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7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第一次測試卷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親愛的考生: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仔細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1.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2.答題前,請認真看清答題紙,按規定地方答題。祝你成功!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小明要隨爸爸去埃及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觀是A.清真寺B.金字塔C.圣索菲亞大教堂D.趙州橋2.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的時間和人物分別是A.公元18世紀、漢謨拉比B.公元前18世紀、美尼斯C.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D.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3.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會生活的電影中,符合印度種姓制度的史實是A.剎帝利命令婆羅門率兵出征B.婆羅門在主持祭祀活動C.吠舍在法庭上審判犯人 D.首陀羅在自家的農田里勞動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及其建立者分別是 A.西周紂B.夏朝啟C.商朝湯D.夏朝禹5.歷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司母戊鼎、甲骨文等文物,我們可以了解我國哪一時期的歷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漢6.西周統治階級以()制度為工具,鞏固其統治。①分封制②禮樂制③禪讓制④郡縣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7.“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 A.宋襄公B.齊桓公C.晉文公D.秦穆公8.《論語 鄉黨篇》記載,一次孔子家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問:“傷人乎?”不問馬。馬夫屬于“圉”,為最下等級的人。孔子關心人而不關心馬,這主要體現了A.孔子主張平等對待下人B.春秋時奴隸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張D.孔子反對等級差別9.元首”一詞最早用于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則歷史上第一位“元首”應該是A.伯利克里B.凱撒 C.屋大維 D.查理曼10.假如時光倒流,你來到古代希臘,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柏拉圖在街上辨認②到劇場看戲③和凱撒大帝討論國家大事④欣賞奧林匹亞運動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參與實踐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社會實踐行為的是()A.衣來伸手飯來張口B.參與學校勞動C.植樹節全家一起去植樹D.上敬老院慰問老人12.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化的過程,社會化要求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作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學習社會知識②了解社會③認識社會④離開社會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社會發展,或者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這說明()我們在與社會交往,認識社會我們已經可以直接參與國家管理親社會應該親力親為,不應該只是關心只是一部分人這樣做,更多的是不作為14.十一放假期間我參加學校組織的上敬老院(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看望老人活動;在假期我與同學一起撿拾垃圾;我還與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寫完作業我就和奶奶一起外出散步。根據上述材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我在積極參與社會實踐B.在社會實踐中鍛煉自己C.在社會實踐中成長自己D.作業寫完,無所事事,就找點事做15.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網絡時應該()A.瀏覽全部信息B.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C.邀請家長時刻監督自己,預防網癮D.拒絕一切信息16..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做有益的事情。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網絡獻愛心B.網上旅游C.沉迷網絡游戲D.利用網絡査詢信息17.當前,臨海市正在開展“創建全(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創建國家5A城市”的活動。中學生要學會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要成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會,親近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做到()①關注社會,了解社會 ②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 ③熱心幫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年之際,廣西大學大二女學生劉欣然用當下流行的網絡直播方式重走長征路,追尋紅色足跡。最近,這則新聞在中央臺《新聞聯播》播出后,引起社會的廣泛熱議。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積極關心社會變化,參與社會實踐B.家事國事天下事,要事事關心C.劉欣然的直播行為是為提高網絡人氣,博取名氣D.劉欣然具有社會責任感,有利于自身健康發展19.八年級同學小青通過網絡認識了許多天南地北的網友,(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有大學生、初中同學和老師。學習之余,上網聊聊天,遇到問題,在網絡上向同學、老師請教,非常方便、快捷。這說明了()A.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B.網絡交往有利無弊C.網絡交往改變了我們的人生價值D.互聯網實現了海量知識的共享20.網絡是把雙刃劍。下列屬于正確使用網絡的是()A.上網看新聞,查資料B.在網絡上從來不說真話C.利用網絡抄襲答案,完成作業D.利用網絡濫交朋友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60分)21.請將下列古代文明的名稱與發祥地和誕生時間的順序對應起來(10分)古代文明發祥地誕生時間①古代希臘A印度河流域a約公元前3500年②古代中國B尼羅河流域b約公元前2070年③古代埃及C長江、黃河流域c約公元前2500年④古代巴比倫D愛琴海d約公元前8世紀⑤古代印度E兩河流域⑥古代羅馬F意大利半島例⑥Fd①②③④⑤、22.(共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秦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享有特權)。——《史記 商君列傳》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避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戰國策 秦策一》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司馬遷在《史記》材料四:右圖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的一座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牛尊”。從牛尊來看,牛鼻穿有鼻環。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反映了我國歷史上哪一次變法?該變法的理論基礎是哪家思想 (2分)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該變法的具體措施。(4分)這次變法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符合當時生產力發展趨勢。請問材料四反映了我國哪一項生產技術的改進?這項生產技術大致出現在什么時候?它的出現使當時社會結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23、(共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材料一:如下圖AB材料二:法典規定如果奴隸主把一個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數量的銀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隸,就不用任何賠償。兩個自由民打架,一個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對方就要同樣被打瞎一只眼睛作為懲罰;被人打掉牙齒,就要敲掉對方的牙齒。材料三:材料四: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創造出婆羅門,用手創造出剎帝利,用腿創造出吠舍,用腳創造出首陀羅材料一A和B是歷史上最早的法治與民主政治的代表,它們分別出自于哪個國家?(2分)材料二是A國哪部法典規定的內容?這一內容體現了該法典的什么特點?(2分)材料三是B國的一項民主制度,請說說該制度的名稱和目的分別是什么?(2分)材料四是哪個國家的制度?這一制度名稱是什么?頒布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以上材料說明了什么?(1分)24.2017年多校組織開展“保護(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環境、愛護家園”巾幗志愿服務活動。5月初,結合“五一勞動節”,組織中小學生,到新城區前草坪撿拾垃圾。通過開展此項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奉獻意識和文明素養,更能夠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新風。(1)處于走向社會關鍵時期的我們應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3分)(2)養成親社會行為有哪些益處?(3分)親社會行為在什么中養成?(2分)為此,我們應怎么做?(2分)25.大學生小李是玩電腦的高手,一次,為(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了驗證自己的技術實力,他破譯了某證券公司的保護程序密碼,并修改了網絡主頁上的數據,在短短的一小時使證券交易公司損失了幾百萬元,并造成證券交易公司的一度混亂。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后,迅速偵破了此案,小李最終受到了法律嚴厲的制裁。(1)小李的這種行為為什么會受到法律的制裁?(4分)據你的了解,在網上,還有哪些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4分)這一案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2分)26.某校八年級(2)班有些同學沉湎于(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游戲機房或網吧,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存在怕動腦筋,抄襲作業的現象。為了幫助這些同學,班委會決定組織一次主題班會。請確定班會的主題。(1分)(2)請談談沉迷于網絡有哪些危害?(3分)(3)青少年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6分)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B2.C3.B4.D5.B6.A7.B8.C9.C10.D11.A12.D13.A14.D15.B16.C 17.D18.C19.A20.A二、非選擇題(共60分)21請將下列古代文明的名稱與發祥地和誕生時間對應起①D、d②C、b③B、a④E、a⑤A、c22(共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商鞅變法法家(2)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獎勵軍功;建立縣制(3)牛耕技術春秋時期產生了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23(共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A古巴比倫B古希臘(2)漢莫拉比法典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2分)(3)陶片放逐法為了防止某些人權力過大而破壞民主制度(2分)(4)古印度種姓制度保護奴隸制貴族的特權和地位(3分)(5)都是奴隸主政權頒布的,都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1分)24(1)青少年處在走向社會的關鍵期,應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5(1)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小(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李的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安定,妨礙了他人的正常生活,損害了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因此,會受到法律的制裁。(2)惡意制造、傳播流言,侮辱他人人格,進行詐騙活動;泄露國家秘密;制造、傳播病毒,利用網絡破壞公共設施;等等。(3)網絡無限,自由有界。只有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6(1)合理利用網絡,健康成長;珍惜青春,遠離網絡陷阱。(符合題意即可)(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 http: / / www.21cnjy.com"\o"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擾人們的選擇,耗費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信息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網絡、虛擬交往而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3)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的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017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社法統練一(答題卷)語文答題卷學校:班級:姓名:考試號[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和測試號填寫清楚2.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答題紙清潔,不折疊、不破損。缺考(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右面的缺考標記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二、非選擇題(共6小題,總分60分)21.(10分)(1)(2分)(2)(2分)(3)(2分)(4)(2分)(5)(2分)22.(10分)(1)(2分)(2)(4分)(3)(4分)23.(10分)(1)(2分)(2)(2分)(3)(2分)(4)(3分)(5)(1分)(10分)(1)(3分)(2)(3分)(3)(4分)(10分)(1)(4分)(2)(4分)(3)(2分)(10分)(1)(1分)(3分)(3)(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社法.doc 答案.doc 答題卷1.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