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遵守規則導學案一、學習目標明確社會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懂得社會規則需要人們自覺遵守。2、樹立規則意識,做到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堅定維護社會規則,并積極參與改進規則。二、評價任務學習參與公共生活的方法;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自覺遵守規則、維護與改進規則。三、教學設計(一)自主預習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_______。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_________。2.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__________。3.遵守社會規則需要________和_______。4.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__________,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____。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將規則___________、__________。5.維護規則要從_________做起,自覺遵守規則,要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6.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___________,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_________,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探究活動一:八達嶺野生森林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2016年7月23日,延慶區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發生一起老虎傷人事件,致1死1傷。據了解,該野生動物園允許乘坐園區游覽車和私家車進入園內游玩。但是進入園區的私家車車主必須簽訂《自駕車入園責任協議書》,其中規定了猛獸區必須關好、鎖好車門、車窗;禁止投喂食物,嚴禁在猛獸區下車;游客自駕限速25公里/小時,并與動物保持不少于20米距離等。思考:為什么游客入園前要簽訂這樣的協議書?如果動物園里沒有相關的協議規定,游客自由出入園區,會有怎樣的后果?為什么會屢屢發生動物傷人事件?究竟是誰的過錯?教師總結:我們誰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悲劇發生,但是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像這樣不守規矩而釀成惡果的事件卻時常發生。有序的社會公共生活需要規則來維護,要參與社會公共生活,我們就必須學會遵守規則。做到人人遵守規則。探究活動二:自由與規則不可分結合圖片(p27),公眾場合大聲打電話,影響到他人及吵醒孩子,談談當打電話的自由與孩子睡覺的自由發生沖突時,該怎么辦?(小組交流)教師總結: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他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合作探究結合圖片和案例(p27),探究為什么兩位乘客不是在行使自由和權利?(各小組給出探究的結果)教師總結: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探究活動三:我們要學會遵守規則,如何去遵守呢?1、觀察課件圖片對比:以上幾幅圖片中的人是如何遵守規則的?(生答)師:同學們剛才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對規則的遵守,有兩種不同的形式,那就是——他律與自律。他律的概念、表現;自律的概念、表現。教師歸納:他律就是個人的行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規則支配,其表現是:“你必須怎樣做”、“你應該怎樣做”、“你不應該怎樣做”或者“不許你怎樣做”,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懲處。自律就是個人的行為由自己的要求或內在的規則支配,其表現是:“我應該怎樣做”、“我不應該怎樣做”和“我愿意怎樣做”、“我不愿意怎樣做”。2、合作探究課本p29該不該闖紅燈問題,你怎么看待?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看法師總結: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敬畏規則,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探究活動四:維護和改進規則1、小組活動:分析課本P29、30頁隨地吐痰和噴水池里洗手的事件,思考:1)、生活中有哪些類似的行為?2)、大家參與討論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案(每小組寫出兩條)教師總結:維護規則一方面從自身做起,自覺維護規則;另一方面在保護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2.暢所欲言:同學們一起來找找生活中規則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教師總結: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與完善,使其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教師寄語:無數事實表明,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幸福安定生活的保障,我們要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并要維護好社會規則。(三)知識點小結:遵守規則自由與規則之間的關系?怎樣做到遵守規則?怎樣維護和改進規則?評價內容1.“日月星,花鳥蟲,因時序,相平衡;循軌道,行車船,有規矩,成方圓。”這句古訓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B、畫圓要有規,無規就畫不成圓C、制方要有矩,無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動要受思想動機、目的、愿望的支配2.“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條古訓是人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其含義是()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準則,按自己的準則辦事②做事要有規矩,懂規矩③社會公共生活要有共同準則④人的社會生活少不了規矩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于2013年1月1日起實施。本次民事訴訟法涉及條文多、范圍廣,既有對原有制度的補充、修改,也增加了一些新的訴訟制度和訴訟程序。這說明( )A.我們應該擺脫規則的束縛、追求自由的生活B.我們都要認識規則、遵守規則C.我們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生活的變化D.法律這種規則來自生活、用于生活,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更新和修正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