.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C.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D.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 [兩幅漫畫均表明要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答案為C;A、B、D與漫畫主旨不符。]
3.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下列詩句中蘊含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一哲學道理的是(  )
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诮畼桥_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鄯剂中氯~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苌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B [①中的“沉舟”和“病樹”代表了舊事物,“千帆過”“萬木春”則象征了新事物的光明前景。③中的“陳葉”“前波”代表舊事物,“新葉”“后波”代表新事物,因此①③符合要求。②體現了聯系的觀點,④體現了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均不符合要求。]
4.(2017·衡水一模)作為新事物的電動汽車,其綠色環保且使用成本低,但仍然未受消費者喜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里程焦慮”。只要續航里程低于50公里,駕駛者就有“趕緊充電”的焦慮,而這樣的里程焦慮幾乎是每個電動汽車使用者的心態。從材料可以看出(  )
①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②電動汽車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之處
③電動汽車市場的質變有待量的積累
④電動汽車的推廣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故①錯誤;題干沒有指向量變的積累,故③不符合題意;電動汽車存在“里程焦慮”,說明其有弱點和不完善之處,體現發展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的曲折性,故②④符合題意。]
5.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時指出,對兩岸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國共兩黨都要勇于面對,匯聚兩岸同胞智慧,積極探索解決之道。雙方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平等協商。這堅持了(  )
①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②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③主觀與客觀的統一
④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進行平等協商,體現了局部與整體的統一,①正確;“對兩岸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國共兩黨都要勇于面對,匯聚兩岸同胞智慧,積極探索解決之道”體現了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正確;③④材料未體現。]
6.一直被醫學界當作艾滋病“治愈”范例的“莫西西比嬰兒”(美國的一名母嬰傳播的患者)被宣布病情復發,初現希望的抗艾事業遇重挫。但專家說,失望中仍能看到進步,相信人類最終會攻克這一病癥。專家的說法表明(  )
①矛盾雙方相互轉化,任何失敗都是成功的基礎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失敗中包含著走向成功的因素
③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④從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看,人類的認識能力總是有限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①“任何”表述太絕對化了;從長遠來看,人類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而不是有限的,④錯誤。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故選B項。]
7.(2017·上饒模擬)有個偷針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針的覺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針,為什么要和偷牛的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盜牛賊卻對他說:“別嚷了,我走到這一步就是從偷針開始的?!边@一寓言故事告訴我們(  )
①事物變化發展的實質是引起質變的量變
②事物的質變是由漸進的量變開始的
③事物的質變就發生在無形的量變之中
④事物的不顯著的量變可以向質變轉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B [“從偷針開始的”告訴我們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②④正確;事物變化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①錯誤;③沒有認識到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抹殺了二者的界限。]
8.(2017·廣州質檢)2016年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
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將為我國后續空間站建設和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積累寶貴經驗,對于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量變必然會引起質變 ③規律是事物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④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②錯誤,量變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引起質變,故排除。③表述的是規律的概念,與題意不符。根據題目的表述,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將為我國后續空間站建設和運營奠定堅實基礎說明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①符合題意;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射衛星實際上就是對規律的認識,④符合題意。]
9.我們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增強綜合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拔覀円欢ㄒプ『屠煤弥匾獞鹇詸C遇期”體現了(  )
A.真理具有客觀性
B.物質與意識不可分割
C.積極做好量的積累
D.要抓住時機,積極促成事物質變
D [抓住機遇在哲學上就是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強調質變的重要性,而不是強調量變,D項符合題意,C項未體現;本題沒有涉及真理的客觀性,A項與題意不符;物質不依賴于意識,B項說法錯誤。]
10.(2017·衡陽聯考)經中央批準后,人社部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改革最根本的原則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為了給公眾做好心理準備的時間,政策出臺后至少五年才會漸進式實施。下列選項與題中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谏撇环e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酆廊A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④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題干中的“小步慢走,漸進到位”體現出通過量變積累而實現質變,②④符合題意;①指向把握主要矛盾,③指向用全面觀點看問題,都不符合題意。]
B組 能力提升
11.(2017·昆明質檢)“諾獎落京東,青蒿素名。良藥治虐救蒼生。百般艱辛實驗難,醫典啟明。協作會戰興,遞補相競。古方須賴科技成。埋頭于事何顧它,呦呦晚鳴!”這首《浪淘沙·諾獎》生動描繪了屠呦呦團隊研發青蒿素的艱辛歷程。這說明(  )
①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诳茖W技術對推動事物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③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鼙Wo中醫藥文化的根本在于發掘其經濟價值,服務群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C [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科學技術不能代表內因,故②錯誤;保護中醫藥文化的根本是其社會價值,而不是經濟價值,故④錯誤;百般艱辛后在成功體現出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古方須賴科技成體現出辯證否定觀在事物聯系和發展中的作用,故①③正確。]
12.高考將近,某校高三班主任給學生們制作了“勵志格言”(下圖)。下列名句與這一“勵志格言”蘊含的哲理相近的有(  )
①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趶纳迫绲牵瑥膼喝绫馈、鄯翘焖?,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從其實?、艽髲B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勵志格言”的哲學寓意,材料中的勵志格言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即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意思是通過持之以恒和堅持不懈以最終會得到成功,故①符合題意;“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喻為學好難如登山,而學壞易似山崩,指向事物的特殊性,故②不符合題意;③是指名不是上天創造的,他必須要符合它的實質,名聲不會從天而降,必須憑踏實的努力才能獲取,故不符合題意;④指向量變引起質變,故符合題意。]
13.“十三五”(2016~2020年)既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又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時期。人口老齡化怎么破,城鎮化落腳不穩怎么辦……一系列的問題亟需
改革來下藥。到2020年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我們將迎來的,不僅是物質之變,更是精神之變、氣質之變,更是社會的真進步、國家的大發展。
請運用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對材料加以分析說明。
[解析] 首先,明確知識范圍,即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的相關內容;其次,對于量變與質變關系原理的運用,需要從量變作為準備、質變作為結果、量變與質變循環往復等三個角度分析問題。
[答案]?、倭孔兪琴|變的必要準備,要做好量的積累。全面深化改革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2020年取得決定性成果奠定基礎。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我們將迎來的是社會的真進步、國家的大發展。③事物發展就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要不斷深化改革。
14.隨著電子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更愿意借助鍵盤和鼠標完成生活和溝通。古色古香的方塊字,出現了嚴重的發展危機,不少青少年書寫潦草、沒有章法,漢字固有的神采、韻味受到了損害,“提筆忘字”的比例超過95%,形成了可怕的漢字發展“沙漠化”、粗糙化。久而久之,年輕一代的漢字優越感、文化自豪感就會降低,甚至消失,形成可怕的文化斷層。
與此同時,生僻的字詞話語打著創意的旗號從網絡襲來,給正規的漢字、詞匯、成語帶來了麻煩!在這種大背景下,央視舉行的漢字聽寫大會,猶如在進行一場充滿忠誠和危機感的“漢字保衛戰”。面對各種信息化、商業化沖擊,我們僅僅抱怨是不夠的,更要通過聽寫大會之類的行動,將內在的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激發出來,成為傳統文化的傳人。
結合材料,運用發展觀的相關知識,為“漢字保衛戰”提出幾點建議。
[解析] 回答本題,要圍繞發展觀的相關知識,從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實質、發展的趨勢、發展的狀態等角度結合材料來分析。
[答案]?、侔l展是普遍的,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在漢字發展過程中,要鼓勵、支持和推動新事物發展。②事物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要對漢字的前途充滿信心,但也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③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推動漢字書寫規范的發展應堅持做好量的積累,既要循序漸進,又要防微杜漸。課時4 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
[考綱傳真] 1.辯證的否定觀:辯證否定;形而上學的否定觀。2.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創新的社會作用。
考點1|
辯證的否定觀與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全國卷5年2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4·全國卷Ⅰ·20,4分2012·全國卷Ⅰ·39(2),10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重要考點,以熱點材料、成語、俗語、警句、漫畫等為背景,以選擇題或主觀題的形式,考查對辯證否定觀的理解和運用等。復習時,既要通過對比準確掌握兩種否定觀的區別,又要系統把握辯證否定觀的相關知識。
第1步——[基礎梳理]
1.辯證的否定觀
(1)含義:辯證的否定,是①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2)作用:辯證的否定是②聯系的環節和③發展的環節。
(3)實質: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④“揚棄”。
(4)方法論:樹立創新意識。
2.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1)觀點:否定就是一事物對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毀滅,是借助于⑤外力作用實現的事物的變化。
(2)特點:或者簡單地⑥肯定一切,或者簡單地⑦否定一切。
第2步——[重難突破]
細化區分辯證的否定觀和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辯證的否定觀
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否定的動力
否定事物內部矛盾雙方斗爭的結果,是通過事物內部矛盾進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強加給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結果,是主觀任意的否定
否定與肯定的關系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著肯定,肯定中包含著否定
把否定與肯定絕對地割裂,主張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發展和聯系的關系
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
否定是發展的中斷
[點撥] 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肯定一切是錯誤的,因為它抹殺了新舊事物之間的界限,從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發展。否定一切也是錯誤的,因為它割裂了新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實際上也否定了事物的發展??隙ㄒ磺小⒎穸ㄒ磺卸际切味蠈W的表現。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 對比辯證的否定觀與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典例1] (2017·漢中質檢)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早年從中醫古籍里得到啟發,通過對提取方法的改進,首先發現中藥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瘧原蟲的成分。這一發現在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的研發過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青蒿素的研發過程說明(  )
①創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也是發展的環節
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科學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
④應堅持開拓創新,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①說法正確,但在材料中未體現,應排除;尊重客觀規律,從客觀實際出發是科學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③說法錯誤。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發現是辯證否定基礎上的創新,從古籍得到啟發和改進提取方法指向聯系與發展,故②正確;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發現是實踐過程中不斷創新的過程,推動了真理的發展,故④正確。]
人類對原有事物進行改造的過程,就是辯證否定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既能體現出新事物和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聯系,又能體現出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發展。
[對點訓練1] (2017·南京聯考)為貫徹落實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某市積極探索創新“互聯網與交通”融合發展之路。通過創新實現約租車與巡游出租車的共同發展,巡游出租車主要提供基本服務,約租車可以發揮其靈活、高效的優勢,彌補巡游出租汽車供應的不足,成為巡游出租汽車的有益補充。這一創新歷程表明(  )
A.創新是新出現的事物戰勝舊事物
B.創新的過程必定是“揚棄”的過程
C.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D.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B [新出現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A錯誤。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C錯誤。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D錯誤。題中材料約租車的出現與發展表明創新的過程必定是“揚棄”的過程,故B正確。]
考點2|
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
全國卷5年3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6·全國甲卷·21,4分2013·全國卷Ⅰ·23,4分2011·全國卷Ⅰ·21,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高頻考點,主要結合具體材料或背景,考查對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創新的社會作用的理解;以選擇題為主,難度適中。復習時,在把握自身具體知識的基礎上,要注意其與辯證的否定觀、發展、社會改革等知識的聯系。
第1步——[基礎梳理]
1.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1)依據:世界是永不停息地①變化發展的。
(2)內容: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形式都是從它的②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③批判的、④革命的和⑤創新的。
(3)要求: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提醒 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2.創新的社會作用
(1)推動社會⑥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更新了人們的生產工具,促進了生產技術的進步,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開辟了更廣闊的勞動對象,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推動⑦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3)推動⑧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和⑩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創新,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使得人類思維的性質和水平不斷更新和提高;人類文化的發展是通過創新實現的。
第2步——[重難突破]
三方面把握創新的哲學依據
(1)唯物論的角度: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堅持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的統一。
(2)辯證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辯證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事物發展的根本途徑,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辯證法按其本質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要樹立創新意識。
(3)認識論的角度:整個世界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人們應當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1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典例2] (2013·全國卷Ⅰ·23)物理學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時,將幾塊小雞骨丟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氣泡顯示了雞骨沉落的軌跡。受此啟發,他經過不斷實驗,發現帶電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態氫時,同樣出現一串氣泡。他由此發明了“氣泡室”,成功探測出高能粒子的運行軌跡,并因此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事例表明(  )
①間接聯系比直接聯系更能激發人的創新意識?、谑澜绮⒉蝗狈β撓担狈Φ氖巧朴诎l現聯系的創新意識
③創新意識是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系的前提
④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在主客觀條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本題的題眼是“受此啟發”“不斷實驗”“成功探測出高能粒子的運行軌跡”。題意強調在充分利用客觀條件的基礎上,積極創新,改造世界,②④符合題意。不能說哪一類聯系更能激發人的創新意識,①表述錯誤;創新意識不能作為認識和利用事物之間聯系的前提,③表述錯誤。]
人類推動認識發展的過程、建立新聯系的過程、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過程、通過改革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等,其中都蘊含著創新思維或創新行動。
[對點訓練2] 2016年是我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以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新型城鎮化規劃、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招考改革總體方案面世,國企改革提速,養老金并軌破題……,各項改革積極推進。我國堅定推進改革(  )
①因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隗w現了辯證否定觀和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使當前經濟基礎更好地適應上層建筑的發展?、鼙砻魃鐣久芏伎梢酝ㄟ^改革來解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B [應該是上層建筑更好地適應經濟基礎,故③錯誤;階級社會的社會基本矛盾只能通過階段斗爭來解決,故④錯誤;①②分別從社會發展和創新角度正確分析了我國推進改革的原因,故符合題意。]
命題點2 創新的社會作用
[典例3] (2016·全國甲卷·21)某市打造北斗衛星導航功能型平臺,初步建成智能公交應用、高精度位置服務等六大應用系統和產業技術創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
275臺套北斗終端,產品商業性開發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在應用中得到進一步完善。這表明(  )
①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價值的重要體現?、诓粩喟l展的社會需要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動力 ③科技創新以思想觀念的創新為先導?、芸萍紕撔驴偸峭ㄟ^吸收、改造傳統技術而實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本題的題眼是“產品商業性開發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也在應用中得到進一步完善”。產品商業性開發應用取得顯著成效,說明科技轉化成了現實的生產力,①當選;完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是社會需要所推動的,②入選;③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④表述絕對化,排除。]
在分析創新的社會作用時,要注意材料中創新的指向,即明確題干強調的是對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改革、思想觀念更新、文化發展進步中的哪一個方面。
[對點訓練3] 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生產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關注。自進入網絡化戰略階段以來,海爾從用戶創意交互定制開始,整合全球一流的設計等外部資源,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提升了生產效益。這說明(  )
①互聯工廠運作模式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诖笠幠6ㄖ剖菍Υ笠幠V圃斓霓q證否定 ③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海爾轉型的根本原因?、苡脩舻膭撘鉀Q定企業的生產模式發生劇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互聯網時代到來是海爾轉型的外因,內因才是根本原因,故③錯誤;④過分夸大了用戶創意對企業生產的作用,排除。提升生產效益體現出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故①正確;大規模定制是對大規模制造的創新和突破,即辯證否定,故②正確。]
[錯點剖析]         機智躲“陷阱” 輕松沖高分         
易錯點1 不能正確理解辯證否定的內容或內涵
提醒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而不是外在的否定、相互之間的否定。
矯正訓練1 (2014·安徽高考·9)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說:“如果我們過于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于正確?!边@句話告訴我們(  )
①辯證否定是事物之間的相互否定?、谑挛锇l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勖茈p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真理是主觀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做好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如果我們過于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于正確”這一言論。題目中的觀點看到了真理與謬誤相對存在,說明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正確;同時說明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正確;①錯誤,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④錯誤,真理具有客觀性。]
易錯點2 不能正確理解創新的內涵或要求
提醒 創新必然要對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舊觀點、舊思想進行否定。但創新并不是否定舊事物中的一切東西,對于舊事物中合理的、科學的東西仍需繼承。
矯正訓練2 一項對全球21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能力卻排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倒數第五。當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創新意識成為教育改革的重大課題,也是建立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跇淞撔乱庾R是推動認識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蹣淞撔乱庾R要求我們敢于質疑權威,否定一切 ④樹立創新意識是辯證否定觀和辯證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 [實踐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分別是認識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②錯誤;③不符合辯證否定觀。]
易錯點3 不能正確理解理論創新的作用
提醒 實踐創新是理論創新等各項創新的基礎,實踐創新決定理論創新等。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理論創新可以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
矯正訓練3 回顧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改革開放歷程,可以看到,無論是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還是其他方面的創新,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是以理論上的創新為前提的。這說明(  )
A.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B.理論創新決定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
C.理論創新對社會發展和變革具有決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論上的創新,就會帶來社會的發展和變革
A [題干材料強調理論創新的作用,A符合題意;B、C中的“決定”、D中的“只要……就”夸大了理論創新的作用。]
易錯點4 不能正確把握思維創新的源泉
提醒 豐富的專業知識、勞動者的靈感、社會創新的平臺等都有助于創新思維的形成,但創新思維的源泉只能是社會實踐。
矯正訓練4 某飯店老板請來許多一流的建筑師和工程師,探討如何擴建狹小老舊的電梯。他們一致認為:飯店必須停業半年才能擴建好電梯。飯店一位清潔工說:“要是我,就會直接在屋外裝上電梯?!备鶕鍧嵐さ慕ㄗh,新電梯很快安裝好了。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電梯安裝在室外。這一案例表明(  )
①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創新思維的源泉?、谪S富的實踐經驗必然促進思維創新?、壅_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首要環節?、軇撔率菍扔欣碚摵蛯嵺`的突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①說法錯誤,創新思維的源泉是社會實踐;②說法過于絕對,豐富的實踐經驗不一定就能促進思維創新。清潔工的建議是正確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表現,③正確;建筑史上第一次把電梯安裝在室外,是一種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和實踐的突破,④正確。]
[熱點聚焦]     
推動互聯網發展 實現創新性突破
      
[新聞點擊]
材料一 2016年11月18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落下帷幕。習近平主席在視頻講話中指出,①互聯網快速發展,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深刻變化,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互聯網發展是無國界、無邊界的,②利用好、發展好、治理好互聯網必須深化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③大會圍繞“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進行坦誠交流,在思想交流、技術展示、經貿合作、共識形成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材料二?、軇撔率腔ヂ摼W的基因,互聯網日益成為驅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引擎,成為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平臺。⑤我國的互聯網發展,要與時俱進,要不斷拋棄過時的因素、吸收最新的成果;⑥要針對存在互聯網發展存在的問題,用新的方式加以解決。
[信息提取]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
②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規劃;要堅持系統優化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
③要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
④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推動人類思維與文化的發展。
⑤要堅持辯證否定觀,堅持克服與保留、肯定與否定的統一。
⑥要堅持革命批判精神,樹立創新意識,要注意研究新情況,尋找新思路。
[思維發散]
問題一:運用創新意識和社會進步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加強創新的原因。
分析:①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通過創新推動社會的發展。②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③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可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創新可以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可以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問題二:結合材料,運用創新意識和社會進步的相關知識,分析如何推進我國的創新。
分析:①堅持辯證否定觀,做到發揚和拋棄的結合,克服消極因素,保留合理因素,增添新的因素。②堅持革命批判精神,用批判性思維去分析問題。③樹立創新意識,關注變化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④注意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命題猜想]—————————————————————————
猜想1.依托第三屆互聯網大會,“傳奇烏鎮”緊緊遵循習近平提出的發展新理念,依托互聯網,再次插上騰飛的翅膀。材料表明(  )
①思維方法決定人們的實踐活動?、谝庾R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 ③世界觀是方法論的體現和要求?、軇撔戮袷菫蹑偨洕l展的不竭動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B [“傳奇烏鎮”緊緊遵循習近平提出的發展新理念,依托互聯網,再次插上騰飛的翅膀,體現了意識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說明創新精神是烏鎮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②④符合題意。①說法不對,人們的實踐活動決定思維方法。③說法不對,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
猜想2.互聯網的發展,要堅定不移地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敢為人先。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  )
①辯證的否定要求必須樹立創新意識 ②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緊密相聯?、垡延械睦砟?、思想不適應新的實踐發展需要?、馨匆幝赊k事才能開拓未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并非全部的已有理念、思想都不適應實踐發展需要,③錯誤;④觀點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①②觀點分別從辯證否定觀、革命批判精神角度正確分析了創新的原因,故符合題意。]
猜想3.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革命,都會為媒體產業帶來顛覆性改變。印刷術的發明,讓報紙、雜志成為讀者獲取資訊的形式,并流傳至今。PC的普及和互聯網的流行,讓大家習慣用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獲取信息,目前還是大家獲取信息的主流方式。智能手機和社交網絡的流行,進一步降低了內容制造和內容傳播的門檻,信息接觸的形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門戶推送到搜索提取再到自媒體的跟隨。自媒體的流行也將對原來的報紙雜志、甚至門戶網站等傳統媒體產生沖擊?,F實面前,傳統媒體要生存甚至壯大只有一條捷徑可走——與新媒體融合。對于傳統媒體來說,這是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一定會有部分傳統媒體被淘汰,也一定會有更多的傳統媒體變得更強大。
自媒體既豐富了大眾的表達渠道,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嘩眾取寵,消費名人,挑逗大眾情緒,迷戀尖叫效應,甚至造謠傳謠、惡意誹謗……有評論指出,自媒體不是自留地,你可以揮拳,須止于別人鼻尖。
運用辯證的否定觀的知識,說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依據。
[解析] 一是注意知識要求,即運用辯證否定觀的知識分析問題,需要從自身實質、與發展的關系、與聯系的關系等角度分析問題;二是答案要點組織上,要注意理論分析與事實分析的結合。
[答案] 辯證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新興媒體是對傳統媒體的辯證否定,是媒體形式的發展。辯證的否定既是聯系的環節,又是發展的環節,新興媒體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媒體的優勢,又在傳播手段上進行了發展。辯證的否定既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其實質是“揚棄”,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特色和優勢,要形成互補,融合發展。課時3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考綱傳真] 1.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考點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
全國卷5年2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4·全國卷Ⅰ·20,4分2013·全國卷Ⅱ·39(1),1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重要考點,主要結合古詩詞、漫畫、熱點材料等考查對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基本屬性的理解;題型既有客觀題,也有主觀題;既有知識的單獨考查,又有與其他知識的綜合考查。復習時,既要從細節上深入理解概念與屬性,又要從整體上構建知識體系。
第1步——[基礎梳理]
1.矛盾的含義及屬性
(1)含義: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①對立統一。
(2)基本屬性:②同一性和③斗爭性,它們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
提醒 不能將對立和統一理解為矛盾的雙方,對立和統一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矛盾雙方是指事物的兩個方面,兩個方面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即矛盾。
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的比較
同一性
斗爭性
區別
含義
矛盾雙方④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它體現著對立雙方⑤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表現
一是矛盾雙方⑥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⑦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相互區別、相互排斥。哲學上講的“斗爭”與生活中講的“斗爭”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特點
⑧相對的,有條件的
⑨絕對的,無條件的
聯系
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沒有斗爭性,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斗爭性⑩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第2步——[重難突破]
1.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與方法論
(1)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
(2)方法論: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要堅持對立統一的觀點,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點撥] 矛盾與聯系、發展的關系
(1)矛盾的觀點與聯系、發展的觀點都科學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狀態,都是唯物辯證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2)聯系構成發展,矛盾是聯系的根本內容,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事物的內部聯系即事物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聯系即事物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
2.哲學上的矛盾與生活中的具體矛盾、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
(1)生活矛盾與哲學矛盾:哲學上的矛盾是對一切具體矛盾斗爭的共性的概括與反映;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僅僅是矛盾斗爭性的一種具體形式,二者是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2)辯證矛盾與邏輯矛盾:辯證矛盾是事物固有的一種客觀矛盾,其公式為“事物既是這個,又是那個”;邏輯矛盾是指人們在邏輯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個論斷既肯定又給予否定的自相矛盾現象,其公式為“事物既是這個,又不是這個”。生活中我們承認事物的辯證矛盾,思維中我們要避免邏輯矛盾。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1 以選擇題形式考查矛盾的基本屬性
[典例1] (2017·洛陽期末)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中美雙方在亞洲地緣政治上的戰略沖突更為明顯,但水乳交融的經濟關系、休戚與共的共同利益,使“危機管控”成為中美雙方的共識。這主要體現了(  )
①在雙方的對立中把握統一
②斗爭性為同一性所制約
③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④矛盾的斗爭性是相對的,同一性是絕對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A [中美雙方雖有沖突,但存在共識,這是因為斗爭性為同一性所制約,我們應該在對立中把握統一,故①②符合題意;③與題干無關,排除;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故④說法錯誤。]
關于矛盾的基本屬性,注意以下兩個細節: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不能將相對與絕對混淆了;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能將斗爭性和同一性的位置顛倒了。
[對點訓練1] 事物的矛盾包括兩個基本屬性:斗爭性與同一性。下列強調同一性的是(  )
①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诶?,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郾氨墒潜氨烧叩耐ㄐ凶C,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軟]有當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就不會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趨勢,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強調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據此可判斷①體現的是矛盾斗爭性,與題意不符;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說明垃圾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資源,體現矛盾雙方相互貫通,是同一性的表現,②符合題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體現卑鄙者與高尚者的區別,是矛盾斗爭性的表現,③與題意不符;沒有當年的抗戰就沒有今天的和平生活,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現,④符合題意。]
命題點2 以主觀題形式綜合考查矛盾的基本屬性
[典例2] [2014·天津高考·1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人制造了機器人,機器人的使用又會對人的就業產生影響,一方面會使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崗位減少,另一方面會使研發、銷售和服務等就業崗位增加,這種變化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基本屬性的知識說明機器人與人的關系。
[解析] 本題以機器人的使用給人帶來的“競爭壓力”為依托,從矛盾基本屬性的角度考查人和機器人存在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要分析出人與機器人對立與統一的表現。
[答案]?、俣窢幮院屯恍允敲艿膬蓚€基本屬性。②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機器人與人存在對立的一面,機器人的使用會造成一些工作崗位的減少,致使一些人失業。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相互貫通。機器人與人存在相互統一的一面,機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機器人的使用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質,管好用好機器人。
運用矛盾的基本屬性知識分析兩個因素之間的關系,一是分析兩者的區別——斗爭性,二是分析兩者的聯系——同一性。
[對點訓練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企業投資萎縮,缺乏活力,這使得“供給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漸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障礙。與此同時,中國消費品供需正面臨著嚴重的結構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傳統的中低端消費品供給嚴重過剩,價格持續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質消費品供給不足,中國居民在海外瘋狂掃貨。
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要求在適度擴大內需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這意味著我國經濟治理思路出現重大轉變。
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說明“在適度擴大內需的同時加強供給側改革”的合理性。
[解析] 一是注意知識范圍,矛盾同一性原理包括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等;二是理論聯系實際,結合擴大內需與加強供給的關系,從相互依賴和相互轉化角度組織答案。
[答案] 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滲透,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供給和需求是現代經濟活動互為關聯的兩個方面;擴大內需能夠引領和推動供給,加強供給側改革有利于推動消費升級;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的情況下,由原來著重擴大內需轉向加強供給側改革,有利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考點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全國卷5年6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6·全國甲卷·23,4分2016·全國卷Ⅱ·39(1),12分2016·全國卷Ⅲ·20,4分2014·全國卷Ⅱ·22,4分2014·全國卷Ⅱ·23,4分2013·全國卷Ⅰ·19,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高頻考點,主要以社會熱點材料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理解。既有選擇題,也有主觀題,突出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復習時,既要注意對這一知識的單獨性深化運用,又要注意結合其他知識的綜合運用。
第1步——[基礎梳理]
1.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區別
含義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①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②時時有矛盾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
特征
同類事物的共性
每一個事物的個性
方法論
要③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聯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④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⑤相互轉化
提醒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不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2)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方法論:要把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結合起來,既要善于從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含義:是指在矛盾⑥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2)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3)作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矛盾的⑦關鍵。
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1)哲學基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⑧精髓,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
(2)當代實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努力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特殊規律的過程,它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第2步——[重難突破]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表現的對應關系
[點撥]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時時有矛盾”并不意味著矛盾永遠無法解決。
2.怎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前提——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唯物論基礎和前提。
(2)關鍵——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點、本質以及該事物存在的具體條件。(對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體分析;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階段的特點作具體分析;對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體分析。)
(3)重要條件——要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只有在運動中把握事物,才能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在分析每一個具體矛盾時,一定要“事事”“時時”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離開時間、地點和條件,就無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方法論要求
(1)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要遵循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規律,并掌握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科學工作方法。
(3)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視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間的差別;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視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萬事萬物的聯系。
(4)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哲學基礎。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典例3] (2014·全國卷Ⅱ·22)“先試點后推廣”是我國推進改革的一個成功做法。一項改革特別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試點探索,取得經驗、達成共識后,再把試點的經驗和做法推廣開來,這樣的改革比較穩當?!跋仍圏c后推廣”的辯證法依據是(  )
①矛盾的個性與共性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相互轉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個性之中
③矛盾的個性表現共性并優于共性
④矛盾的個性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本題考查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知識?;卮鸨绢}的關鍵是抓住“取得經驗”“把試點的經驗和做法推廣開來”“辯證法依據”等題眼信息。“先試點后推廣”是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現實運用,①②入選;③中“優于共性”、④中“決定作用”表述錯誤。]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而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個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過共性表現出來,而是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并通過個性表現出來。
[對點訓練3] 中國書法的發展始終以文化為軸心,在不同時代都烙下清晰或模糊的印記,比如:曹操與建安風骨,陶淵明與田園詩派,謝靈運、鮑照與山水詩派,王維、孟浩然的隱逸情節與山水情懷詩派,李白與浪漫主義詩派,杜甫與現實主義詩派以及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蘇東坡與豪放詞派,李清照與婉約詞派等。中國書法的這一特點說明(  )
①事物聯系的客觀性決定著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條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構成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④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其表現出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D [中國書法在不同時代都烙下自己的印記,體現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特定的歷史條件,故②正確;中國書法發展始終以文化為軸心,在不同時代烙下自己的印記,這體現出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故④符合題意;①夸大了聯系的客觀性,排除;③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
命題點2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典例4] (2016·全國乙卷·23)下圖漫畫《學習先進經驗》諷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
《學習先進經驗》(趙汀陽,《讀書》)
①學習他人經驗就能更好的發展自己
②先進經驗通過實踐能夠轉化為現實的東西
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④事物的表面聯系與本質聯系的區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本題的題眼是“學習先進經驗”“諷刺了”“不懂得”。漫畫諷刺了一些人在向別的地區學習經驗的時候,只是進行形式上的模仿,沒有把握事物的本質,諷刺了一些人不懂得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沒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懂得要透過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事物本質的聯系,故③④符合題意;①說法絕對化;②與漫畫主旨無關,排除。]
需要學習先進經驗,因為矛盾之間存在共性—普遍性;不能照搬先進經驗,因為矛盾之間存在個性—特殊性。
[對點訓練4] (2017·太原一模)“是藥三分毒”,幾千年前中國人就已經認識到了中藥的毒副作用。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強調因病、因癥、因人的個性化治療,如用清熱解毒的中藥,體內的熱毒已清已解,就應該停止使用,否則就會出現毒副作用;如體內原本沒有熱毒,我們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同樣也會產生毒副作用。中醫的上述理念告訴我們應該(  )
①承認矛盾的普遍性,不能諱疾忌醫?、趫猿志唧w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對癥下藥?、圩プ∈挛镏髁?,發揮藥物對人體健康的決定性作用?、苤匾暶艿拇我矫?,防止向不利方面轉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中醫講究辯證論治,強調因病、因癥、因人的個性化治療”,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求做到對癥下藥,故②符合題意;“用清熱解毒的中藥,體內的熱毒已清已解,就應該停止使用,否則就會出現毒副作用;如體內原本沒有熱毒,我們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同樣也會產生毒副作用”,這說明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轉化,要重視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轉化,故④符合題意;①材料沒有體現,排除;③中的“決定性作用”說法錯誤,排除。]
考點3|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全國卷5年2考
命題揭秘導航
2016·全國丙卷·20,4分2013·全國卷Ⅱ·39(1),14分
本考點屬于命題的重要考點,素材選取多樣,考查方式靈活,主要結合典型材料考查對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等知識的深入理解,對分析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要求比較高;既有選擇題,又有非選擇題。復習時,注意對比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注意與矛盾其他知識結合起來構建知識體系。
第1步——[基礎梳理]
1.主次矛盾與矛盾的主次方面
原理
方法論
主次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①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②決定作用
善于③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學會④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要方面在事物內部中處于⑤支配地位,起著⑥主導作用,決定事物性質
善于把握事物的⑦本質和主流
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不能忽視支流
,
提醒 主次矛盾關系是矛盾特殊性在矛盾之間的體現,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是矛盾特殊性在矛盾內部要素之間的體現。
2.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1)世界觀依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
(2)具體要求
兩點論
重點論
區別
內容
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牽牛要牽牛鼻子”;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反面
一點論
均衡論
聯系
兩點是有⑧重點的兩點,重點是⑨兩點中的重點,要善于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第2步——[重難突破]
1.區分主要矛盾與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區別
外延
主要矛盾是就復雜事物中所包含的“許多矛盾”相互比較而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雙方相互比較而言的
內涵
主要矛盾是一個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完整的“矛盾體”
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是一個矛盾體的兩個方面中的其中一個方面
作用
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
方法論
做工作要抓重點、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視一般,側重于辦事情該怎樣
看問題要把握本質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視支流,側重于看問題該怎樣
關鍵詞
“重點”“中心”“關鍵”“要害”“突破口”“核心問題”等
“主流”“主體”“形勢”“性質”“絕大多數”“總體上說”等
聯系
是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都是講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問題;都是重點論所要把握的重點;主要矛盾當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點撥] 主要方面+次要方面=2個方面。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2個矛盾。
有時可以通過并列的要素的數量來判斷是主次矛盾,還是矛盾的主次方面。
2.全面理解矛盾觀點與矛盾分析法
第3步——[命題探究]
命題點 主次矛盾或矛盾的主次方面
[典例5] (2016·全國乙卷·21)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個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績七分錯誤,還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必須有個根本的估計。如果是七分成績,那末就應該對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績為主說成錯誤為主,那就完全錯了?!睆奈ㄎ镛q證法看,這里強調的是(  )
①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跓o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確認識矛盾?、勖艿闹饕矫媾c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轉化 ④在認識矛盾時須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本題的題眼是“如果是七分成績,那末就應該對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績為主說成錯誤為主,那就完全錯了”?!叭绻瞧叻殖煽儯悄┚蛻搶λ墓ぷ骰旧霞右钥隙ā睆娬{的是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①符合題意;“把成績為主說成錯誤為主,那就完全錯了”強調了在認識矛盾時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要重視矛盾的主要方面,②與題意無關;材料沒有體現矛盾主次方面的轉化,③排除。]
解答有關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選擇題時,注意題干指向的以下區別: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明確題干強調的是矛盾,還是方面;主要與次要,明確題干強調的是主要矛盾或主要方面,還是次要矛盾或次要方面;相互區別與相互聯系,明確題干強調的主、次之間的區別,還是主、次之間的聯系。
[對點訓練5] (2017·孝感期末)我國已經完成了9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的源解析工作。其中,北京、南京、上海的首要污染來源分別是機動車、燃煤和流動源。因此,各地科學治理大氣污染應當(  )
①把握主要矛盾,重點治理首要污染源
②把握矛盾普遍性,部署統一治污方案
③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著重抓住主流
④把握矛盾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各地的首要污染源不一樣,所以科學治理大氣污染應當把握主要矛盾以重點治理首要污染源,把握矛盾特殊性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①④正確。統一部署背離題意指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故②③不能入選。]
思維建模系列
19.運用矛盾觀點分析和解答問題
本知識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命題緊扣時政熱點和生活焦點,選典型素材為背景,考查矛盾觀點的具體內容。既要求準確識記和理解矛盾觀點的相關原理與方法論,又要求準確分析和解讀材料信息指向。答案要點需要將理論闡述與材料分析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學以致用。
[典例導引] [2013·全國卷Ⅱ·39(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敦煌莫高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藝術瑰寶,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近年來,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長,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達到80萬人次。旅游旺季時,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時約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載量在3
000人次以內。大量游客進入洞窟,二氧化碳長時間滯留,窟內空氣濕度增大,溫度上升,侵蝕壁畫和彩塑;加之長期的風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畫和彩塑正在緩慢退化。
考查問題
結合材料,用對立統一觀點分析如何處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的關系。
規范答案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矛盾。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保護的壓力,若限制客流會影響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學保護是能夠相互促進的。應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實際出發,探索莫高窟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有機結合的途徑和方法,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護。
[模板構建]
 常見設問方式:
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的相關知識,分析×××問題。(或者結合材料,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或者結合材料,運用矛盾分析法的相關知識,分析×××問題等。)
常用答題語言:
(1)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在對立中把握統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善于從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
(5)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既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7)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模板提升]
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正式頒布,有關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制度、體系、產業和投資等領域的工作隨之全面啟動。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保護與開發的沖突,但首先要強調文化傳承,彰顯城市的特色和個性。要根據不同城市的自然歷史文化的稟賦,體現差異性,倡導多樣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舊城改造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注重在新城新區建設中注入傳統文化元素,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特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建設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人文城市。
運用“生活與哲學”中矛盾的有關知識,談談對材料關于新型城鎮化建設觀點的理解。
[答案]?、倜芫哂衅毡樾?,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我們必須始終正確對待保護與開發的矛盾。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堅持彰顯城市的特色和個性。③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要做到抓重點、抓關鍵,首先要強調文化傳承。
[錯點剖析]         機智躲“陷阱” 輕松沖高分         
易錯點1 不能正確理解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
提醒 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其同一性與斗爭性是不可分割的。矛盾雙方的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矯正訓練1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抗戰。隨著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1945年中國取得抗戰全面勝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關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談話,承認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或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在國與國的關系中,從不同角度看這一問題的結論也不同。關于這一段歷史,說法正確的是(  )
A.戰爭中的中日雙方只有斗爭性沒有同一性
B.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是戰爭發展過程中的質變
C.抗日戰爭的結束表明中國社會主次矛盾發生轉化
D.中日之間的矛盾始終是1937年以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C [A項錯誤,中日作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B項錯誤,力量的此消彼長是量變;抗日戰爭結束以后中國的主次矛盾就發生了轉變,C項正確,D項錯誤。]
易錯點2 不能正確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提醒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個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矯正訓練2 對于改革試點工作,中央確定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具體辦法。各地要充分調研、多方論證、周密測算,提出切實可行的試點方案。這主要強調了(  )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著矛盾的普遍性
D [改革試點工作體現的是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A與題意不符;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表述錯誤;材料未涉及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轉化問題,C排除;D符合題意。]
易錯點3 不能正確理解一分為二的觀點
提醒 一分為二的觀點,既包括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結合起來,又包括將矛盾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結合起來。任何事物都包括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但這兩個方面不一定就是利和弊。
矯正訓練3 無論存在怎樣的不完美,我們再也不可能回到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了,只有更好地完善互聯網規則,才能把握好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這表明(  )
①事物都有利和弊的兩個方面
②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③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④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看到互聯網的不完美,是對立統一觀點問題,就是看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故②③符合題意,應選;①表述不合理,即事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而并非就是利弊;④表述不合理,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易錯點4 不能正確區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提醒 區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從內涵、外延、方法論、作用等角度去分析,主次矛盾側重在“做事情”,主次方面側重在“看問題、分析形勢”。
矯正訓練4 中國經濟新常態下,小微企業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對此,國家采取措施,重點從稅收、支出和金融等方面發力,通過打出政策“組合拳”布局小微企業長遠發展。從哲學角度看,這體現了(  )
①實踐活動的開展離不開人的創新意識?、谏鐣嬖诘淖兓瘺Q定社會意識的變化?、鄯智迕艿闹鞔畏矫姘盐帐挛锏男再|?、苤鉀Q主要矛盾推動事物向前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重點從稅收、支出和金融等方面發力體現了要解決主要矛盾,根據中國經濟新常態下面臨新的挑戰出臺新的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現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故②④說法正確。①③與題意不符。]
[熱點聚焦]    
推動高等教育改革 提高高校學生素質
     
[新聞點擊]
材料一 2016年6月13日,教育部印發《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①要求各高校針對教育教學理念相對滯后、機制不夠完善、內容方法陳舊單一、實踐教學比較薄弱等問題深化改革,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并提出以下原則:②因校制宜,自主實施——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本校教育教學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確定改革重點和領域,按規定自主安排資源和經費;③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整體設計改革方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集成度,明確目標任務,聚焦重點難點,力爭在關鍵領域盡快取得標志性成果;④注重績效,示范引領——激發改革活力,建立自我評價機制,注重改革成果的推廣應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
材料二 2016年11月下旬,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修(制)訂工作的通知,⑤要求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修訂新的專業教學標準;⑥并提出堅持工學結合,注重知行合一。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做中學、做中教”,重視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強調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促進學以致用。
[信息提取]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既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又不忽視次要矛盾。
④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統一的,要將兩者結合起來分析問題。
⑤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
⑥矛盾雙方具有同一性,雙方相互依賴、不可分割。
[思維發散]
問題一:運用對立統一的相關知識,談談對教育改革中“知行合一”的理解。
分析:①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知和行之間是對立統一的,既存在著同一性,又存在著斗爭性。②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知行合一體現矛盾雙方的同一性。矛盾的斗爭性就是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知和行的區別體現出矛盾雙方的斗爭性。③矛盾中的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著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知和行既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了我國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問題二:結合材料,運用矛盾相關知識,分析我國各高校如何推進教育改革。
分析: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各高校必須充分認識和承認本校教育中的問題,從而找出正確改革方向。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各高校必須根據本校的具體實際來推進教育改革。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將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各高考既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國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又要充分考慮本校的特點。④主、次矛盾及其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既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又不可忽視次要矛盾。各校在改革中,既要抓住本校的改革重點,又要做到各項改革的全面推進。
[命題猜想]————————————————————————————
猜想1.推進高校教育改革,要整體設計改革方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集成度,明確目標任務,聚焦重點難點,力爭在關鍵領域盡快取得標志性成果。從哲學角度看,這一要求意味著(  )
①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谟孟到y優化的方法處理問題 ③要集中力量去解決主要矛盾 ④要著重把握事物發展的主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整體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①觀點錯誤;整體設計等指向系統優化方法,聚集重點難點等體現把握主要矛盾,故②③符合題意;④觀點正確,但偏離題干指向。]
猜想2.改革實施過程中,各高校要根據本意見精神和本校教育教學改革實際,專題研究、編制本校教育教學改革方案,確定責任人、時間表、路線圖,把各項改革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從辯證法角度看,這要求(  )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趫猿置芷毡樾院吞厥庑缘慕y一?、墼谔厥庑灾笇卵芯渴挛锲毡樾浴、茏龊昧康姆e累為質變創造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設問要求從辯證法角度分析問題,①屬于唯物論,故不符合題意;應該在普遍性指導下去研究特殊性,故③觀點錯誤;根據本意見精神指向普遍性,根據本校實際指向特殊性,這體現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故②正確;將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強調量的積累,故④正確。]
猜想3.五名中國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穿校服、做早操,選班干部,抄板書,晚自習,小測驗……一系列中國特色教育方式效應被應用于英國九年級學生的身上。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此拍成紀錄片,播放后,引發了網友對中英兩國在教育理念、教育思維、施教模式、教育效果優劣等諸多問題的熱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網友甲:中式教學注重整體意識,注重課堂秩序,強調紀律、安靜,存在死記硬背、學習負擔過重和培養“分數機器”等問題,會束縛學生的想象力,甚至抑制孩子的創造力;而英式教學強調自由,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認為讓學生自主探究要好過一味灌輸。中國應該向英國的基礎教育學習,推行“快樂學習”“輕松教學”和“素質教育”為主的理念。
網友乙: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有自己的優勢,中國正是憑借著這種模式讓我們的學生在國際上收獲大獎,也正是憑借著這種模式培養了一批批人才,支撐起了中國經濟的騰飛。所以,中國在崛起的基礎尚不穩固的前提下,奢談“素質教育”和減負,結果只能讓初出茅廬的年輕就業者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影響勞動力的整體素質,最終將削弱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對于網友甲和網友乙的觀點,你贊同哪個?請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知識闡明兩條理由。
[解析] 首先,要先點明贊成的觀點是哪一個,再去分析贊成的理由;其次,注意知識范圍,辯證法知識包括聯系、矛盾、創新等;再次,抓住甲、乙兩人觀點中的關鍵詞句,以此調動相關哲學觀點來分析問題。
[答案] 贊同網友甲的觀點。理由:①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向英國的基礎教育學習有助于解決中國基礎教育中存在的死記硬背等問題。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可以學習借鑒英國基礎教育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③辯證否定觀要求樹立創新意識,吸取英國教育強調自主探究的長處,有助于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以上理由,選取兩個即可,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贊同網友乙的觀點。理由:①聯系多樣性要求正確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我國教育要做到一切以自身教育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②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不考慮中國現實條件而奢談素質教育和減負,會不利于教育發展。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應立足我國國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以上理由,選取兩個即可,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额尔古纳市| 延津县| 雅安市| 泸溪县| 长汀县| 天津市| 日喀则市| 伊川县| 姚安县| 赣州市| 南部县| 马龙县| 县级市| 仁寿县| 公安县| 上虞市| 霍城县| 永福县| 苏尼特左旗| 安化县| 望奎县| 宣汉县| 宁海县| 个旧市| 偏关县| 淮滨县| 克拉玛依市| 广丰县| 应城市| 罗山县| 彭山县| 青川县| 巫山县| 威海市| 崇文区| 安陆市| 榆中县| 太湖县| 雷波县|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