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清河鎮(zhèn)中學師生共用導學案年級:九年級1-4班學科:道德與法治主備:楊文靜審核:李民內容:為正義高歌課型:新授時間:一、教學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尊重規(guī)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知識、能力】知道公平需要正義,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guī)則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二、教學重難點【學習重點】辨別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培養(yǎng)正義感【學習難點】正義的含義【課前預習案】一、基礎知識精梳理:知識點1分清生活中的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1、凡是有利于促進_____________的進步與發(fā)展,有利于維護______________和他人_____________的行為,都是正義行為,反之,就是非正義的行為。2、正義要求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社會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和程序,沒有人可以例外。沒有___________的支持,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3、正義行為,應該得到政府、社會以及人們的_________________。非正義行為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當權益,必然受到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知識點2正義制度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必須遵守的_____和_____就組成了正義制度。沒有正義制度的支持,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知識點3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1、尊重和遵守___、______和_____,是一個現代人應有的品格。2、按照正義標準對人對事、做人做事,違反_________的事堅決不做,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的集中表現。3、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___________是正義最起碼要求,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乃至_______是最嚴重的非正義行為。4、當遇到非正義行為發(fā)生時,對實施非正義行為的人要進行積極的_____和______,必要時以自己的勇敢和機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探究活動案】一、探究活動一(一)事例一最美媽媽---吳菊萍2011年7月2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qū),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好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fā)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二)事例二最美教師----張麗莉張麗莉,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的語文教師。2012年5月8日,一輛失控的客車沖向學生,在關鍵時刻,她為救學生而受重傷,致使自己雙腿截肢。1、材料中的行為是一種行為?2、這種行為帶來什么影響?(從對他人、社會、公共利益等角度考慮)3、對待這種行為我們持有什么態(tài)度?二、活動探究二事例三地溝油做藥了!環(huán)球網報道旗下擁有“太太口服液”、“鷹牌花旗參”等知名品牌的中國上市公司—健康元藥業(yè)集團,近日被傳出使用地溝油制藥的消息,引發(fā)消費者和輿論的廣泛關注。據美國新聞網報道,該公司以地溝油為原料生產的產品目前不僅廣泛流向中國醫(yī)藥市場,且暢銷美、歐、日韓等20多個國家,已引起消費者的恐慌。交流討論:1、材料中的這種行為屬于什么行為?2、這種行為帶來什么影響?(從對他人、社會、公共利益等角度考慮)3、對待這種行為我們持有什么態(tài)度?三、活動探究三完成P11填表格內容。四、探究活動四1、閱讀P12鄧亞萍事例,思考:(1)鄧亞萍為什么這樣做?(2)她的做法導致金牌的丟失,值不值得?(3)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鄧亞萍是個什么樣的人?五、探究活動五閱讀P13小強事例,思考:(1)小強等人的行為錯在哪里?(2)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哥們兒義氣算不算正義行為?(3)假如事發(fā)前你知道了小強要為同學打抱不平,你該怎么做?【課堂檢測案】一、基礎精練(每題2分,共4分。)1.下列屬于正義的行為有()A.某校補充辦公經費不足向學生收取補課費B.殷雪梅老師為救學生,光榮獻身C.齊齊哈爾制藥二廠造假藥造成數人傷亡D.2006年5月山西左云煤礦發(fā)生透水事故,造成多人傷亡,相關負責人隱瞞真情2.高金素梅是臺灣知名藝人,現為臺灣原住民民意代表。曾對日本政府、小泉首相、靖國神社提出了控訴。她在3年內7次為“高砂義勇隊犧牲者自靖國神社除名”跨海赴日本討公道。她相信——只有行動,才有尊嚴!高金素梅的舉動()①是社會正義之舉②有利于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③應該得到政府、社會及人們的贊揚和支持④啟示我們辨別正義與非正義行為,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學在校學生馬加爵因小事連續(xù)殺死4名室友,最后人民法院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判處馬加爵死刑,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之所以判處馬加爵死刑在于()①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乃至生命是最嚴重的非正義行為②社會正義是我們共同的目標③沒有正義制度的支持,就難以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④正義行為應該得到政府社會及人們的贊揚和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近期,某中學兩名學生撿到了一個內有9000元現金及貴重物品的錢包,將其送到派出所,經警方多方尋找,物歸原主。這件事被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獲贊無數。這件事告訴我們()①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②要按照正義標準做人做事③要想獲得社會贊譽,只能拾金不昧似正義行為有利于傳遞社會正能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時代楷模”李培斌是山西省高縣龍泉鎮(zhèn)司法所原所長。他長期戰(zhàn)斗在基層司法調解崗位上,調解矛盾數千起,化解群體性事件上百起,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他的做法()A、積極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B、積極維護了人們群眾的民主權利C、增強了人們的不斷進取意識D、化解了我國當前社會的一切矛盾二、能力提升(共20分)簡答:1、判斷正義和非正義行為的標準是什么?2、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3、價值判斷。小明是一個很“仗義”的人。聽說同學小李被其他班同學欺負了,他二話不說,就把別班同學打了一頓。判斷:()理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