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在社會中成長一、學習目標1、知道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認識社會在我們成長中的作用。2、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奉獻社會,提升自身價值。二、學習重點知道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和途徑。三、學習難點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題寫在題板上。(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1.人的成長是不斷的過程2.我們會逐漸成長為一名社會成員.3.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娛樂等都與社會(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能從社會中獲得和。4.養成親社會行為(1)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 http: / / www.21cnjy.com )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獲得。(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 http: / / www.21cnjy.com ),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P6-91.談一談我們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2.P8結合圖片和你參與的社會實踐,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3:拓展:我們參加這些活動有什么意義?五.達標提升(我能行!)1.2016年12月1日,(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陳經綸中學的31名學生來到甘家口大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商業經營、發展,體驗甘家口大廈“親朋式”服務。參加這一活動能使學生( )A.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B.體會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C.感受到社會生活絢麗多彩D.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2.杭州第二中學高一年級同學紛紛走上了社會實踐崗位,開始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與社會有了個“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①學生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領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4.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區,我與李奶奶是鄰居。我與李奶奶的關系屬于( )A.血緣關系B.地緣關系C.業緣關系D.法律關系5.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從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可分為()①血緣關系②敵對關系③地緣關系④業緣關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有人這樣比喻,社會就像一棵大樹,我(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其中一片樹葉;社會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顆星星;社會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你對這段話的理解是()A.人類非常渺小B.人是社會中的一員C.人離不開社會D.沒有社會就沒有個人六.課后反思:1.2在社會中成長一、學習目標1、知道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認識社會在我們成長中的作用。2、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奉獻社會,提升自身價值。二、學習重點知道培養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和途徑。三、學習難點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題寫在題板上。(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2.我們會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3.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娛樂等都與社( http: / / www.21cnjy.com )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4.養成親社會行為(1)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 http: / / www.21cnjy.com )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 http: / / www.21cnjy.com )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P6-91.談一談我們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如果沒有這些從社會上獲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們是不能在社會上生存的,所以我們要關心社會,奉獻社會。2.P8結合圖片和你參與的社會實踐,談談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中學生可以參加的公益活動有:宣傳環保、交通知識,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殘,到社區打掃衛生等。3:拓展:我們參加這些活動有什么意義?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五.達標提升(我能行!)1.2016年12月1日,北京陳經綸中( http: / / www.21cnjy.com )學的31名學生來到甘家口大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了解商業經營、發展,體驗甘家口大廈“親朋式”服務。參加這一活動能使學生( )A.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B.體會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C.感受到社會生活絢麗多彩D.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2.杭州第二中學高一年級同學紛紛走上了社會實踐崗位,開始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與社會有了個“親密接觸”。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①學生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 ③使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來越深刻 ④有利于引領學生探索新的知識領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4.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區,我與李奶奶是鄰居。我與李奶奶的關系屬于( )A.血緣關系B.地緣關系C.業緣關系D.法律關系5.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從社會關系建立的基礎可分為()①血緣關系②敵對關系③地緣關系④業緣關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有人這樣比喻,社會就像一棵大樹,我(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其中一片樹葉;社會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顆星星;社會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你對這段話的理解是()A.人類非常渺小B.人是社會中的一員C.人離不開社會D.沒有社會就沒有個人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 1.2在社會中成長 學案(學生版).doc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 1.2在社會中成長 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