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度集權的北宋政治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北宋建立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認識北宋中央集權的政治特色。2.了解王安石變化的背景、目的及其失敗的原因。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北宋強化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及影響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符合了廣大人民的愿望,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2.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統一、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但也給北宋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3.北宋科舉制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封建政權的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通過北宋建立后所采取的措施,認識北宋中央集權的政治特色。難點:中央集權的措施對于當時社會所造成的影響。教學方法:1.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2.通過材料分析,讓學生明白“論從史出”,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3.通過情景模擬,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學說觀點,增加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設計:導入:簡介宋朝的特點導入。環節一:北宋的建立1.出示“陳橋兵變”的圖,指導學生結合書本講述過程。2.師生共同總結陳橋兵變,宋朝的建立:時間、地點、經過等內容。①時間:960年;②地點:東京東北的陳橋驛③人物: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兵變,他手下的將士把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的身上,擁立他做皇帝,史稱“陳橋兵變”。④結果: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3.出示北宋地圖,指出北宋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但隨之而來的是幾個民族政權并存的局面,北宋政權并不是一個統一了全中國的王朝。①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戰略方針,進行統一南北的戰爭,基本上削平了南方的割據勢力。②宋太宗(宋太祖的弟弟):979年,消滅最后一個割據政權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環節二:宋初加強中央集權1.加強中央集權的背景①唐末五代,軍閥武將飛揚跋扈,影響到政局的穩定。②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全國仍處于分裂割據狀態;③趙匡胤本人是通過“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的。,為防止類似的兵變重演。2.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探究: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都有哪些?有什么影響?用表格的形式,讓學生閱讀課文后進行歸納。項目措施積極影響消極影響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其他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表格。并學習相關的“杯酒釋兵權”等故事,補充史料,加深對宋初中央集權措施的理解。(1)集中軍權①宋太祖解除禁軍(國家正規軍)將領石守信等人的兵權;②陸續削減節度使的實權,使其徒有虛名;③將禁軍的統領權一分為三,都直接對皇帝負責;④設立樞密院,有調兵之權但不直接統領軍隊;而統領軍隊的將帥卻無調兵之權,使其互相牽制。⑤實行更戍法,規定禁軍定期更換駐地,統兵將領不隨軍調動,以防止武將專權。⑥各地方軍的精壯之士都選入禁軍。禁軍的半數拱衛京師,另一半駐守各地,以達到“強干弱枝”“內外相制”的目的。(2)集中行政權①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權力,便于皇帝總攬大權。A.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B.設樞密使管理軍事,分割宰相的軍權;C.設三司使管理財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財政權。②在地方上: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擔任,各州又設通判,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A.通判負責監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報告情況。B.各州的公文必須由知州和通判聯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們互相牽制。(3)集中財政權和司法權①北宋在各路設轉運使,規定地方賦稅留下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由轉運使全部運送中央。這就消除了地方割據的物質基礎。②為了扭轉節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規定地方司法人員改由中央派文官擔任,死刑須報請中央復審核準。這就把地方的司法權收歸了中央。3.加強中央集權的結果和影響①結果: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使藩鎮割據的基礎得以鏟除,從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影響:A.政府機構重疊,官員冗濫,財政開支龐大;B.軍隊作戰指揮不靈,戰斗力下降;C.地方上財政困難。D.給北宋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環節三:王安石變法1.出示問題:王安石變法的背景、目的、時間、人物、措施、影響、失敗原因等,讓學生帶著問題看閱讀卡。2.學生回答自主探究的結果。3.教師指導。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措施,簡單列表格,供學生瀏覽。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北宋的建立,宋初統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北宋中期的王安石變法。拓展性學習作業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和隨后進行的王安石變法,對“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有什么啟發?環節四:科舉制度的發展1.北宋科舉制的完善①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②嚴格了科舉考試程序,殿試成為定制,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③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④在考試方法上實行糊名法,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密封,防止考官舞弊。2.北宋科舉制的作用①為各階層的讀書人進入仕途開辟了道路,②使北宋的政權基礎進一步擴大,③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板書設計:960年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北宋加強中央集權弊利1069年王安石變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