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 1至10課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 1至10課

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提綱(一)
朝代歌: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生產工具的革新:原始社會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會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會后期(銅器)——奴隸社會夏、商、周時期(青銅器制作工藝發展達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現鐵農具、牛耕)——戰國時期(鐵農具、牛耕的推廣使用)
第1課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會不會制造工具。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3、云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區別
代表文化
距今時間
地點
用火
工具制造
地位
元謀人
約170萬年
云南元謀縣
知道用火
粗糙的石器
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北京人
約70-20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學會使用和長期保存火種(天然火)
打制石器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
山頂洞人
約3萬年
北京周口店龍骨山
人工取火
開始掌握磨光和打孔技術、骨針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能在低洼的地方開挖木結構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區別。
原始居民
距今時間
地區
農業
家畜業
房屋
樣式
生產
工具
手工業
河姆渡人
約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長江流域)
水稻
飼養豬
狗水牛
干欄式
骨耜
制作黑陶、玉器和樂器骨哨、使用天然漆、雕刻技術
半坡人
約6000年
陜西西安東部半坡村
(黃河流域)

飼養豬
狗等
半地
穴式
石器、
角器、
骨器等
制作彩陶、樂器、紡織、制衣等
3、原始農業的發展:
(1)時間:9000-7000年前
(2)興起地區:黃河、長江和淮河流域
(3)變化:由“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種,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4)興起和發展的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展。
(5)意義:原始農業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第3課 遠古的傳說
距今大約四五千年前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有 炎帝 和 黃帝。
炎帝和黃帝結成聯盟大戰蚩尤,為日后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的著名戰役是 涿鹿之戰。
炎黃部落聯盟后逐漸形成華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 炎帝和黃帝,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
炎帝的發明:教民開墾耕種,種植水稻,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明紡織,會煮鹽,教民通商交換,;制作樂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
黃帝的發明: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會煉銅并發明弓箭和指南車。
倉頡造字,伶倫制作音律,隸首發明算盤,黃帝妻子嫘祖擅長紡織,并會縲絲。
通過部落聯盟民主會議推舉首領的辦法叫 “禪讓制”。堯——舜——禹(大禹治水,三國家門而不入)
第4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
約公元前2070年,禹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夏 ,從此,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
禹死后,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置,從夏朝開始 世襲制 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夏商西周的更迭
朝代
建立時間
滅亡時間
建立者
亡國之君
都城
暴君
重大事件

BC2070年
約BC1600年


陽城

牧野之戰,商滅周興

BC1600年
約BC1046年




盤庚遷都
西周
BC1046年
約BC771年
武王
周幽王
鎬京
周厲王
國人暴動
西周分封制:
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為了鞏固統治)
內容:周王根據血緣關系的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向周王進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
實質:確立的周天朝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級制度。
作用: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
第5課 青銅器和甲骨文
原始社會后期,我國就出現了青銅器。
商朝以后的青銅器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器,成為王公貴族乃至國家權力的代表性器物 ,禮器的類型與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
我國青銅器文化的燦爛時期開始于 商朝。夏商周被稱為“青銅時代”。
青銅器的特點有:(1)生產規模大;(2)品種多;(3)工藝精美;(4)分布較廣泛。
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我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是 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銅器是 四羊方尊。
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
記載內容:甲骨文記載內容豐富,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管制、 刑法、醫藥、天文歷法等
發現意義:甲骨文是中國發現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甲骨文造字特點: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多種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
第6課 動蕩的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有哪些?
(1)農業:春秋后期鐵農具、牛耕出現,促進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
(2)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青銅業、冶鐵業、紡織業、煮鹽業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發展。
(3)商業:產品增加,商業活動活躍,很多城市出現商品交易市場,金屬貨幣被更過使用。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勢力大減、地位下降,諸侯勢力崛起,互相爭霸。
春秋時期,強大的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義爭奪霸主地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等先后稱霸中原。春秋末期,吳國和越國先后北上爭霸。
齊桓公任用 管仲 為相,實行改革,發展生產,改革軍制,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戰國初期,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后,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國實力最強,史稱“戰國七雄”。
戰國時期著名戰役有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和長平之戰,其中規模最大、最激烈的是 長平之戰。
戰役
交戰國家
典故
桂陵之戰
魏、趙、齊
圍魏救趙
馬陵之戰
魏、齊
減灶計
長平之戰
秦、趙(趙括)
紙上談兵(為秦滅六國奠定基礎 )
商鞅變法的目的、時間、內容和作用?
(1)目的: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獲勝。
(2)時間: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開始。
(3)內容:
政治
①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強中央集權,對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響大
②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損害舊貴族利益,商鞅被處死的原因
③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④嚴明法度,禁止私斗
經濟
①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實質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最能體現變法性質
②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富)
③統一度量衡
軍事
①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
提高軍隊戰斗力(兵強)
(4)作用: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逐步確立,封建社會形成。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5. 戰國時期,蜀郡太守 李冰 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 都江堰 ,發揮防洪、灌溉、水運等作用,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 “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第8課百家爭鳴
孔子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他的思想后來由其弟子整理成《論語》一書。
“百家爭鳴”指: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
派別
姓名
時期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核心思想:“仁”;“仁者愛人” ;主張“為政以德”;主張“因材施教”。
孟子
戰國
“仁政”;主張“民貴君輕”;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
荀子
戰國
實行“禮制”,明確尊卑等級,以維護社會秩序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主張“無為而治”;順應自然;一切事物有對立面,可互相轉換。《道德經》
莊子
戰國
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
墨家
墨子
戰國
主張“兼愛”、“非攻”、選賢與能,提倡節儉
法家
韓非
戰國
主張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
百家爭鳴的影響:促進了學術和思想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 咸陽 。
秦朝建立的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戰爭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為了加強封建統治、鞏固統一,秦始皇制定了哪些制度和采取了哪些措施?
(1)政治:確立中央集權制度:
①中央設丞相(行政)、太尉(軍事)和御史大夫(監察),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覽軍政大權;②地方推行郡縣制,郡下設縣;
(2)經濟:①統一貨幣,用圓形方孔錢;②統一度量衡
(3)文化:統一文字——小篆
(4)軍事:北筑長城,抵御匈奴,開發南疆,興修靈渠。
秦朝時的長城西起 臨洮 ,東到 遼東 。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至南海。
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第10課秦末農民起義
秦的暴政:
徭役、兵役繁重
賦稅沉重
刑法殘酷
秦二世更加殘暴
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起義——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爆發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爆發的直接原因:遇雨失期
概況: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在攻占陳縣后,陳勝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在秦軍強大的攻勢和缺乏后援下,起義失敗,吳勝、 陳勝相繼被部下殺害。
滅秦: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將秦軍主力殲滅。劉邦率軍直抵咸陽,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
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的著名戰役是 巨鹿之戰。
BC206~BC202年,劉邦、項羽為了爭奪帝位展開爭戰,史稱“楚漢之爭”,劉邦收攬民心,善用人才,在楚漢之爭中取得最終勝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乳源| 乐东| 新巴尔虎右旗| 喀喇| 寿阳县| 响水县| 泰和县| 彭阳县| 常德市| 呼伦贝尔市| 依安县| 北宁市| 灵石县| 平舆县| 大同市| 晋江市| 当阳市| 青川县| 平定县| 柳林县| 余干县| 宣恩县| 常德市| 廉江市| 灵璧县| 正宁县| 文化| 阿巴嘎旗| 宽城| 济南市| 灵丘县| 怀化市| 武邑县| 吉木乃县| 仙游县| 宿松县| 新郑市| 远安县| 万安县|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