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細胞》基礎知識復習一、細胞的發(fā)現(xiàn)及結構班級:學號:姓名:細胞的發(fā)現(xiàn):1590年,一位荷蘭人列文·虎克用兩塊透鏡制造出了第一臺顯微鏡。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1831年,英國科學家布朗發(fā)現(xiàn)了植物細胞內有細胞核。2、細胞學說:(1)19世紀4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2)較為完善的細胞學說:1、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3、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3、看右圖后填寫:A:細胞質、B:細胞核、C:細胞膜;1:細胞壁、2:細胞膜、3:葉綠體、4:細胞核、5:液泡、6:細胞質;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同具有的結構是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一般動物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練習】一、細胞的基本結構讀圖p39,解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填寫下表:(要求:在“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欄里填寫“有”或“無”,在“功能”一欄填寫各細胞結構的功能)細胞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液泡植物細胞有有有有有有動物細胞無有有有無無功 能保護、支持細胞,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是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儲存營養(yǎng)、水分1、動物細胞的三種基本結構是細胞膜、( http: / / www.21cnjy.com )細胞質、細胞核,其中有保護細胞并控制細胞與外界之間物質交換作用的是細胞膜;含有遺傳物質的是細胞核;許多生命活動場所是細胞質。2、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 http: / / www.21cnjy.com )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有些樹木之所以能長的這么高,就是因為有細胞壁,它主要由纖維素組成,有保護、支持細胞,使植物細胞具有一定的形狀的作用,使植物有一定的結構;植物的葉子是綠色的,是因為樹葉細胞里有葉綠體,里面含有葉綠素,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二、觀察各種形態(tài)的動植物細胞至少說出三種動植物細胞的形態(tài)特征(1)精子細胞呈蝌蚪狀(2)卵細胞呈橢圓形(3)平滑肌細胞呈梭形二、顯微鏡的使用1、填寫顯微鏡的構造名稱:1目鏡2鏡筒3物鏡轉換器4物鏡5載物臺67遮光器8壓片夾9反光鏡10鏡座11粗準焦螺旋12細準焦螺旋13鏡臂2、顯微鏡的使用方法:1)取鏡和安放:左手握鏡臂,右手托底座,放在身體前方略偏左的位置。2)對光:(1)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轉動遮光器,讓大光圈對準通光孔(3)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3)放片、調焦和觀察:(1)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標本正對通光孔的中心(2)鏡筒下降,雙眼注視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3)左眼注視目鏡,右眼( http: / / www.21cnjy.com )睜開,反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4)整理:(1)用紗布擦鏡身,用擦鏡紙擦目鏡和物鏡(2)轉動轉化器,使物鏡呈“八”字形朝前將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4)反光鏡轉到垂直位置(并關掉遮光器)3、物鏡和目鏡(1)仔細觀察目鏡和物鏡外形上的不同:目鏡無螺紋(填“有”或“無”)、物鏡有螺紋(填“有”或“無”)。(2)目鏡和物鏡鏡筒長短與放大倍數(shù)之間的關系:目鏡:鏡筒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 物鏡:鏡筒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大。從目鏡中看到的物像是左右相反、上下相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目鏡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4、分別轉動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觀察鏡筒位置的變化。(如升降幅度大小、轉動方向等)轉動方向與升降:前降后升(填“升”或“降”);升降幅度大小:粗大細小(填“大”或“小”)。5、轉動反光鏡,辨別兩面的區(qū)別。一面為平面鏡,另一面為凹面鏡。【練習】1、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正好遇上陰天應該選用大光圈,凹面鏡。2、在顯微鏡下觀察,若要看清視野左方的物體,玻片應向左方移動。3、當顯微鏡的目鏡為5、物鏡為10( http: / / www.21cnjy.com )時,在視野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16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這行細胞中的4個。4、小明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一個“上”字,透明紙上寫的字是。5、觀察玻片標本時,若視野較暗,此時反光鏡為凹面鏡,則應調節(jié)遮光器,用大光圈。三、觀察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一、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保持細胞原有形態(tài))。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清水中,用鑷子把它展平。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注意不要產(chǎn)生氣泡。把一滴紅墨水(或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染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總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動作步驟擦—滴—取—展—蓋—染—吸二、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擦拭在干凈的載玻片上滴1滴生理鹽水(目的:保持細胞原有形態(tài))。漱口后,用消毒牙簽在自己的口腔內側壁上沿同一方向輕輕地刮幾下。把牙簽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中涂抹均勻。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平,注意不要產(chǎn)生氣泡。在蓋玻片的一側加一滴亞甲基藍溶液(或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總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的動作步驟擦—滴—刮—涂—蓋—染—吸【練習】1、在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滴在載玻片上的是清水;而制作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滴在載玻片上的是生理鹽水。2、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染色用的是紅墨水,在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染色用的是亞甲基藍溶液,目的是便于觀察細胞結構3、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發(fā)現(xiàn)細胞有( http: / / www.21cnjy.com )嚴重的重疊現(xiàn)象,其原因是表皮撕太厚或未展平,如發(fā)現(xiàn)有黑色的圓圈,其原因是有氣泡產(chǎn)生4、觀察細胞時的問題與對策現(xiàn)象原因對策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有嚴重重疊現(xiàn)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時視野中沒有細胞細胞結構不太清楚有黑色圓圈等視野中無光斑或視野太暗等觀察植物細胞時視野中右側細胞清晰左側細胞卻很模糊切片厚薄不均勻重新制作裝片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