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水寨中學《經濟生活》一輪復習導學案 3.2財政與稅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水寨中學《經濟生活》一輪復習導學案 3.2財政與稅收

資源簡介

水寨中學《經濟生活》一輪復習導學案
內容: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財政與稅收
課時:3
編號:8
【考點介紹】
1、財政收入與支出

財政收入的構成  

稅收與財政的關系  

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財政支出  

財政支出的構成  

財政收支平衡
2、財政的作用 ①財政與基礎設施工程 
②財政與宏觀調整
③財政與人民生活保障
3、稅收及其種類
①稅收 
②稅收的基本特征  
③稅收的種類  
④稅收的作用
4、依法納稅  
①納稅人  
②負稅人  
③依法納稅
【考情分析】
我國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則是歷年高考的常考點,同學們應結合國家近期有關的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國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則的基本理論。應側重提高運用理論知識分析經濟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構建本考點的知識體系】
【考點理解】
考點一:財政收入與支出(預測題型:選擇題)
1、財政的含義及其本質是什么?
2、財政收入的構成有哪些?
3、稅收與財政的關系:

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的比較
區(qū)別: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來的資金,它包括稅、利、債、費四種形式;稅收收入是國家按稅法的規(guī)定而取得的財政收入。
聯系:①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都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取得的收入,體現了社會財富的分配關系和分配過程。②財政收入、稅收收入來源于國民收入,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形式;稅收收入是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③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都要努力發(fā)展經濟。
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易錯點分析]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預測題型:評析題)
5、財政支出的含義及其意義是什么?
6、財政支出的構成。(要求能夠判斷各具體支出屬于哪一項支出)
材料:2017年1月23日財政部公布2016年財政收支情況。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比上年增長4.5%。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7841億元,比上年增長6.4%。
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仍延續(xù)增幅逐年回落的走勢。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性減收較多。二是經濟下行產生的滯后影響。三是部分收入2015年基數較高,如金融業(yè)稅收和部分非稅收入等。
2016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7841億元,具體情況:教育支出28056億元,增長6.8%;科學技術支出6568億元,增長1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165億元,增長2.9%;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21548億元,增長13.3%;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3154億元,增長10%;城鄉(xiāng)社區(qū)支出18605億元,增長17.1%;農林水支出18442億元,增長5.9%;住房保障支出6682億元,增長4.3%;債務付息支出4991億元,增長40.6%。
請同學們根據上述材料出1-2道選擇題。
7、財政收支平衡(理解)
思考:如果某國連年出現收入大于(小于)支出,出現大量節(jié)余(赤字),這種狀態(tài)好嗎?為什么?
總結:國家通過財政收入支出控制經濟運行。
①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源未被利用,經濟發(fā)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應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來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yè)率,拉動經濟增長。
②在經濟發(fā)展過熱,經濟的正常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時,物價會上漲,政府應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來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
考點二:財政的作用(預測題型:選擇、材料分析題)
1、財政與基礎設施工程
(1)基礎設施、基礎工業(yè)以及高科技研究開發(fā)等,是發(fā)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這些行業(yè)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技術要求高,難以獲得較高利潤,甚至存在較大風險。因此,必須充分發(fā)揮國家財政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功能。體現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國家財政促進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靠科學,科學的進步靠人才,人才的培養(yǎng)靠教育。發(fā)展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是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國家財政中科教文衛(wèi)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保證了我國科教文衛(wèi)事業(yè)的發(fā)展的資金需要。
2、財政與宏觀調整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經濟手段),它著重通過總需求與總供給的調節(jié),實現經濟增長、充分就業(yè)、物價穩(wěn)定和分配公平等目標。國家通過
對財政收支數量、方向的控制,促進經濟總量和結構的調整,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平穩(wěn)運行。
3、財政與人民生活保障(預測題型:選擇、簡答)
(1)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保證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國家具有協調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防御外敵入侵的職能。財政的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保證國家職能的行使,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政權的鞏固,保證人民在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安居樂業(yè)。
(2)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創(chuàng)造安寧、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
為人民創(chuàng)造安寧、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必須提供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公安司法體系、行政服務體系、公共衛(wèi)生體系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國家財政的支持。如解決H7N9疫情、埃博拉疫情等。
(3)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物質保障。
財政通過收人的再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制度牽動著千家萬戶,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通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在共同富裕的原則下,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總結:財政的作用:
作用
表現
 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
 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①財政加強對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電信、水利設施等基礎設施投資。②加大對“三農”的投資。③對行政管理與國防投資。④對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支出
促進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作用
 ①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②緊縮性財政政策:減少經濟建設支出,增加稅收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比較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區(qū)別
含義不同
 政府通過對財政收入和支出總量的調節(jié)來影響總需求,使之與總供給相適應的經濟政策。它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
 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調控目標,而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導方針及其相應的政策措施
內容不同
 凡有關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動,發(fā)行國債,保護價收購糧食等都屬于財政政策
 和銀行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都屬于貨幣政策
主體不同
 財政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過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
 貨幣政策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制定的
聯系
 ①二者都是經濟政策,屬于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②在一般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相互配合使用的。經濟嚴重蕭條局面下,貨幣政策不明顯,財政政策則顯得比較有力。在抑制經濟過熱方面則相反,因為改變稅法需要時間,這就使財政政策不可能具備貨幣政策所具有的靈活性和及時性
判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具體方法 
判定依據
判定方法
主體
實施主體是國家就是財政政策,如果實施主體是銀行就是貨幣政策
手段
通過財政和稅收調節(jié)屬于財政政策,如果通過利率和存貸款準備金率調節(jié),則屬于貨幣政策
貨幣量
如果導致市場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加,屬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貨幣政策;如果導致市場流通中的貨幣量減少,屬于從緊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www.
考點三:稅收及其種類(預測題型:選擇題)
1、稅收含義是什么?
※注意點:①稅收是稅和稅的征收的合稱;②稅收的主體是國家;③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而不是憑借經濟條件取得的收入;④稅收是依法取得的收入,并非隨心所欲,沒有標準。稅法是稅收的依據和保障。⑤稅收的目的是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⑥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財政收入最主要也是最穩(wěn)定可靠的來源
小組合作討論“有國就有稅,有稅必有法”此話如何理解?
2、稅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是什么?
分析說明:
(1)固定性意味著稅收一經確定就一成不變嗎?
(2)社會主義條件下,稅收既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具有為人們謀福利的性質。所以,我國稅收并不具有無償性的特征。
3、稅收的種類
(1)增殖稅(預測題型:選擇)
①含義:②納稅人:③基本稅率:17%。④計稅方法:增值稅=商品銷售額
稅率-上一環(huán)節(jié)已繳稅金
⑤優(yōu)點:增殖稅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防止前一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偷漏稅,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yè)化和體現公平競爭,有利于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
(2)個人所得稅
①含義:
②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我國境內居住和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居住地和收入所得地)。
③稅率:個人所得稅實行累進稅率,即按征稅對象數額的大小,規(guī)定不同等級的稅率。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7級)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客額(注)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注:指個人月工資、薪金所得減去3500元以后的余額。)
④特色:“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是個人所得稅的顯著特點。所得越高,課稅越重;所得越低,課稅越輕。
⑤作用: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要求:能夠運用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計稅辦法計算稅收。
4、稅收的作用
(1)稅收是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這是稅收的基本作用。
(2)稅收是調節(jié)經濟的重要杠桿。
(3)稅收是國家實現經濟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
考點四.
依法納稅(預測題型:選擇)
1、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
納稅人是指稅法規(guī)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注意]一個單位或個人是否成為納稅人,要看其是否取得應稅收入,是否發(fā)生應稅行為。我國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納稅人,但都是實際的負稅人。
負稅人是指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2、納稅人和負稅人的關系
(1)區(qū)別:(含義不同)
(2)聯系:當納稅人繳納的稅款由自己承擔時,納稅人和負稅人是一致的;當納稅人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不是負稅人。
3、公民自覺納稅的必要性(即為什么要依法納稅?)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這決定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性質)。稅收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國家賴以存在和實現其各項職能的物質基礎。
因此,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自覺誠信納稅,這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公民愛國的具體表現。
4、違反稅法行為及其處理(了解)
(1)偷稅
偷稅是指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guī)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繳稅款的行為。如偽造、銷毀、涂改賬本和票據,隱瞞銷售收入等。
(2)欠稅
欠稅是指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繳納而拖欠稅款的行為。
(3)騙稅
騙稅是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yōu)惠的行為。
(4)抗稅
抗稅是指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5、公民如何增強納稅意識(了解)
要把依法納稅看成是公民的基本義務;要認識到納稅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也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把為國納稅引以為豪;要增強稅收監(jiān)督意識,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監(jiān)督稅務機關的執(zhí)法行為。
自主檢測題:
 
12、(2012年廣東文綜,26,4分)對右下圖解析正確的是(  )
A.該省財政收入是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長而增長的
B.該省地區(qū)生產總值應與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長
C.該省財政收入快速增長是地區(qū)生產總值增長的基礎
D.該省財政收入的比重過大不利于個人購買力的增加
13.(2013年新課標全國文綜Ⅱ,12,4分)財政政策是我國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2013年我國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的財政赤字可以(  )
A.擴大社會總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B.減輕企業(yè)的稅負,改善經濟結構
C.優(yōu)化預算的結構,完善社會保障
D.增加社會總供給,擴大居民消費
14.(2013年新課標全國文綜Ⅱ,14,4分)當前,我國農業(yè)補貼的重心已由流通環(huán)節(jié)向生產環(huán)節(jié)、由消費者向生產者轉變,初步形成了支持價格、直接補貼和一般服務支持相結合的農業(yè)補貼模式。我國農業(yè)補貼重心轉變的目的在于(  )
①增加農業(yè)生產者收入 ②優(yōu)化農產品需求結構 ③縮小農產品供需缺口 ④穩(wěn)定農產品市場供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1年浙江文綜,25,4分)2011年4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5.3%。為有效控制通貨膨脹,政府應采取的財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減行政開支,減少財政支出
B.增加國家稅收,擴建公用設施
C.減少國家稅收,減持外國國債
D.增加財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長
16.(2011年重慶文綜,24,4分)2010年,重慶市政府拿出部分資金,在全國率先啟動公租房建設項目,并計劃到2020年在全市形成“60%到70%的人住商品房,30%到40%的人住公租房”的城市住房模式。重慶公租房建設是(  )
①調控重慶市商品房房價的重要手段 ②鞏固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重要體現 
③財政對社會分配進行調節(jié)的重要表現 ④完善重慶市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內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10年天津文綜,4,4分)如圖所示為中央財政用于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的支出狀況。圖中曲線的變化,突出體現的財政作用是(  )
①鞏固國家政權,維護社會秩序 
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調控收支水平,促使經濟平穩(wěn)運行 
④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創(chuàng)建和諧生活環(huán)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13年四川文綜,2,4分)S市是我國營業(yè)稅改為增值稅的試點城市。截止2012年底,該市共有15.9萬戶企業(yè)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其中有九成企業(yè)稅負減輕。2013年1月,國務院決定選擇交通運輸業(yè)和6個現代服務業(yè)在全國推廣“營改增”。
“營改增”的積極效應是(  )
①優(yōu)化國家稅種結構,拓寬財政收入來源 ②降低企業(yè)稅收成本,增強企業(yè)發(fā)展能力 
③促進第三產業(yè)發(fā)展,有益經濟結構調整 ④完善國家財稅制度,強化財政支出約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3年北京文綜,30,4分)下表是2012年北京市部分經濟指標的年度增長率。
財政收入
財政支出
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
城鎮(zhèn)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個人所得稅
14.4%
12.5%
28.6%
15.5%
26.7%
根據表中數據可以推出2012年北京市(  )
A.財政收入高于財政支出,出現財政盈余
B.個人所得稅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增速過快抑制了財政收入增長
D.城鎮(zhèn)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抑制了個人所得稅增長
20.(2012年浙江文綜,25,4分)2011年,國家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后,又大幅上調增值稅和營業(yè)稅起征點,如月銷售額和營業(yè)額的最高標準都由原先的5
000元提高到20
000元。國家提高稅收起征點的直接效果是(  )
A.促進分配公平,達到財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業(yè)生產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減輕小微企業(yè)負擔
D.刺激居民消費需求,推動企業(yè)轉型升級
21.(2011年福建文綜,33,4分)“拉弗曲線”(見圖)描述了稅率和稅收的關系。它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稅收政策必須考慮企業(yè)和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②A點是我國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最佳稅率選擇 
③確定稅率應充分考慮企業(yè)產品的價值和競爭力 
④稅率超過了一定的范圍將導致稅收收入的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22.(2011年浙江文綜,26,4分)假如國家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2000元上調至3
500元,其他條件不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月收入3
5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應繳個人所得稅減少
B.居民整體可支配收入增加
C.月收入超過3
500元的所有居民沒有得到實惠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23.(2013蘇州模擬)如圖漫畫指向網上交易活動中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對漫畫中行為理解正確的是(  )
①經營者的行為屬于騙稅
②經營者的行為屬于偷稅 
③體現出稅收的強制性 
④體現出稅收的固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民主改革50多年來,西藏經歷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光輝歷程,實現了由封建農奴制向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性跨越,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據統計,1959年至2011年,西藏生產總值由1.74億元增長到507.46億元。2011年西藏的經濟增長率為12.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1959年至2008年,中央財政向西藏的財政轉移支付為2
019億元,平均增長近12%。“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計劃對西藏的財政補助達到2
124億元。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經濟知識,說明中央財政支持對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意義。(12分)
材料二 到2012年末,我國財政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長率的局面已經持續(xù)了17年。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十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二五”初期的18.4%。與此同時,居民收入和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現了下降,職工工資總額占GDP的比重從“十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二五”初期的11%。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各行業(yè)間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10年我國20個行業(yè)門類中這一差距為4.77倍。目前,電力、電信、石油等壟斷企業(yè)職工平均收入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國企高層管理人員的收入是一線職工的18倍左右。
(2)材料二(含圖)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6分)
(3)運用所學經濟學知識,說明如何利用財政、稅收來解決材料二中出現的問題。(12分)
39.(2012蚌埠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華網(合肥)2012年4月29日報道,來自安徽省物價局的消息說,安徽2012年進一步加大清費減負工作力度,減、免、緩、停20多項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服務類收費,把扶持小型微型企業(yè)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材料二 《安徽省地方稅務局關于貫徹落實省政府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yè)所得稅;對小微企業(yè)及個體工商戶,在2014年年底前免收發(fā)票工本費等,這些舉措提高企業(yè)生產積極性,增加就業(yè),提高收入水平,使企業(yè)經濟增長方式更加科學。
(1)試用財政的作用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安徽對扶持小型微型企業(yè)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的意義。(10分)
材料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2年7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會議決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將交通運輸業(yè)和部分現代服務業(yè)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由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和廈門、深圳10個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明年繼續(xù)擴大試點地區(qū),并選擇部分行業(yè)在全國范圍試點。
(2)運用稅收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國家實行“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這一做法的認識。(12分)
自主檢測題答案:
12-16:DABAA
17-21:DCBCC
22-23:BB
38:答案:(1)①加快西藏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②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為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奠定基礎;③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穩(wěn)步增長。②在收入分配中還存在不合理現象: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斷擴大。③財政收入增速長期高于GDP增長率,居民收入和勞動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降低,行業(yè)和群體之間收入差距大。
(3)①在國民收入分配中,要合理確定財政收入的比重和增速;
②財政可以在社會保障支出和補貼支出方面,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特別是農民的扶持力度。
③政府通過稅收調節(jié)收入分配,加強對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所得稅征收,調整對壟斷行業(yè)的稅收政策,從而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39答案:(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安徽對扶持小型微型企業(yè)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有利于增加勞動者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安徽對扶持小型微型企業(yè)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有利于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促進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
 (2)①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②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能有效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企業(yè)的偷漏稅行為。③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yè)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增長。④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有利于優(yōu)化稅制結構、稅收收入結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漳浦县| 贵德县| 炉霍县| 台安县| 田林县| 邹城市| 横峰县| 巨鹿县| 石渠县| 诸暨市| 广河县| 青浦区| 新龙县| 罗城| 夏津县| 广安市| 巍山| 旌德县| 宁武县| 信丰县| 华宁县| 东兰县| 锦屏县| 綦江县| 潜江市| 晋州市| 西宁市| 鹤山市| 张家界市| 大安市| 循化| 合阳县| 罗平县| 玉环县| 武汉市| 饶河县| 赞皇县| 东乌| 肃宁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