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報告專題八聚焦十九大報告新提法新舉措1.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學科知識鏈接】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報告原文介紹】這是十九大報告作出的一個重大判斷。十九大報告闡述了這個新時代三個層面的意義和五個方面的定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相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轉化。【學科知識鏈接】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3.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報告原文介紹】“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但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學科知識鏈接】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相互轉化。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知識鏈接】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實踐是認識發展的來源、動力、標準和目的;在實踐中探索和發展真理。5.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包括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促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學科知識鏈接】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政府的性質、宗旨和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矛盾的特殊性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6.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報告原文介紹】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中,擺在第一條的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報告重申,“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學科知識鏈接】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7.“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1【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學科知識鏈接】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量變與質變的關系。8.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學科知識鏈接】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量變與質變的關系。9.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增加了“美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學科知識鏈接】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整體與部分的關系。10.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煉的表述。【學科知識鏈接】政府的性質、宗旨和原則;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造者。11.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學科知識鏈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量變與質變的關系。1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并列。【學科知識鏈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融合;辯證否定與科學發展觀。13.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學科知識鏈接】對外開放和國際經濟合作;“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1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學科知識鏈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215.推進合憲性審查【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學科知識鏈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職權16.黨政機關合并設立或合署辦公【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賦予省級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權。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并設立或合署辦公。【學科知識鏈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17.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學科知識鏈接】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8.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學科知識鏈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系統優化方法。19.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學科知識鏈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與義務;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等。20.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學科知識鏈接】意識的能動作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21.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學科知識鏈接】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22.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學科知識鏈接】實踐與認識的關系;整體與部分的關系。23.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提出確立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此前的表述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思想”。此前“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的表述也在十九大報告改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學科知識鏈接】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24.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學科知識鏈接】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必須加強人民軍隊建設25.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3【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此前的表述是“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學科知識鏈接】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26.打鐵必須自身硬【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鐵必須自身硬。此前的說法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學科知識鏈接】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基本動力,要重視內部矛盾的作用。27.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這一總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額指導思想;堅持聯系觀點和發展觀點。28.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報告原文介紹】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兩字彰顯了對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學科知識鏈接】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地位;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反對一點論。29.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報告原文介紹】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此前的表述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不斷完善黨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30.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命題。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要求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量變引起質變,要注重量的積累。31.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圈子文化、碼頭文化的表述以往少見。【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文化影響的表現和來源;意識的能動作用,樹立正確意識。32.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意識的能動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33.賦予有干部管理權限的黨組相應紀律處分權限【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賦予有干部管理權限的黨組相應紀律處分權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34.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報告原文介紹】在過去五年“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的基礎上,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從壓倒性態勢到壓倒性勝利,彰顯反腐敗斗爭穩扎穩打、善作善成。報告作出這樣的宣示:“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的4決心必須堅如磐石”。【學科知識鏈接】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量變與質變的關系;發揮主觀能動性。35.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學科知識鏈接】堅持依法治國,建立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36.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報告原文介紹】在“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的基礎上,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學科知識鏈接】權力是一把雙刃劍,要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37.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制定國家監察法,依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權限和調查手段,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學科知識鏈接】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38.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報告提出增強8個方面的執政本領,包括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和駕馭風險本領。【學科知識鏈接】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39.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學科知識鏈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40.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報告原文介紹】十九大報告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報告最后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奮斗!【學科知識鏈接】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