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上期末復習學案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復習知識體系和檢測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上期末復習學案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復習知識體系和檢測題)

資源簡介

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知識清單】
1、正確認識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準繩。
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2.違法行為的含義和種類
①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②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3、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
①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較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
②刑事違法行為是最嚴重的一種違法行為,是犯罪。
③區別:違反法律不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受到的處罰不同
共同點:二者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4.一般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①民事責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②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5.身邊的違法行為
①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
②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的義務,都是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
5.青少年遵章守法的做法
①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
③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7.刑法的作用和含義
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
8.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
①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②基本特征:嚴重危害性(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刑罰當罰性(嚴重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三者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
9、刑罰的含義和種類
①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又稱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②種類: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10.青少年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遠離違法犯罪?
①犯罪是我們成長路上最兇險的陷阱。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11.遇到侵害怎么辦?
①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12.如何正確理解訴訟
①含義: 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喝沖突的活動。
②訴訟是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過非訴訟手段不能解決問題,就要通過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13.我們應該怎樣應對違法犯罪行為?
①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不緊要勇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做到見義智為,才能最有效地打擊犯罪。
③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易錯點撥】
1.只要違法,就一定犯罪。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根據對社會危害程度的不同,違法行為可以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都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但二者之間又有明確的界限。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
2.只要不犯罪,平時有些不良行為也不要緊。
這個觀點錯誤。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有了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發展成為犯罪。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治理,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檢測題】
一、單選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加大了犯罪懲處力度,最高可判死刑。這體現出我國法律( C )
A.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各種糾紛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最有效方法
C.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D.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
2.王某在網上散布謠言。廣東興寧警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造謠者王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王某的行為屬于( A )
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嚴重不良行為
3.下列行為中不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D )
A.李某用鉗子破壞鐵路的封閉網
B.家長為教育兒子,將其打成重傷
C.某出租車司機將他人遺忘在其車上的價值萬元的筆記本電腦據為己有
D.中學生王某課間與同學在樓道內追逐打鬧
4.任何人犯罪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下面對刑罰的理解錯誤的是( D )
A.刑罰只能由審判機關給予判決
B.刑罰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人身自由為主要內容
C.刑罰是一種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D.刑罰只能針對犯罪分子
5.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下列關于訴訟理解不正確的是( C )
A.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
B.訴訟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C.受到不法侵害,我們只能通過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D.訴訟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6.假如你在學校大門口看到歹徒行兇,正確的做法是( B )
A.及時離開,以免受到人身傷害
B.及時報告老師或撥打110報警
C.勇敢地沖上去與歹徒搏斗
D.做歹徒的思想工作,讓他停止行兇
二、多選
7、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要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法律告訴我們( ABC )
A.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
B.人們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C.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
D.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8.下面行為中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ABD )
A.欠債不還
B.謊報險情
C.老師批評遲到的學生
D.故意殺人
9.法不可違,遵章守法要求我們( ABD )
A.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B.在社會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
C.只遵守行政法律法規和民事法律法規
D.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紀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
10.周某因非法竊取他人汽車,并殘忍地將車內嬰兒殺害,而被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說明(ACD )
A.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B.嚴懲犯罪就必須判死刑
C.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D.犯罪是觸犯刑法的行為
11.厭學—逃學—輟學—流失社會—劣跡行為—違法犯罪,幾乎是大部分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理的行為軌跡。這警示我們( ABCD )
A.要珍惜美好生活,人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B.要預防犯罪,杜絕不良行為
C.應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D.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
12.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 ABCD )
A.及時尋求法律救助
B.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C.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D.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三、觀察與思考
13.材料一:市民王某因酒后駕交警查獲,交警大隊依據道路交通安全閥的規定,對王某罰款2000元、扣12分,并暫扣駕駛證6個月。
材料二:劉某在陽臺上玩手機不慎掉到樓下,被李某拾走。劉某向李某索要,李某稱手機是壞的,已經丟棄,拒不返還。劉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李某賠償劉某手機損失1000元。
材料三:17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搶奪9名小學生財物,獲得贓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搶劫罪,依法判處趙某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1)材料中的三種行為分別違反了什么法律,屬于哪種類型的違法行為?分別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王某的行為違反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李某的行為違反了民法總則,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趙某的行為違反了刑罰,屬于犯罪,應受到刑罰處罰。
(2)材料三中趙某的行為與材料一中王某、材料二中李某的行為有什么區別?有什么相同點?
①趙某的行為屬于犯罪,王某與李某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他們的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違反的法律不同,受到的處罰不同。
②他們的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都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14.2017年1月15日,廣西河池市對一起重大涉黑犯罪案進行一審判決,共44人被判刑。犯罪團伙中的2名頭目馬某和李某分別獲邢25年和22年,并分別被處罰金11萬元、8.5萬元,沒收財產各50萬元。其他42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10個月至20年不等有期徒刑 。
(1)材料中44人的行為屬于哪種違法行為?該行為有什么基本特征?
①屬于犯罪行為。
②嚴重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2)上述判決中的主刑有哪些?附加刑有哪些?
主刑:有期徒刑
附加刑:罰金、沒收財產
15.中學生劉某結識了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在他們的影響下,他開始無心讀書,曠課、迷戀網吧,導致精神萎靡。八年級時,因聚眾賭博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還賭債,劉某綁架了同學李某,向其家人勒索人民幣2萬元,并故意傷害李某使其重傷。最終劉某受到法律嚴厲制裁。
(1)上述案例中,劉某的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屬于犯罪?
聚眾賭博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綁架勒索、故意傷害李某屬于犯罪行為。
(2)劉某的犯罪軌跡說明了什么道理?
①一個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②如果有了一般違法行為不加以改正,任其發展,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上述案例對于我們加強自我防范有什么警示?
①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組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16.中學生王某在放學回家路上,被一輛貨車撞傷,永遠失去了右腿。王某的父母為此痛心不已,他們找到肇事司機要求賠償,但該司機對此置之不理,孫某的父母想起訴他,可是對法律知識又知之甚少。
(1)王某的父母可以尋求哪些機構的幫助
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
(2)王某的父母可以通過哪些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①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②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四、活動與探索
17.材料一:中學生陳某,年僅13歲,因打牌欠下同學的錢無法償還,就以購買方便面忘記帶錢為由,將副食店老板李某騙出,用水果刀將其刺傷,搶得現金200余元。后來,李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材料二:自20世紀80年來以來,青少年已經成為我國刑事案件的主體人群,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總數的60%以上。其中14周歲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總數的70%以上。
某校八年級(2)班以此召開以此法制宣傳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1)請為本次班會設計一個主題。
學習法律,拒絕犯罪;知法懂法,遠離犯罪;明辨是非,預防犯罪;等。
(2)請你此次活動設計幾個形式。
開主題班會,黑板報、法律課堂、法律知識講座等。
(3)談談這次活動要達到的目的。
①通過本次活動,讓同學們了解犯罪的含義、特征、危害、后果。
②學會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明辨是非。
③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防微杜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武夷山市| 泉州市| 南投市| 嵊泗县| 望城县| 湄潭县| 新蔡县| 遂昌县| 稻城县| 措美县| 西青区| 淮阳县| 炉霍县| 甘泉县| 宁陕县| 礼泉县| 锦屏县| 元阳县| 琼结县| 城固县| 石门县| 邳州市| 峨山| 灵武市| 社旗县| 社会| 郓城县| 海兴县| 湖南省| 胶南市| 永吉县| 巴南区| 玛纳斯县| 祁门县| 鱼台县| 衡阳县| 惠来县| 陆丰市| 耒阳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