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宋與金的和戰》教學設計 新倉中學 【課標解讀】: 課標:2—2—4講述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說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 2—2—3 知道從秦代到清代中國歷史版圖的變化,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統一大勢。 課標解讀:以南宋與金的和戰為例,讓學生認識戰、和都是民族交往的不同形式,認識古代民族間的戰與和是農牧文明交融的途徑之一。通過對圖片和文字等材料的閱讀分析,了解漢與女真族的交往、交融的具體事例。通過對宋與金和戰具體事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宋金疆域版圖的變化。 【教材簡析】: 本課內容是第四單元第三課第三框,第四單元《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二):“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主要通過對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元朝王朝更替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交流的事例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知道各民族都為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宋元時期是各民族交融的重要時期,其中宋與各少數民族的和、戰為元朝這一民族交融頂峰奠定了基礎,而南宋與金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事件。 本課從女真族的興起與金的建立、金與南宋的和戰及女真族與漢族文化的相互影響這三個方面展開教學,讓學生對女真族與漢族的關系有較為清楚的了解。【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女真族的興起與發展過程;認識南宋與金疆域版圖的變化;知道女真與漢族的交往事例;理解中華文明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思考、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與社會課的課堂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南宋與金的和戰的探究學習,感受中華文化的多元融合,增強國家、民族的認同感,學會欣賞不同民族的人文特色。認識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南宋與金的和戰 難點:女真與漢族的文化融合 【教學策略】: 多媒體教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通過杭州岳廟中岳飛像引入,提問:這是誰?你知道的關于他的主要事跡有哪些?(岳飛,抗金,岳母刺字等) 設計意圖:圖片、故事引入,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調動課堂氣氛。 二、新課教學 (一)金興篇 1、女真族的概況 出示有關女真族的一組圖片,你從中對女真族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自主探究:閱讀書本P103第一、二、三段,回答:女真族興起的時間、地點、特產及他們的生產生活特點。 教師出示《北宋與遼、西夏分立形勢圖》和女真人的圖像,了解女真族的生活區域和生產生活特點。 金的建立與初步擴張教師出示完顏阿骨打的圖像,了解金的建立。 教師出示《金、遼、北宋的形勢圖》,提問:假設你是女真族的最高統治者,面對當時生活艱苦又遭受遼的欺壓,你會如何應對?(遠交近攻,起兵抗遼,順勢稱帝,一鼓作氣,南下滅宋) 設計意圖:通過多張圖片的閱讀,較為直觀的展示歷史信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 二)和戰篇——金與南宋的和戰 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建立。出示《南宋、金對峙形勢圖》和《北宋與遼、西夏分立形勢圖》,了解的金與南宋的疆域范圍,并與北宋疆域進行簡單對,知道金的擴展范圍。 提問:假設你是當時經歷了靖康之恥的南宋官員,面對來勢洶洶的金人入侵,你會如何應對? 教師出示圖片資料和文字資料,小組合作探究:結合材料分析:“戰”與“和”究竟誰是更好的選擇? 設計意圖:試圖以情境創設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去了解當時南宋朝廷中的主戰派與主和派,從而理解岳飛抗金和宋金議和出現的原因。 主戰派代表:岳飛 主要抗金事跡:率領岳家軍,收復北方部分失地,郾城大捷 主和派代表:宋高宗、秦檜 主要事跡:殺害岳飛,宋金議和 融合篇——女真族與漢族的文化融合雖然在戰場上女真族取得了勝利,但在之后與漢族的文化交往中,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自主探究,閱讀課本P104、105,舉例說明女真族受漢族文化影響的事例。(從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角度進行) 在長期的交往過程中,女真文化是否也會影響漢文化呢?分析書本P105資料1—4,解決課本問題。 三、課堂小結 從東北興起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反抗契丹人建立的遼國侵略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金。金在滅遼之后,繼續南下,于1127年出現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同年,趙構在臨安定都,建立南宋,與金開戰,岳飛是當時最有名的抗金將領,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由于以宋高宗、秦檜為首主和派的膽怯與軟弱,導致抗金成果毀于一旦,宋金議和,損害了漢族人民的利益與尊嚴,也使歷史進入了相對和平的宋金對峙時期。金人入侵到漢族居住地,與漢人長期雜居,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做出來了貢獻。和:宋高宗 宋金議和 (時間、內容、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