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開幕。確立宏偉目標,帶領億萬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開啟新的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砥礪前行。專題1.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十九大報告的新論斷“新時代”:標注歷史坐標處于百年之交的十九大,上連黨的第一個百年,下接黨的第二個百年,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政治意義,是兩個百年銜接過渡的里程碑。“十九大將標注出歷史與未來匯合轉折、黨的歷史與民族歷史融合貫通、全面小康與現代化承接遞進的大寫坐標。”國防大學教授顏曉峰向記者談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十九大報告的主題詞之一。過去5年的輝煌成就,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步形成發展的成就。顏曉峰分析指出,5年來的歷史性成就集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雄厚基礎;5年來的歷史性變革醞釀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矛盾新變化;5年來黨的理論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寶貴經驗構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5年來實現偉大夢想的奮斗實踐奠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安排;5年來全面從嚴治黨的顯著成效鍛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①。新時代: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時代:1.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2.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3.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4.是全體中華兒女勤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5.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矛盾”:為我國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矛盾”判斷精準地把握住了我國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深刻總結,其中公平性、可持續性、共同性等深刻內涵代表了現代經濟發展的總方向,也為我國今后經濟發展指明了新方向,必將指引著中國人民奔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新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新思想”:貢獻中國智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②。”在十九大報告之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了專家學者們聚焦的理論熱點。報告從八個方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鄭承軍向記者談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研判國際國內形勢,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勢必會為中國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思想武器、行動指南,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思想、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3.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5.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6.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7.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8.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新方略”:引領中國闊步前行 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總是以新思想、新方略為標志。一個新時代的前行,必須有新思想、新方略指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十四條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新目標”:續寫發展新篇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二O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使命”:推進“四個偉大”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習總書記強調,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④。關于“四個偉大”的論述,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曾進行過深刻闡述。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云飛告訴記者,十九大報告不僅系統闡述了“四個偉大”這一有機聯系的整體,而且進一步系統地展示了中國發展的愿景。“四個偉大”具有自己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搭建起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四梁八柱”。張云飛談到,推進“四個偉大”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展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美好發展愿景。“新要求”:讓黨煥發新氣象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宣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踏上新征程、踐行新要求,我們的黨將不僅能創造新時代的傳奇,更將把中華民族的探索與奮斗寫在引領人類進步的旗幟上。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新征程”:做出歷史貢獻“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關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啟航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目標,這是我們黨走出歷史周期律,達到長治久安、再攀高峰、再創輝煌新的長征,也是我們黨為民族復興履行使命、向中國人民兌現承諾新的長征⑤。”顏曉峰說。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以“接力棒”為比喻,顏曉峰生動地談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沖刺收官,是實現小康社會這場“接力賽”的最后一棒。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第二個百年目標全面開局起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場新的“接力賽”的第一棒,這最后一棒和第一棒的執棒者均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跑好“接力賽”這兩棒,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歷史貢獻。材料信息知識鏈接①《生活與哲學》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堅持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整體由部分組成,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是整體的部分。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②《生活與哲學》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反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是指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思想武器。③《政治生活》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性質、宗旨、地位、執政方式。④《生活與哲學》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主要矛盾處于支配地位,次要矛盾也會影響主要矛盾的發展和解決,要求我們認識事物既全面,又要善于抓住本質和主流。《政治生活》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堅持黨的領導。⑤《生活與哲學》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堅持量變與質變的統一。1.“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關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材料蘊含的哲理是A.透過現象,認識本質B.抓住時機,促成飛躍C.著眼整體,系統優化D.創造條件,改變規律【答案】B2.“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習總書記強調,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啟示我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①辦事情要立足局部,統籌全局②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③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④要重視局部對整體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說明整體與部分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說明關鍵部分的發展,對整體發展起重要作用,③④正確。3.十九大報告從八個方面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說明①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 ③黨和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④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的基本方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C你的夢想有多雄奇,中國就有多美麗1977年,一個年輕人參加完高考,在日記本中寫下這樣的句子:我剛好踩在了時代的鼓點上。今天的你,是否聽到了新時代更加激越的鼓點? 朋友,你說對時代有信心,但心中常有“兩個小人”在斗爭,一個叫“夢想還是要有的”,另一個大概是“算了,累覺不愛”。常在自我勉勵,也總是自我否定,最希望生活有準心,卻常常有心無力。不妨,再回頭看看。 100年前,有一本剛剛創刊不久的雜志下了決心搬到北京:將文言改成白話,還采用了新式標點,自此改變一個時代。對,它就是《新青年》。 近40年前,有一位老人坐上日本新干線說,“就感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從此,一個國家在這位總設計師的領航下推進改革開放,拼了命追趕。你應該猜到了,這是中國。如今,它已經來到了世界舞臺中央。 今天,守在屏幕前看十九大的你們肯定知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青年、國家、時代,是形影相隨的鐵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濤。或許你會說,歷史都是過去,遍地黃金的日子過去了,低垂的果子已經沒了,風口都是父輩們的。不可否認,高強度競爭、快節奏生活、攀升的房價,是面透鏡,會放大焦慮,會矮化夢想。但反過來看看,祖輩父輩的逐夢路上,飯盒里何來超級稻,綠皮車哪能開到350,日記本里何曾有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更別說人人都有麥克風。更何況,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上一輩的成績,早已成為你我奮斗的基石。一些資源注定被激烈競爭,但不妨礙這個偉大的時代被充分共享。請記住,唯有時代,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容得下最大的夢想。 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的政治課本,一定知道社會主要矛盾的定義。今天它的表述變了。中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富起來了。這樣判斷符合我們的常識。新的社會矛盾,是幾十年打怪通關后的一扇新大門。這扇門上不僅寫著物質文化生活,還寫著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飽蘸著我們更高的期許,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可以跨過。但推開了,就是更美好的生活。 我們無需掩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為它就是中國夢的重要部分,但同時我們也深知,一只風箏要飛起來,必須站到時代的風口。2020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很近了;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眨眼也能到。那時你幾歲?會在做什么?以此倒推,今天的使命是什么? 都說時代匆匆,但時代哪有腳,走的總是人。從槍桿子打天下、打開國門看天下到敞開胸懷迎天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我們就是懷揣著夢想走來的,我們仍要堅定地走下去。我們的腳步,注定寫下未來的歷史。當我們一次次成功打卡既定目標,當中國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當海歸不斷回到中國創業淘金,當我們所有人都牢記握指成拳,時與勢就在中國,機遇就在中國。前些天,保溫杯成為一個熱詞,它所隱喻的不服輸的精氣神同樣需要保溫。當00后成為新新青年登場,當拿著保溫杯的中年人還在繼續奮斗,當中年人依然陽光,當青年人充滿力量,這便是最好的中國。 你們都很喜歡梁任公百年前的《少年中國說》,其實,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這是不變的真理。一代一代的青年人,記著國家使命,去奔走、去吶喊,去想,去做,敢擔當不畏難,事情自然就成了。所以,未來的中國,并不縹緲,就在大家的手里。你們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933年,近代中國一份有影響的綜合性刊物《東方雜志》發起了全國性“征夢”活動,征求兩個問題的答案:你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個人生活中有什么夢想?今天,也不妨寫下你的答案,這個答案有多雄奇,中國就有多美麗。——摘編自《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8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