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1.法不可違預習案一、預習目標1、違法行為的含義及類別。2、刑法的含義。3、犯罪的基本特征。4、我國刑法的種類。5、能結合違法犯罪的有關案例,正確判斷什么是違法行為,什么是犯罪行為,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二、預習要點重點、難點: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別。三、預習問題1、什么是違法行為?2、根據違反的法律,違法行為可以分為哪幾類?3、什么是刑法?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5、什么是刑罰?6、刑罰的種類有哪些?四、預習檢測1、如果說道德是人們追求的較高境界,那么,人們行為的底線則是()A.不違紀B.不違法C.不違憲D.守紀律2、違法行為是指( )A.違反憲法的行為B.違反法律和紀律的行為C.違反黨紀國法的行為D.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為3、社會上的違法表現各式各樣,五花八門,從這些行為違反的法律類別上可以將違法行為劃分為( )①民事違法行為②行政違法行為③刑事違法行為④嚴重違法行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動一:小A和小B周六相約去鹽官古鎮玩,公交車到站后兩人便步行前往景點。行至風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時,遇到紅燈,此時正好沒有車輛和行人通過,小A心想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闖了紅燈。兩人到達鹽官古鎮后玩得很開心,還去占鰲塔看錢塘江,兩人正打算回家的時候,小B撿起石子在占鰲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說:“今天沒帶相機,這樣再過個三年五年,來這里還能看到我們友誼的見證。”(1)小A、小B兩人在古鎮做了什么?(2)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小A、小B兩人這樣做是一種什么行為?為什么?探究活動二: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時,起哄、打鬧、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是不聽。工作人員找來民警將這三人帶走。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處罰。材料二:朱某在工廠浴室拾到蘇某的進口名牌手表,先說第二天還,后來又說自己把手表弄丟了。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或者照價賠償給蘇某。材料三:17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強奪9名小學生的財物,得贓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通過上面材料,我們來完成下面的表格:情景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反的法律承擔的法律責任所屬違法類別一二三二、隨堂檢測1.欠債不還、損害別人的名譽、拾到他人遺失物不還等行為,屬于()A.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B.違反教育法的行為C.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D.違反繼承法的行為2、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并不都是犯罪行為,只有對社會危害性達到觸犯刑法的嚴重程度,才是犯罪行為。可見,犯罪的法律標志是( )A.刑罰當罰性B.刑事違法性C.民事違法性D.嚴重危害性3、下列屬于犯罪行為的是()A.搶劫他人財物B.騎自行車闖紅燈C.拾到他人財物自覺歸還 D.違反政府禁令,吸食鴉片4、七年級學生小王,一天在外閑逛,聽說撥打“119”電話不要錢,于是就用一部公用電話隨意撥打了“119”,謊稱某地著火。小王同學的這種行為()A.是違法行為B.是犯罪行為,應受到刑罰處罰C.是違紀行為,應受到紀律處分D.不用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5、下列不屬于犯罪特征的是()A.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B.是依法受刑罰處罰的行為C.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D.應賠償損失6、王某在公園游玩時,掏出小刀在公園的一棵樹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幾個字,結果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他的行為是()。A.刑事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D.嚴重違法行為7、球迷孫某在觀看中超聯賽時,看到泰山隊進球,興奮得跳入場內奔跑,被值勤民警抓獲,后被處以拘留10天處罰。孫某的行為是()A.刑事違法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C.違憲行為D.一般違法行為8、陳某因違犯了法律,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3萬。陳某的違法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 B.犯罪行為 C.行政違法行為 D.一般違法行為9、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下列不屬于主刑的是( )A.管制、拘役B.剝奪政治權利C.有期徒刑、無期徒刑D.此同學遇到挫折時很善于疏導自己10、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共同點是( )A.都具有社會危害性B.都要承擔同等的法律責任C.都觸犯了我國刑法D.都具有刑罰當罰性11、“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一些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調侃,即“只要湊夠一撮人,管他紅燈還是綠燈。”“中國式過馬路”的行為屬于( )①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 ②受從眾心理影響的行為③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行為 ④要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分析材料,回到問題:學生李某原來表現較好,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后來他常和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來往,變得無心學習,不交作業,經常曠課,有時還偷拿別人的東西,打架斗毆,受到學校的多次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又經常在社會上偷盜財物,還參加賭博等,曾被公安機關拘留,仍屢教不改,后因持刀搶劫,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院審理,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閱讀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李某的行為哪些屬于違紀?哪些屬于違法?哪些屬于犯罪?(2)李某由好變壞,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發展過程說明了什么?參考答案一、預習檢測:BDA二、隨堂檢測答案:1-11ABAADCDBBAA12.(1)不交作業,經常曠課,偷拿同學東西,打架斗毆是違反校紀的行為;在社會上偷盜財物、賭博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持刀搶劫屬于犯罪行為。(2)李某由好變壞,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說明一個人如果不學法、不知法就容易學壞,違紀違法,以致犯罪。違紀、違法、犯罪三者之間有區別也有聯系,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個人如果不加強思想品德修養,不注意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就可能由犯錯誤發展到違法犯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