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伯都中學初二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習導航單核心素養目標導學能明辨是非,具有規則與法治意識1、了解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2、知道訴訟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3、明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4、應對違法犯罪的方法。學習重點:怎樣應對違法犯罪?學習難點:如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學習內容及過程:自主預習(相信自己,我能行!)遇到侵害依法求助1.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怎么做?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依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法律服務所、、公證處、等。3、尋求法律救濟的途徑有哪些?我們可以依法到、或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起訴。訴訟的含義、地位、類型::(1)含義:訴訟是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2)地位:訴訟是處理糾紛、應對侵害、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3)類型:民事訴訟、、。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必要性: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2、怎樣應對違法犯罪?(①-③)①.當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并依法維護正當權益。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斗爭,在、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③.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形成、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解決問題靠法。二、課堂練習(認真讀題、準確作答!)1、“杭城律師走鄉村”系列活動在浙江富陽啟動。30位杭城的名律師走進鄉村,與百余位駐村律師一起為杭州153個中心村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下列能給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是()①.法律服務所②.律師事務所③.公證處④.村民委員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初中生小林的父親因工傷住院治療,老板卻拒絕支付醫藥費用。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支付訴訟費用,可小林一定要為爸爸討回公道。這時林應小該懂()A.采用行政訴訟解決糾紛B.通過刑事訴訟進行維權C.法律保護公民的一切權益D.通過法律援助的途徑維權3、我們最權威、最有效、最正規和最終的維權途徑是()A.投訴B.調解C.仲裁D.訴訟4..“自尊自愛做防護,法律武器保平安;遇到侵害莫驚慌,靈活機智巧周旋……”,這首歌啟示未成年學生()①.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選擇最佳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③.遇到險情要沉著、機智,以保護生命為第一原則④.只要做到自尊自愛,就可以確保平安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當遭遇歹徒搶劫時,我們應該()①.沉著冷靜,巧妙周旋②.不顧一切,以死相拼③.撥打“110”,求助警方④.運用智慧,避免受傷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三、作業設計:《課堂作業》P27-28。【微拓展】【法律救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人身權( http: / / www.21cnjy.com"\t"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財產權因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規定向有權受理的國家機關告訴并要求解決,予以補救,有關國家機關受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動。2、【緊急避險】緊急避險指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審核:劉偉東班級:課題: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善用法律__________課時:一課時主備:劉偉東時間:2017-10-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