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維護秩序一、學習目標1.知道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正常運轉,保證人們安居樂業;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人們應自覺遵守社會規則。2.懂得生活中的各種規則,能夠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3.認識到社會秩序與社會規則的關系,樹立秩序意識和規則意識。二、學習重點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三、學習難點社會規則維系社會秩序。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br/>(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題寫在題板上。(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1.生活需要秩序(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常見的社會秩序包括:________秩序、___秩序、______秩序和___________秩序等。(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________。(3)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____。2.如何理解規則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3.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_______。(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_______。(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P17-191.看教材22頁四幅圖片,探究:以上圖片體現了哪些方面的社會秩序?(2)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2.請同學完成教材23頁中間“探究與分享”,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1)校門口的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3.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維護秩序靠規則,究竟“規則”有什么魅力能維護社會秩序呢?請同學預習教材24頁“探究與分享”,思考并回答下面兩個問題:(1)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規則?這些規則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五、達標提升(我能行!)1.在汽車站、火車站我們經??梢姟皣澜麛y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等提醒語。每個旅客都應自覺遵守這些規定?因為()??A.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習慣和信念B.社會秩序限制人們的自由C.遵守社會秩序有利于保護個人和社會的利益D.我國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2.下面的內容是《全國青少年上網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睂Υ隋e誤的說法是:()A.這一公約要求每一個青少年網友遵守B.維護網絡秩序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習慣C.網絡是虛擬的,不用為自己在虛擬空間的言行負責D.只有人人都遵守網絡規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網絡資源3.北京一家調查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2/3的被調查者承認自己曾有過隨地吐痰的行為,“吐痰習慣者”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三十二。對此,不正確的看法是()A.隨地吐痰是小事,沒有必要興師動眾B.說明一些人缺乏最基本的公民責任意識C.做負責任的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D.有關部門應大力整治亂吐痰等不文明行為4.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行為規則,尤其要靠()A.道德來確認和維護B.法律來確認和維護C.紀律來確認和維護D.規章制度來確認和維護5.上課要有課堂紀律,比賽要有比賽規則。這說明:()A.紀律等規則是限制人們自由的B.沒有規則就不能正常地學習和生活C.社會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規則[D.社會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規則6.“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句俗語告訴我們()A.法律是最嚴格的規則B.規則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規則都在發揮作用C.各種規則都離不開人們的自覺遵守D.社會規范包括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7.伯克說:“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說明了()A.事物是美好的B.生活離不開秩序,秩序離不開規則C.生活是美好的D.規則離不開秩序8.維護社會秩序是文明的體現,下列現象能體現這一點的是()A.為急著回家而橫穿馬路B.在食堂就餐自覺排隊C.外出游玩和朋友在草地上就餐D.破壞學校桌凳9.分析材料,回到問題:中學生小趙和小王在暑假中結伴游覽長城,當他們登上八達嶺長城時,心情十分激動,小王掏出刀子準備在城磚上刻字留念。小趙發現后馬上制止他,小趙指著雄偉的長城對小王說:“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如果每個游覽的人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長城很快就被污損了?!靶⊥跻宦牐雷约哄e了,他不僅沒有動手刻字,還在游覽時勸說別的游客要保護長城。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六、課后反思:3.1維護秩序一、學習目標1.知道良好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正常運轉,保證人們安居樂業;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人們應自覺遵守社會規則。2.懂得生活中的各種規則,能夠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3.認識到社會秩序與社會規則的關系,樹立秩序意識和規則意識。二、學習重點社會生活需要秩序。三、學習難點社會規則維系社會秩序。四、自主學習(相信自己行!)(一)自讀課文,找到書中你認為重點的題寫在題板上。(二)根據學習提綱,完成本課重點難點。1.生活需要秩序(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常見的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交通_秩序、生產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3)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障_。2.如何理解規則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紀律等。3.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三)共同探究(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快速閱讀教材P17-191.看教材22頁四幅圖片,探究:以上圖片體現了哪些方面的社會秩序?交通,公共場所秩序(2)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如果沒有秩序,我們的生活將會出現一種無序化狀態,社會將會混亂不堪,社會生產和生活將無法正常進行。2.請同學完成教材23頁中間“探究與分享”,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1)校門口的這種混亂狀況會造成哪些影響?交通堵塞;易引發交通事故;耽誤每個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也容易引發人們相互之間的矛盾。你認為應該如何改變這種混亂的狀況?交警維持交通秩序;學校安排不同年級分時段放學;家長遵守交通規則、在路邊等候孩子;學生們有序排隊出校門等。3.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維護秩序靠規則,究竟“規則”有什么魅力能維護社會秩序呢?請同學預習教材24頁“探究與分享”,思考并回答下面兩個問題:(1)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規則?(2)這些規則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社會規則確定了社會生活的條理和次序,使人們知所當行、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五、達標提升(我能行?。?br/>1.在汽車站、火車站我們經??梢姟皣澜麛y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等提醒語。每個旅客都應自覺遵守這些規定?因為()??A.社會生活離不開共同的習慣和信念B.社會秩序限制人們的自由C.遵守社會秩序有利于保護個人和社會的利益D.我國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2.下面的內容是《全國青少年上網文明公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睂Υ隋e誤的說法是:()A.這一公約要求每一個青少年網友遵守B.維護網絡秩序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行為習慣C.網絡是虛擬的,不用為自己在虛擬空間的言行負責D.只有人人都遵守網絡規則,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網絡資源3.北京一家調查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2/3的被調查者承認自己曾有過隨地吐痰的行為,“吐痰習慣者”的比例達到百分之三十二。對此,不正確的看法是()A.隨地吐痰是小事,沒有必要興師動眾B.說明一些人缺乏最基本的公民責任意識C.做負責任的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D.有關部門應大力整治亂吐痰等不文明行為4.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行為規則,尤其要靠()A.道德來確認和維護B.法律來確認和維護C.紀律來確認和維護D.規章制度來確認和維護5.上課要有課堂紀律,比賽要有比賽規則。這說明:()A.紀律等規則是限制人們自由的B.沒有規則就不能正常地學習和生活C.社會公共生活不需要有規則D.社會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規則6.“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句俗語告訴我們()A.法律是最嚴格的規則B.規則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規則都在發揮作用C.各種規則都離不開人們的自覺遵守D.社會規范包括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7.伯克說:“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說明了()A.事物是美好的B.生活離不開秩序,秩序離不開規則C.生活是美好的D.規則離不開秩序8.維護社會秩序是文明的體現,下列現象能體現這一點的是()A.為急著回家而橫穿馬路B.在食堂就餐自覺排隊C.外出游玩和朋友在草地上就餐D.破壞學校桌凳9.分析材料,回到問題:中學生小趙和小王在暑假中結伴游覽長城,當他們登上八達嶺長城時,心情十分激動,小王掏出刀子準備在城磚上刻字留念。小趙發現后馬上制止他,小趙指著雄偉的長城對小王說:“長城是中國的象征。如果每個游覽的人都要刻上自己的名字,長城很快就被污損了。“小王一聽,知道自己錯了,他不僅沒有動手刻字,還在游覽時勸說別的游客要保護長城。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規則保證我們的學習和活動的順利進行;規則保證社會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諧;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個人獨處或者沒有外部約束和監督得情況下,我們應該學會“慎獨”,注意修養,自覺遵守規則,做到心中有規則,心中有紀律,心中有法律。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上冊第2單元第3課 3.1維護秩序學案(學生版).doc 八年級上冊第2單元第3課 3.1維護秩序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