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浙江文綜)2016年3月,“蒜你狠”“豬周期”卷土重來,本輪大蒜、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可能是①此前相當部分種養殖戶退出生產②背后存在著炒作行為③種養殖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④隨著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對大蒜、豬肉的需求急劇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錯因分析】本題考查影響價格的因素和價格變動的影響。不能準確識記理解相關基礎概念是做錯本題的原因。【答案】A1.價格變動與穩定物價的措施影響價格的因素穩定物價的措施(1)價值決定價格(2)供求影響價格(3)紙幣的發行量(4)國家經濟政策(1)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2)合理引導生產者依據市場需求進行生產(3)合理控制紙幣發行量(4)加強國家宏觀調控2.經濟生活中的價格曲線供給曲線:表達了價格變動對供給的影響,價格高,獲利增多,生產擴大;價格低,獲利減少,生產縮小。所以企業生產必須依據價格變動,調節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需求曲線:表達了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當某種商品價格上升,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價格下降,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需求變動曲線:表達了在相同價格水平下,由于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動,從而導致需求量變動。例如,國家對家電下鄉產品進行財政補貼,從而導致家電需求量增多需求彈性曲線:表達了不同商品對價格變動反應的不同。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響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影響較大。所以線段CD2屬于生活必需品曲線,線段AD1屬于高檔耐用品曲線M商品的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在一般情況下,下列哪種情形可能導致曲線S1向S2平移①M商品是汽車,汽油價格上漲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價格下降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貸利率下調④M商品的供給量不變,M商品供不應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汽車與汽油是互補品,汽油價格上漲,汽車需求量會下降,易錯點2不能正確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2017·江蘇政治)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網絡平臺給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視頻觀感體驗,網絡電影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企業紛紛增加投入。2016年,我國全網上線電影由上年的700多部增加到2500多部,企業也獲得了豐厚回報。對這一經濟現象解讀正確的是A.信息技術進步→消費方式改變→供求關系變化→企業效益增加B.消費需求增加→信息技術進步→市場規模擴大→產品供給增加C.信息技術進步→市場規模擴大→產品質量提升→企業效益增加D.消費需求增加→企業效益提高→技術進步加快→產品供給增加【錯因分析】本題考查影響消費的因素。影響消費的因素包括生產、收入、物價水平、宏觀經濟政策、消費觀念等幾大類。對相關基本概念的錯誤理解,是做錯本題的重要原因。【解析】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消費者開始選擇通過網絡平臺觀看電影,這表明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方式發生改變;人們對網絡平臺電影的需求增多,導致企業增加投入,增加上線電影數量,這表明人們消費方式的變化引起了供求關系的變化;企業從中獲得了豐厚回報,這說明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加,故從材料的邏輯順序看,A項正確。【答案】A影響消費的因素如何刺激消費生產生產決定消費: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生產力收入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當前收入;未來收入預期;社會總體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物價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普遍降低,會減少對商品的需求;物價下跌,購買力普遍提高,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物價宏觀政策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總需求增長;緊縮性財政政策抑制總需求增長。貨幣政策:積極的貨幣政策刺激消費;緊縮的貨幣政策抑制消費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積極的貨幣政策觀念消費心理:從眾、求異、攀比、求實心理影響居民的消費習慣與消費行為消費觀念: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消費觀念引導消費者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市場對月嫂的消費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有些地區月嫂薪水飆升,進一步催熱了眼下的月嫂服務行業。不考慮其他因素,能正確反映這種變動傳導效應的是(注:D、S為變動前,D1、S1為變動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對月嫂的消費需求呈現增加趨勢,①符合題意;月嫂薪水飆升,進一步催熱了眼下的月嫂服務行業,③符合題意。【答案】A易錯點3不能正確理解匯率的變化及其影響(2017·全國2卷文綜)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元/100美元)由645.79振蕩走高至689.06,這對我國對外經濟造成重要影響,若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推導正確的是A.美元升值→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下降→不利于中國商品出口美國B.美元貶值→美國商品在中國市場的價格上升→有利于中國進口美國商品C.人民幣升值→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D.人民幣貶值→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錯因分析】本題考查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考生不能準確識記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人民幣國際購買力、對外交往等方面的影響是做錯本題的原因。【解析】從材料中可以得出,此刻為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的情況,若不考慮其它因素,美元升值,【答案】D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對貨幣升值的具體分析。貨幣升值后,出口商品價格隨之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相應降低,這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貨幣升值,使一國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國內矛盾加劇。本國貨幣的升值,使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或從外國調回的資金,折成本國的貨幣計算,也相應減少。 對貨幣貶值的具體分析。貨幣貶值后,有利于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有利于吸引外國游客,擴大旅游業發展,有利于本國企業“走出去”。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可能引起貿易戰和匯率戰。主要工業國的匯率變化,還會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蕩。根據下圖判斷2014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動的趨勢,并據此推斷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產生的影響。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B.人民幣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進口C.人民幣貶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進口D.人民幣貶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進口【答案】D 易錯點4混淆替代品與互補商品(2017·全國1卷文綜)甲與乙是互補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彈性。假定甲的價格下降,其他條件不變,則乙的需求變動圖示是【錯因分析】本題要求考生對一種商品價格變化,其替代品或互補品價格會如何變動的理解。不能準確識記一種商品與其替代品或互補品之間的價格變動關系,是做錯本題的原因。【答案】C1.從功能上區別。功能上類似的就是互為替代品,而功能上實現互補的就是互補商品。2.從引起的后果上區別。替代商品之間的價格與需求量成反方向變動,互補商品之間價格與需求量成正方向變動。下圖反映的是2017年9月份某種商品供求量(Q)隨價格(P)變化的情況。其中,D為需求曲線,S為供給曲線。假定其他因素不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當D0向D1變動時,可能是該商品的替代商品價格下降了 ②當D0向D2變動時,可能是該商品的互補商品價格升高了 ③當P0向P1變動時,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將增加 ④當P0向P2變動時,可能該商品供不應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 【解析】該圖表達了需求曲線(D)的移動,是商品價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的。當需求曲線由D0向易錯點5商品價值量的計算2016年某國生產的M商品單位價值量為100元,2017年M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某企業勞動生產率不變,但生產線數量增加了一倍,若其他條件不變,則2017年該企業生產M商品的價值總量比2016年增加了A.50%B.60%C.150%D.167%【錯因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對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賣方市場、買方市場),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等考點的理解。根據已知的社會勞動生產率、單位商品價值量等信息,不能正確計算是做錯本題的原因。【答案】B掌握兩個公式:商品價值總量=社會總產品數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商品價值總量÷社會總產品數量有關單位商品價值量的計算:(1)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后商品價值的計算假設一定時間內甲國生產A件產品,售價為B元,一年后該國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C%,那么售價為:B÷A÷(1+C%)。(2)個別勞動生產率變動后,價值總量的計算假設一定時期內,甲國一件產品價值為B,某企業一共生產A件,一年后該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C%,其他條件不變,該企業創造的價值總量是:B×A×(1+C%)。(3)貨幣貶值、升值后,商品價格的計算①假設一件A商品價格為B元,預期一年后貨幣貶值C%,那么一年后該商品的價格為:B÷(1-C%)。②假設一件A商品價格為B元,預期一年后貨幣升值C%,那么一年后該商品的價格為:B÷(1+C%)。在匯率是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的情況下,某出口企業一年生產100萬件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為10元人民幣,每件商品的國際銷售價格為8美元。假定第二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美元匯率下跌5%,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該企業獲得的利潤為人民幣A.4320萬元B.5184萬元C.5856萬元D.4880萬元【解析】第二年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產品的數量為100×(1+20%)=120萬,每件商【答案】B1.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的基本判別方式通過繪圖,凡是Y軸數值(價格)變化導致X軸上的數量呈反方向變動的是需求曲線,呈正方向變動的則是供給曲線。2.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叉點的含義同一種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叉點,往往意味著供需平衡時商品成交的價格。價格向平衡點之上移動,往往意味著此時受高價格刺激,供給會增加,需求會受到抑制;價格向平衡點之下移動,往往意味著受低價格刺激,需求會增加,供給則會受到抑制。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移動,則意味著供需平衡點發生變化,成交價格也會發生變化。3.正確理解生產與消費的關系4.匯率的變動及其影響①外匯匯率的變動規律:兩種貨幣存在兌換關系時,不同貨幣幣值的升貶與匯率的升降呈反方向運動;同種貨幣幣值的升貶與匯率的升降呈同方向運動。②匯率升高,有利于進口、對外投資、出國旅游、留學等,但是不利于出口、吸引外資,并且會使外匯儲備縮小;匯率跌落的影響正好相反。5.互為替代品與互補商品①含義不同。如果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為替代品。如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②關系不同。在互為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導致對另一種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同時也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亦然。③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變動影響消費選擇:互為替代品價格變動而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是反方向的,互補商品的價格變動而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化是正方向的。6.價值決定價格1.甲、乙、丙為三種不同的商品。假定當甲商品的價格上升l0%時,乙商品的需求變動量為20單位;當丙商品的價格下降10%時,乙商品的需求變動量為30單位。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甲商品的價格上升10%、丙商品的價格下降10%同時出現時,那么,乙商品的需求減少10單位。由此可以推斷①甲和乙是互補商品②甲和乙是互為替代品③丙和乙是互補商品④丙和乙是互為替代品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B【解析】根據題目,如果其他條件不變,當甲商品的價格上升10%、丙商品的價格下降10%同時出現2.從2017年4月21日起,東南沿海商鐵的車票價格將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據各車次的客流情況,呈現差異化。旅客可以認真比對價格后選出自己最心儀的車次。這表明A.價格變動影響生產B.消費決定生產的方式C.消費是生產的目的D.價格變動影響消費【答案】D【解析】價格變動影響生產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項不選;消費決定生產的方式說法錯誤,B項不選;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在材料中沒有體現,C項不選;旅客可以認真比對價格后選出自己最心儀的車次,這表明價格變動影響消費,故本題答案應為D。3.需求價格彈性(Priceelasticityofdemand),簡稱為需求彈性,是指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即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張某作為某大型商場的銷售經理,為迎接十一黃金周的到來,準備在甲乙兩種商品中選擇其一進行降價促銷。下表是甲、乙兩種商品在一個月內價格調整及銷售量的變化,你認為張某的合理選擇是商品甲商品乙價格(元)180010001700800銷售量(件)2000250030003600A.甲的需求彈性更大,選擇乙參與降價促銷B.甲的需求彈性更大,選擇甲參與降價促銷C.乙的需求彈性更大,選擇甲參與降價促銷D.乙的需求彈性更大,選擇乙參與降價促銷【答案】B4.王某打算買車代步,看中了甲乙兩種車型。甲車的價格為16萬,購置稅為10%,官方油耗為8升;乙車的價格為18萬,購置稅5%,官方油耗為5升。王某最終購買了乙車。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這一選擇的理由是①甲乙是替代品,乙車的用油量高于甲車②與甲車相比,乙車節約的用車成本高于乙車多耗費的購置成本③甲乙與購置稅是互補品,購置稅高會導致購置成本增加④甲乙與汽油是互補品,油耗高導致用車成本增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①選項錯誤,甲乙是替代品,乙車的官方油耗低于甲車。即與甲車相比,乙車節約的用車成本高于甲車多耗費的購置成本,故②入選。③選項錯誤,甲乙與購置稅不是互補品。甲乙與汽油是互補品,油耗高導致用車成本增加,故④選項正確入選。選B。5.2016年12月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00美元對人民幣688.37元。2017年3月24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845,較上日中間價6.8856升值11個基點,中間價創出近三周最高。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上述趨勢,不考慮其他因素,將對我國經濟造成影響的傳導路徑可能①擴大出口商品價格優勢——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增加外匯收入②人民幣實際價值減少——降低人民幣國際購買力——增加國內儲蓄③美元實際價值增加——優化美國對外投資結構——增強投資優勢④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增加企業進口成本——促使企業轉型升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